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验方汇辑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2023-07-24 13:46:46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蛇串疮”、“缠腰龙”等。现将临床上常见的23则验方介绍如下,患者可酌情选用,常可取得满意效果。1、鲜马齿苋治疗带状疱疹取鲜马齿苋120克,洗净后,切碎放入蒜臼内,捣成糊状,涂敷患处,每日2次,经临床治疗多例,均在2天内治愈,本方对刚刚出现的带状疱疹,疗效满意。2 、鲜无花果叶治疗带状疱疹取新鲜无花果叶适量,将上药洗净擦干,切碎捣烂,置瓷碗中,加适量食醋调匀成稀泥状,敷于患处,待药干后更换,经临床治疗20多例,均在1~2天内痊愈。3、鲜半边莲治疗带状疱疹取鲜半边莲适量,洗净后捣泥状,敷于患处,盖上纱布固定,若药干时用冷开水湿润之。每日换药1~2次。亦可将鲜品捣烂绞汁,不时外搽患处。经临床治疗几十例,效果显著,轻者2~3天,重者7天痊愈。4、蛇葡萄治疗带状疱疹将蛇葡萄根切成短棒状,水煎后剥去外皮,取下黄白色的内皮,除去木质部,切碎加水2500毫升,煎沸后用微火再煮60分钟,然后用铜药罐将煮烂的内皮捣碎,再煎煮30~60分钟,待形成糊状物即可,用时先清洗局部,再涂搽2%龙胆紫液,干燥后将蛇葡萄糊状物涂抹在灭菌布上,敷贴于皮损处,绷带包扎,每日1次,经临床治疗40多例,在4天内全部治愈。5、金挖耳治疗带状疱疹取鲜金挖耳适量,用口嚼烂后敷于患处,一般用药5~7日即可痊愈。6、当归治疗带状疱疹取当归适量,将当归晒干研粉,依年龄大小每次0.5~1克,4~6小时服1次,或用0.5克当归浸膏片内服,每次2~4片,4小时1 次。共治疗儿童带状疱疹54例,服药1天止痛的有22例,2天止痛的有32例,带状疱疹一般在服药第3天有部分枯萎,未再发生新疹,第4天结痂,由于当归性味温燥,本方只适用阴寒内盛患者,对火热亢盛者忌用。7、地梢瓜治疗带状疱疹取鲜地梢瓜全草250克(干品100克),将上药放入沙锅内煮沸20分钟,去渣,乘药液热时熏患处,稍凉即洗患处。若皮肤有破损者洗后擦干,可涂1%龙胆紫液或儿茶粉,每日2~3次,至愈为止。8、金果榄治疗带状疱疹 取金果榄1个,去壳取其内核,在盛有食醋的大碗内反复磨研,待药汁磨成灰黄色后,用无菌棉球渍上药汁,涂泡疹上,每日4~6次,不需包扎,经治疗十多余例,获满意效果。9、王不留行糊剂治疗带状疱疹取王不留行适量,文火焙干呈黄褐色(或爆花),以不焦为度,研成细末,用鸡蛋清调成糊状,涂抹患处,每日2次,经临床治疗30多例,全部治愈。10、升麻治疗带状疱疹取升麻30~50克,煎浓汁,用纱布蘸药汁湿敷患处,保持局部湿润,同时禁食生姜、大蒜、辣椒、鱼、蛋等辛辣及发物,一般3~5天痊愈。11、地龙外用治疗带状疱疹取地龙适量,将地龙烤干研粉,加适量麻油调均涂于患部,一般用药5分钟就能止痛,3~4天痊愈。12、鲜蚯蚓治疗带状疱疹挖出韭菜地蚯蚓适量,放在冷水中游动2小时,使蚯蚓排出腹内泥土,洗净后捞出放于干净的碗内,加入适量白糖,放1小时后,蚯蚓全部溶化,治疗时将溶化的蚯蚓液敷涂患处,立刻产生清凉止痛感觉,每日涂5~6次,2~3天即可痊愈。13、血余炭治疗带状疱疹取血余炭10克,以天然粗黑者为佳,点燃使其充分燃烧,令通赤,研为细末,蜜封,贮有色瓶中,用时取麻油调为糊状,外涂患处,无须包扎,一日1次,一般1次痛止,两次可痊愈。14、扛板归治疗带状疱疹取新鲜扛板归全草20~100克,将上药捣烂加醋调和成泥状,敷于患部,然后在其上用干净塑料膜剪成带状覆盖药面,用胶布固定,一日换药1~2次,经临床治疗几十例,均在5天内痊愈,无神经痛后遗症。15、桑螵蛸治疗带状疱疹取桑螵蛸适量,放锅内文火烧焦,研成细末,加香油适量调匀,用羽毛涂患处,每日3~4次,经临床治疗30多例,全部治愈,一般1~2次即可痊愈。16、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取六神丸适量,研成细末,用米醋调成糊状,直接将药糊涂于患处,以能全部遮盖住皮损为度,若溃烂流水,可用药末直接撒于患处,每日3次,一般2~3天即可痊愈。17、云南白药治疗带状疱疹取云南白药适量,将云南白药粉加白酒调成糊状,涂于患处,每日3次,同时服用云南白药粉每次0.3克,每日3次,经临床治疗多例,一般2~3天即可痊愈。