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中医基础
微脉之单脉介绍
《脉经》:“微则为虚、阴微则下利,阳微则发汗,寸口脉微,苦寒为衄;关脉微,胃中冷,心下拘急,尺脉微,厥逆,小腹中拘急有寒气。”《脉诀》:“微主败血不止,面色无光,崩中、漏下。微脉关前气上侵,当关郁结气排心,尺部见之脐下积,身寒饮水即呻吟。”
中医切诊
2023-11-13
濡脉之单脉介绍
《脉经》:“寸口脉襦,阳气弱,自汗出,是虚损病。关脉襦,苦虚冷,脾气弱,重下病。尺脉濡,苦小便难。”《脉诀》:“濡者阴也,主少力,五心烦热,脑转耳鸣,下元极冷。濡脉关前人足汗,当关气少精神散,尺部绵绵即恶寒。”《活人书》:“濡主冷证。”《三
中医切诊
2023-11-13
濡脉之相兼脉介绍
《脉经》:“弱濡则中湿,弱则中寒,寒湿相搏,名日痹,腰脊骨节苦烦,肌为不仁,此当为痹。”《四言举要》:“浮濡阴虚,濡小阴虚,湿留濡细。腰痛之脉,濡细肾著。”《三因方》:“濡而弱,为内热外冷、自汗,为小便难。”《医学入门》:“濡而弱,内热外冷
中医切诊
2023-11-13
芤脉之相兼脉介绍
《脉经》:“微芤者衄血,尺中微芤,小便血。”《三因方》:“微芤为衄血。”《医学入门》:“芤紧或数肠内痈,极虚芤迟为亡血失精,……涩芤瘀血结成团。左寸浮芤,积瘀吐病红;左关浮芤,失血肢体瘫;左尺浮芤,尿血、女经漏;右寸浮芤衄血胸暴疼,右关浮芤
中医切诊
2023-11-13
芤脉之单脉介绍
《脉经》:“寸口脉芤,吐血,徽芤者衄血,空虚去血故也。关脉芤,大便去血数斗者,以膈俞伤故也。尺脉芤,下焦虚,小便去血。”《脉诀》:“芤主淋沥,气人小肠。寸芤积血在胸中,关内逢芤肠里癜,尺郁见之虚在肾,小便遗沥血凝脓。”《千金方》:“寸口脉芤
中医切诊
2023-11-13
牢脉之相兼脉介绍
《千金方》:“尺脉牢而长,并上无有,此为阴干阳,其人若两胫重,少腹引腰痛。病若吐血复鼽衄者,脉当得沉细,而反得浮大牢者死。”《活人书》:“沉牢痼冷。”《四言举要》:“积聚在里,牢急者生。”《医宗必读》:“沉牢痼冷。蒿血在中,牢大却宜。”《脉
中医切诊
2023-11-13
牢脉之单脉介绍
《脉经》:“关脉牢,脾胃气塞,盛热即腹满响响。尺脉牢,腹满,阴中急。”《脉诀》:“牢者阴也,主骨间疼痛,气居于表。”《千金方》:“关上脉牢,脾胃气塞,热盛即腹满响响。尺脉牢,籍满,阴.中急。”《诊家枢要》:“牢为里实表虚,关中气促为劳伤痿极
中医切诊
2023-11-13
革脉之单脉介绍
《脉经》:“三部脉革,长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千金方》:“三部脉革,长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三因方》:“革为满、为急、为虚寒相搏,妇人为半产漏下。”《诊家枢要》:“革气血虚寒,革易常度也,妇人则半产下,男子则亡血失精,又为中风寒湿之
中医切诊
2023-11-13
动脉之单脉介绍
《脉经》:“左手寸口脉偏动,乍大乍小不齐,从寸口至关、关至尺、三部之位,处处动摇各异、不同,其人病仲夏得之此脉,桃花落而死。”《脉诀》:“动主四体虚劳,崩中血痢。动脉根源气主阴,三关指下碍沉沉,血山一倒经年月,志士名医只可寻。”《三因方》:
中医切诊
2023-11-13
腹痛的问诊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的病证。临床极为常见。腹痛一证发生的病因病机中要为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及素体阳啡导致气机郁滞,气血运行受阻,脉络不通及经脉失养。如寒暑湿执之邪侵入腹中,损伤脾胃,气机阻滞,不通则痛;暴饮暴
中医问诊
2023-11-13
霍乱的问诊
霍乱是以起病急骤,猝然发作,上吐下泻,腹痛或不痛为特征的病证。因起病丁顷刻之间挥霍缭乱,故名为霍乱,本病多发于夏秋季节。其发病主要是由于感受暑湿、寒湿秽浊之气,邪气客阻胃肠或饮食不洁,进食生冷、馈腐之物均可损伤肠胃致运化失常,升降失司,气机
中医问诊
2023-11-13
痢疾的问诊
痢疾是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症的病证。古代医籍中亦称为“肠澼”“下利”“赤白痢”“血痢”“热痢”“脓血痢”等。痢疾一证多发生于夏秋季节,时疫之痢亦具有传染性。如《丹溪心法·痢篇》所说:“时疫作痢,一方家家,上下传染相似。”导致痢
