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经方与应用

附子泻心汤方歌方解

道医 2023-06-24 23:01:26

【方剂组成】大黄6克,黄连3克,黄芩3克,附子3克。

【用法】先以麻沸汤一杯渍前三味片刻,绞去滓。附子别煮取汁,合之温服。

歌诀:附子泻心也三黄,减量加附不煎汤,阳明太阴成合病,解痞可要细端详。

【方解】泻心汤减其用量,并渍之而不煎,亦同上方专以解痞,但加附子,故治心下痞陷于阴证而呈寒热错杂者。

【仲景原文解析】

《伤寒论》第155条: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解析:心下痞本属阳明里热,即无关乎表证,而复恶寒汗出者,是因汗出津伤里虚而恶寒,则已陷于阴证甚明,故宜附子泻心汤主之。

【临证思考】本条是承前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的条文而言,不是太阳病误下而致的心下痞,因无关乎表证,则复恶寒汗出者,其为阴证可知。由于是阴阳交错互见的证,因以寒热合用的方药治之。

【辨证要点】心下痞、恶寒汗出者。

附子的临床应用与中毒解救

附子,为草本植物乌头块根上所附生的块状子根,如子附母,故曰附子。本药味辛甘,性大热,纯阳无阴,燥烈有毒。具有温补脾肾、助阳引水、逐寒祛湿、温经止痛的功效。为救治元阳衰微、阴寒内盛、风寒湿痹、水湿肿满之要药。

古代医家经验

东汉张仲景为应用附子的大家。在其所著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用附子之方达30余首。如四逆汤、真武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附子汤、附子泻心汤、附子粳米汤、大黄附子汤、肾气丸、九痛丸等。张用附子胆大而心细,生附子用于回阳救逆,炮附子用于温经扶阳、散寒除湿。一般用一枚(约9g)或一两(约3g),多则用三枚(约27g)或六两(约18g)。常与干姜、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药配伍,树立了附子应用的规范。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创温脾汤,将附子、大黄、人参、干姜、甘草熔于一炉,功在温补脾阳、攻下冷积,这是对张仲景大黄附子汤的发挥。近人用于急性菌痢、慢性肾炎,疗效很好。

宋代有关附子的创新方增多。如陈自明《妇人良方大全》中的参附汤,为回阳固脱的代表方剂,是抢救心力衰竭的主方。又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三生饮,由生附子、生川乌、生南星、木香等组成,为治疗中风偏瘫语謇之名方。还有魏岘《魏氏家藏方》中的芪附汤,被后世立为益气温阳、回阳救逆的主方。

明代的陶华在《伤寒六书》中立回阳救逆汤,方中既有回阳救逆的附子、干姜、肉桂,又有益气生脉的人参、五味子、炙甘草,特别是方中有麝香,增强了附子的温通开窍作用。伟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附子"附方"下记录了可以治疗的104种病证,并含有配方。还记述了三位常服用附子年至耄耋仍"康健倍常"的验方。李氏认为,"他人服一粒即为害,若此数人,皆其脏腑禀赋之偏,服之有益无害,不可以常规概论也。"这种从实践经验中悟出的论断,诚实可信。张景岳将附子与人参、熟地、大黄列为"药中四维"(古称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言为立国安邦之要;药中四维,乃治病保命之要)。并依所言"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创右归饮、右归丸,将附子、肉桂与熟地、山药、枸杞、山萸肉等相伍,被医家推崇为调节肾阴阳代谢的代表方剂。

清代陈修园总结张仲景用附子的经验,乃为"杂于苓、芍、甘草中,杂于地黄、泽泻中,如冬日可爱,补虚法也;佐以姜、桂之热,佐以麻、辛之热,如夏日可畏,救阳法也。"(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卷四》),并在《时方妙用》中立消水圣愈汤,此方由仲景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加知母组成,陈氏标为"治水第一方".后人用于脾肾阳虚、阴寒内盛、痰饮泛滥、湿浊凝聚的咳喘、阴水、寒疝等,多有良效。特别要提的是王清任所创的急救回阳汤,将附子、干姜与桃仁、红花配伍,诚为回阳救逆法与活血化瘀法组方的典范,为治疗心衰、挽救生命开拓了一条新路。其后,唐容川创天魂汤,将附子、干姜等温里药用于出血证,为治疗虚寒性吐血另设温阳摄血法。