18、季德胜蛇药治疗带状疱疹取季德胜蛇药片适量研成细末,水调糊状涂于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经临床治疗多例,均在2~4天内痊愈。19、王不留行治疗带状疱疹(蛇盘疮)一次偶然机会和朋友闲聊,提起偏方治大病,忽有一老者上来插话说:我有一偏方保证好用,你们感觉有用就把它留下,关键时刻能为病人解除痛苦。我喜欢收藏一些民间偏方,很高兴就把这个偏方收了,并对老人说了一些感激的话。今天有兴趣发布到自己的空间,以方便朋友们收藏。方法:将王不留行用文火炒黄至少数开花,然后研碎过筛取其细末,用香油将药末调成糊状外涂,一日二至三次。如疱疹已溃破,可将药面直接撒布于溃烂处,每日二至三次,一般用药后10—20分钟即可止疼,2-5天痊愈,不留后遗症。王不留行中药店有售。20、治疗带状疱疹一次立刻痊愈绝技方法:病灶局部常规消毒,用梅花针扣刺疱疹及病变范围, 皮肤微出血,然后用闪火法拔罐,拔出红黄相间的液体,消毒,擦净。注意:(1)毒液一定要拔净,一次拔不净,要反复拔,直到干净为止。(2)病变部位一定要拔严,不留空位。说明:(1)用本方法治疗完毕后,立刻止痛。有的患者病变部位被衣被接触即疼痛难忍,但是在拔罐过程中,只有轻微的拔罐造成的抽吸感。(2)病变部位糜烂的,不需梅花针扣刺,直接拔罐即可,拔完后,用红外线烤干。(3)有的部位用拔罐无法操作时,可用真空拔罐代替。(4)操作完毕后,我一般不再消毒处理,也无感染的病例,但是为了操作规范,请大家在运用时,自己掌握。(5)此方法优于其他方法,我治疗将近100例,均一次治愈。21、我治带状庖疹一针绝技至阳穴点刺放血加拔罐轻者一次重者五次愈,不吃药打针绝效一百多例未见后一神经疼痛。22、三商穴可治愈带状疱疹三商穴为少商、中商、老商三穴。中商在拇指爪甲正中根部下一分许处;老商在拇指爪甲角尺侧一分处。病例:王某,男,26岁。三天前右上腹起一簇密集的疱疹,如米粒大,环形如带、有灼热刺痛感。局部皮肤异常敏感,着衣则痛加剧。舌质红苔微黄,脉浮滑。针刺三商穴放血,各挤出粘稠血数滴。针一 次后疼痛明显减轻,经治疗数次后病愈。体会:带状疱疹,又名缠腰火丹、蛇盘疮。本病多因情志不遂;或肝胆火盛、内蕴湿热,外感湿毒之邪所致。外邪侵入人体,肺经首当其冲,而“肺合皮毛”治应在肺,三商穴属肺,能宣泄肺热、疏散肺经之邪,故能治毒邪入表之带状疱疹。23、带状疱疹也有较好效果方法:取鱼腥草干品30-50克(鲜品300克),加水适量,煎汤,温服。每日1剂,分3次服,可连续服用3-7天。春秋两季是带状疱疹高发期,该病是一种同时损及神经和皮肤的病毒性疾病。病毒侵入周围神经后,皮肤上出现簇集成群的栗粒至绿豆大小红丘疹,1-2天内迅速演变成圆形水疱。灼热刺痛,痛如火燎,夜南乘寐,伴有口干口苦,溲赤便秘结,脉弦数,舌质红,苔薄黄或干黄。其特点是疱疹沿神经走向陆续出现,只在身体一侧发病,不越过躯体中线,属中医蛇串疮范围。有的带状疱疹患者,出现皮疹时间较晚就容易被误诊;如上肢的疼痛误诊为颈椎引起的臂丛神经痛;胸部的阵发性疼痛误诊为冠心病或肋间神经痛;腹部的剧烈疼痛因缺乏明显的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体征,误诊为胆结石、胆囊炎及泌尿系结石或肠痉挛等。头部的疱疹出现前,患者先感到偏头痛、眼痛、结膜充血、流泪视物不清等症状,而误诊为青光眼或其他眼疾;耳部的疱疹因先期耳鸣、听力下降、眩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易误诊为颅内疾患。带状疱疹患者如诊治不及时或治疗不得当,可造成多种危害,患者可遗留顽固性神经病痛,发生耳部的带状疱疹常伴随内耳功能障碍,当累及膝状神经节时可发生面瘫,眼部的带状疱疹可引起眼球各部的记性炎症,因瘢痕形成而招致失明。躯体患带状疱疹,皮肤表面复原后,内部肌肉组织.神经都有长时间的胀痛和跳痛感。带状疱疹最佳治疗期,是小丘疹出现7天内治疗,方法是内服、外涂。“千万不可采用烤电、针刺(特别是火针)、放血、拔罐等治疗方法。”(闲在居士不苟同此观点)。患病期间,病人要保持情绪稳定,不急不燥,不要喝酒和吃辛辣食物,不要吃牛羊肉、海鲜之类发物,不要用液体清洗患部,尽量将患部暴露在外,不要同婴幼儿接触,因为带状疱疹是病毒性疾病会传染给婴幼儿,导致婴幼儿出水痘。如没有治疗方法请尽快与我联系。

