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人体第一消炎穴,就长在手上!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2023-07-25 12:53:04

古医经方中医经方精品微信号,中医经典传承关注·当我们熬夜太多时,会出现眼睛干涩,眼结膜发红;

·饮食过于辛辣时,有时会出现口干,口腔溃疡,口中异味;

·感冒时出现咽喉疼痛,扁桃体发炎;

·天气炎热时,皮肤上会生疖肿,生疮;

·吃了辣椒,有时小便也辣痛辣痛的,大便出血;

……

其实这都是上火的表现,是身体局部经络不通畅,不通则痛,不通则病。

可不可以找一个穴位解决它呢?还真有,这个穴位就是液门穴。

液门,顾名思义:液体之门。人身的血液,精液,津液,关节液,小便,包括痰液,唾液都是液体,液体属性为阴,液体在人身经络脉管之中循经而行,各行其道,液通气行,相安无事。

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液门穴确实是疏通液体运行的一个关健穴位,消炎的效果确实不错,液门穴就是一个消炎的药库,如果我们能善用它,很多疾病能当下见效。

【取穴位置】在手背部,当第4、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定位

1.手握拳

2.找到无名指和小指指关节最高处

3.在靠近指缝的位置寻找一点和两个最高点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4.此点即为液门穴

【功能主治】功能:降浊升清。

主治:头痛、目赤、耳聋、耳鸣、喉痹等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疟疾;手臂痛。

【穴位配伍】配中渚、阳池,治手背痛;

配少商、鱼际,治喉痹;

配外关、听宫,治耳鸣、偏头痛。

【养生保健】液门穴具有清火散热的特殊功能,有人称其随身携带的“牛黄解毒片”。如果您感冒或上火了,喉咙肿痛,液门穴可以帮您消除。古代的针灸歌诀《百症赋》有“喉痛兮,液门去疗”的说法,可见,此穴位是自古以来治疗咽喉痛的个要穴。按揉液门穴,穴里的清凉之气有如和煦的春风,让您的咽喉肿痛顿消。

出现头面烘热、头痛目赤、齿龈肿痛、耳鸣耳聋等上火症状时,按揉液门穴都非常管用。跟它所在的这条三焦经的性质有关,三焦经是排气的,人气了会上火,按揉液门穴可以祛除三焦经上的邪火,火气消了,上火症状自然就会无影无踪了。

气候干燥的时候,本来就阴虚的人,内热外热互相结合,对身体内的津液消耗较重,就会导致体内水火平衡失调。便没有过多的津液滋润皮肤,“灌溉”我们的身体,于是就会出现皮肤干燥和口干、眼干等症状了。干燥症虽不是什么毛病,但是如果不及时治疗,也会加重病情,也就是说阴虚内热的干燥症就会愈加严重,出现头昏目涩、口苦咽干、皮肤干裂、脸色晦暗、腰膝酸软等症状,此时就要及时找液门穴来解决,您可以每天早晚按揉液门穴3~5分钟。

液门穴还是帮助我们恢复体力的穴位,比如您劳累了,白天眼皮老觉得沉,腿也酸,浑身感到没劲,这时候您揉揉液门穴,精力会得到大大的恢复。

【按摩手法】用指尖或者指甲尖垂直掐按穴位,有酸胀的感觉,先左后右,每天早晚两侧穴位各掐按1次,每次掐按1~3分钟。

液门穴是我们身体自带的“牛黄解毒片”,消炎解毒效果非常好。平时容易上火或者秋冬容易上火的都可以经常揉按液门穴。不要私存,放到圈子里,让更多人知道吧!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针灸方法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往期热门文章:1.珍藏版《十四经络3D动态循行图》,配歌诀 !请收藏2.针灸补泻12手法图解3.针灸二十八绝穴,治疗各种疼痛疾病4.“8个总穴”一打开,百病都逃走如果您支持中医,请多多分享和转发,功德无量!

有机会免费获得纸质教材“识别”关注

《董氏奇穴视频资料》免费下载

手上这三个穴位长按,有利于身体健康,有望长命百岁

我国自古就有一门学问叫经络学,人的四肢、五脏六腑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经络联结在其中,所以人的手上会有相应的穴位与内脏相对应。

