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12个中医穴位=12种特效药

柳华 2023-07-25 12:57:37

古医经方中医经方精品微信号,中医经典传承关注很多人平时不注意,结果生病了,就想起用药片来抱佛脚。

其实,我们身体上的穴位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大药库。当我们出现咽喉不适、肠胃消化不良、心悸……就可以通过身体的穴位来补身体,缓解不适,安全有用,能让我们尽享健康。

消炎护嗓药照海穴

咽喉部痒痛,有时还伴有干咳、干呕的症状;慢性咽炎的人,消炎药物无法进入粘膜深层,吃药无效;空调吹久了,咽喉肿大、发炎、发烧……这时可以按摩照海穴,消炎护嗓。

位置: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用法:每次指尖掐照海穴3~5分钟,每天不限制时间、次数。按摁住足部的照海穴,并闭着嘴,不要说话。一会儿,会感觉嘴里有津液,慢慢吞咽下去,这样几次后,可缓解不适。

健胃消食药

大陵穴

脾胃不好的人,遇到喜欢的食物,稍不留神,吃的稍微有点多,就会消化不良。此时,如果能够来点具有消食化积作用的“药物”,往往可以缓解不适。

位置:它在手掌根,腕横纹的中点上。

用法:这个穴位对应着脾胃,是一味很经典的“健胃消食片”。按揉此穴可以降胃火、去心火,提升胃动力。

去心火药

劳宫穴

心火亢盛多见于工作压力较大、烦心事较多、遇事老爱着急的人,这些人大多有情绪烦躁、夜间浑身燥热而失眠、多梦、焦虑等症状,对他们来说最好的清火药就是劳宫穴。

位置:手握虚拳时中指指尖点到的地方。

用法:清泻心火要用强刺激,可内外劳宫(手心为内劳宫,对应手背处即为外劳宫)同时掐按,并朝第三掌骨桡侧方向用力,使麻胀感蹿至中指尖。

止咳化痰药

孔最穴

我们身体上就有不花钱的止咳糖浆,那就是孔最穴。

位置:孔最穴位于伸臂侧掌,在尺泽与太渊连线的中点上一横指处。

用法:弹拨孔最穴可以缓解久咳,即用拇指深按于穴位,待出现有酸胀、疼痛的指感后,像弹拨琴弦一样地往返拨动。

通便药

支沟穴

想排的时候排不出,或是排后仍有残余感,体味到便秘难受滋味的人越来越多。多数人的便秘原因,往往是生活习惯不好,除了调整饮食外,多多按摩支沟穴,也能帮助刺激肠胃蠕动,消除便秘。

位置:抬臂,掌心向下,从掌腕背横纹中点处直上量4横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在前臂两骨头之间的凹陷处就是它的位置。

用法:每次排便前,用手指按揉3~5分钟。

降糖药

然谷穴

降血糖最常见的药物是二甲双胍,其实人体里也自备了二甲双胍,那就是然谷穴。

位置:它在足内侧,先找到足内踝尖,在其前下方可以摸到一块隆起的骨头,这个粗隆的下方就是然谷穴了。

用法:每天晚上洗完脚可用拇指用力按揉这里,直到有明显的酸胀感为止。

降压药

内关穴、外关穴

我们的身体有一个神奇的降压穴,它在血压高时可降压,血压低时候可升压,这就是内关穴、外关穴。

位置: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外关穴位于前臂背侧,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与正面内关相对。

用法:按揉时,上下要同时用力,每侧按揉30秒,左右交替,每天按揉5~10分钟。

镇静安神药

印堂穴

调理失眠有一个非常好使的穴位,可以起到明显的镇静安神作用,这个穴位就是印堂穴。

位置:正坐,在面额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

用法:食指和中指并拢,从印堂的位置依次螺旋状往上按摩。这种方法适用于晚上临睡前,每次按揉5分钟,就可以大大改善睡眠质量,逐步摆脱失眠的影响。

护肝排毒药

太冲穴

肝脏毒素积累过多,会出现偏头痛,脸部的两侧长痘痘,女性还会出现痛经。因为脸部两侧以及小腹,是肝经和胆经的领域,一旦肝的排毒不畅快,身体就会出现不适。

位置: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用法:用拇指按揉太冲穴3~5分钟,感觉轻微酸胀即可。不要用太大的力气,两只手交替按压。

健脾排毒药

商丘穴

脾脏有毒时,面部会出现色斑,身上会积累脂肪,导致肥胖。同时,口气会比较明显。

位置:位于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用法:用手指按揉商丘穴,保持酸重感即可,每次3分钟左右,两手交替做。

补肾养肾药

涌泉穴

涌泉穴是人体最低的穴位,如果人体是一幢大楼,这个穴位就是排污下水管道的出口。涌泉穴直通肾经,经常按揉它,可益精补肾,强身健体。

位置: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用法:这个穴位比较敏感,不要用太大的力度,稍有感觉即可,以边按边揉为佳,持续5分钟左右即可。

急救药

极泉穴

如果你突然感觉心悸、心痛,身边又没有急救药物,怎么办?危急关头,首先你一定不要慌,先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护车的同时,可以弹拨心经上的急救穴——极泉,为自己争取到宝贵的救护时间。

位置:极泉穴位于腋窝的最深处,取穴时上臂外展,在腋窝中部有动脉搏动处。

用法:弹拨的速度不要过急,感觉会有明显的酸麻感,并向肩部、上肢发散。用此方法可以在几分钟内迅速缓解前胸部的胸闷气短、心悸、心痛的症状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针灸方法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往期热门文章:1.珍藏版《十四经络3D动态循行图》,配歌诀 !请收藏2.针灸补泻12手法图解3.针灸二十八绝穴,治疗各种疼痛疾病4.“8个总穴”一打开,百病都逃走如果您支持中医,请多多分享和转发,功德无量!

有机会免费获得纸质教材“识别”关注

《董氏奇穴视频资料》免费下载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88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