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刮痧治疗感冒(教学视频)

白敛 2023-07-25 05:13:50

“痧”是经络气血中的“瘀秽”,俗称痧毒。

“痧”是经络气血中的“瘀秽”,俗称痧毒。它阻碍气血的运行、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交换、引发组织器官的病变,故中医有“百病皆可发痧”之说。临床上我们把患者皮肤上用特制的刮痧器具刮出的红色、紫红色斑点、斑块称之为痧。“痧”是形成诸多疾病和加速人体衰老的有害毒素,也可以说从微循环中分离出来的瘀血及病理产物称为痧。

弟子班招生

王玲无痛刮痧培训班常年招生,报名电话/微信:15940212316

培训对象1、有志于进入中医、刮痧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均可。

2、医学及护理专业的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或从事过中医保健的工作者。3、中医医疗服务机构、保健按摩中心、康体中心、美容美体中心的中医保健服务从业人员。4、希望学习无痛刮痧、掌握最正宗的刮痧技术来进行自我保健和

家庭保健的爱好者。

授课方式

1、专家授课+实战训练+案例讨论+实习机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在系统讲解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病例分析、实战演练、动手实习等多种教学形式,帮助学员快速消化知识,同时学到调理方法和经验。

正品无痛刮痧工具在这里↓点

感冒刮痧刮哪里 刮痧的补泻手法的区别

1 风寒感冒刮痧刮哪里

1.取穴

风池、大椎、中府及前胸、足三里。放痧穴为少商、大椎。

简便取穴方法:

(1)风池:人体风池穴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2)大椎: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3)中府:两手叉腰立正,锁骨外端下缘的三角窝处为云门,此窝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条肋骨(平第1肋间隙)即本穴。

(4)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横指处,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

(5)少商:在拇指桡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取穴。

2.刮痧方法

采用木鱼石刮痧板,介质采用红花油。刮法采用直接刮法,手法采用泻法。先刮后头部风池,再刮颈部大椎,然后刮中府及前胸,最后刮拭足三里。

具体操作方法:

(1)在施术部位涂上刮痧介质(红花油)。

(2)用刮痧板直接接触施术部位,分别在:风池穴、大椎穴、中府穴、前胸、足三里穴反复进行刮拭,至皮下呈现痧痕为止。

(3)放痧:对少商穴进行严格消毒,然后用消毒好的小号三棱针垂直且快速点刺穴位,然后挤压穴位进行放血,以挤出3~5滴血为度。大椎穴也要严格消毒,应用上述方法用中号三棱针进行点刺放血,以挤出7~10滴血为度。

3.功效

祛风散寒。

注意:术前应选择保暖、避风的地方,术中要多出痧,术后要饮温水一杯,并休息片刻。

4.风寒感冒症状

风寒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流清涕、口不渴、头身疼痛、痰白清稀、舌苔薄白。

2 风热感冒刮痧刮哪里

1.取穴

曲池、尺泽、外关、合谷、风池、大椎。

简便取穴方法:

(1)曲池:寻找穴位时曲肘,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

(2)尺泽:位于人体的手臂肘部,取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即是此穴。

(3)外关:位于前臂背侧,尺桡骨之间,腕横纹向上三指宽处。

(4)合谷: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示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即是此穴。

(5)风池:人体风池穴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6)大椎:取穴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2.刮痧方法

刮法采用揪痧法,手法采用泻法,介质采用麻油。先刮后头部风池,再刮颈部大椎,然后刮拭上肢内侧曲池、尺泽,最后刮外关,合谷。

具体操作方法:

(1)在施术部位涂上刮痧介质(麻油)。

(2)施术者五指屈曲,用示、中指的第2指节对准施术部位,把皮肤与肌肉揪起,然后瞬间用力向外滑动再松开。

(3)一揪一放,反复进行,并连续发出“巴巴”声响。

(4)在同一部位可连续操作6~7遍,至皮肤出现痧点。

3.功效

祛风散热。

注意:术前要饮少量水,术中要多出痧,术后要饮少量温水。

4.风热感冒症状

风热证,发热重、恶寒轻、有汗、鼻流浊涕、口渴、咽喉肿痛、头身疼痛、痰黄、舌苔薄黄。

3 刮痧的补泻手法的区别上面我们提到,无论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刮痧的手法都是采用泻法。

刮痧疗法同针治疗法一样,分为补法、泻法和平补平泻法。刮痧疗法的补泻作用,取决于操作力量的轻重、速度的急缓、时间的长短、刮拭的长短、刮拭的方向等诸多因素。

1.刮拭力度

补法:刮拭按压力小,刮拭速度慢,刺激时间较长为补法。适用于年老体弱、久病、重病或体形瘦弱之虚证患者。

泻法:刮拭按压力大,刮拭速度快,刺激时间较短为泻法。适用于年轻体壮、新病、急病、形体壮实的患者。

平补平泻法:介于补法和泻法之间。有三种手法。第一种为按压力大,刮拭速度慢;第二种为按压力小,刮拭速度快;第三种为按力中等,速度适中。常用于正常人保健或虚实兼见证的治疗。

