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30种常见病足底按摩配穴方法(收藏)

食养人 2023-07-25 10:34:58

,免费领取146个民间老偏方!

古医经方中医经方精品微信号,中医经典传承关注一、足部按摩治疗常见病的五个配穴如下:

1.食欲不振:按摩胃肠、甲状腺、大肠、小肠、食管。

2.消化不良:按摩胃、胰、小肠、脾、淋巴腺。

3.口臭:按摩胃、肝、胰、淋巴腺、肺。

4.肝炎:按摩月于、脾、胃肠、脚趾、腹腔神经丛。

5:胰腺炎:按摩胃肠、胰、小肠、盲肠、十二指肠。

6.糖尿病:按摩胃肠、淋巴腺、生殖腺、肝、肺。

7.小肠疾病:按摩小肠、胃肠、腹腔、神经丛、甲状旁腺。

8.慢性阑尾炎:按摩直肠、盲肠、小肠、横直肠、生殖腺。

9.便秘:按摩甲状腺、胃肠、大肠、小肠、横结肠。

10.痔疮:按摩肾上腺、肛门、直肠、胃、生殖腺。

11.感冒:按摩气管、肺、淋巴腺、胸、扁桃体腺。

12.咳嗽:按摩肺、气管、喉咙、横膈膜、胸部。

13.支气管炎:按摩气管、鼻、胸、心、横膈膜。,

14.哮喘:按摩肾、甲状腺、气管、肺、横膈膜。,

15.肺结核:按摩肺、淋巴腺、肾上腺、胸、横膈膜。

图片来源:昵图网

16.心绞痛:按摩心、腹腔神经丛、生殖腺、淋巴腺、胸。

17.高血压:按摩头部、垂体;内耳迷路、淋巴腺、生殖腺。

18.肾脏疾病:按摩小肠、大肠、肾脏、淋巴腺、生殖腺。

19.肾结石:按摩尿道、淋巴腺、胆、生殖腺、腹股沟。

20.膀胱炎:按摩尿道、淋巴腺、膀胱、直肠、小肠。

21.甲状腺:按摩甲状腺、甲状旁腺、心、肝、胸部淋巴腺。、,

22.肥胖症:按摩垂体、肾上腺、胸、斜方肌、大小肠。

23.更年期综合征:按摩头部、垂体、生殖腺、肾上腺、子宫,,

24.前列腺病:按摩膀胱、前列腺、头、生殖腺、小肠。

25.阳痿:按摩前列腺‘\生殖腺、心、肝、肺。

26.月经不调:按摩垂体、甲状腺、生殖腺、子宫、肾上腺。

27.子宫肌瘤:按摩子宫、卵巢、心、肝、肾。

28.神经衰弱:按摩消化系统、头部、甲状腺、心、肝。

29.头痛:按摩头部、颈椎、垂体、内耳迷路、甲状腺。

30.中风:按摩垂体、肾上腺、输尿管、头部、耳部。

(不会取穴?关注“经络技巧”公众号,点击穴位查询或在公众号内输入任意穴位即可查找穴位!)

按摩方法:

1.按摩时间以1小时内为宜。

2.手法宜以能接受为佳,不可太重。

3.各类出血症、皮肤症、孕妇、发烧、久病的人不能按摩。

4.按摩后出现排尿颜色深浓,均属正常现象(因按摩后人体能排除体内毒素和潜在的病状)。

5。按摩后多喝开水,以排除体内毒素。

6.如要增加效果,可施行全足按摩和药物泡脚。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

如果您支持中医,请多多分享和转发,功德无量!

▲ “识别”关注

点,精彩继续......《董氏奇穴视频资料》免费下载

中医按摩的足疗方法和足浴配方

中医按摩疗法有两种方法:一是以足底为主体进行足部按摩法;二是足底贴敷与足浴。这种疗法是通过对人体足部反射区进行按摩、贴敷、浸洗等手段,对全身各系统疾病起到治疗、康复以及养生保健作用的一种民间疗法,属于中医外治法范畴。

足部按摩:

【取穴】: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大脑(头部)、甲状腺、尿道及阴道、肝、脾、腹股沟、上身淋巴结、下身淋巴结。

【治法】:用轻、中度手法对肾、输尿管、膀胱、尿道与阴道反射区进行刺激,每个穴位刺激3一4分钟,之后再对腹股沟、肝、脾、前列腺反射区进行刺激,每个穴位各刺激3一5分钟,然后再刺激大脑(头部)、甲状腺、上身淋巴结、下身淋巴结反射区各3分钟。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按摩时,患者以有得气感为度。每日按摩1次,每次按摩4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足底贴敷:

1、附金膏

?

