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阿司匹林适合长期服用吗(阿司匹林能长期服用吗?)

佚名 2023-07-26 02:22:01

可能我们都听过阿司匹林,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阿司匹林是做什么的,其实阿司匹林是一种很常见的药,多用于解热镇痛,可能有不少人发烧的时候医生会给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还可以治疗心血管疾病,那阿司匹林适合长期服用吗?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有什么危害?

1、适合长期服用吗

可以长期用,在高危患者中,对于预防中风和心肌梗塞有效果。

但是小剂量足够,81mg就足够起到抗血小板的作用了。再多了(比如325mg)就是有消炎镇痛作用了,没必要。

2、长期服用的危害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会有NSAID的家族副作用:胃溃疡、肠溃疡、肾负担。

所以剂量是个问题的关键。81mg可以长期服用。高剂量的不推荐。

3、哪些人适合服用

有冠心病,或者做过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或其他心脏外科手术,以及长时间高血脂,血粘稠度高的患者,坚持服用阿司匹林是很有必要的。

4、禁忌有哪些

1.对阿司匹林、布洛芬(ibuprofen)、拿百疼(naproxen)等药物过敏者。2.G6PD缺乏患者(蚕豆症)使用阿司匹林可导致溶血。3.有肾病、胃溃疡、糖尿病、痛风症等的患者,必须请示医生。4.如阿司匹林和酒精同服增加胃出血危险。5.儿童和青少年,不宜使用阿斯匹林治疗伤风感冒:因为这与雷尔氏综合症(Reye'ssyndrome)有关。6.具有抗凝血作用,血友病病人或其它出血倾向者不宜服用。7.孕妇禁用。

阿司匹林能长期服用吗?

冠心病患者长期吃阿司匹林的话,在疫情期间,一位朋友告诉59岁的杨女士,她可以“预防疾病,活得更长”,此后她每天服用一片阿司匹林,持续了三到四个月。


经检查,杨女士被诊断为“胃溃疡并发胃出血”。医院院长杨家耀表示,患者并没有胃肠道疾病,但阿司匹林导致了胃肠道出血。医生给予对症治疗,2周后患者痊愈。阿司匹林服用时间久了,会不会有5个副作用,又能隔一段时间吃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陈明凯教授表示,近年来,因滥用阿司匹林导致出血的病例每年都在增加,每年多达50例。阿司匹林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很多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都会长期服用,但其副作用也不能轻易忽视。那么阿司匹林的副作用是什么,我们如何避免它们呢?


注意:阿司匹林有五种副作用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并不少见。主要有以下几点:胃肠道反应口服阿司匹林可直接刺激胃粘膜,引起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胃痛、恶心、呕吐等。大剂量的阿司匹林会引起糜烂性胃炎、溃疡和出血。据统计,如果每天服用4-6克阿司匹林,大约70%的阿司匹林服用者每天会出血3 - 10ml。此外,阿司匹林可引起胃食管反流性食管狭窄。


肝损伤少数人大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后会出现肝损伤,表现为黄疸、肝细胞坏死、转氨酶升高等。这在患有阿司匹林风湿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年轻人中更为常见,停药后这些肝脏损伤可以恢复。阿司匹林引起的肝损害很少见,高剂量时最常发生。肾脏损害长期大剂量阿司匹林可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肾乳头状坏死,严重者可引起肾小管坏死和肾功能不全。阿司匹林引起的肾脏损害通常在停药后恢复。

拜阿司匹灵 可以长期服用吗

完全可以长期服用。每天一片,最好在中午饭后20分钟服用。因为血液总量一定,饭后胃里血液充足,大脑相对供血不足,这是服用阿司匹林正当时。
产生负作用的前提条件是:一次性过量服用。可能导致头痛、眩晕、耳鸣、视听力减退,用药量过大时,可出现精神错乱、惊厥甚至昏迷等,停药后2-3天症状可完全恢复。大剂量时还可引起中枢性的恶心和呕吐。
长期服用,体内残留富集量很难达到“过量”程度。
另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带来的毒副作用,远比带来的正面治疗和防御作用低得多。尤其老年人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好处更多。

