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武侠的人,可能都听说过:每个人的身体,都有死穴。
只要死穴被点中,就会一命呜呼。
你可能会以为,死穴纯属武侠小说家杜撰的概念。
但实际上,在人的身上,真有四处要害,每一处都非常脆弱,真的性命攸关。
1颈动脉窦湖南有一对新婚夫妇,在送走闹洞房的宾客后,新郎迫不及待抱起新娘,狂吻新娘的脖子。
谁料到,就在这时,新娘忽然面色惨白,瘫倒在新郎怀中,心跳和呼吸都骤停……
新娘就此身亡。
来源 |东北网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惨剧呢?
原因就在于,新郎压到了新娘脖子上的一处要害——颈动脉窦。
颈动脉窦,分布在脖子两侧,距离喉结5到6厘米左右,如黄豆大小。
这个地方呢,相当于一个压力感受器,通过感受压力,来调节心跳血压。
一旦受到外力刺激,轻则可能让人晕厥,重则导致心脏骤停而死。
尽管如此要害,但很多人平常都没有注意,以至于闹出不少事故:
“有去做颈部按摩或领带系太紧,压迫到了颈动脉窦,而导致昏倒的;
也有打架掐脖子,按压到了对方颈动脉窦,导致对方死亡的。
那么,用多大力按压,按压多长时间,就会导致对方心脏骤停?
这就因人而异了。总体来看,颈动脉窦高敏者,会比较危险一点。
2后脑勺2015年,陕西铜川,一位8岁女孩,突然死亡。
家人以为是食物中毒,但尸检结果显示,女孩是死于由外力导致的颅内挫裂伤。
原来那天中午,女孩一边写作业一边看电视,写错了很多,女孩母亲一生气,打了女孩后脑一巴掌,结果酿成大祸。
实际上,后脑勺这个位置,距离脑干很近,而脑干可是人的生命中枢,负责维持心跳、呼吸等重要生命功能。
一旦后脑勺受到大的外力,传导到脑干致其受损,极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3太阳穴太阳穴,想必不用我多强调了吧。
因为被打中太阳穴而死的案例,也数不胜数了。
在新西兰皇后镇,一名27岁的男子,在高尔夫球场内,被下坠的高尔夫球击中太阳穴。
虽然他被赶紧送到了医院ICU,但依然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
来源 |北青网、新西兰天维网
太阳穴为什么会是要害?
原因在于:太阳穴处,是颅骨最薄弱的地方,最薄处厚度仅仅只有1到2毫米。
而且下方有大脑中动脉,遭受暴力打击,很容易动脉破裂,形成颅内血肿而死亡。
4脾脏区说到内脏,很多人会觉得心脏最重要,也很脆弱。
但实际上,心脏好歹在胸腔里,还有肋骨保护。而脾脏位于没有保护的腹腔,才是真正脆弱的器官。
我的高中同学,小时候调皮不听话,被他老爸一顿打,打中左上腹部,结果导致脾脏破裂大出血,差点没抢救回来。
而在新闻里,你可以找到更多脾脏受伤破裂,然后没抢救回来的例子。
四川一名足球爱好者,在踢球的时候意外受伤,导致脾脏破裂,短短几个小时就离开人世;
南京初中生校园嬉闹,导致脾脏破裂死亡;
山东四名“好汉”暴打小偷,致其脾脏破裂死亡…
来源 |新浪网
以上内容来源:国馆
附:颈椎病推拿时要注意哪些事情
尽管推拿在缓解颈椎病方面有着很好的作用,但是由于颈椎病的原因复杂。病理改变多种多样,然而颈部又有人体十分重要的结构,例如:脊髓、神经根、推动脉等。
推拿医师对颈椎病患者不仅要有熟练的推拿手法,并且还要对颈椎病有一定认识和了解。强力的粗暴的推拿手法对颈椎病是非常有害的。
颈推病大多少患者的年龄偏大,常常会有动脉硬化,骨质增生、韧带弹性下降甚至钙化、骨化,故强力的颈部被动活动可能会造成韧带、肌肉、骨质的损伤,加重疼痛,也可能因椎动脉的突然阻断使脑部缺血产生眩晕甚至昏厥。尤其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由于椎管容量本身就很小,已受到不同程度压迫,受到突然冲击可能会产生瘫痪。