提示:文中处方,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

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及养护

蛇串疮又称缠腰火丹、蜘蛛疮等,现代医学称为带状疱疹,是一种由带状疤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多因情志不遂,饮食失调,以致脾失健运,湿浊内停,郁而化热,湿热搏结,兼感毒邪而发。常有外伤、肿瘤、发热等诱发因素。起病前可以先有胸壁神经痛,可伴有低热乏力、皮肤感觉过敏,数日后局部出现沿身体一侧周围神经分布的成群粟粒至绿豆大的丘疹(高出皮肤的皮疹),继而变为水疤,水疙壁周围有红晕,并伴有剧烈疼痛。常发生于身体一侧,最常见的是沿肋间神经分布的肋间带状疤疹,不超过身体的中线。可引起剧烈的胸痛,呈刀割样疼痛或者灼痛,也可发生在腹背部、四肢、颜面、颈部等部位,水泡成申珠状疏松排列,水泡内容物可呈脓样浑浊状,一般都在发病2一4周后干操结痴,不留旅痕。

患有带状疱疹感染中医怎么治疗?中医治疗疾病,一般讲究的是治本,所以很多人都比较青睐中医疗法,尤其是对于带状疱疹这种疾病,患上之后会有非常明显的神经疼痛的感觉,水泡会成群的分布,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那么,患有带状疱疹感染中医怎么治疗?