按摩穴位有助于人体 健康 ,其实并不陌生,也没有不可思议,我们最熟悉的,应该就是眼保健操中的几个穴位,长按有助于保护眼睛、改善视力。

人的手上其实有很多穴位,各有各自的功效,全部介绍可是一个重大的力气活。

1. 鱼际穴

鱼际穴的位置,网上的文字描述容易让人摸不着头脑。

将手掌放松,在人大拇指根部有一根凸起明显的骨头,顺着骨头往下摸,会有一处明显陷下去的部分,这个部分就是鱼际穴的大概位置了。

按摩鱼际穴收益最大的是肺部,对于缓解肺部火气有很大作用,此外对于咳嗽、咽喉痛、失音等症状也有比较好的作用。

2. 合谷穴

合谷穴又称虎口穴,大概也就在虎口的位置,也就是在手背部分,大拇指这个骨头,以及食指骨头之间,中心的部分就是合谷穴了。

还是不知道在哪,可以把拇指和食指并拢,手背上隆起最高的那部分,就是合谷穴了。

按摩合谷穴好处很多,什么头疼、发热、便秘等等难以一一罗列,具有良好的止痛、保护肠胃的作用。

但是切记,怀孕的人不要按摩此穴位。

3. 阳谷穴

阳谷穴在手掌侧面,顺着小拇指底部一直往下,直到手腕的部分,会摸到有三处凸起的骨头,呈三角的姿态,这三角中间的凹陷处,就是阳谷穴的大概位置。

阳谷穴又被人称为" 养生 穴",按摩此处对许多老年人常见病都有功效,比如高血压等,此外还有增强抵抗力的功效。

当然,想要有个好身体,争取长命百岁,光靠按摩穴位肯定是不够的,还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 吃饭不要太饱

吃饭是人生一件大事,也正因是大事,所以应该认真对待。

吃饭太多对身体不好,因为这样加重胃部消化的负担,许多食物如果停留在肠胃中的时间过长,容易产生致癌元素。

也不能不吃,否则人身体基本的能量供应都不足,还谈何身体 健康 呢?

