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领取146个民间老偏方!
古医经方中医经方精品微信号,中医经典传承关注按揉内庭穴,牙痛不再来
牙痛有很多种原因,最常见的有龋病(龋齿)、牙髓炎等口腔疾病。有些人因为爱吃糖,或不注意保持口腔清洁,或由于饮食不洁引起胃肠炎等,也会导致牙痛。
对于牙痛,很多人束手无策,只能手捂双腮,疼得叫苦不休,却不知,在我们足背上,有个内庭穴,是治疗牙痛的特效穴。
此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荥主身热”,即荥穴尤其善于治疗热证,故内庭穴对于胃火引起的牙痛疗效卓著。
对于胃火引起的五官热性病症,比如咽喉肿痛、鼻衄等,以及胃肠炎导致的吐酸水、腹泻、痢疾、便秘等都属于该穴的治疗范围。
专家教你简易找穴法
内,入也;庭,指门庭。当足背第2、第3趾间缝纹端。趾缝如门,喻穴在纳入门庭之处,故名内庭穴。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当第2、第3趾间缝的纹头上,按之酸痛明显处。
调理肠胃,治疗各种胃部疾病
本穴归于足阳明胃经,有通胃腑、泄热邪、调理胃肠之功,主治腹痛、腹胀、泄泻、痢疾等。此外,本穴具有祛风通络、消肿止痛之功,用于治疗口、足背肿痛等。
现代医学新用法
现代医学常用于治疗五官科疾病,如牙痛、牙龈炎、扁桃体炎;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痉挛、胃炎、急性肠炎、慢性肠炎。
功效指压
在按压时,坐位屈膝,腰部前倾,用拇指指腹点揉内庭穴。点揉时的力度要均匀、柔和、渗透,不能与皮肤表面形成摩擦。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2~3分钟,两侧内庭穴同时或交替点揉。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
如果您支持中医,请多多分享和转发,功德无量!
▲ “识别”关注
点,精彩继续......《董氏奇穴视频资料》免费下载
是不是经常会有胃火大上火的情况出现呢,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情况会发生。和自身的体质生活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哦。那么你知道胃火旺应该如何去调理的吗,下面的这些穴位养生的方法可以有去胃火的作用呢。
内庭穴是治疗胃部疾病最好的穴位,可以祛除胃部上火症状,有很好的疗效,中医们都说是胃部上火的克星。
凡是胃火引起的牙痛、咽喉痛、鼻出血、口臭、胃酸、便秘都可以按摩内庭穴。按摩内庭穴祛热、祛胃火效果非常好。按摩内庭穴的话可以有治疗胃病的作用,如果有肠胃不舒服的话可以按摩,可以治疗牙痛啊还有胃火旺的情况出现。
中医认为,内庭穴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可以祛胃火。凡是胃火引起的牙痛、咽喉痛、鼻出血、口臭、胃酸、便秘都可以揉内庭穴,它的祛热、祛胃火效果非常好。
内庭穴主要位置在脚的背部,在第二和第三个脚趾间,,选择这个穴位按摩的时候,患者最好是选择仰卧位,在第2跖趾关节前方,第2、第3趾缝间的纹头处。平时也可多用指端按压此穴,按压时,以一侧拇指的指端按住此穴,稍用力按压,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每天坚持按摩。内庭穴可以每当在肠胃不舒服的时候可以选择这个穴位按摩,可以按压几分钟,可以起到很好的缓解肠胃不适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有去胃火去热的作用。
胃火旺怎么办,上面介绍了中医穴位按摩的方法来缓解胃火大的这个问题哦,而且还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如果经常有口臭啊还有肠胃不适的情况的话,可以选择这样的穴位来养生的哦,可以缓解肠胃不适,同时也可以去除胃火旺的问题。
1、大杼穴定位: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刺法:患者取端坐位或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后,快速斜刺入皮肤0.5-0.7寸,然后先慢后快,提插捻转,待患者有针感后,接电麻仪两极于针柄上,开机调频率和波型,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间隔5分钟停电1次,留针30分钟,在无针或患者畏针时,可用双手拇指尖压迫穴位,使患者有酸麻,胀,重感。
2、内庭穴定位:在足背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 刺法:取坐位或仰卧位,只取牙痛对侧的内庭穴,用长13毫米亳针针刺捻转提插有较强的针感,同时嘱咐患者按摩患牙或上下牙作咀嚼食物状,留针15-20分钟,针毕,用三棱针点刺该穴,放血3-10滴,一般治疗1次,最长3次。
3、太稀穴定位:足内踝尖正中微凹陷处。 刺法:左痛取做,右痛取右,一侧不效者可双侧取穴,用13毫米亳针垂直进针,刺至骨面后手不离针,不断捻转行气,持续5-10分钟,5-10分钟,行针时患者可感觉足内踝部有酸胀,重麻感,不少患者自觉有一股热胀感自足踝缓慢向上,停留在膝关节部,也有少数患者热,胀感在膝部停留数分钟后继续上行至躯干。
4、太冲穴定位:在足背侧,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中。 刺法:取患侧足厥阴肝经太冲穴,常规消毒,捻转进针0.8-1.0寸,风火牙痛用泻法,虚火牙痛用先泻后补法,每10分钟行针1次,留针30分钟。