【原料】:熟附子、滑石各15克,熟地黄20克,金钱草30克,泽泻10克。

【做法】:将上述药材一起研成细末,备用;用时取20克药末,将葱白捣烂绞成汁,调合成膏状,敷在两足心涌泉穴上,上盖敷料,用胶布固定。每日换1次,10次为1个疗程。

【功效】:温阳补肾,利湿清热。适用于肾阳不足、肾阴亏虚所致的腰膝无力、小便不利、恶风怕冷或尿路结石等病症。

2、桂枝细辛麻黄汤

【原料】:麻黄、桂枝、苍术、白术、细辛、羌活、独活、红花各30克。

【做法】:将上述药材择净,加入适量清水,浸泡5一10分钟,加水煮沸20分钟,在水中浸泡30分钟左右。

洗浴时要不断加入热水,让周身汗出。每日1次或隔日1次,连用3一10次。尿量可以达到2500毫升左右。

【功效】:温阳通络,祛风活血。主要用于旧气不足、风寒外袭所致的手足四肢关节疼痛、遇寒加重,或者皮肤遇冷就会瘙痒难耐,舌苔白,脉沉细。

按摩穴位功效有哪些?按摩穴位的手法?

穴位是中医中提到的,穴位按摩是现在治病和养生的常见方法,其实现在很多人没事的时候都会去按摩,但是一般的人都不知道这么按摩最好,下面我们会为大家介绍一些穴位按摩的方法,能治疗一些常见的疾病,那按摩穴位功效有哪些?按摩穴位的手法?
1、穴位功效
1对击十宣穴
【取穴方法】仰掌,十指微屈微,十宣穴在手十指尖端,左右共10个穴位
【功效】清热开窍。辅助治疗:急救:昏迷、休克、中暑、癔病、惊厥等。可缓解各种热证:急性咽喉炎、急性胃肠炎、高血压、手指麻木。
2对击八邪穴
【取穴方法】八邪穴的准确位置位于手指背面,微握拳,第1~5指间,各个手指的分叉处,共有8个穴位。
【功效】可缓解各种烦热,目痛,头痛,项强,咽痛,牙痛,手指麻木,毒蛇咬伤,手臂红肿等。
3撞击虎口穴(合谷)
【取穴方法】原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
【功效】辅助治疗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nǜ),血渊,咽喉肿痛,齿痛,耳聋,面肿,口眼斜,中风口噤,热病无汗,多汗,消渴,黄疸,痛经,经闭,滞产等。
合谷为全身反应的最大刺激点,可以降低血压、镇静神经,常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此穴,每次1~3分钟,还有健脾胃的作用,对头痛、耳聋、视力模糊、失眠、神经衰弱等症都有很好的调理保健功能。
4撞击大鱼际、小鱼际
对击大鱼际、对击小鱼际
【取穴方法】手掌内、外侧缘由一组肌群构成稍隆起的部位,大拇指一侧称「大鱼际」,另一侧称「小鱼际」。
【功效】大鱼际与呼吸器官关系密切,对防治感冒大有益处,而且对咽痛、
打喷嚏、流清涕、鼻塞、咳嗽等症状,也有缓解作用。有「保命穴」
之称。
小鱼际可辅助治疗咳嗽,咯血,咽喉肿痛,发热,及扁桃体炎,小儿营养不良等。
5敲打后溪穴(换手)
【取穴方法】把手握成拳,在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即是(即把手握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该穴)
【功效】辅助治疗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等痛证;耳聋,目赤;癫狂痫;疟疾。
针灸是比较专业的治病手段,如果大家只作养生保健时,则只需用按揉后溪穴的方法就可以,一般按揉几分钟后就可振奋全身的阳气,身体就会像熊熊燃烧的火炉一样,暖彻心扉。
点揉此穴,对小肠经有热、腿疼有很好的缓解症状功效。
6手背对拍中诸穴(换手)
【取穴方法】缓解头痛、目赤、耳聋、耳鸣、咽喉肿痛、手臂红肿疼痛等症状。
【功效】缓解治疗头痛、目赤、耳聋、耳鸣、咽喉肿痛、手臂红肿疼痛等。
7拍击尺泽穴(换臂)
【取穴方法】尺泽穴位于人体的手臂肘部,取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即是此穴(或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桡侧凹陷处)。
【功效】清宣肺气,泻火降逆。对感冒、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喉炎、咽炎、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丹毒、胎位不正、麻疹、高血压、肺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急性胃肠炎、肘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8内劳拍少海
【取穴方法】
少海穴:在肘前区,横平肘横纹,肱骨内上髁前缘。
劳宫穴: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一说在握拳屈指时无名指尖处。
【功效】
少海:辅助治疗心痛、癔病等心与神志病;肘臂挛痛,臂麻手颤;头项痛,腋肋痛;瘰疬