近现代医家经验

近现代医家在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上,对附子的应用,具有独到见解与体会。张锡纯(1860~1933年)善将附子与人参、山萸肉并用,挽救亡阳证,并创敦复汤补相火、运脾胃。上海祝味菊(1884~1951年)针对当时医界"投凉见害迟,投温见害速,投凉之害在日后,投温之害在日前"之偏见,放胆用附子治疗危重病证。观其医案,附子用量超出常用量,少则12~15g,多则30g,故有"祝附子"之名盛传于沪滨。他在处方中,将温阳药附子与潜阳药(灵磁石、生龙齿)或与安神药(酸枣仁、朱茯神)并用,能使阳气振作而潜藏,神气安然而勿浮,深得附子配伍之妙。

云南吴佩衡(1886~1971年)十分尊崇《伤寒论》温扶阳气法对附子的应用,擅长用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白通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扶阳散寒剂,并自立寒证标准,即"身重恶寒,目瞑嗜卧,声低气短,少气懒言。"治愈许多阳虚病症。他用附子之量更是惊人,一般在30g以上,多至100g、200g、300g,最多用至450g.常将附子加入辛温发散剂、温里和胃剂、补气剂、滋润剂等方药中。他用附子之法有三,一是用炮制附子;二是与干姜、上肉桂(研末泡水冲入)配伍使用;三是久煎(大剂量煎3个小时以上)。显示出娴熟的临证用药经验。其用附子之量,确有过人之胆识,至今在云南等地仍有一定影响。

蒲辅周(1888~1975年)对附子有着精到的配伍经验。李兴培曾总结蒲氏附子配伍二十三法(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86年11期26页)。其主要功效为回阳、温阳、温经、温通、温补、温化、温寒等,它如引火归原、平复厥热、反佐纯寒等亦是不可忽视的配伍。但蒲氏恪守"温而无燥"之规则,认为"药既要对症,用也必须适中,药过病所,温热药的刚燥之性就难免有伤阴之弊。"(见《蒲辅周医疗经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年11月版25页)。他还举《伤寒论》附子配伍之例,如附子汤中配白芍、四逆汤中配甘草以及肾气丸中水中取火等,皆取温而不燥之义。其见解委系公允。

上海名老中医方行维先生擅于将附子与羚羊角配伍使用。方氏指出:附子为回阳救逆之妙品,羚羊角为镇肝熄风之要药,一动一静,一温一寒,一阳一阴,药性迥异,相反相成。其作用有二:一则交济阴阳,二则扶阳生阴。对于肝旺于上、肾亏于下,母子相离之证,具有平衡阴阳之殊功。

赵锡武(1902~1980年)运用君药为附子的真武汤治疗心衰、肾衰,配合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三法,疗效理想,被同行称赞。笔者受其启发,曾治一例慢性肾炎高度浮肿病人,原每日用速尿800mg,尿量仅有1000ml,余用真武汤合五皮饮(炮附子用至45g,先煎3个小时),服用3剂,尿量增至3000ml,水肿明显消退。

焦树德善用附子治疗尪痹(主要指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取其"大补肾命真火,祛在里之寒邪",常配熟地、川断以补肾精,配羌活、独活入太阳、少阴、督脉三经,以散在上在下在表在里之寒湿(见焦树德《方剂心得十讲》,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7月版229~234页),并创制尪痹冲剂,解关节之痛,深受病家青睐。[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近年来中药新剂型不断涌现。全国中医医院急诊必备中成药中以附子为主的新制剂就有参附注射液(红参、附子)、参附青注射液(红参、附子、青皮)、四逆汤注射液(附子、干姜、炙甘草)、芪附注射液(黄芪、附子)等。以参附注射液为例,经300例厥脱证(包括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临床观察,阳气衰脱证189例,总有效率81.48%;气阴耗伤证92例,总有效率86.96%;真阴衰竭证19例,总有效率31.58%。临床应用证明,本药对血液系统、心、肝、肾等主要脏器和系统无明显毒副作用(见《全国中医医院急诊必备中成药应用指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1997年11月,第7页)。

