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一毫克就致癌,煮沸杀不死,你家也许就有,千万要小心~

百薇 2023-07-25 01:17:31

一毫克就致癌,煮沸杀不死,你家也许就有,这东西千万别吃了!

(温馨提示:请在WiFi下观看视频)

历史事件:1960年,英国发现有10万只火鸡死于一种以前没见过的病,被称为“火鸡X病”,再后来鸭子也被波及。追根溯源,最大的嫌疑是饲料。这些可怜的火鸡和鸭子吃的是花生饼。花生饼是花生榨油之后剩下的残渣,富含蛋白质,是很好的禽畜饲料。

科学家们很快从花生饼中找到了罪魁祸首,一种真菌产生的毒素。它被命名为“aflatoxin ”。自那以后,黄曲霉毒素就获得了科学家们的特别关照,对它的研究可能是所有的真菌毒素中最深入最广泛的。

黄曲霉素的毒性比氰化钾大10倍,比砒霜大68倍。它引起人的中毒主要是损害肝脏,发生肝炎肝硬化,肝坏死等。临床表现有胃部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及肝区触痛等;严重者出现水肿昏迷,以至抽搐而死。

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致癌物质,其致癌力是奶油黄的900倍,比二甲基亚硝胺诱发肝癌的能力大75倍,比3,4苯并芘大4000倍!

它主要诱使动物发生肝癌,也能诱发胃癌、肾癌、直肠癌及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的癌症。

重点如 何 远 离 黄 曲 霉 素?

1油热了先加盐做菜之前的一个小动作就能帮消除一定量的黄曲霉素。

如果我们在花生油等食用油倒入锅里加热后,并放入少量食盐,搅拌10~20秒,这样基本上就能消除大部分的食用油里的黄曲霉素。食盐对黄曲霉素的中和和降解,大概能消除95%的黄曲霉素。

2多吃点绿叶蔬菜多吃绿叶蔬菜可以让我们平时不小心吃下去的黄曲霉素失效一部分,因为叶绿素能够阻止黄曲霉素吸收,预防肝癌。

3小心选不要购买包装已破损、不清洁或发霉的食物;坚果类食品应尽量选择小包装;尽量不要买小作坊自榨油。

4干燥储存尽可能不要囤积食品;食物最好放在低温、通风、干燥处;花生、核桃等最好买带壳的,晒干后用保鲜盒等密闭储存。

5仔细清洗黄曲霉毒素多存在于籽粒的表面,烹饪花生、玉米等食物前要淘洗干净,搓洗可去除粮食表面附着的毒素。

筷子、菜板等厨具的裂纹中容易藏匿食物残渣,让黄曲霉菌有机可乘,因此清洗时应先泡一泡,软化上面的食物残渣,洗后要沥一下水,放在干燥、通风处晾干。

筷子要头朝上放,菜板可悬挂或立起来,不要贴墙放置或平放在台面上,每次使用前最好再用流水冲洗一次。

6要会吃吃到霉变的坚果零食一定不要偷懒,吐掉再用清水漱口。坚果、大米等出现轻微变黄甚至发黑、味苦、皱皮等情况,一定要扔掉。

生花生最好先用水浸泡、漂洗,再煮熟吃;少买已加工好的花生,你无法判断商家用的是否是发霉的花生~~

平时可多吃些新鲜的绿叶蔬菜,研究证明,叶绿素等植物化学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黄曲霉毒素B1的致癌作用。

精彩继续……

专家们说开水烧开第二遍之后就不能喝了,因为产生了硝酸盐致癌物。我要问,平常我们煮肉汤、鱼汤、面汤、

是因为反复煮沸会使得水中的部分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有毒且致癌(摄入一定量的话,中毒是肯定的,致癌就看你运气了)。
但是,哪怕是反复煮沸的水,其中亚硝酸盐的总含量也并不高,物质(硝酸盐及亚硝酸盐)也不会凭空增加。可能你一次喝个几吨水,那些积累的亚硝酸盐才可能会让你中毒。

“千滚水”为何不能喝,千滚水中真的会产生有毒物质吗?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健康科学喝水可以保护我们的,其实在喝酒的时候也是有着非常大的讲究的,因为有的水电的事坚决不可以喝的,尤其是一些比较热的水或者经常喝一些,那么这种情况,到底是为什么的呢?现在我们就来看看生活到底应该怎么喝水才可以保证健康才不会引起我们的身体出现一些并发症了呢。

千万不能喝千滚水的流言“千万不能喝千滚水”,这个说法在国内外都广泛流传,给出的理由“一致”,就是指千滚水有毒,甚至致癌。在国内,主要是说千滚水会浓缩亚硝酸盐,因而具有致癌性。而在国外,主要流传于一些替代医学网站,指千滚水会浓缩各种毒性物质,因而有毒,增加致癌风险。比如,一个流传最为广泛的流言说:“这是化学课上从来不会教我们的东西,但这是真实的。

当我们把水煮沸时,它的化学性质会发生变化,这通常是一件好事,因为这会挥发出一些易挥发性的化合物及溶解其中的气体。这就是为什么把水煮沸可以保证饮用安全的原因。

但是,如果水煮沸太久或反复煮沸,化学物质会被浓缩,而不是去除它们。人摄入这些经过浓缩的化合物就会增加各种健康风险。这些化学品可能包括砷、硝酸盐和氟化物。即使是对我们健康有利的矿物质在被浓缩后也会变得危险,例如钙盐,当过量服用时会导致肾结石和胆结石。”