中医治疗方案

(一)热盛型:

主证:局部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自觉口苦咽干、口渴,烦闷易易怒,食欲不佳。小便赤,大便干或不爽。舌质红,舌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微数。

? ? 治则:清利湿热,解毒止痛。

? ?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10g、黄芩10g、栀子10g、板蓝根15g、大青叶15g、泽泻10g、车前子15g、元胡10g、赤芍10g、生甘草10g。

发于头面者加菊花;发生于上肢者加桑枝、片姜黄;发于下肢者加牛膝;血疱者加丹皮、白茅根;口干渴者加生石膏、知母;大便干燥者加大黄;皮疹继发细菌感染者加双花、公英;年老体弱者加黄芪。

中成药:可用龙胆泻肝丸加板蓝根冲剂或者抗病毒颗粒。

(二)湿盛型

主证:皮肤颜色较淡,疱壁松弛,疼痛略轻,口不渴或渴而不欲饮,不思饮食,食后腹胀,大便时涯,女性患者常见白带多。舌质淡体胖,舌苔白厚或白腻,脉沉缓或滑。

? ? 治法: 健脾利湿,佐以解毒。

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茯苓15g、生白术10g、陈皮10g、厚朴10g、大青叶15g、生薏米30g、泽泻10g、元胡10g、车前子15g、生甘草10g。

(三)气滞血瘀型:

主证: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舌质暗,苔白,脉弦细。

治法: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清解余毒。

? ? 方药:活血散瘀汤加减。

桃仁10g、红花10g、鸡血藤15g、鬼箭羽15g、元胡10g、川楝子10g、地龙10g、木香6g、陈皮10g、双花藤15g。

正气尚盛者加川军破瘀;年老体弱者加生黄芪、党参扶正。

三、中医治疗效果

(一)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神经痛。

(二)减少西药用量,减少西药的副作用。

四、中医治疗难点

部分患者神经痛剧烈,现代医学虽然有非甾体类抗炎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卡马西平、曲马多、加巴喷丁等,用来止痛,但其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常见。

五、针对难点的中医药治疗应对思路

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和后遗神经痛有一定的优势,要积极探索。

中医特色疗法

(1)针刺法

针刺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痛阈、改善局部循环、抗菌消炎。针刺治疗带状疱疹,躯干部选取背腧穴和华佗夹脊,四肢选取曲池、手三里、足三里、阳陵泉、血海、三阴交,头颅部选取百会、风池。每次留针15min ,每间隔5 min 行1 次。每日针刺1 次,7 次为1个疗程。

(2)灸法

采用在皮损部位及其周围皮肤处同时用2 支艾条作广泛性回旋灸。

(3)穴位注射

辨证归经穴位注射,取穴:先选取皮损部位各簇水疱群间正常皮肤进行注射。①属肝胆型,再选取足少阳、厥阴经之阳陵泉、行间、侠溪、太冲、外关、期门等穴位注射,以疏泄肝胆郁火;②属脾胃型,选取足太阴、阳明经之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曲池等穴位注射,以清热利湿。治疗:抽取维生素B12ml、维生素B121ml、2%利多卡因2ml混合后,围注疱疹周围2-3处。同时根据辨证选取所属经络穴位2-3个进行穴位注射,每穴1ml,每日1

次, 10 次为1个疗程。

3、贴棉灸:以脱脂棉少许,摊开展平如病灶大小的薄片,贴于患部,点燃,急吹其火,使其迅速燃完。然后再换薄棉,如法再灸,如此3-4次,以皮肤潮红为度。亦可先用皮肤针叩刺局部微出血,再施以3~4次贴棉灸,其效更佳。

4、外用治疗:红斑、小水疱时可用雄黄解毒散30g、化毒散3g混匀后与水调敷或用新鲜马齿苋或白菜帮捣烂后混合调敷。糜烂破溃时可用硼酸双黄连液(3%硼酸液2000m1加双黄连0.6g)清理、湿敷,水纱条贴敷。结痂时用化毒散膏、黄连膏。

