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医经方中医经方精品微信号,中医经典传承关注如果你会灵活运用这种治法,临床一大半的内科病都可以治,试问:什么法这么厉害?
舒肝法
我们发现很多名医都用这个方法治病,而且治愈比例相当高。其实,仔细想想就明白了,因为当下很多疾病都与情绪有关。
人身诸病,多生于郁而肝跟人的情绪、思虑最为相关。
《内经》中说道:“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意思就是,把肝比作一个威武、刚正不阿的大将军,他要为应对敌情做出许多谋虑 ——为了应对生活中的诸多事情,特别是许多不愉快的事情,人也要做出很多谋虑,而这就和肝有极大关联。
肝气不疏,导致气血瘀堵!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就是疏通的疏,排泄的泄。人体一身的气的条畅、疏导,都要依赖肝来完成,如果肝的功能失调了,气就得不到很好的疏导。
反过来,如果长期生气,人体的气就不能正常升、降、出、入,肝的疏导功能就受到压抑,人就要出问题。
这就好比军营里每天都有士兵出来捣乱,那么将军还能正常工作吗?
您可以仔细回忆一下,生气、发怒时身体发生的变化,脸红、眼睛充血、呼吸心跳加快、血压上升,严重的时候很多女性会乳房胀痛或肝区胀痛。
如果这个郁怒的情绪消散的比较快,那身体很快就会恢复正常,因为身体有自我调节功能。如果一个人长期的处于郁怒或紧张的状态下,那么身体的气、血、津液就会流动不通畅,导致气滞、血瘀、痰湿等等。
淤堵的位置不同,出现的症状也就不同,但有一个共性,就是以胀痛为主,并且随着情绪变化加重。
气血不畅发生在头部,就会有头晕、头痛、耳鸣等,颈部可以有异物感,感觉嗓子里总是卡着东西,或者慢性咽炎或甲状腺疾病,呼吸道可以有胸闷、咳嗽咳痰,胸部可以乳房胀痛,乳腺疾病,消化道可以有胃痛胃胀、腹胀、便秘,在肝胆可以有肝区胀痛,在心脏可以有心慌,在尿道可以有小便不畅,在妇科可以有月经不调,痛经,在男子可以有阳痿。
所以说,这种因为情绪原因导致的肝气不舒的情况,临床表现的非常广泛。
如何判断肝气不疏?
可能会有人要问了,我要怎么判断我这个症状是不是由于肝气不疏引起的呢?除了讲的胀痛以外,自己的情绪如何,您自己是最清楚的,然后还有一项就诊脉,这种症状脉象是弦脉,就是说跟琴弦一样,绷的很紧,张力比较大。
如果一个人长久处于这种肝气不舒的状态,体内这种血瘀或痰浊状态就会变成肿块,肿瘤就会发生。有一位妇女,婚后对自己老公不满意,她老是指责他赚钱少,不够浪漫,经常跟老公怄气。后来找我看病,不光乳房长了肿瘤,甲状腺和子宫都长了肿块儿,这都是肝经循行的部位。
通过以上的讲解,您应该明白了,文章开头为什么说疏肝法可以治疗那么多疾病。在元代,有个大名鼎鼎的中医叫朱丹溪,他提出“人身诸病,多生于郁”。意思是说,人身体的大多数疾病,都是因为这个气血津液不通畅引起的。所以他的很多治疗方案就是疏通气血,化瘀化痰。
很多朋友这个时候可能开始心急了,说了这么多,到底是给个疏肝的方子啊
医圣张仲景有一首经方,这是个基础的核心方,叫四逆散,这个四逆的意思呢,就是手脚冷。一说手脚冷,很多人知道阳虚,其实也可能是气血不通畅引起的。这个四逆散就是针对气血不畅的。
千古名方四逆散四逆散:柴胡、芍药、枳实、甘草各6克。
其中,柴胡、芍药就是起疏肝解除痉挛的作用,枳实有理气化痰的作用,老百姓的大白话就叫通气。这个四逆散在临床上用的非常多。
比如,输卵管不通引起的不孕,可以在这个方的基础上加一点化瘀的药,国医大师许润三就擅长这个,我也在临床上反复用过,效果很不错。也可以用这个治疗妇科的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肿块,效果也很好。
另外,男士的阳痿很多人认为是肾虚,其实更多的情况是肝气不舒,这类人往往心理压力比较大,容易紧张。阴茎的海绵体是由筋组成的,医学叫结缔组织,实际上中医里肝主筋,在临床上我用这个方加上一些补肾的药,治疗阳痿的效果要比单纯补肾好得多。
逍遥丸:这个方如果加上活血通经的当归和一些调脾胃的药,就变成了另一个千古名方 ,就是逍遥丸,我们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这个药有调节情绪的作用。
由于肝气郁结后,容易导致气滞郁而化火,称为肝经郁热,或者兼有血瘀、痰湿,那么疏肝药的方子,通常加清肝、化瘀、化痰利湿或理气等药物。
肝火太旺,还可伤了肝阴,加上养肝阴的药,这样治疗因肝郁引起的疾病就十分灵活且复杂了。这也就是开头为什么说学会了这个方法可以治疗一半内科病的原因了。
其实,上面讲的这些方法也只是治标。
治本需要什么?归根结底需要情志舒畅!
