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上病下治:18个上下对应而效用神奇的穴位

艾灸师小爱 2023-07-25 11:45:52

古医经方中医经方精品微信号,中医经典传承关注当您不小心崴脚了,可通过敷中药理疗等方式治疗,这时疼痛处是不能按摩的,但可按摩另一只脚对应的疼痛处来缓解疼痛(即左病右治),也可根据人体对应穴位在手部按摩(上病下治)。

同理,当您运动不当时腰腿部出现扭伤,最好到医院针灸通过推拿理疗治疗(因为许多经络穴位在人体后面),同进可用心体会医生按摩的部位并记下来,回家后根据人体上下18个对应穴位,自己在手及臂部找对应穴位进行“上病下治”。

如腿扭伤,可按摩肩隅、环跳;曲池、阳陵泉等。

人体的18个上下对应穴位及功能:

01

百会——涌泉

主治神经系统疾病,如厥逆,卒中,休克等,或针或灸,一补一泻,有良效。

02

合谷——太冲

主治筋脉拘急,痉挛,抽搐,口噤以及头疼,牙疼,疝痛,无汗等症。太冲:见下图。

03

肩隅——环跳

凡肢体(四肢所发生的一部或半侧)痉挛疼痛,麻痹等,用之皆效。

大肠经上的肩隅穴(位于臂外侧三角肌上。取穴: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肩峰前下方向凹陷处)。

04

尺泽——委中

凡瘀血阻络,栓塞或时疫吐泻,中毒等,取二穴青筋放血即可。

肺经上的尺泽穴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侧凹陷处。

05

人中——风府

主治卒然口噤,昏迷不语或癫狂歌哭,精神失常等疾。

风府穴位于后颈部,两风池穴连线中点,颈顶窝处。

06

少商——隐白

主治出血癫狂等疾。

少商穴位于人体的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处;隐白穴位于足大拇趾内侧,距趾甲角1分处。

07

天枢——足三里

可调治消化道诸疾,如腹疼腹胀,消化不良,泻泄,痢疾等。

天枢穴位于腹中部,和肚脐平行往外两寸。

08

胃俞——梁门

主治胃脘疼痛,痞满,呃逆,呕吐等胃部疾患。

膀胱经上的胃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后腰处),即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即是);梁门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

09

肺俞——俞府

主治咳嗽,哮喘,咳血等肺部疾患。

膀胱经上的肺俞在风门下一寸处;肾经上的俞府穴。在胸部,当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

10

命门——关元

主治一切虚脱,宜灸。

11

中脘——至阳

主治一切脾胃疾病。

至阳穴位于两肩胛骨下缘连线的中点,与两乳中点的膻中穴相对。

12

公孙——内关

主治心腹胃痛,呕吐,痞满,心悸,怔忡等疾病。

公孙穴位于人体的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13

后溪——申脉

主治头面颈项诸疾以及目肿,喉痛,盗汗,癫狂等。

后溪穴:在小指尺侧,第5掌骨小头后方,当小指展肌起点外缘;

申脉穴:位于足外侧部位,脚外踝中央下端一厘米凹处。

主治病症:增进耐性、怕冷症(怯寒症)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指压按摩疗法治疗怯寒症、增进耐性的指压法等。

14

临泣——外关

主治手足麻痹,头风,面肌痉挛抽掣,牙痛,耳聋以及肝胆相火引发之肋痛等。

膀胱经上的临泣穴:位于人体足背外侧,第4、5跖骨底结合的前方,小趾伸肌腱外侧的凹陷处。

主治疾病为:头痛、腰痛、高血压、眼疾、怕冷症、腹气上逆、肠结石、下痢等。

15

列缺——照海

主治疝气,痔疮,便血,小便淋漓不畅,以及牙痛,咳血等。

16

三阴交——间使

治疗恶寒发热,疟疾,腹痛,便秘,男女生殖器疾病以及妇人月经诸病。

间使穴位于人体的前臂掌侧,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心痛,心悸,胃痛。

17

绝骨(悬钟)——支沟

主治热结便秘,腹胀,肋痛和胆结石症等。

绝骨穴在外踝高点上3寸,当腓骨后缘。支沟穴位于手背腕横纹正中上三寸处。

18

曲池——阳陵泉

主治四肢疼痛,麻痹,瘫痪。

大肠经上的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横纹尽处。主治咽喉肿痛,牙痛,目赤痛,热病上肢不遂,手臂肿痛,腹痛吐泻。

