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医经方中医经方精品微信号,中医经典传承关注中医向来讲究平衡,阴阳要平衡,气血要平衡,五脏也一样,五脏从来都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环环相扣,一旦某个脏器受损,其他脏器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以脾为例,详细阐述一下。
脾与肺就像一对母子,脾虚,肺第一个受影响。
因为脾属土,肺属金,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脾土生肺金,也就是说,脾是肺的母亲。虚则补其母,如果肺虚,就要补肺的母亲——脾胃。那么反过来,脾虚的人,肺气往往也虚。
脾虚,心也会受影响。
心是靠血养着的,心脏的气血是从哪里来的?当然是从脾胃而来。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啊,打个比方,脾胃就相当于农田,农田里面种的是庄稼,脾胃里面种的是气血,农田收成好,心血才会充足。
肝与脾常常互相影响。
五脏之中,最容易欺负到脾的是肝,肝有了坏情绪,常常会传给脾,反过来脾也会影响肝。脾主运化,它就像一个中转站,能够把吃进去的食物转化成气血输送到全身。一旦脾主运化的功能下降了,那些没被运化掉的食物就变成了身体里的垃圾,垃圾堆积在肝脏里,久而久之,西医说的脂肪肝就出现了。
长期脾虚还会导致肾虚。
比如,五更泻。脾主运化,除了运化气血,肠道里的事儿也在脾的运化范围之内,所以脾虚的人容易腹泻,有些人是早上起来就要泻,严重的五点刚醒来就得上厕所,这个时候,既有脾的问题,也有肾的问题,往往是脾肾双虚。脾虚补补脾,肾虚补补肾,那么,有没有一味药物可以同时滋补五脏呢?当然有!天生气,地生味,每一中药都有自己独特的气味。五味子,一听这名字,就会联想到,它是不是有五种味道?是的,五味子味如其名,五味俱全,你别看它个头不大,酸甘辛苦咸都有,其中,酸味来自果皮,甘味来自果肉,辛味、苦味和咸味来自果核。
中医有一种理论,叫五色入五脏,比如黑色入肾,肾不好可以多吃些黑豆;白色入肺,肺不好可以多吃些山药。但其实五味也可以入五脏,酸甘苦辛咸,分别与肝脾心肺肾相对应,而五味子刚好包含了这五种味道,所以五味子五脏都能调。
有一个虚劳之人,他去求一个郎中给他赐方。郎中让他回去用五味子熬膏吃,吃了半年以后,那人看上去仿佛年轻了十几岁,再见面,郎中甚至都认不得他了。
五味子最好的吃法就是熬膏,《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一书中记述了五味子膏的熬法,书中介绍:光绪年六月初八日,五味子膏。五味子八两。水洗净,浸半日,煮烂,滤去滓,再熬似饴,少加蜂蜜收膏。
如果你有心的话,也可以自己熬,五味子250克,洗干净以后,浸泡一晚,加水,大火烧开以后转中小火煮30分钟,过滤出药渣,然后改小火收汁,直到药液越来越浓稠,加入蜂蜜,搅拌均匀,关火自然放凉,冷却以后装在罐子里,放到冰箱里保存。每次吃的时候,舀2汤匙,温开水送服,每天2次,吃上一段时间,体质会慢慢好起来。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很累,很困,但就是睡不着,或者即便是睡着了,也很容易醒。这是心气虚,虚得管束不住心神了,心神没了约束,就像个顽皮的孩子,四处游荡,人就会失眠。五味子可以把外散的心神收回来,吃了以后,你的呼吸会变深沉,睡眠会变好。
有的人老是咳嗽,不分季节,一年四季都咳,这是肺虚,肺气不断往外散,收不住。
还有的人尿频,夏天还好一点,到了秋冬天,天气一冷,尿更多,不得不频繁起夜,这是肾气不足,精关不固,好像那个大门老是敞开着,开着开着,身体里的精华就流出去了。
失眠也好,咳嗽也好,尿频也好,都是因为虚,五味子就能帮你补回来。
五味子也是养脾胃的好帮手,它的果肉是带点甘甜的,中医讲,甘甜益力生肌肉。就是说这些嚼起来甜甜的食物或者药物能够补益人体的力量,又能够让肌肉长出来,谁主肌肉?脾主肌肉啊。
五味子还是保肝的良药,肝脏与其他脏腑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肝脏很少发出疼痛信号,因为它是身体里的大将军,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当然不会随随便便喊痛,但这也说明肝病一旦爆发起来,是很可怕的,就像休眠已久的火山突然喷涌而出一样。怎么才能让它重新回到休眠的状态呢?吃点酸的,酸入肝,有收敛收涩的作用,酸味的药物一进到体内,就能让暴躁的肝气慢慢平静下来。
五味子膏很平和,吃了不容易上火。不过五味子虽然五味俱全,但是唯酸味独盛,酸能收,五味子收藏收敛的力量很强,所以内有实热,外感的时候不宜食用,以免闭门留寇。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
往期热门文章:1.珍藏版《十四经络3D动态循行图》,配歌诀 !请收藏2.道破天机:针灸为什么能治大病!3.民国大医张锡纯:这1个小方子提高免疫力,所有人都能用!久服不伤人!4.10张图打通经络,简简单单祛病痛!如果您支持中医,请多多分享和转发,功德无量!