人在情绪异常的时候,容易影响肝的生理功能,使人体各部气的活动异常,出现气机不畅、郁结、逆乱等病理变化,进一步加重情绪障碍,甚至影响脾胃功能,出现情绪抑郁、肝区不适、胁肋胀痛、胃脘不舒、消化不良等症状。
工作繁忙的你,身体不舒服时,懒得去医院,又常常忘记带药,这个时候不妨试试中医的按摩手法。经常施行疏肝理气的保健按摩,有助于调畅气机、改善气血的运行状态,从而有效舒缓压力。
生活中按摩疏肝法1) 舒气法: 两掌重叠,置于两乳间的膻中穴,上下擦动30次。可疏理气机,刺激胸腺,增强免疫机制。
2) 宽胸法: 坐位,右手虚掌置于右乳上方,适当用力拍击并渐渐横向另一侧移动,来回10次。以两手掌交叉紧贴乳上,横向用力擦动20次。两手掌虎口卡置于两腋下,由上沿腰侧向下至髂骨,来回推擦,以热为度。可宽胸理气、通畅气机。
3) 疏肋间: 坐位,两手掌横置于两腋下,手指张开,指间距与肋骨的间隙等宽,先用右掌向左分推至胸骨,再用左掌向右分推至胸骨,由上而下,交替分推至脐水平线,重复10次。注意手指应紧贴肋间,用力宜均匀,以胸肋有温热感为宜。可理气疏肝。
4) 拿腰肌: 坐位,两手虎口卡在两侧腰部肌肉处,由上往下至髂部捏拿腰部肌肉,往返操作10次。
5) 擦侧腹: 坐位或仰卧位,两手掌分置于两胁肋下,同时用力斜向小腹推擦至耻骨,往返操作20次。可健脾理气。
6) 理三焦: 坐位或仰卧位,两手四指交叉,横置于膻中穴,两掌根按在两乳内侧,自上而下,稍用力推至腹股沟,共推20次。可通利三焦、理气养肝。
7) 拨阳陵: 坐位,两手拇指分别按置于两侧阳陵泉穴(位于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处),其余四指辅助,先行按揉该穴1分钟,再用力横向弹拨该穴处肌腱3~5次,以有酸麻感为好。可疏肝利胆、调和经气。
8) 振胸膺: 坐位,先用右手从腋下捏拿左侧胸大肌10次,再换手如法操作。双手手指交叉抱持后枕部,两肘相平,尽力向后摆动,同时吸气,向前摆动时呼气。一呼一吸,操作10次。可理气宽胸、振奋胸中阳气。
9) 运双目: 端正凝视,头正腰直,两眼球先顺时针方向缓缓旋转10次,然后瞪眼前视片刻,再逆时针方向如法操作。可使双目顾盼灵活、神采奕奕。
10) 叹息法: 全身放松,先深吸气后,再尽量呼气,在呼气时发出“嘘”音,并尽力瞪目,重复10次。可调和脏腑,疏肝理气。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
往期热门文章:1.珍藏版《十四经络3D动态循行图》,配歌诀 !请收藏2.黄芪常喝百病消,加这一味,功效翻倍,便宜又好用!3.提醒:腿上出现这个东西,要小心了!4.一看就懂,3分钟快速分辨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如果您支持中医,请多多分享和转发,功德无量!