附子的中毒解救

研究已知,附子含有乌头碱、次乌头碱等六种生物碱。这些物质有显著的强心、利尿、兴奋迷走神经中枢及消炎镇痛作用,但其毒性甚大,其毒性主要是对神经与心脏的损害。中毒时间一般在服药30分钟后出现,长者1~2小时左右。开始见口唇、舌及肢体发麻,继之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进而昏迷,四肢及颈部肌肉痉挛,呼吸急促,肢冷脉弱,血压及体温下降,心律不齐,ECG示多发性室性早搏,严重者可突然死亡。中毒的直接原因是生用、过量及饮用附子(包括乌头)酒制剂等。
附子中毒解救方法为:

1.用高锰酸钾或浓茶反复洗胃;

2.以迷走神经兴奋为主要表现者(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用阿托品;对异位心律失常(室早、室速)明显者,则应用利多卡因,如两者皆有,可同用之;

3.电击转复;

4.相应对症治疗;

5.中药解救方为:金银花30g,绿豆100g,生甘草60g,水煎内服;或蜂蜜内服,每次120g,必要时可服至500g.

怎样避免附子中毒

1.必须用炮制过的附子,禁用生品;

2.严格掌握适应证,不可随意使用含有附子的单验方(特别是含有乌头的中成药);

3.严防超量用药。张仲景用附子约分三等用量。取附子温经散寒止痛时,用18~27g;温补脾肾阳气时,用9~18g;用于寒热夹杂、虫积寒聚时,用6~99g.

4.大剂量用附子,必须先水煎1~3小时以上,再入它药同煎。实验证明,附子经长时间煎煮后,乌头碱水解为乌头原碱,其毒性显著降低。有资料表明,附子经加热处理后,毒性仅为原来的1/200.但其强心成分经煎煮后不被破坏。(见吕兰薰等《常用中药药理》,陕西科技出版社1979年12月版179页)

5.附子与干姜、甘草同煎,其生物碱发生化学变化,毒性大大减低(见周凤梧《古今药方纵横》,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年1月版135页)。此三味配伍恰为《伤寒论》中的四逆汤,故又称"张仲景附子配伍法".

十禁三问

根据历代医家经验,有人提出附子应用要坚持十禁三问。

十禁:1.面赤不用;2.舌质红、苔黄不用;3.谵语烦躁不用;4.尿少色赤不用;5.脉数有力不用;这5种临床表现为阳热实证,绝对不能用附子。但临证要与假热证区别,如面红如妆,语言重复而低微,脉浮大无根等,这些是虚阳上越证,是可以用附子引火归原的。6.有严重肝肾疾患及心肌疾患病人勿用;7.体质衰弱、阴虚内热者勿用;8.妊娠期勿用;9.房室传导阻滞者勿用;10.不能与半夏、栝楼、贝母、白蔹同用。

三问:即问病人服附子后,1.睡眠如何?2.尿量多少?3.动静状态。简言之,病人服用附子后,睡眠安然,尿量增多,活动自如而无躁动不安状,为附子用后的正常反应。反之,则应考虑为附子的禁用病证。

卷第四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第七

卷第四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第七

(合三十九法,方三十首)

128. 问曰:病有结胸,有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129. 何谓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130. 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一云寒而不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131.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痓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方。方一

132. 结胸症,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133. 结胸症悉具,烦躁者亦死。

134.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一云头痛即眩),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大陷胸汤,方二

135.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三

136.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四

137.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一云日晡所发心胸大烦),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五

138.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方六

139. 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

140. 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141. 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七。(一云与三物小白散。)