有机会免费获得纸质教材“识别”关注
明天下午3点,精彩继续......《董氏奇穴视频资料》免费下载
针灸减肥针灸甲乙经中医针灸
一、养心的食物
1 ?桂圆
可用桂圆肉泡茶常饮,或煮桂圆粥食用,它有益心脾、补气血、安心神的用途,尤其适宜心血不足型心悸之人
2 ?红枣
红枣中含有大量的、为造血不可缺少的营养素——铁和磷,是一种天然的补血剂。对各种贫血、体弱、产后虚弱、手术之后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者,最为适宜。可用红枣煎水服,或用红枣煮粥食,或早晚空腹嚼食。
3 金橘
性温,味辛甘,有理气、解郁、化痰的作用。金橘对痰阻心络和气滞血瘀型心悸,包括由高血压病、血管硬化、甲亢、冠心病或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悸,食之颇为适宜。可煎汤服,亦可泡茶饮。
4 葡萄
性平,味酸甜,有补气血的作用。滋养强壮,补血,强心利尿。治血虚心跳。由于葡萄中所含的葡萄糖、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都很丰富,对大脑神经有补益和兴奋作用,葡萄干的糖分和铁的含量也较高,这对体弱贫血者也有补血效果。
因此,对心气不足型和心血不足型心悸,以及神经衰弱及贫血体弱者、心悸心慌之人,常食葡萄,尤为适宜
二、养肝的食物
1 韭菜
春季吃韭菜,可起到祛阴散寒的作用,对养阳护肝会有很大的帮助。韭菜本身就具有助阳的功效,但是中医认为秋季的韭菜含蛋白质更高,所以如果有痛风的问题,那么最好不要吃了。
同时,韭菜和一些中药还会发生反应,所以如果有吃药的话,最好咨询一下是否会和药效产生反应。
2 ? 绿豆
很多人都知道绿豆有清热解毒,去暑消水肿的作用。绿豆本身含有丰富的赖氨酸和氨酸,而这两种营养素同冰糖结合就具有很高的食疗价值,尤其是可防止因为肝火旺而引起的上火。
3 ?西红柿
西红柿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同时对于肝病患者来说还可补充一些营养素,更有利于减少毒素对于肝细胞的损害。保护肝脏的效果相当不错。
三、养脾的食物
1 糯米
性温,味甘,有补脾益气的作用,脾虚者宜用之煮粥服食。
2 红薯
俗称甘薯、山芋。性平,味甘,有补脾和血、益气通便的作用。
3 ? 薏仁
俗称苡仁米、六谷米,有补脾健胃的作用。脾虚者宜用苡仁米同粳米煮粥服食,相得益彰。
四、养肺的食物
1 银耳
可做菜肴或炖煮食用,例如与百合或樱桃加冰糖做羹。润肺化痰、养阴生津,可治疗阴虚肺燥、咽干口渴等症
2 萝卜
生食可治疗热病口渴、肺热咳嗽;若与甘蔗、梨、莲藕等榨汁同饮,效果更佳。具有清热化痰、生津止咳、益胃消食的作用。
3 ? 柿子
鲜柿生食能改善咳嗽痰多、虚劳咯血;红软熟柿,可治疗热病烦渴、口干唇烂、心中烦热等。柿子具有润肺止咳、清热生津、化痰软坚的功效,尤其适合冬季食用。
五、养肾的食物
1 栗子
性温,味甘,除有补脾健胃作用外,更有补肾壮腰之功,肾虚腰痛者最宜食用。
2 ?山药
味甘,为“上品”之药,除了具有补肺、健脾作用外,还能益肾填精。凡肾虚之人,宜常食之。
3 ?枸杞子
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寿延年等功用。尤其是中年女性肾虚之人,食之最宜。
中医养生说白了就是五脏养生,其中五味子这一种食物,就可以把心肝脾肺肾都有益处,可以平肝明目,敛气生津等等。但是它外有表邪,内则实热,如果有痰多咳嗽,虚火旺就不要喝了。
中国医学大师陈可冀曾经说过,服用五味子对中老年人强身健体、安神定志非常有益。如果你多吃补品,最好每天喝一杯。五脏得到充分补充,你的身体自然健康,寿命更长。根据中医的说法,“酸、甜、苦、辛、咸”五味分别归入五脏,对应肝、脾、心、肺、肾。而五味子正好对应五味,它是保护五脏的天然法宝。
事实上,五味子中所含的独特物质可以保护心肌,改善心功能。它还能舒缓神经,增强大脑。秋季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很高。此时,每天必须喝一杯。五味子是一种很好的保肝药物,尤其是治疗慢性肝炎。对于常年服用各种药物的人来说,每天一杯五味子可以明显保护肝细胞免受酒精和药物的损伤,促进肝细胞的恢复,更有利于肝脏解毒。
五味子不仅能补肾益精,还能固精补肾,优于纯养精。对于肾虚或糖尿病的中老年人,用水浸泡五味子不仅能补肾,还能改善糖尿病患者口干口渴等症状,有助于降低血糖。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把五味子研磨成粉,用水冲服,可以煲汤做菜,也可以泡水代茶。每天保持2-6克就足够人体需要的了。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88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针灸治疗痹症
下一篇: 【速效】针灸治疗腰腿疼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