带状疱疹外治五方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的疼痛性水疱型皮肤病,其病原体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属于中医的“缠腰火丹”、“蛇串疮”等范畴。’病因多由情志不畅,肝胆火盛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蕴湿化热又感毒邪所致。以下介绍几则治方,可有良效。

方一:板蓝根20克,煎汤后外搽或湿敷患处,每日2~3次。

方二:取鲜飞扬全草捣烂取汁,加雄黄粉0.2克调匀,涂抹患处,每日数次。

方三:金挖耳(又名野向日葵)适量(鲜者为佳),捣烂后敷于患处,每日敷1次,5~7天显效。

方四:竹青10克,雄黄1.5克,菜油30克。将竹青烧炭存性,加雄黄,调菜油或茶油30克即成。以清洁棉签蘸上药涂于患处,每日数次。

方五:地榆30克,紫草18克,共研成细粉,用凡士林适量调匀,围敷于患处四周。 潘建华

本方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30例

经验方:柴胡、郁金、丁香、枳壳、川芎、赤芍、甘草各9克,板蓝根30克。

加减:气虚加炙黄芪30克;口苦便干加龙胆草 9克;胸闷加瓜蒌壳12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30例,治愈21例,好转5例,无效4例。

通腑泻热治愈带状疱疹

颜某,女,64岁。2012年6月7日初诊,7天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左下腹部发生几处大小不一条状皮损,内有较多粟粒至绿豆大丘疱疹簇集密布,疼痛剧烈。某院诊为带状疱疹,予阿昔洛韦、甲钴胺、维生素B1、芬必得等注射内服,外用阿昔洛韦乳膏4日,然皮疹未消,疼痛不减,坐卧不安,晚间不能入眠,查见除上述皮损外,肌肤潮红,触之灼热。询其口苦口渴欲饮,小便色黄,尿有热感,大便秘结3日未解,腹部胀痛,舌质红苔黄,脉滑数。证属胃肠热盛,未能清解,蕴结于上述部位化毒所发。治则:清泻胃肠之热,解毒止痛。处方:生地30克,丹皮10克,黄连10克,石膏12克,知母15克,大黄15克(后下),芒硝10克(后下),厚朴9克,竹叶9克,车前子9克,延胡索12克,板蓝根30克,大青叶15克。2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服药后,泻下燥便,口苦口渴腹部胀痛症状明显减轻,小便正常,纳食增加,疱疹略见干涸,肤色由红变淡,热痛症状明显大减。上方去大黄、芒硝、车前子、竹叶,生地减为20克,石膏、知母减为9克,厚朴减为6克,入连翘12克,续服6剂后疱疹干涸消退,痛症消失,诸症治愈。

本例带状疱疹始用抗病毒止痛西药治疗数日,却效不显著,且具口苦口渴欲饮,溲黄便干,腹部胀痛,舌质红苔黄,脉滑数,疹色潮红,触之灼热等症状表现,有其内必形于外,辨属胃肠热盛,蕴结肌肤,化毒而发疱疹。故取生地、丹皮、黄连、石膏、知母、大黄、芒硝、车前子、竹叶、厚朴、通腑泻热,导热下行;板蓝根、大青叶、延胡索、连翘,清热解毒抗病毒。诸药相用,使热邪得以及时清解泻下,疱疹得以消退,肌肤得以安宁。

三方治带状疱疹

1.雄黄20克,明矾20克,柴胡10克,冰片 5克,龙胆草15克。用法:上方除雄黄、冰片外,将其余药物加温浸泡30分钟,然后用文火煎30分,煎至250毫升左右滤出,然后加入雄黄、冰片粉末,充分混匀后以不烫手为度,用纱布取药液洗患处,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药液洗后保留,下次加温再用。1周为1个疗程。