142.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八。

143.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九

144.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方十。

145.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十一。

146.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方十二。

147.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方十三。

148.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十四。

149.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方十五。

150. 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151. 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152.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方十六。

153. 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瞤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

154.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方十七。

155.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方十八。

156.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十九。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

157.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方二十。

158.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方二十一。

159.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方二十二。

160.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161.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方二十三。

162.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二十四。

163.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方二十五。

164.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二十六。

165.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二十七。

166. 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方二十八。

167. 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脏结,死。二十九。

168.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方三十。

169.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三十一。

170.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三十二。

171. 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三十三。

172.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三十四。

173.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174.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一云脐下心下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三十六。

175. 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方三十七。

176. 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177.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方三十九。

178. 脉按之来缓,时而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生姜泻心汤


《伤寒论》笔记74|心下痞兼下利—生姜泻心汤
一七一、表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口中渴,而烦躁,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有表证反被攻下,造成心下痞,给泻心汤是正解。但病人本身有水饮停在下焦,致使“痞不解”,水停在下方不利,表水又回不到胃里面,造成渴、小便不利,就是五苓散证。
五苓散的主要功能是去水而生水。发表的剂量不够时,肠胃津液跑到皮肤表面,有些透发出去,有些没有透发出去,停在肌肉皮肤上。所以开发表的药要让汗透发,比如服桂枝汤后啜粥,让肠胃津液漫漫透发。
一七二、“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鞭,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当病人告诉你胃里不舒服,呕酸,同时兼有下利,就已经是生姜泻心汤证了。
伤寒论里讲胃就是肠,心下就是胃。“胃中不和”,胃中有水,肚子咕噜咕噜叫,拉肚子,“心下痞鞭”,气结在胃里面,胃胀胀的堵到了很难过,“干噫食臭”,恶心呕酸,舌苔黄。
生姜泻心汤方
生姜四两切,甘草三两炙,人参三两,干姜一两,黄芩三两,半夏半斤洗,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劈。