2.痧痕点个数

选择痧痕点个数少者为补法,选择痧痕点数量多者为泻法。

3.刮拭的方向

操作的方向顺经脉运行方向者为补法;操作的方向逆经脉运行方向者为泻法。

4.是否增加温和灸

刮痧后加温灸者为补法;刮痧后加拔罐者为泻法。

4 刮痧的好处和坏处

一、刮痧的好处

1.调节阴阳

阴阳是中医理论的基本核心。人体在正常的情况下,保持着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因七情六淫以及跌打损伤等因素使阴阳的平衡遭到破坏时,就会导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等病理变化,从而产生“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等临床证候。刮痧治疗的关键就在于根据证候的属性来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转归于“阴平阳秘”,阴阳相对平衡,从而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刮痧调和阴阳的作用,具有双向良性调整的特点。这是通过刮痧手法和选取部位等方面来实现的。例如:病在经络、在皮肉者属表,刮痧宜轻刮;病在脏腑、在筋骨者属里,宜重刮。如血压不稳者,经刮拭躯干、四肢腧穴后,偏低的血压可升高,偏高的血压亦可降低。

2.活血化瘀

刮痧疗法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人体肌肉、韧带、骨骼一旦受到损伤,便会在局部产生瘀血,使经络气血流通不畅,若瘀血不消,则疼痛不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通则不痛,不通则痛”。这时在局部或相应腧穴刮拭,可使瘀血消除,新血得生,经络畅通,气血运行,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3.清热消肿

中医治法中有“热则疾之”的治疗法则,意思是治疗热性病的时候,要采用泄热之法治疗。根据这一原理,在治疗热性病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放痧手法进行刺激,使热邪疾出,达到清热的目的,如此一来,内部阳热之邪可以透达体表,最终排出体外,清除体内的瘀热、肿毒。

4.祛痰解痉,软坚散结

由痰湿所致的体表包块及风证,通过刮痧、放痧治疗,使腠理宣畅,痰热脓毒外泄,有明显的止痉散结效果。

5.扶正祛邪

刮治病变相应腧穴的皮肤,使之出现青、紫充血的痧痕,使腠理得以开启疏通,将滞于经络腧穴及相应组织、器官内的风、寒、痰、湿、瘀血、火热、脓毒等各种邪气从皮毛透达于外,使经络得以疏通。

另外,当人体正气虚时,外邪易乘虚而入,通过补虚泻实之法刮拭相关腧穴部位,可使虚弱的脏腑功能得以增强,可与外邪相抵抗,使机体恢复正常状态。

二、刮痧的坏处

刮痧的坏处,一般是由于采用了不正确的手法刮痧、过于频繁的刮痧或者给不能刮痧的人刮了痧而引起的,在其他方面坏处还是较少的。

(1)长期刮痧,不加节制会造成皮外组织损伤,不但无助于缓解疲劳,还会加重身体负担。

(2)对于有皮肤溃疡或者其他皮肤病症的人群,刮痧根本不是享受,却是一种煎熬,而且会对本来就脆弱的皮肤组织造成更大伤害,甚至引起感染,加重病情。

(2)对于某些有血液疾病的人群,或者是心脏、肝脏功能有问题的朋友,刮痧也是应该极力避免的,容易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刮痧对感冒发烧有用吗 感冒发烧刮痧刮哪里

5 感冒发烧刮痧用什么工具如果有刮痧板最为适宜,也可用边缘光滑的嫩竹板,瓷器片,小汤匙,铜钱,硬币,纽扣等工具,蘸点推拿油,润肤油或清水,然后在体表部位进行反复刮动。

6 感冒发烧刮痧注意事项1.确定治疗部位,用毛巾擦赶紧,也可以用75%的酒精消毒。

2.持刮具钝缘与皮肤接触,以45°角为宜。

3.顺一个方向刮,部位是有顺序的刮,不可来回。

4.一边刮需一边蘸油,不一定硬要刮出红紫色。

感冒了,怎样刮沙,需要注意什么,最好有详细图解

感冒俗称“伤风”,全年均可发病,尤以春季多见。临床表现以鼻塞、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其特征。由于感邪的不同、体质的强弱不一,感冒可分为风寒、风热两大类,并有夹湿、夹暑的兼证,以及体虚感冒等。如果病情较重,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称为“流行性感冒”。?

感冒主要是病毒引起的表现,治疗应该抗病毒,是可以刮痧治疗,可以刮大椎穴,合谷穴,风池穴,还有膀胱经,督脉,多喝水,注意休息等。

刮痧治疗?

特效穴位:大杼、风门、肺俞、大椎、中府、尺泽、合谷、少商、风池、足三里穴,膀胱经,督脉,肺经。?

操作顺序:?

1、刮背部膀胱经发际下至第七胸椎,重点刮大杼、风门、肺俞穴,刮15-20次。 2、刮风池穴,10-15次。?

3、刮督脉发际下至第七胸椎,大椎穴可以重刮,还可放痧,10-15次。 4、刮肺经,10-15次,重点刮少商穴,在少商穴放痧。 5、最后刮合谷穴和足三里穴。

?拔罐治疗:?

特效穴位:大椎、风门、肺俞、肩井、身柱、大杼、督脉、膀胱经。 操作顺序:?

1、沿督脉后发际下至腰骶尾部,背部正中后发际下至两侧肩外,以及膀胱经第一胸椎至骶尾部行走罐治疗,每天1次。?

2、对以上经脉循行也可以采用闪罐法。?

3、取大椎穴、风门穴、肺俞穴和肩井穴流管,留置时间为10-15分钟,每日1次。 4、刺络拔罐。取大椎穴、风门穴、肺俞穴和身柱穴,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然后在穴位上拔罐,留罐10分钟,取罐后清洁皮肤,消毒针眼。?

注意事项:?

1、刮痧或拔罐后,饮热水,以协助发汗退烧,饮食要清淡。 2、勿暴露出痧部位或拔罐部位,御寒为主。?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87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