有机会免费获得纸质教材“识别”关注
明天下午3点,精彩继续......《董氏奇穴视频资料》免费下载
如今,颈椎病困扰了不少人。
那么,颈椎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中医认为,颈椎病首先是外来寒邪所致。 比如,夏日炎炎,人们根本就离不开空调,除了走在大马路上没有空调以外,办公室、地铁站、商场、电影院,但凡是这些有顶的场所,都有空调,这些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舒适和惬意。然而,大家有没有想到过,久而久之,这些舒适有朝一日也会成我们的负担。
中医讲,寒有凝滞收引的特点,筋骨肌肉被风寒之邪捆绑的紧紧的,疏散不了,肩膀、后脖子那里就会因为气血不流通而变得僵硬、板结。一些公共场所的空调温度还格外的低,无疑,更是加重了我们身体的负担。
还有,很多人一年四季喜欢吃寒食,喝冰饮。这些寒凉的食物进到我们胃里,再通过胃进入小肠,所以它耗伤的不仅是脾胃的阳气,还有小肠的阳气。可能有人会奇怪,颈椎病和小肠又有什么关系呢?
小肠经又叫做“肩脉”,就是说从小指外侧一直到肩膀走的是小肠经。假如小肠经阳气不足,那么,从肩胛到颈侧这一段的肌肉自然而然就会受到影响。
还记得前些天就有人来问远志,方是好方,但为啥无效呢?其实很多人一边吃着药,一边还保持着原本的一些坏习惯,药性已与你的坏习惯对身体产生的损伤所抵消了,所以,别再吐槽是这个药没效果,那个方子不行,归根结底还是要 健康 的生活习惯。
颈椎病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身气血不足,气血运行不畅。 现在很多年轻人,整天低头刷着手机。大家试想一下,颈部肌肉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这个部位的气血流动势必就会变得缓慢。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得颈椎病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年轻化的原因。
因此,我们说,外有寒邪入侵,内部气血又不足,运行也不畅,颈椎病由此而诞生。
今天,和大家介绍一张来自张仲景的《伤寒论》的名方—— 葛根汤 。
葛根汤:葛根、麻黄、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
在国家颁布的《颈椎病诊治和康复指南》中明确指出,葛根汤可治疗颈型颈椎病。
我们简单来过一下这个方子。
葛根是治疗颈椎病的要药,古往今来,凡事治疗颈椎病的方子里,十之八九都有葛根,原因有三:
首先,葛根可以解肌,我们说了,颈椎病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外感寒邪入侵,葛根善透半表之邪,把入侵到颈部的寒邪全都发散出去,给肌肉松松绑,不再这么紧绷。
其次,葛根有通经活络的功效,长于缓解外邪郁阻、经气不利、筋脉失养所致的颈背强痛。《神农本草经》中就讲,葛根善于“除诸痹”。
此外,葛根还具有升举阳气之效。《黄帝内经》云,清阳出上窍。葛根吧经络打通了,清阳之气得以上升,颈部所受的风邪啊寒邪啊,自然就被驱逐出体外了,颈椎病的症状自然就有所缓解了。
麻黄是一味辛温的药材。中医认为,辛能行能散。
所以麻黄可以带着药性通达我们每一处经络,
通过出汗的方式,把体内的寒邪全部带走。
《珍珠囊》有云,麻黄"泄卫中实,去营中寒,发太阳、少阴之汗。"
说的就是麻黄发汗解表之效。
桂枝和麻黄一样,都是辛温的药材,
就如同冬日里的太阳,给予我们身体温熙,让寒邪难以入侵。
桂枝的发汗之力弱于麻黄,但桂枝可以温经通脉。
《内经》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说的是阳气饱满了,经筋就能柔软,就不会有那种拘紧、牵扯的感觉了。
白芍可以养血补血,缓急止痛。
一些人因为气血不足,气血运行不畅而致颈椎病,
白芍不仅可以解决气血不足的问题,针对一时间的疼痛也具有极佳的改善作用。
末了,再配上 生姜、 大枣和 甘草,不仅可以温熙我们的身体,还可以起到保护脾胃的作用。
最后强调一下,葛根汤不仅能治颈椎病,还能治肩周炎等,简单来说,只要是有肩背部肌肉发紧、发硬的情况,葛根汤就是最佳调养方,你可以喝汤药,懒人也可以选择去正规的药房购买葛根汤颗粒,效果都是一样的。
因为分娩,造成了许多妈妈失血过多,而且体力也消耗了不少,所以出现了气血不足的症状。其实,对于产后妈妈来说,气血不足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我们可以通过饮食调整或者中药治疗,就可以很好地调节好身体。那么,产后气血不足吃什么中药好呢?