胆经上的阳陵泉:身体坐直,在腿弯处小腿外侧上方有一突出的骨尖(术语叫腓骨),就在骨尖的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疾病为:腰痛、膝盖疼痛、脚麻痹、消化不良、关节筋迟缓或痉挛肿痛、抽筋、麻痹、腰腿疲劳、胃溃疡、坐骨神经痛、胆囊炎、高血压、遗尿等。

请把这篇文章转发提醒所有人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

往期热门文章:1.珍藏版《十四经络3D动态循行图》,配歌诀 !请收藏2.道破天机:针灸为什么能治大病!3.民国大医张锡纯:这1个小方子提高免疫力,所有人都能用!久服不伤人!4.10张图打通经络,简简单单祛病痛!如果您支持中医,请多多分享和转发,功德无量!

▲ “识别”关注

明天下午3点,精彩继续......《董氏奇穴视频资料》免费下载

针灸减肥针灸甲乙经中医针灸

258|神奇穴位探秘之下肢/《中医学基础知识》读书笔记(十)

下肢穴位往往比上肢更重要,是人体穴位秘密的集中承载地。从生活中人们的保养行为就可以看出,因为我们有“足疗”,而没有其他疗,这就是人类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哲学认知体现。所以,本篇章着重把下肢的穴位秘密挖掘透彻。

1.环跳穴,位于足少阳胆经,主治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腰腿疼、髋关节及周围组织疾病等。寻找的方法,一是侧卧(伸下腿,屈上腿),股骨大转子与骶管裂孔连线的中1/3与外1/3交界处;二是更直接一些,就是屁股侧面凹陷处,找中间即可。

2.殷门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两点一线定中间,股横纹、腘横纹连线的中点即是。主治腰肌强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等。

3.风市穴,位于足少阳胆经,这个更好找,站直,手臂下垂中指尖所达处。主治下肢瘫痪,腰腿疼、周身瘙痒等。

4.血海穴,位于足太阴脾经,主治月经不调、荨麻疹、神经性皮炎、膝关节痛等。寻找方法,屈膝在膝关节骨内侧上缘二寸,股内侧肌肉突起中点。

5.犊鼻穴,位于足阳明胃经,也就是外膝眼处,膝膑下缘外侧窝中。主治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等。

6.委中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腘窝横纹中点,治疗的部位所谓腰背委中求即是。

7.阳陵泉穴,位于足少阳胆经,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主治肝胆疾患、眩晕、口苦、吐酸、小儿惊风、腰腿疼、落枕等。

8.阴陵泉穴,位于足太阴脾经,主治腹痛、泄泻、黄疸、水肿、尿路感染、遗尿、阴茎痛、膝痛等,跟阳陵泉穴对应,可以穿透,在胫骨后凹陷处。

9.足三里穴,位于足阳明胃经,所以主治有肚腹三里留的说法,治疗胃痛、腹痛、高血压、贫血、下肢瘫痪、膝关节疾病、乳腺炎、妇科病、颜面疾病等,是一个全身强壮穴。

10.胆囊穴,位于足少阳胆经,阳陵泉下一寸,专治胆道疾病。

11.阑尾穴,位于足阳明胃经,足三里下二寸,专治阑尾炎。

12.承山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委中、足跟两点连线中点(“人字”沟处)。主治下肢瘫痪、足底痛、痔疮、脱肛、便秘等。