2. 补充一定的抗氧化剂

人之所以会生老病死,可以理解为我们在呼吸、吃饭的过程中,都会摄入一种叫游离基的物质,人体中游离基越多、发病率越高、身体越衰弱。

而抗氧化剂就可以有效去除身体中的游离基,从而有"延年益寿"的作用。

生活中的天然抗氧化剂有很多,比如 草莓、菠菜、丁香坞菊 等等。

其中 丁香坞菊 泡成茶水饮用,效果最好。

研究表明,丁香坞菊浸出物可以产生更多的营养物质,除了 黄酮类化合物 这种抗氧化剂,还含有丰富的水苏碱、天冬氨酸、硒等,对心血管疾病和肝脏都具有良好的作用。

特别是 元素,与人们身体的免疫能力密切相关,且无法在人体之中自然生成,必须要靠饮食补充。

3. 保持心态

不急不燥,也不好大喜大悲,现在许多疾病其实都是你"心病",而且"心病"还会加重一些疾病。

因为过量的情绪反应会刺激人体中相应的器官,造成损伤,自然不利于 健康 。

如果能养成良好的习惯,保持 健康 的心态,不仅能使生命的长度增加,更可以加强生命的厚度。

身体 健康 ,才有"向前走"的精力,一双布鞋,也可访世间千山万水。

心态 健康 ,才有"发现美"的眼光,一杯花茶,也可品人生荣辱沉浮。

5大止痛穴道!中医图解神奇穴位紧急止痛一生受用

【三采文化编辑部、黄介良医师审订(介良中医诊所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易筋经研究协会理事长)】 消肿止痛的穴道 承浆治疗效果 消肿止痛承浆有消肿止痛、提神醒脑的作用,可以改善脸部神经麻痹、牙龈肿痛、口腔溃烂,也可治疗中风昏迷、休克,也有消除颜面浮肿,美化曲线的功效。 *** 方法 以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并作圈状 *** 。 名称由来 「承」指承接,「浆」指口中浆液、唾液。 古籍中「承浆,颏之上陷处称为『承浆』,穴当其处,故名;穴当饮食入口之下,以饮食为浆,当有上承饮食之义。」表示承浆因为位在嘴唇下方的凹窝处,宛如承接口中的唾液,故以此命名。 穴位找法 位在嘴唇与下巴中间的凹陷。寻找此穴位时可以将头部稍微往后仰,嘴巴微张,可使下唇与下颚间的凹陷更为明显。扶突治疗效果 消肿止痛扶突有消肿止痛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感冒、扁桃腺炎、急性咽炎、淋巴结核、甲状腺肿大、头痛、颈部疼痛、气喘、神经性疼痛。 *** 方法 以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并作圈状 *** 。 名称由来 「扶」指用手支撑著的意思,又两个人搀行也称为扶,「突」有高起突出的意思。 在《汇解》中「铺四指曰扶,即今之曰横指,曰当同身寸三寸,穴在结喉突起旁三寸(一扶),故扶。」表示扶突位在前颈部侧面甲状软骨突出处,即喉结旁约三寸的地方。 穴位找法 扶突位于喉结的高度,在胸锁乳突肌的胸骨与锁骨之间,也就是从喉结正中央,再往两侧约三寸(四指横宽)的地方, 左右各一。【三采文化编辑部、黄介良医师审订(介良中医诊所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易筋经研究协会理事长)】 消肿止痛的穴道 承浆治疗效果 消肿止痛承浆有消肿止痛、提神醒脑的作用,可以改善脸部神经麻痹、牙龈肿痛、口腔溃烂,也可治疗中风昏迷、休克,也有消除颜面浮肿,美化曲线的功效。 *** 方法 以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并作圈状 *** 。 名称由来 「承」指承接,「浆」指口中浆液、唾液。 古籍中「承浆,颏之上陷处称为『承浆』,穴当其处,故名;穴当饮食入口之下,以饮食为浆,当有上承饮食之义。」表示承浆因为位在嘴唇下方的凹窝处,宛如承接口中的唾液,故以此命名。 穴位找法 位在嘴唇与下巴中间的凹陷。寻找此穴位时可以将头部稍微往后仰,嘴巴微张,可使下唇与下颚间的凹陷更为明显。扶突治疗效果 消肿止痛扶突有消肿止痛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感冒、扁桃腺炎、急性咽炎、淋巴结核、甲状腺肿大、头痛、颈部疼痛、气喘、神经性疼痛。 *** 方法 以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并作圈状 *** 。 名称由来 「扶」指用手支撑著的意思,又两个人搀行也称为扶,「突」有高起突出的意思。 在《汇解》中「铺四指曰扶,即今之曰横指,曰当同身寸三寸,穴在结喉突起旁三寸(一扶),故扶。」表示扶突位在前颈部侧面甲状软骨突出处,即喉结旁约三寸的地方。 穴位找法 扶突位于喉结的高度,在胸锁乳突肌的胸骨与锁骨之间,也就是从喉结正中央,再往两侧约三寸(四指横宽)的地方, 左右各一。 外关治疗效果 消炎止痛外关主治重听、偏头痛、眼睛肿痛、耳鸣、牙痛、落枕、高血压、上肢关节痛、脑中风、手脚麻痹、风湿疼痛等疾病,都可以借由 *** 外关穴得到改善。 *** 方法 以拇指指腹向下按压,并作圈状 *** 。按压时应两手同时进行并左右交替,每次约5秒钟,反复进行约10次。按压前可以先用毛巾热敷,提高治疗效果。 名称由来 「外」是外部,意指体表。关是关联、联络。「外关」是与外部体表有关联的穴位。 中医认为,本穴位属于手少阳经,与阳维(具有维系、联络全身阳经的作用)脉气相通,为阳经、阳脉通达于外的关节,故名「外关」。 穴位找法 将手背朝上,从腕关节中央往手肘处约二寸(三指横宽)的位置,左右各一。二间治疗效果 舒缓疼痛主治牙齿疼痛、喉咙痛、头晕、口干舌燥、消化不良、流鼻血、便秘等症。 *** 方法 以拇指指腹向下按压。 名称由来 「间」指间隙的意思。由于此穴的位置在第二掌指关节前的凹陷处,也是手阳明经脉经过的第二个穴位,所以称为二间。 在《会元针灸学》中「二间者,二者穴之次部,相交食指本节之节前,有间隙,故名二间。」表示二间是位在第二掌指关节前,靠近赤白肉的凹窝处。 穴位找法 寻找此穴位时将手背向上握拳,在食指内侧掌指关节的前方(指尖方向)凹陷中,左右各一。地机地机有行气止痛的功效,主治胸痛、腹胀、腹泻、小便困难、遗精、白带、月经失调、膝关节炎、下肢肿胀、下肢麻痹,也可以用于肠胃炎、消化不良、胃溃疡、胃酸过多、腰痛等症状的治疗。 *** 方法 以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并作圈状 *** 。 名称由来 「地」是土地,意指「下肢」。「机」是机要、重要。「地机」是人体下肢重要部位的穴位。 《会元针灸学》记载:「一身分上中下三部,自足至脐为下部,属于地部。地机穴居地中部,运膝之机关。」中医认为,本穴位位于人体「地部」的中部,也就是膝部,是主管膝部运动的机要枢纽。同时本穴位属于足太阴脾经,脾经主管「土」,「土」为人体「地部」,而本穴位又是脾经气血深聚的机要穴位,故名「地机」。 穴位找法 阴陵泉下三寸(四指横宽),在胫骨后方的凹陷中,左右各一。也可以从膝盖后方的横纹,往下约四寸(六指横宽)的地方。 本文摘自《穴位 *** 图典【热销16年精装典藏版】》/三采文化编辑部著、黄介良医师审订(介良中医诊所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易筋经研究协会理事长)/三采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88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