所以推拿宜采用轻柔和缓的放松手法,来达到对颈椎病的疏筋通络、止痛止麻、解痉和最后缓解症状的目的。
避免反复盲目的按摩复位
颈肩疼痛乱按摩是最常碰到的问题。
按摩是中医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方法。它的治疗作用是能缓解颈肩肌群的紧张及痉挛,恢复颈椎活动,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来缓解症状。但是,它无法使椎间盘复位,无法完全治愈颈椎病。并且,一旦按摩力度把握不好,还会加重病症。
颈椎病发病机理复杂,在做按摩复位治疗前必须要排除椎管狭窄、严重的椎间盘突出、颈椎不稳等,如脊髓性颈椎病,绝对禁止重力按摩和复位,否则极易加重症状,甚至导致高位截瘫。
不少人出现类似颈椎病的表现后,就随便找人按摩、推拿,结果使病情恶化。
不要轻视颈椎病的护理
颈椎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多患者在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后,以为就没有事情了,其实并非如此,还应该注意长期的保养、爱护和锻炼,某些不正确的生活习惯,比如躺着看电视、长时间的伏案工作并长期固定一个姿势、长时间的打麻将、使用不合适的枕头等,这些都易造成颈部软组织的再次劳损,又发展为颈椎病。最后提醒大家,按摩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按摩店,挑选经过培训并且有经验的按摩师。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
如果您支持中医,请多多分享和转发,功德无量!
有机会免费获得纸质教材“识别”关注
明天下午3点,精彩继续......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动动手指转发到你的朋友圈,让更多人受益,收获知识与健康喔!
《董氏奇穴视频资料》免费下载
针灸减肥针灸甲乙经中医针灸
1.眉心穴(又名印堂):位于两眉之间。
2,头额前穴:位于眉心上一寸正中。
3.太阳穴:眉外一寸陷中,即眉梢与眼外眦之间后的一寸陷凹中。
4.枕骨穴(又名脑户):位于枕骨粗隆上方。
5.厥阴穴(又名头窍阴):位于脑后两边,乳突后当浮白与完骨之间.
6,华盖穴:胸骨柄与胸骨体联合的中点,即天突穴下二寸。
7.黑虎掏心穴(又名建里):位于脐上三寸正中.
8,巨阙穴:脐上六寸,即鸠尾穴下一寸。
9.气海穴(又名丹田穴):脐下一寸五分。
10.关元穴:脐下三寸。
11.水分穴:位于脐上一寸。
12,中极穴:脐下四寸。
13.左膺窗穴:左乳上一寸六分。
14.右膺窗穴:右乳上一寸六分。
15.左乳根穴:左乳直下,相当于第五肋间。
16.右乳根穴:右乳直下,相当于第五肋间。
17.左期门穴:左乳下二肋,相当于七.八肋间。
18.右期门穴:右乳下二肋,相当于七.八肋间。
19.左幽门穴:巨阙穴左开五分。
20.右幽门穴:巨阙穴右开五分。
21.左商曲穴(又名左肓俞):脐中左旁五分。
22.右商曲穴(又名右肓俞):脐中右旁五分。
23.左章门穴:左腋中线第十一肋端下际。
24.右章门穴:右腋中线第十一肋端下际。
25.左腹结穴(又名左七劳):脐左侧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6.右腹结穴(又名右七劳):脐右侧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7.左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左侧一寸五分。
28.右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右侧一寸五分
