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小儿鼻梁青筋说明了什么?

过山龙 2023-07-24 13:51:26

说到孩子生病,民间有磨娘筋、装狗狗(生病)、下胎娘生儿子、消化不良、体弱易病等不同说法。中医对鼻梁青筋尚无系统的研究资料,散见于各证中。小儿本是稚阳之体,易感寒邪。更于时日,西医消炎,中医清热,联手打击正气,导致小儿层层失防,病邪肆虐于内。初伤于寒,引寒入内,伤于脾胃,达于肺部,小儿鼻梁横青筋于上。用药调理或用手指轻刮青处即可。寒凉深入,眼下色青,白睛发青,皆是寒象。如再清热,消炎吊水,后果如何,了然于目。次伤于内,伤及肝部,青色即上于眉尾,或达于太阳穴附近,有血管状,有青色状,此寒邪更深也,亦可手刮药调,待以时日。再伤于内,青色遍于口唇四围,此时,小儿已一片寒邪,如若再引邪深入,则百病丛生,回天乏力也。父母禀赋不足,小儿先天即有此象。家有“青筋宝宝”:宝宝出生不久,妈妈就发现在他耳根部位隐隐约约有好多青筋。一哭起来,那些青筋就更明显了。妈妈不由叹息:这么漂亮的宝宝,怎么就叫这些青筋破了相!奶奶却嘀嘀咕咕说这是凶兆,因为老话说“山根青筋,灾祸临门”。实际上,这种出现在婴幼儿鼻根部的青筋,虽然不是什么灾祸将临的凶兆,却与疾病有些关系。在古代,没有先进的检查手段,医生诊病依靠望、闻、问、切。对不会说话的小婴儿。望诊就尤其重要,其中鼻根部青筋就是很重要的一项观察项目。古人认为,小儿出生后鼻根部有青筋显露者多体质虚弱,易患多种疾病,比如惊风、咳嗽、厌食、虫症(寄生虫病)等。随着时代的发展,X线、CT等高科技的仪器在疾病诊断中发挥了更好的作用。包括“山根青筋望诊”在内的很多带主观色彩的模糊诊断方法逐渐被人遗忘。然而,我们在近几年内,对山根青筋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1、“青筋宝宝”容易感冒我们选择了150多个不到半岁的婴儿,把他们分成两组进行观察。其中,一组是出生后鼻根部有青筋的婴儿,另一组是普通的婴儿。三年多的随访中,我们并没有发现那些鼻根部有青筋的婴儿,像古人说的那样易患惊风、厌食、虫症等。在肺炎、腹泻、贫血、佝偻病、夜啼、湿疹、营养不良等方面。他们的患病率也与其他孩子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我们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在感冒及气管炎的发病率方面。“青筋宝宝”明显高于无青筋的孩子。鼻根部有青筋的小宝宝易患呼吸道感染,那么年龄大一些的孩子怎么样呢?我们接着对1000多名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孩子进行了随访调查,发现约30%的孩子有面部青筋。这些孩子除了鼻根部有青筋外,有的在双颞部、上下眼睑也发现了青筋。把他们与其他孩子比较,同样也是容易患反复感冒、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2、青筋小儿易哮喘鼻根部青筋与呼吸系统疾病有些关联。我们分别对容易反复感冒的孩子,和患有哮喘的孩子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这些孩子鼻根部有青筋的比例很高,约占60%。其中,哮喘患儿鼻根青筋显现率更是达到70%。我们检查了这些患儿的免疫功能,发现有青筋的孩子有显著的免疫功能低下。3、青筋外显提示体内“血瘀”我们发现“青筋宝宝”的血小板聚集功能(一种能反映血瘀证的实验室检查)明显异常。其他检查也证实。“青筋宝宝”确实有血瘀证表现。“青筋宝宝”脸上的青筋“多姿多彩”,有横形的(占多数)、有竖形的、有分支状的、有深青色的、有浅青色的。观察中,我们没有发现青筋的各种形状有什么特别讲究,但青筋的颜色却大有文章:当疾病发作时青筋呈深青色;当病情好转时,青筋变为浅青色;当疾病痊愈时青筋大多消失。这提示我们:山根青筋的进退与疾病轻重有一定关系,可以作为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预后的参考指标。消退“青筋”也有高招 大量的观察表明,“青筋宝宝”较其他孩子免疫功能低下、有血瘀征象、体质虚弱。出生后的婴儿若在耳根部发现有青筋存在,即使尚无疾病征象,也要注意预防。因为这些婴儿暂时还处于母乳所供给的抗体保护中,半年后,当母乳质量下降或哺乳次数逐渐减少时,这些婴儿的患病机会就会明显增多。对小儿山根青筋的这些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相信,随着更深入的长期观察,实验室检查及防治研究,这一重要的中医儿科望诊手段会在防治儿科疾病、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家宝宝3岁了鼻梁上还有青筋怎么回事

妈妈可以看看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教授
时毓民的家有青筋宝宝的文章。。望诊就尤其重要,其中鼻根部青筋就是很重要的一项观察项目。古人认为,小儿出生后鼻根部有青筋显露者多体质虚弱,易患多种疾病,比如惊风、咳嗽、厌食、虫症(寄生虫病)等。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80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