13.三阴交穴,这个穴位特殊,位于三条阴经交汇处,在足内踝直上三寸,胫骨后缘。主治小腹疾病,即泌尿生殖系统、痛经、下腹痛、腹泻、湿疹、神经性皮炎、荨麻疹、高血压、失眠等。

14.解溪穴,位于足阳明胃经,踝关节前面正中,两筋之间。主治前额痛、腹胀、便秘、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疾病等。

15.昆仑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足外踝和跟腱之间凹陷处,主治头顶痛、下肢瘫痪、腰背痛、坐骨神经痛、角弓反张等。

16.太冲穴,足第一二趾蹼缘上二寸,主治头痛、目疾、高血压、癫痫、、小儿惊风、疝气、子宫出血、乳腺炎等。

17.内庭穴,位于足阳明胃经,足二三趾缝间,上一横指。主治牙疼、扁桃体炎、三叉神经痛、头痛、失眠、腹痛、腹泻等。

18.隐白穴,足拇指内侧距离甲1分,主治月经过多、腹痛、多梦等。

19.至阴穴,足小指外,主治胎位不正等。

20.涌泉穴,足掌底,“人”字凹陷处。主治休克、精神分裂症、中暑、头顶痛等。

马丹阳12穴十——阳陵泉(任何筋病,头外侧痛要穴)

马丹阳十二穴——环跳(腰腿疼、偏瘫划圈步态救星)

马丹阳12穴之八——昆仑(处理人体侧面多方疼痛、强筋健腰)

马丹阳十二穴(七)——太冲(偏瘫患者脚背伸不可大穴)

马丹阳十二穴(六)——承山(偏瘫患者站立大穴)

其十:阳陵居膝下,外臁一寸中。膝肿并麻木,冷痹及偏风,举足不能起,坐卧似衰翁,针入六分止,神功妙不同(灸三壮)。

一:穴位定位

《针灸大成》

膝下一寸,胻外廉陷中,蹲坐取之。足少阳所入为合土。《难经》曰:筋会阳陵泉。疏曰:筋病治此。

《中国针灸学》



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阳陵泉穴位的具体定位,古书上的位置和现代教科书上的位置大约一致。都是在膝关节外侧下方一寸左右,也就是在腓骨小头前下方的一个凹陷区。

如果我们在那个区域仔细按压的话,我们可以明显的找到一个凹陷点。

二:穴位作用

1:筋会阳陵泉

因为古书上说我们人体上所有的筋,都汇聚在阳陵泉这个穴位上。所以阳陵泉治我们身上所有因为筋的问题而导致的疾病。

例如:腿抽筋(腓肠肌痉挛)。很多老年人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会因为小腿部的抽筋而痛醒。导致小腿部抽筋的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缺钙、腓肠肌痉挛、劳累、或者神经元的损伤都会导致。我们在处理这类腿抽筋问题时,我们都可以去找阳陵泉这个穴位。


人体筋病:例如因为劳动扭伤腰部、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颈椎病……我们在处理处理这一类问题,都可以着重的在筋方面考虑。

2:疾高而外者,取之阳之陵泉也。

我们如何理解“疾高而外者”这个名词呢?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名词的字面含义去理解,疾为疾病、高也就是高处。所以就是人体最高处外侧的疾病,我们可以去取阳陵泉。

也就是我们的外侧缘头痛。


针对外侧缘头痛,我们可以使用阳陵泉进行处理,有时它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3:偏瘫或者老年人腿部无力

针对偏瘫患者或者老年人,因为疾病或者年龄增大而导致的腿部无力,导致不能行走或行走困难的患者。我们可以使用阳陵泉穴位。

我们对阳陵泉穴的刺激,从而可以加强我们腿部的力量,可以使我们走路更有劲。

总之阳陵泉是一个非常神奇的穴位,你应该从多方面去发掘他的作用。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88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