29.命门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正中。
30.左志室穴(又名志堂穴):位于命门穴左旁三寸。
31.气海俞穴: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32.鹤口穴(又名尾宫穴):位于尾骨宫下两腿骨尽处。
33.海底穴(又名会阴穴):前阴与肛门之间。
34.涌泉穴:位于第二.三趾跖关节后方,蜷足时所现的凹陷处。
35.右志室穴:位于命门穴右旁三寸。
36.藏血穴:位于脑后右玉枕穴下五分。
包括十四经脉(十二正经和任、督二脉),人体上共有409个穴位,包括14条经络上361个穴位和48个经外奇穴。这其中,有108个穴位遭受外力击打或者点击后会有明显的症状。而这108个穴位中,有36个大穴被历代武家称为“死穴”,意思是在遭受点击或击打后如果不及时救治,会有性命之忧之处。如果按照头面门、躯体部位、脊背门、腿足门四部分列出,它们分别是:
一、头面门:百会、印堂、睛明(左右双穴)、太阳(左右
双穴)、人中、耳门(左右双穴)、哑门、神庭(左右双穴)、人迎;
二、躯体部位:膻中、乳根、期门(左右双穴)、神阙、中极、关元、气海、章门、太渊(左右双穴)、膺窗(左右双穴)、乳中(左右双穴)、鸠尾、巨阙、曲骨;
三、脊背门:肩井、大椎、命门、长强、肺俞(左右双穴)、厥阴俞(左右双穴)、肾俞(左右双穴)、气海俞(左右双穴)、志室(左右双穴)、海底; 四、腿足门:足三里(左右双穴)、三阴交(左右双穴)、涌泉(左右双穴
人体36大死穴的位置~新添了图~2007-04-08?15:45包括十四经脉(十二正经和任、督二脉),人体上共有409个穴位,包括14条经络上361个穴位和48个经外奇穴。这其中,有108个穴位遭受外力击打或者点击后会有明显的症状。而这108个穴位中,有36个大穴被历代武家称为“死穴”,意思是在遭受点击或击打后如果不及时救治,会有性命之忧之处。如果按照头面门、躯体部位、脊背门、腿足门四部分列出,它们分别是:
一、头面门:百会、印堂、睛明(左右双穴)、太阳(左右双穴)、人中、耳门(左右双穴)、哑门、神庭(左右双穴)、人迎;
二、躯体部位:膻中、乳根、期门(左右双穴)、神阙、中极、关元、气海、章门、太渊(左右双穴)、膺窗(左右双穴)、乳中(左右双穴)、鸠尾、巨阙、曲骨;
三、脊背门:肩井、大椎、命门、长强、肺俞(左右双穴)、厥阴俞(左右双穴)、肾俞(左右双穴)、气海俞(左右双穴)、志室(左右双穴)、海底;
四、腿足门:足三里(左右双穴)、三阴交(左右双穴)、涌泉(左右双穴)。
包括十四经脉(十二正经和任、督二脉),人体上共有409个穴位,包括14条经络上361个穴位和48个经外奇穴。这其中,有108个穴位遭受外力击打或者点击后会有明显的症状。而这108个穴位中,有36个大穴被历代武家称为死穴”,意思是在遭受点击或击打后如果不及时救治,会有性命之忧之处。如果按照头面门、躯体部位、脊背门、腿足门四部分列出,它们分别是 一、头面门百会、印堂、睛明(左右双穴)、太阳(左右双穴)、人中、耳门(左右双穴)、哑门、神庭(左右双穴)、人迎; 二、躯体部位膻中、乳根、期门(左右双穴)、神阙、中极、关元、气海、章门、太渊(左右双穴)、膺窗(左右双穴)、乳中(左右双穴)、鸠尾、巨阙、曲骨; 三、脊背门肩井、大椎、命门、长强、肺俞(左右双穴)、厥阴俞(左右双穴)、肾俞(左右双穴)、气海俞(左右双穴)、志室(左右双穴)、海底; 四、腿足门足三里(左右双穴)、三阴交(左右双穴)、涌泉(左右双穴)。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910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特效穴位歌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