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季节养生

谷雨后养生宜护肝健脾

祝由网 2024-03-07 04:56:30

谷雨后养生宜护肝健脾

“雨水生百谷”,谷雨节气在春夏之交,这个节气之后气温升高降水多,在如此一个欣欣向荣、阳气生发的时季,养生正当道。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给身体做个“大扫除”,为夏季的到来、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谷雨应该如何养生?

谷雨时节,万物生长渐旺,天气也渐热。中午气温较高,但早晚气温仍较低,因此早晚时要适当加穿衣服,尤其要注意切勿大汗后吹风,以防感冒;过敏体质的人外出时还要预防花粉过敏,预防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的发作。此时阳气渐长,阴气渐消,要早睡早起,不要过度出汗,以调养脏气。另外,由于谷雨时节雨水较多,要防湿邪侵入人体,出现肩颈痛、关节疼痛、脘腹胀满、不欲饮食等病症。在情志、运动方面也如清明节养生一样,保持心情舒畅、心胸宽广,听音乐、钓鱼、春游、太极拳、散步等都能陶冶性情,切忌遇事忧愁焦虑,甚至动肝火。

谷雨饮食有五低

饮食在养生是不可缺少的部分,谷雨时节饮食应注意考虑低盐、低脂、低糖、低胆固醇和低刺激等5个方面。低盐就是少食钠盐,因为钠盐太多会诱发高血压病,因此每天食盐不超过6克;低脂也就是少食油脂,油脂每天摄取总量不超过膳食总量的30%;低糖也就是少吃游离糖,食糖过量也会影响人体的健康;低胆固醇是少吃含胆固醇高的动物食品,因为胆固醇过高会导致动脉硬化和心脏及脑血管等多种疾病,每天食肉类食品不能超过300克;低刺激即少吃辛辣食品。

养肝健脾是根本

暮春时节,花草树木随风轻摇,舒展生长。中医认为春气与肝相应,宜保持肝气畅达。如肝气郁结,就好像草木被束缚而不能舒展地生长,引发抑郁、悲伤等情绪滋生,甚至患上精神疾病。此时,人们可以站在高处远望,向他人倾诉心中的不良情绪,或郊游时大声呼喊、唱歌,把不良情绪及时宣泄出来,舒展肝气。心中怏怏不快还可以按摩十宣穴(手指尖端,左右共10个)来舒缓。以这种宣泄的方式畅达气机,可以起到补养肝气的效果。

再者,谷雨阳气升发,平素胃肠有积热的人一旦饮食不当容易上火,甚至诱发春季腹泻、胃炎、胃溃疡等疾病。饮食上可以吃些低脂肪、低蛋白、高维生素的蔬菜,如荠菜、菠菜、香椿、蒲公英等,有清热祛火的作用。

谷雨必须吃的东西

1、椿菜

在北方,人们有在谷雨时节吃“椿”的习俗,其实无论南北,谷雨吃“椿”都能防病健身。据记载,早在汉朝时我们的祖先就有食用香椿的习惯。香椿还曾与荔枝一起作为南北两大贡品,深受皇帝及宫廷贵人们的喜爱。有诗盛赞“椿木实而叶香可啖”。一般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中医认为,香椿有健胃、理气、止泻、润肤、抗菌、消炎、杀虫之功效。

2、韭菜

中医认为,韭菜具有温中下气、补虚、调和脏腑、益阳、止泄血脓、温补肝肾的功效。现代医学认为,韭菜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对高血脂、冠心病有好处。一些医学书上记载,韭菜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每100克韭菜含1.5克纤维素,比大葱和芹菜都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3、茶

中国茶叶学会等有关部门倡议,将每年农历“谷雨”这一天作为“全民饮茶日”。其实,在南方人们有吃“谷雨茶”的传统。谷雨茶也就是雨前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滋味鲜活,香气怡人,喝谷雨茶,可以清火、辟邪、明目等。

谷雨后,湿气大,喝点莲子茯苓健脾茶,降压、祛湿

中医认为,脾胃运化水湿,当身体受到湿邪侵袭,特别容易导致脾胃的运化功能受到影响,也就是我们天天讲的湿气重。加上,我们现代人经常熬夜、饮食生冷、工作压力大,脾胃寒湿成了一种“常态”。