劳宫穴:劳宫穴可清心热,泻肝火。故由肝阳上亢、化生风和上挠心所造成的中风,或心神志病症均可起辅助治疗。劳宫穴对风火牙痛疗效甚捷。劳宫穴有凋血润燥,安神和胃,通经祛湿,熄风凉血之功效。
劳宫穴五行属火,具有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辅助治疗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等症。劳宫还对手掌多汗症有缓解作用。
9揉按,轻敲中府穴
云门穴(换肩)
【取穴方法】位于胸部,锁骨下窝凹陷中,肩胛骨喙突内缘,前正中线旁开6寸,有胸大肌。
【功效】咳嗽、气短、喘不得息、胸满、胸中烦热、胸痛、引缺盆痛、伤寒四肢热不已、瘿气、疝气上冲心、暴心腹痛、胁痛引背、肩痛不举、四肢逆冷、脉代不至。
10拍打肩井穴(换肩)
【取穴方法】位于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前直对乳中。
【功效】对肩背痹痛、上肢不遂、颈项强痛等肩颈上肢部病证起到很好的缓解症状的作用。
11叩击风池穴、百会穴
风池穴:足少阳胆经刺激的是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循胆经输向头之各部及外走阳维脉。胆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阳热风气。
【取穴方法】颈部,当枕骨之下,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与风府穴相平。
【功效】壮阳益气。辅助治疗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
叩击百会穴:这个动作刺激的是我们头顶的百会穴,属督脉,有安神助睡眠、降压、治头痛等作用。
【取穴方法】后发际正中上7寸,当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
【功效】开窍醒脑、回阳固脱。辅助治疗头痛、目眩、鼻塞、耳鸣、中风、失语、脱肛、阴挺、久泻久痢。
12揉拍打腹部
【取穴及功效】神阙,人体穴位名,位于脐正中,属于任脉的穴位。有治腹痛、久泄、脱肛、痢疾、水肿、
虚脱。禁刺,宜灸。
气海在下腹部。当脐中下1.5寸。辅助治疗虚脱,厥逆,腹痛,泄泻,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遗精,阳痿,遗尿,疝气及尿潴留,尿路感染,肠梗阻等,具有强壮作用。
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主要是通过调节内分泌,从而达到辅助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目的。
13擦胆经
这个动作是刺激头部胆经,包括头维、颔厌、率谷、悬颅、天冲、目窗、正营、承灵、浮白、角孙等穴,能够起到降压、预防偏头疼的效果。
【取穴方法】循行部位起于目外眦(瞳子_穴),上至头角(颌厌穴),下行到耳后(完骨穴),再折回上行,经额部至眉上(阳白穴),又向后折至风池穴。
【功效】缓解治疗侧头、眼、耳、鼻、喉、胸胁等部位病症,肝胆、神经系统疾病,发热病,以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证。
14拍击肾俞穴
肾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刺激我们后腰的肾俞、三焦俞等膀胱经穴位,这些穴位适合泌尿系疾病的预防和缓解治疗,能强肾固本。
【取穴方法】肾俞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功效】缓解治疗疾病为:腰痛、肾脏病、高血压、低血压、耳鸣、精力减退等。
15脚跟踢然谷
【取穴方法】位于在内踝前下方,足舟骨粗隆下方凹陷中
【功效】辅助治疗:1月经不调,带下,阴挺;2遗精,阳痿,小便不利;3咯血,咽喉肿痛;4消渴;5小儿脐风,口噤不开;6下肢痿痹,足足跗痛。
2、中医按摩养秀发
1、十指合拢,指尖先轻按在太阳穴上,以顺时针方向打圈6次;以逆时针方向打圈10次。
2、将双手并放在额头上,以指腹从眉心中线开始按压。从额头中线开始,至头顶中线。
3、护发按摩手法是什么呢?双手指腹,从眉心中线开始轻轻地往两侧按压,一直到达太阳穴为止。重复10次。
4、双手盖住两耳,手指放在脑后,左右两手的手指要尽量靠拢,接着用四指轻轻弹打后脑勺,心里默数49下。
5、手指插入头发,用力将手掌紧闭握拳,轻拉头发。持续动作至整个头皮都拉撑过为止。
6、十指微屈做徒手梳头的动作。双手由前额发际将头发梳往脑后,这个动作至少做20次。
提醒大家,外出前抹上抗紫外线的发乳或护发素,并以指腹轻轻揉2分钟,再在发端涂一些修护液。这样可以滋养头发,减轻外界环境对头发的伤害,还能让秀发看上去更亮泽。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875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