中医问诊
2023-11-13
泄泻的问诊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严重者泻出物如水状的病证。古人又称之为“濡泄”“洞泄”“飨泄”“注泄”“下利”。泄泻的致病因素常有感受外邪,如寒湿暑热之邪在侵袭皮毛肺卫的同时也能直接影响脾胃运化功能;或伤于饮食,不洁之物损伤脾胃,传导失职,
中医问诊
2023-11-13
呃逆的问诊
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有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症。古人称之为“哕”“哕逆”。呃逆发生的病因上要有饮食不节,如过食寒凉,寒气蕴蓄于胃,并循太阴之脉上膈袭肺;或情志不和,肝气郁结,津液不行,痰浊凝结,气夹痰仁逆;或正气亏虚或胃阴不足,
中医问诊
2023-11-13
呕吐的问诊
呕吐是一个症状.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因为临床上呕与吐常常同时发生而难于区分,故汁称为呕吐。呕吐发生的病因病机为外邪侵袭,如风、寒、暑、湿之邪及秽浊之气客于胃腑,或饮食所伤,食积内阻,伤胃滞脾;或情志失调,横逆犯
中医问诊
2023-11-13
反胃的问诊
反胃是以脘腹痔胀,宿食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古人又称“胃反”,此证常由酒食不节,饥饱无常,湿热内蕴,积于胃腑,火热上逆,夹谷面出;或情志失调,思虑不解,郁怒难伸,肝脾失调,痰气交阻,胃失和降;或劳倦过度,脾肾两伤
中医问诊
2023-11-13
噎嗝的问诊
噎为噎塞,指吞咽之时梗阻不顺;嗝为格拒,指饮食不下,或食入即吐,因临床上噎常为膈的前驱,故以噎嗝并称。正如《千金方衍义》所说:“嗜之与膈,本同一气,膈证之始,靡不由噎而成。”噎嗝的发生多由忧思郁怒伤肝,或酒食不节伤脾,或亡血失精伤肾,由肝、
中医问诊
2023-11-13
嘈杂的问诊
嘈杂是指胃中空虚,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胸膈懊憹,莫可名状的一种疾病。古人又称为“心嘈”。导致本证的病因常有饮食不节,辛辣香燥,醇酒肥甘,积滞中焦,痰湿内聚,郁而化热,痰热内扰;忧郁恼怒,肝失条达,横逆犯胃,肝胃不和,气失顺降;脾胃
中医问诊
2023-11-13
瘿病的问诊
瘿病是由于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以致气滞、痰凝、瘀血壅结于颈前所引起的,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在中医著作里,又有“瘿”“瘿气”“瘿瘤”“瘿囊”“影袋”等名称。本病多由长期郁怒忧思,使肝失调达,气机郁滞,津液运行
中医问诊
2023-11-13
痉证的问诊
痉证是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痉证的发生,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外感是风寒湿邪,侵袭人体,壅阻经络,气血不畅,或热盛动风,或热灼津液而致痉;内伤是阴虚血少,虚风内动,筋脉失养而致痉。病因虽不同,但导致发痉的病
中医问诊
2023-11-13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中医基础热门文章
1
道医中医基础理论下册全文在线阅读
2
道医中医五行学说: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3
道医中医论血:血是怎么形成的,血的主要来源和功能是什么?
4
妊娠恶阻道医中医治疗经验谈,妊娠恶阻可服半夏
5
道医中医是如何看病的?什么是辨证论治,四诊八纲?
6
道医中医经络病机及其病理变化分类
7
什么是道医中医学,它有哪些主要分科
8
哪些中药有毒,10种好听的毒草药名字
9
广陈皮炮制方法
10
苍耳子外用会中毒吗,用量多少会中毒(超10克危险)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