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十二经络太难记,5分钟告诉你12经脉循行的秘诀

金钱草 2023-07-25 19:14:19

免费学习中医针灸知识!传承中医文化!

经脉的循行,《灵枢·经脉》中对这部分的讲解过于繁琐冗长,并且这部分也是大部分中医爱好者最容易混淆的地方,为了便于大家的学习,对这一部分知识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1、头:

(1)会于巅顶(头顶):膀胱经、肝经、督脉。

(2)络脑(入脑):膀胱经、督脉。

2、目:

(1)上连目系(系目系):心经、肝经。

(2)至目内眦:小肠经、胃经、膀胱经、阴跷脉、阳跷脉。

(3)至目外眦:小肠经、三焦经、胆经。

3、鼻:

(1)与鼻相关:大肠经、胃经、小肠经、肝经(鼻咽)、督脉、阴跷脉。

4、口:

(1)环绕口唇:胃经、肝经、任脉、督脉(分支)、冲脉。

(2)循行口唇:胃经、肝经、任脉、督脉(分支)、冲脉、大肠经。

(3)与齿相关:胃经(上齿)、大肠经(下齿)。

(4)与舌有关: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肾经(循喉咙,挟舌本)、心经(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肝经(足厥阴肝经络舌本)、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经筋结于舌本)、肺经(肺系上达咽喉,与舌根相连)。

5、耳

(1)入耳中:小肠经、三焦经、胆经。

(2)与耳相关:所有阳经(大肠经除外)。

6、咽喉:

(1)与咽相关:脾经、心经、小肠经、肝经(鼻咽)、任脉(咽喉)、阴维脉(咽喉)。

(2)与喉相关:肺经、胃经、肾经、肝经(循喉咙之后)、任脉(咽喉)、督脉、冲脉、阴维脉(咽喉)。

7、其他:

(1)入缺盆:手足阳经(膀胱经除外)、阴跷脉。

(2)过气街:胃经、胆经、冲脉。

(3)起于胞中,经过会阴:任脉、督脉、冲脉。

(4)交于督脉:手足阳经、阳维脉、带脉。

(5)过大椎穴:手足阳经。

如果您支持中医,请多多分享和转发,功德无量!

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有机会免费获得纸质教材“识别”关注

明天下午3点,精彩继续......点个赞和在看,一起为健康加油!80G中医资料免费领

针灸减肥针灸甲乙经中医针灸

十二经脉记忆口诀是什么

十二经经络背诵口诀:【足阳明胃经】四十五穴足阳明,承泣四白巨髎经,地仓大迎下颊车,下关头维对人迎,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寻,膺窗乳中下乳根,不容承满出梁门,关门太乙滑肉起,天枢外陵大巨里,水道归来达气冲,髀关伏兔走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底,下巨虚下有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同,内庭厉兑阳明穴,大趾次趾之端终。

十二经脉包括:

1、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

2、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

3、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

4、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

十二经脉具有运行气血、联接脏腑内外、沟通上下等功能,无论感受外邪或脏腑功能失调,都会引起经络的病变。因此,了解十二经脉的循行、功能和发病情况,对防病治病均有很大的意义。


扩展资料:

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六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六阳经分布于是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

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三阴经上肢分别为手太阴肺经在前、手厥阴心包经在中、手少阴心经在后,下肢分别为足太阴脾经在前、足厥阴肝经在中、足少阴肾经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三阳经上肢分别为手阳明大肠经在前、手少阳三焦经在中、手太阳小肠经在后,下肢分别为足阳明胃经在前、足少阳胆经在中、足太阳膀胱经在后。

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的分布是,足少阴肾经在胸中线旁开2寸,腹中线旁开0.5寸处;足太阴脾经行于胸中线旁开6寸,腹中线旁开4寸处;足厥阴经循行规律性不强。

足阳明胃经分布于胸中线旁开4寸,腹中线旁开2寸;足太阳经行于背部,分别于背正中线旁开1.5寸和3寸;足少胆经分布于身之侧面。

参考资料:-十二经脉

十二经络最好记的方法是怎样的?

十二经经络背诵口诀:【足阳明胃经】四十五穴足阳明,承泣四白巨_经,地仓大迎下颊车,下关头维对人迎,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寻,膺窗乳中下乳根,不容承满出梁门,关门太乙滑肉起,天枢外陵大巨里,水道归来达气冲,髀关伏兔走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底,下巨虚下有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同,内庭厉兑阳明穴,大趾次趾之端终。

十二经络,经络分类名。指十二经及其脉络。《灵枢·本输》:“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也称为“正经”。

有关经络的记忆口诀有哪些

十二经脉井荥输经合的口诀如下:

1、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2、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

3、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4、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

5、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索。

6、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口诀解释

1、肺经的五输穴是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

2、大肠经的6个腧穴依次是商阳、二间、三间、合谷(原穴)、阳溪、曲池;厉兑、内庭、陷谷、冲阳(原穴)、解溪、足三里是胃经的6个腧穴;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是脾经的五输穴。

3、心经的五输穴依次是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

4、小肠经的6个腧穴依次是少泽、前谷、后溪、腕骨(原穴)、阳谷、小海;至阴、足通谷、束骨、京骨(原穴)、昆仑、委中是膀胱经的6个腧穴;涌泉、然谷、太溪、复溜、阴谷是肾经的五腧穴。

5、心包经的五输穴依次是中冲、劳宫、大陵、间使、曲泽;三焦经的6个腧穴依次是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原穴)、支沟、天井;足窍阴、侠溪、足临泣、丘墟(原穴)、阳辅、阳陵泉是胆经的6个腧穴;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是肝经的五输穴。

十二经脉太难记,教你如何简单认识

用粗浅的比喻来理解十二经脉,经似地上的长江大河,络似江河之间的溪流沟滨,上下衔接,左右贯通,好像一个环子,周流不息,循行无端。经络相当复杂,主要的有十二支,称做正经。

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络经,是为手三阴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是为手三阳经。

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是为足三阴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是为足三阳经。

这十二经的循行路线,有一个简单的口诀: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脏。

手阴经从胸走手而交于手阳经,再由手阳经从手走头而交于足阳经,再由足阳经从头走足而交于足阴经,再由足阴经从足走内脏而交于手阴经,成为一个循环。

把十二经分开来说,由手太阴而手阳明,而足阳明,而足太阴,而手少阴,而手太阳,而足太阳,而足少阴,而手厥阴,而手少阳,而足少阳,而足厥阴,而手太阴。这样,循环不息地由阴入阳,由阳入阴,从表走里,从里走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91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