对于各类关节疾病患者,如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湿邪问题更应该得到他们的重视。

拔除湿邪,关键就在于健脾胃,脾胃好,湿气无处藏身。

谷雨后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潮湿的环境易让湿邪侵入人体,造成胃口不佳、身体困重不爽、头重如裹、关节肌肉酸重等症状。

健脾茶

材料:莲子、茯苓各3钱,白扁豆1钱。

做法:加水1000毫升煮沸10分钟后即可当茶饮用。

功效:面色萎黄、易吃不下或吃一点便有饱胀不适感,大便较软稀、容易腹胀非常适合喝这种茶。

这道茶里面,茯苓是利水的,和莲子白扁豆一起,可以把体内水湿出来。

有的方子里面会加入薏苡仁,这里并不是特别推荐,因为薏苡仁寒凉,有些灸友脾胃过于虚弱,喝了薏苡仁反而受不了,结果适得其反。

注意事项:

1、不可代替药物

以上茶饮都不可以替代药物使用,如果身体病症已经非常严重,建议向当地专业医师寻求意见。

2、适量饮用,不喝浓茶

谷雨茶虽好,饮用也必须适量,切忌贪多贪浓。正常人每天3~5杯为宜,中老年人建议喝三杯,饭后一小时喝,茶水以淡为好。喜欢喝浓茶的人,每天喝1~2杯中等浓茶为佳。

3、茶温适宜

饮用时,以温茶为宜,不宜喝过热、烫嘴的茶,否则会对咽喉、食道和胃造成强刺激,可能引起这些器官的黏膜病变。

也不宜喝冷茶和冲泡过久茶,因为冷茶对身体有寒滞、聚痰等副作用。

谷雨时节,灸友们要注意好日常 养生 ,这样身体免疫力自然没问题!

谷雨时节饮食养生方案是什么?

谷雨后雨水明显增多,谷物茁壮生长,与其节气相适应的饮食养生方案如下:

兔肝鸡蛋汤

用料:兔肝1~2只,鸡蛋1~2个,盐等调味品适量。

制作:将兔肝切片,用生粉、盐、姜、酱油腌一下.锅内水烧开后,倒入腌好的兔肝,再打人鸡蛋,搅匀,再煮开几分钟,加入适量调味品即可。

适用范围:养肝明目、清肝止痛,适用于夜盲症及肝热目赤痛者。

兔肝为兔的肝脏,其味甘、苦、咸,性寒,归肝经。其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钙、磷、铁等。兔肝可养肝清肝以明目,最适于肝热所致之目花、目赤肿痛之人。

鱼鳔龟肉汤

用料:鱼鳔20克,龟肉100克,盐等调味品适量。

制作:将龟肉切成块,与鱼鳔同煮汤,加入调味品,待龟肉熟即可。

适用范围:补肾止遗。适用于肾虚之夜尿多、遗尿、慢性肾炎者。

龟又名乌龟,其味甘、酸,性平,归肺、肝、肾经。龟肉主补肾经,凡肾气不足或肾阴不足之病症,均可常食龟肉。本汤中鱼鳔滋补肾阴,二者起相辅相成的作用。

禁忌:龟肉不宜同苋菜、猪肉同食。

枸杞子炖蛋

用料:枸杞子15克,鸡蛋1~2个。

制作:先将鸡蛋打入碗内调匀,加入枸杞子,加入少许调味品,隔水炖熟即可。

适用范围:补益肝肾,明目。适用于肝肾不足的腰膝酸软、阳痿、早泄、遗精、目视物昏花、头晕,阴血不足者。

禁忌:脾虚泄泻者少食。

枸杞子为茄科落叶植物宁夏枸杞的成熟果实。其味甘,性平,归肝、肾经。主要成分有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甜菜碱、玉米黍黄素、微量钙、磷、铁等。《本草纲目》说其“滋肾,润肺,明目。”《神衣本草经》说其“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久服坚筋骨”。《食疗本草》也说其“并坚筋能老,除风补益筋骨。能益人去疲劳”。枸杞子为平补之品,既补阳,又滋阴,能益肾养精,平肝明目,凡肝肾不足之人,常食之效好。加之鸡蛋营养价值高,养阴润燥好,对于老幼及产妇尤宜。