牙痛在生活中很常见,有可能是因为胃火过盛、龋齿、智齿、牙齿遇到刺激引发的,牙疼主要分为两大类:上火牙痛和龋齿牙痛。那么怎样缓解牙疼呢?适当按摩穴位可以快速缓解牙痛,按摩手部的合谷穴可以缓解牙疼,按摩迎香穴、下关穴、颊车穴等穴位也可以缓解疼痛。
1.出现牙疼可以按摩合谷穴。
合谷穴在手背的第1、2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牙痛时可以将右手大拇指按左手户口合谷穴位置,然后左手按右手,左右交替进行。按三分钟左右局部出现酸胀感见效。
2.出现牙疼可以按摩迎香穴。
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当鼻唇沟中。指压迎香穴,配合着一边吐气一边按压10秒钟,反复20次,上下齿的疼痛会马上减轻,见效很快。
3.出现牙疼可以按摩下关穴。
找下关穴时,我们要合上嘴,由耳屏向前遁摸有一块高骨,其下面有一处凹陷,就是下关穴。按揉时力度要由轻逐渐加重,施压10分钟左右,会产生酸胀感,如果力量再大一些,半边脸会有麻木感。按摩之后牙痛症状就会减轻。
4.出现牙疼可以按摩颊车穴。
颊车穴在耳下、下颌角处,咬牙是咬肌隆起的地方。用双手拇指指腹,放于同侧面部颊车穴,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按压0.5~1分钟。即可解痉止痛,活血消肿。
总之,牙痛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在牙痛时可以试着按摩迎香穴、下关穴、颊车穴等穴位,并且平时饮食要注意清淡,避免冷、热、酸、甜对口腔的刺激导致牙疼加剧。注意遇事不要着急不要上火,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健康生活,减少牙痛。
牙痛针灸的穴位 1、牙痛的常用针灸方法
1.1、耳针法:选牙、口、胃、肾、神门、大肠等,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或毫针刺,每日1次。
1.2、电针法:选穴颊车、合谷、下关,先行毫针刺得气后选用密电波,通电25分钟。每日1次,直到疼痛缓解。
1.3、毫针法:选合谷、颊车、下关、内庭等为主穴。胃火牙痛者配内庭、二间等;风火牙痛者配风池、外关等;虚火牙痛者配行间、太溪等。毫针刺用泻法,虚火牙痛补太溪。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
2、牙痛针灸的三大穴位
牙痛大多由牙龈炎、牙周炎、蛀牙或折裂牙而导致牙髓(牙神经)感染所引起的。
2.1、合谷(人体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2.2、颊车(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中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2.3、下关(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张口时隆起)。
3、不同类型牙痛的针灸
3.1、风热侵袭:牙痛突然发作,阵发性加重,得冷痛减,受热加重,牙龈肿胀;形寒身热,口渴;舌红苔白或薄黄,脉浮数。施针:风池、外关穴。
3.2、胃炎上蒸:牙痛剧烈,牙龈红肿或出脓血,得冷痛减,咀嚼困难;口渴口臭,溲赤便秘,舌红苔黄燥;脉弦数或洪数或滑数。施针:二间、内庭穴。
3.3、虚火上炎:牙痛隐隐,时作时止,日轻夜重,牙龈暗红萎缩,牙根松动,咬物无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嫩红少苔,脉细数。施针:太溪、照海、悬钟穴。
牙痛的快速止痛方法 1、清热茶。冰糖+胖大海+山楂+红枣+菊花,有的超市可以买到配好的小包。此法效果因人而异,但如果经常喝的话,上火牙痛会很少出现。
2、盐水漱口。有的牙痛是因为菜屑陷入牙缝引起的,这种情况下只要用盐水漱口将其清除即可。漱口时最好用软毛牙刷,并避免用力过猛。
3、按摩手上穴位。取一冰块按摩拇指与食指骨头相连的?V?字地带,这样也可缓解一定的疼痛。
4、冰敷。将冰块敷在最靠近牙痛部位的脸颊,每次15分钟,一天至少三至四次。
5、生姜片。在牙齿疼痛处紧咬姜片,可很快止痛。
6、味精。倘若因为龋齿而牙痛,可在龋齿洞中点入少许味精,或用味精水多次漱口。
7、大蒜。将大蒜一瓣剥皮捣泥,然后塞入龋齿洞中。此法消炎止痛,还能杀菌防腐。
8、清凉油。此法也是针对龋齿患者,即将清凉油涂搽于龋齿内外侧及肿痛面部,每半小时涂搽一次。
引起牙痛的常见原因 1、急性牙髓炎。龋齿较严重的患者,病菌易从龋洞进入牙髓腔,从而引起牙神经充血、炎症。这种是自发性的牙疼,受冷热刺激后或在夜间会加重疼痛感,而且不仅仅是牙疼,有时疼痛感还会涉及到面部、耳部。
2、牙周脓肿。牙周组织炎症加重的话会引起化脓性炎症。脓肿形成时疼痛加剧,脓肿形成后局部出现波动感,疼痛会得以减轻或缓解。
3、牙体过敏症。牙龈萎缩、牙颈部的牙及牙体缺损所致的牙疼,若受酸甜、冷热的刺激就会出现疼痛,没有刺激疼痛就会消失。
4、急性根尖周围炎。由急性牙髓炎的发展或创伤等引起的牙疼。这种症状的牙疼是持续性的,有浮起感,使得患者咀嚼也有困难,不是一般的疼痛。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87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病在脊柱,害在内脏!(深度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