阿司匹林药能长期服用吗

药物功效
基本功效
镇痛解热
阿司匹林通过血管扩张短期内可以起到缓解头痛的效果,该药对钝痛的作用优于对锐痛的作用。故该药可缓解轻度或中度的钝疼痛,如头痛、牙痛、 神经痛、肌肉痛及月经痛;同时可以使被细菌致热原升高的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恢复(降至)正常水平,故也用于感冒、流感等退热。该品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引起疼痛、发热的病因,故需同时应用其他药物参与治疗。
消炎抗风湿
阿司匹林为治疗风湿热的首选药物,用药后可解热、减轻炎症,使关节症状好转,血沉下降,但不能去除风湿的基本病理改变,也不能预防心脏损害及其他合并症。如已有明显心肌炎,一般都主张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在风湿症状控制之后、停用激素之前,加用该品治疗,以减少停用激素后引起的反跳现象。
治疗关节炎
除风湿性关节炎外, 该品也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改善症状,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此外,该品用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幼年型关节炎以及其他非风湿性炎症的骨骼肌肉疼痛,也能缓解症状。
抗血栓
该品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阻止血栓形成, 临床可用于预防暂时性脑缺血发作(TIA)、心肌梗塞、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抑制血小板凝集
高海拔登山时使用阿司匹林,它能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抑制血小板的聚集。[4]
其他功效
减轻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川崎病)
患川崎病的患儿应用阿斯匹林,目的是减少炎症反应和预防血管内血栓的形成。
抵抗癌症
2014年8月6日,英国科学家对所有可用的证据进行评估分析后得出结论说,每天服用阿斯匹林能减少患上或死于胃癌、肠癌等的几率。如果英国50岁以上人群在十年时间里,坚持每天服用阿司匹林的话,在20年里或许能让约12.2万人免受癌症之苦。[5]
但是科学家同时警告说,阿斯匹林会导致人体内出血,所以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之前,必须征求医生的意见。在医学界,是否能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一直是一个争议激烈的问题。[5]
玛丽皇后学院的科学家发现,阿司匹林减少了30%到40%的肠癌、胃癌和食道癌病人死亡率。
在减少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肺癌的死亡率方面,阿司匹林也起了作用,但效果不那么明显。[5]
研究还发现,至少得坚持服用阿司匹林5年以上,才能看到积极的影响。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最大副作用包括胃出血和脑部出血,而年纪越大,内出血的可能性就越大。进行这项调查研究的科学家把内出血等副作用考虑进去后,建议把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时间定为十年,但科学家同时警告说,服用之前须征得医生的同意。[5]
预防消化道肿瘤
长期规律的使用阿司匹林可以大大降低胃肠道肿瘤的发生率。
荷兰一项新研究显示,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能有助部分结肠癌患者改善生存预期。[6]
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对2002年至2008年间接受手术的999名结肠癌患者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服用阿司匹林的182名患者死亡率为37.9%,而未服用阿司匹林的817名患者死亡率为48.5%。这一数据显示,阿司匹林对结肠癌患者有益。[6]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如果结肠癌患者癌组织中存在一种叫做HLA-I的特殊抗原,那么阿司匹林的辅助治疗“最有效”。反之,则可能没有效果。因此,对诊断为结肠癌且肿瘤表达HLA-I抗原的患者而言,使用阿司匹林可改善他们的预期寿命。[6]
这一研究结果刊登在新一期《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卷》(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6]
在该杂志配发的评论文章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艾尔弗雷德·诺伊格特博士指出,新诊断出的结肠癌患者或其家人经常询问,除正常的医疗方案外,患者还应做些什么。他此前从未推荐过阿司匹林,但现在准备这么做。[6]

阿司匹林能不能长期服用

低剂量阿司匹林长期应用也可致食管、小肠、结直肠的损伤,发生溃疡、出血、肠腔狭窄和穿孔。出血症状包括:呕出鲜红血(上消化道出血)、呕血呈暗红色(上消化道出血减缓或停止)以及黑便(肠道出血)等。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还可引起皮下出血。患者表现为皮肤青紫或有出血点,甚至牙龈出血或鼻出血,老年女性尤为常见。由于阿司匹林具有抗凝血作用,会使手术出血风险加大。这些应引起广泛的重视。

阿司匹林服药后12个月内为消化道损伤的多发阶段,3个月时达高峰。应提醒患者每1~3个月定期检查粪便潜血及血常规。一旦出现白细胞、血小板计数下降或血红蛋白降低应即停药。

不同指南对于阿司匹林一级预防人群的界定不同,2013年《中国抗血小板中国专家共识》建议合并有下列三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每天服用阿司匹林75~100mg,包括:

①男性≥50岁或女性绝经期后;

②高血压(血压控制到<150/90mmHg);

③糖尿病;

④高胆固醇血症;

⑤肥胖(体重指数≥28Kg/m2);

⑥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男<55岁、女<65岁发病史);

⑦吸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96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