2.紫草20克,黄芩20克,黄连20克,黄柏20克,甘草20克。取75%酒精500毫升。将中药放入酒精中浸泡,1个月后取出药液备用。用时以棉签将取液涂在疱疹表面,每日3~4次,1周为1个疗程。

3.鲜马苋50克,雄黄粉10克,独大头蒜5头。将大蒜去皮后,同其他药共捣成糊状,外用涂患处,有燥湿止痛之功。

带状疱疹外治有方

秋季带状疱疹较为多见,笔者临床用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处方:生大黄30克,冰片5克,蜈蚣3条。

用法:共研为细粉,香油调和搽患处,每日早晚各一次。临床观察,轻则3日愈,重则5~6日可愈。

带状疱疹为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中医学称之为“缠腰火丹”、“蛇丹”等。本病多属肝经湿热之故。湿热之毒相互搏击,经络气血不畅,不通则痛,热毒盛则发生赤红灼烫,湿不疏泄则成水疱。治疗当以清热利湿为主。大黄、冰片泻火解毒,可去热毒,蜈蚣搜风通络,以毒攻毒,三药合用,清热、利湿、解毒,共建其功。

大家在治愈疾病之后,还是要继续治疗一段时间,避免留下神经疼痛的后遗症,给人们以后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危害。

注意事项

自我修养方式

(1)保持室内干燥、温度适宜、避免潮-湿。

(2)心情舒畅,保持充足的睡眠,不可情绪急躁。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注意保持皮损局部的清洁、干燥,勤换衣被,有毛发的部位剪除毛发,防止感染。

(2)忌用手搔抓或毛巾摩-擦皮损,以免水泡溃破而继发感染,严重者可形成疤痕。

(3)着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衣。

饮食调护方案

(1)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如牛奶、鲜肉、新鲜蔬菜等,以利营养物质的吸收消化。

(2)忌生冷、油腻、海鲜类食物。

(3)多饮水,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吸烟、饮酒,勿因疼痛而影响进食。

(4)多吃西瓜、冬瓜、菠萝、扁豆等清肝湿-热之品。

生活中该注意什么

(1)本病因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引发,平时需加强户外锻炼,保持愉快的心情及充足的睡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应与婴幼儿和湿疹儿童隔离,以防发生水痘或者疱疹性湿疹。

(3)由于本病侵犯神-经,可遗留神-经-痛,如有神-经-痛,需积极到针灸科、疼痛专科就诊。

中医怎么治疗带状疱疹

中医学认为本病因情志内伤,肝经气郁生火以致肝胆火盛;或因脾湿郁久,湿热内蕴,外感毒邪而发病。 (1)热盛证证见皮肤潮红,疱壁紧张,疼痛剧烈,伴有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治宜清泻肝胆实火法,方选龙胆泻肝汤化裁。亦可服用成药龙胆泻肝丸。 (2)湿盛证证见皮肤淡红,疱壁松弛,疼痛较轻,纳差或腹胀,大便溏,舌质淡,苔白厚或白腻,脉沉缓。治宜健脾除湿法。方选除湿胃苓汤化裁。 若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者,属气滞血瘀,治宜疏肝理气,活血止痛法,方选柴胡疏肝饮化裁。 外用中药可根据病情选用清热解毒消肿或祛湿收干之药水煎外敷,另外水疱未破者可用金黄散,水疱已破者可用四黄膏外涂。 此外,中医针刺疗法有明显的消炎止痛作用,对后遗神经痛亦有疗效。 不论何种方法,带状疱疹的治疗应掌握时机,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经常有些中老年患者,在带状疱疹完全清退后仍疼痛不止,局部皮肤完好无损却不敢触及。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带状疱疹的发生是由潜伏在体内的病毒被激活而引起,其疼痛的体质是受累神经节的炎症甚至坏死,疼痛的程度轻重及时间长短与皮疹不一定保持一致。尤其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各种机能都在减退,受损的神经组织修复也较困难,故很容易发生后遗神经痛。特别是平素体质较差,或治疗不及时者,此种疼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更久。
查看更多好大夫信息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80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