用生姜排胃里的水,胃外面的水产生的恶心用半夏。干姜温中,胃里有寒时用干姜,恢复肠胃蠕动,寒里有水时用生姜。胃有问题都会有胃热,用黄芩黄连去热,解肠里面的病毒。生甘草是蓄水,解宿食毒,这里要排胃中的水,故用炙甘草、大枣、人参补肠胃津液。
简言之,要利水时不用生甘草,必须用甘草时选炙甘草。
生姜泻心汤拿掉生姜就是半夏泻心汤,病人肠胃不舒服呕酸时用半夏泻心汤,如果兼有下利,半夏泻心汤里干姜3钱减到1钱,再重用生姜4片,便是生姜泻心汤了。
用量及煎煮法:
生姜四片,炙甘草3钱,人参3钱,干姜1钱,黄芩3钱,半夏5钱,黄连1钱,大枣12枚。十碗煮六碗,去滓,再煮成三碗,饭前温服一碗,日三服。
至此,已有两个下利的方子:邪热利用葛芩连汤,肠胃不舒服、肠鸣用生姜泻心汤,两方都是热利方。
经方治疗后,肠胃病好了以后,要注意饮食,要改变生活习惯。中医传承几千年,从不用仪器去分析食物里的成份,就算把桔子里的成份分析得很详细,真的要吃桔子还是要到树上去摘,实验室里无法合成一个桔子的,连水都造不出来。
很多营养学家研究说:每天要多少维生素、卡路里等等,好像很详细,但根本无法匹配每天不一样的生活节奏,于是出现了营养剂,补充每天不均衡的匹配,大错特错!
中医的观念是:空灵为常,宁可微饿,也不要过饱。尤其在治病时,胃病好了后,最好平时吃饭不要过饱,让微饿的感觉来强化我们的胃气。吃太多会养病,故经方里很少补药,都是和解、疏导的药。吃清淡些,人工的食物、咖啡等少吃。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生姜泻心汤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生姜泻心汤
临床表现:伤寒坏病,心中痞硬,发热头汗,干噫,食嗅,胁下腹中雷鸣,下利日数十行,脉轻按浮涩,重按虚小。
辩证:中气虚寒,升降反常。
心中痞而硬者,中气虚寒,旋转无力,胆胃之经气不降也。发热头上汗出者,胆胃不降,相火上逆也。干噫食嗅者,胆经不降,木气逆冲,上脘横滞也。胁下腹中雷鸣者,胆经横滞,相火散漫,寒热混乱,水气漫溢也。下利日数十行者,胆胃之经热,散漫不收也。脉象轻按浮涩,重按虚小。胆热外泄则脉浮,汗出津伤则脉涩,中气虚寒,则重按虚小。
治则:清热温寒升陷降逆。降相火,温中气。
处方:生姜泻心汤
生姜15g,法半夏15g,黄连、黄芩各10g,党参、炙草各15g,干姜10g,大枣15g。
方解:方用生姜、半夏温中降胃,以开相火下降之路。用黄芩、黄连,降相火降胆经,以收散漫之热。用干姜、枣、草、人参,以温补中气而升降上下。
生姜泻心汤与大黄黄连黄芩泻心汤对比
都有泻心汤的名称,言只泻胃上之热,不可泻动胃气之意。
大黄黄连黄芩泻心汤,治疗心火不足,火气上逆。治法泻心火。
生姜泄心汤既有在上之火上逆,也有在下之火下陷,在内之火又复外泄,火气散漫,内必生寒。治法降相火,温中,补中。
生姜泻心汤医案一则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生姜泻心汤医案,特此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初诊:
王某,33岁,男,胃脘不适,口气较重数年,大便不成形,舌淡苔黄腻脉沉滑。辨证为肝胃不和,治以调和肝胃,老师处方如下:生姜六片?炙甘草15g?清半夏15g?黄芩12g黄连3g干姜3g党参12g木香3g大枣三枚?藿香15g砂仁6g7剂
周天该患者前来复诊,处方如下
二诊:诸证较前明显好转,舌淡苔薄白脉沉缓生姜六片炙甘草15g清半夏15g黄芩12g黄连3g?干姜3g党参12g车前子12g藿香15g后下?佩兰15g后下?砂仁6g后下7剂
此方后,无需三诊。
看到上面患者的症状,有没有想起生姜泻心汤的条文??《伤寒论》第157条: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再看患者的症状,胃脘不适,口气较重,大便不成形。正好对应着条文中的“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
那我们怎么来理解这条条文和这首方呢
条文重点: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水饮食滞痞,腹中雷鸣。下利自不必多言。
生姜泻心汤组成:生姜、黄芩、黄连,干姜,半夏,草枣参
功效:温中泄热和胃,宣散水气,消痞扶正
主治:邪热内陷,胃虚不化,水饮停蓄证。症见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舌苔薄黄而滑腻。
方义:生姜泻心汤即是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减干姜四两至一两,再加生姜四两。干姜的主要作用是温脾阳,守而不走;而此条文中,提示饮停中焦无处可散,又有胃虚,故减少干姜用量并加大和胃降逆,宣散水气,走而不守之生姜的用量,以苦治热,以甘补虚,以辛散痞。老师处方中加木香以通导三焦气机,藿香、砂仁是以香治臭。
二诊的处方中,车前子利小便以实大便,藿香、佩兰、砂仁也是以香治臭,后下是因为药物中的挥发油起到主要作用。
下面对五首泻心汤做一个小总结:
条文: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大黄二两,黄连一两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附子一枚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半夏半升,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
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各三两,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生姜四两,甘草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一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炙甘草四两,黄芩三两,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黄连一两
根据以上条文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阳不降:
大黄黄连泻心汤——胃热不降
附子泻心汤——胃热兼有表阳不固
2、阳不降,伴有阴不升:
半夏泻心汤——寒热错杂
生姜泻心汤——寒热错杂兼水饮食滞
甘草泻心汤——寒热错杂且胃虚更严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ngfangyingyong/8562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