冬虫夏草炖鸭

用料:冬虫夏草10根,鸭1只,生姜、盐等调味品适量。

制作:先将鸭宰杀干净,然后将冬虫夏草放入鸭的肚内,再放入姜及其他调味品,用线扎紧,隔水炖1小时左右,用筷子易插透鸭即可。

适用范围:补肾滋肺、止咳平喘、强壮身体。适用于肺肾阴虚之久咳、虚喘、咳嗽、咯血、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或老年肺气虚弱等。还可用于肾阳虚之阳痿、遗精、腰膝酸软者。

禁忌:鸭性凉,脾胃阳虚者忌食。

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冬虫夏草菌的子座及其寄主蝙蝠蛾科昆虫绿蝙蝠蛾幼煦的尸体。其味甘,性平,归肾、肺经。冬虫夏草既补阴又补阳,入肾经补肾助阳,入肺经补肺阴、止血化痰。《本草从新》说其“甘平,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已劳嗽”。《药性考》提到其“秘精益气,专补命门”。鸭味甘,性凉,归脾、肾、肺经。《本草汇》说其“滋阴除蒸,化虚痰”。冬虫夏草炖鸭为四季食用之佳品,对于肺肾虚之人尤宜。

玄参炖猪肝

用料:玄参15克,猪肝500克,生姜、盐等调味品适量。

制作:将猪肝切成薄片,用生粉、姜、盐等腌一下,玄参先用水煮半小时,然后与腌好的猪肝隔水同炖,炖10分钟左右即可。

适用范围:养肝明日、补益气血、凉血滋阴、软坚解毒。适用于夜盲症、目赤、视力减退、弱视、眼目昏花及气血不足之面色萎黄、贫血、水肿、脚气病者。

禁忌:脾胃虚寒者、腹泻者少食。玄参不可与藜芦同食。

猪肝味甘、苦,性温,归肝经。猪肝所含维生素A较多,对于夜盲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玄参味苦、甘、咸,性寒,归肺、胃、肾经。玄参功在滋阴凉血,还可软坚解毒。本炖品既补血,又凉血滋阴,宜于春季食用。

天麻炖猪脑

用料:猪脑1个,天麻10~15克,生姜、盐等调味品适量。

制作:将天麻洗净,与猪脑同放入炖盅内,加入水、适量调味品,隔水炖1小时左右即可。

适用范围:补脑益髓、平肝熄风。适用于头痛、头风、偏头痛、高血压、眩晕、脑鸣、神经衰弱、手足麻木拘挛及小儿惊风者。

天麻为兰科多年寄生草本植物天麻的块茎,其味甘、性平,归肝经。天麻专人肝经,能平降肝阳、熄风止痉、祛风通络。《开宝本草》说其“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利腰膝,强筋力”。猪脑味甘,性寒。主要功效是补脑养脑。猪脑与天麻配伍,对头痛、头风、偏头痛、高血压等有很好防治效果,尤其对头风、目眩效好。中老年人常食,可预防头痛、高血压、偏头痛等,小儿食之可熄风止痉,可治疗小儿急惊风及脾虚慢惊风。

山药猪肚粥

用料:淮山药50克,猪肚200克,粳米200克。

制作:将山药切片,与粳米同煮,煮开后,将猪肚切成细丝或片状放入锅内同煮,煮开后改用文火熬至猪肚熟、米烂即可。

适用范围:健脾益气、温补脾阳。适用于脾胃气虚之纳呆、泄泻、消瘦、体倦乏力、小便频数、胃下垂及胃脘部冷痛者。

禁忌:不干净、不新鲜的猪肚不食。以免引起食物中毒和胃肠道感染。

猪肚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维生素B2、钙、磷、铁、烟酸等。山药补中益气,与猪肚同食,可健脾气、补脾阳,尤适于脾气虚及虚寒之人。

白菜苡米粥

用料:小白菜500克,苡米60克。

制作:先将苡米煮成稀粥,再加入切好、洗净的小白菜,煮二三沸,待白菜熟即成,不可久煮。

适用范围:健脾祛湿,清热利尿,适用于急性肾炎之浮肿少尿者。

豌豆粥

用料:鲜豌豆50克,白米100克。

制作:将鲜豌豆洗净,再把白米淘净同时加适量的水煮成稀粥。

适用范围:下乳,适用于产后乳少者。

三、顺应夏季6节气的饮食养生

夏季6节气,气候炎热,万物生长旺盛,人体气血趋向体表,从而形成阳气在外,阴气内伏的生理状态。所以夏天食物应着眼于清热、消暑,健脾益胃,以清淡爽口、利水渗湿、富合营养、易于消化为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jieys/1948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