千滚水真有毒吗?实际上,这些传言从原理上讲并不算夸张,不过就是说反复煮沸的水,水分会蒸发,而不能蒸发的物质会被浓缩。这似乎没有说错什么,至少没有“无中生有”地说水被反复煮沸会生出新的有毒有害物质嘛。然而,问题是,传言要成立,被煮的水中得首先有这些物质;其次,要通过喝千滚水的摄取足以产生健康危害的剂量。

能吗?砷是一种家喻户晓的有毒化学物质,毒死武大郎的砒霜主要成分就是三氧化二砷,也是国内一直使用的老鼠药。

实际上在多数公共供水和地下水中的确可以检出砷。但是,天然水中得含有一定浓度的砷才存在造成健康危害的隐患。按照WHO的研究,长期常规饮用砷浓度达到50微克/升以上的水,才可能会造成慢性健康问题。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饮用水标准,其中包括砷含量。以美国环境保护局给出的饮用水中砷最高容许浓度10微克/升计算,要达到以上有害浓度,需要将水蒸发掉80%,中医煎药要求的“三碗煎一碗”是远远不够的。

问题是,你必须长期坚持每天都喝这种“五碗煎一碗”的“千滚水”。如果要指望这种“千滚水”毒死武大郎,需要每公斤体重0.6毫克的砷。假设武大郎体重为75公斤,那么需要差不多10000公斤的水煎煮成约250毫升的一杯水,并全部喝下。如果换成中药煎熬的“N碗煎一碗”的说法,就是要40000碗煎一碗。这是要累死潘金莲的节奏嘛。

硝酸盐、亚硝酸盐和亚硝胺,硝酸盐是一种广泛存在自然界的化学物质,很多蔬菜中含量就很高,比如生菜、白菜等。在天然水中的确存在硝酸盐。然而,通常剂量的硝酸盐跟健康危害没有关系,更没有致癌性。

传言中涉及的致癌物是亚硝胺,跟硝酸盐差着好几个“辈分”呢。有传言说,水中的硝酸盐经过煮沸,在高温下会转化成亚硝胺是无中生有,根本没有这种化学反应。即使是跟亚硝胺辈分更近的亚硝酸盐,本身也没有致癌性。亚硝酸盐要形成致癌性物质亚硝胺需要与某些有机氮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这跟煮沸没有关系。那么,天然水中会不会存在亚硝胺,水经过反复煮沸浓缩亚硝胺而增加致癌风险呢?

世界上某些研究还的确发现了这个问题。

比如, 2009年日本某次饮用水调查发现,夏季采集的31份原水样本中有15份检出亚硝胺,最高浓度高达2.6纳克(毫克的百万分之一) /升,冬季采集的28份样本中有9份检出,最高浓度达4.3纳克 /升。2011年对韩国在水厂和水龙头采集的水进行的研究发现,亚硝胺浓度范围介于26.1到112.0 纳克 /升L之间。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早在2000年就检出多个水源中有亚硝胺浓度介于32至91纳克 /升,因而被关闭。这样,理论上讲,反复煮沸的水的确存在通过浓缩增加致癌性的风险。但是,这就又回到了上述砷的问题,需要很大很大量的水高度浓缩才会形成危险。

氟化物,至于氟化物,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有一些研究的确指出氟化物暴露有可能会带来一些潜在健康问题。

比如,哈佛大学一项综合分析中,认为项进行了22年的研究中获取数据,并将氟化物暴露可能与儿童的神经发育和认知功能有负面相关性。另一项研究发现氟化物有可能降低雄性小鼠生育率。但是,这些研究并没有获得广泛认同。人们不但没有警惕氟化物(除了个别高氟地区),为了预防龋齿,反而通过各种途径添加氟。

除了我们熟知的牙膏中常规添加氟外,有些国家也向饮用水中直接添加氟。当然,说到底,关于氟的问题也还是个剂量问题。研究发现,造成潜在健康问题需要饮用水的氟浓度高达100到150毫克/升,至少连续引用8周。而一般水中浓度远远低于这个水平。

以美国为例,环保局对饮用水中氟化物的最大允许限量为4 毫克 /升,一般推荐为2毫克 /升。而公共供水中添加氟化物控制目标浓度为0.7毫克 /升。

就是说水中氟浓度仅为潜在危害浓度的50~150分之一,要通过煮沸,需要浓缩50~150倍,换成中药煎制需要“50到150碗煎一碗”。

而且,问题是,你想要喝出健康问题,你得天天坚持喝这种“50到150碗煎一碗的中药汤剂”。千万不要喝千滚水,真正的原因——臣妾咽不下啊笔者为什么“主张”说“千万不要喝千滚水”呢?倒不是担心这些无中生有的健康危害,而是因为,“臣妾做不到”——实在咽不下啊。天然水中含有很多矿物质,其中有很多都有味道,多以苦味为主。通常的天然水中,这些矿物质含量极低,一般人喝不出味道。

但是,我们人类的味觉是非常敏感的,尤其是苦味味觉(因为我们的祖先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其中很多生物碱具有毒性。苦味觉敏感是发现这些毒性的保护机制)。一般的天然水经过反复煎煮,这些矿物质浓度稍有增加,在很多味觉敏感的人就能尝出这种苦味。

笔者就是这种敏感的人之一,一般的天然水,只要煮沸时间稍长,蒸发掉不到5%,在答主这里就喝着很苦,根本难以下咽。因此,人类味觉的高敏感这一保护机制也注定,即使有具有毒性的“千滚水”供应,人也不可能长期常规喝这些水造成健康危害。

而且,我们每天要到哪里去找这些千滚水来喝?我们都知道如果是经常,喝一些反复烧开的水,因为这样的话真的是非常影响到我们的健康的,而且经常可能会导致出现一些疾病,所以大家一定要记得可以喝一些白开水,大家在喝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有的人喝水比较多的情况下,也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问题的。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85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