产后气血不足吃什么中药好
1当归
当归味甘、性温,一直被中医视为补血、下奶的中药。很多产后妈妈都爱用当归来炖鸡服用,这样就能够帮助妈妈们下奶哦!当归不仅能够下奶,还能治产后恶血上冲呢!产后若发生气血逆乱,服用之后即可降逆定乱,使气血各有所归,因而当归之名也由此而来。
2、川穹
川穹,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川穹性温,是妇科常用药品,有活血顺气的作用,还能够帮助产妇下奶。不仅如此,川穹与乌鸡同食,还能养阴活血呢!是女性滋补的佳品。产后妈妈可以用川穹炖鸡哦!
3、王不留
王不留味苦,性平。具有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催生下乳的功效。它主治月经不调,乳汁缺乏。肝气郁滞而致乳汁不通,乳房胀痛者的妈妈们就可以用王不留煲汤喝哦!能够很好的下乳消痈,利尿通淋呢!
4、穿山甲
穿山甲的鳞片作为药用,被广泛用于活血散结,通经下乳!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穿山甲,古方鲜用,近世风疟疮科通经下乳,用为要药,盖此物能窜经络达于病所故也。由此可见,穿山甲的下乳功效可是很显著的哦!为增强下乳功效,可与王不留配伍,效果可是会更好哦!
5、通草
通草味甘,性微寒。主治清热利尿、通气下乳。产后乳汁不下。该品入胃经,通胃气上达而下乳汁。且味甘淡,多用于产后乳汁不畅或不下,与穿山甲、甘草、猪蹄同用,煲制成通乳汤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产后气血不足怎么调理
孕妈们生宝宝时体内流失了大量的血,因而很多孕妈在产后都会出现气血不足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孕妈们大可不必过于担忧,好好把身子的调理一阵子,就会有很大的改善,那么,产后气血不足怎么调理?
1.孕妈们可从日常饮食着手调理气血不足。补气血的汤粥是饮食首选。赤小豆,山药,红枣是最常见的补气食材,除此之外,猪蹄汤,骨头汤也是很好的选择。孕妈们前期可以喝些谷物杂粮粥,而后慢慢饮用些大补的猪蹄骨头汤,而且要少食多餐,慢慢调理。
2.孕妈们要充分保证睡眠质量。良好的睡眠质量不仅助于加速白天所食物品的吸收,而且能使身体里的各个细胞得到充分的休息,减轻身体负担。孕妈们晚上尽量不要熬夜,可以在卧室床头放着助于睡眠的中药香包,帮助快快安心入睡。
3.放松情绪,保持愉快的心情也能帮助调理气血不足。孕妈产后很容易抑郁,因为自己身材等方面都大不如前,很多孕妈因此郁郁寡欢,这种不悦的情绪也很容易在体内堆积成毒素,不利于血液循环。孕妈们产后可经常和好姐妹们聚一聚谈谈心,或是出去旅行一下好好放松一下心情,保持良好的心情,身体才会更健康,也会越来越年轻。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990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针灸取穴的诀窍和四个取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