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院毕业的小陈好学好问,医院安排他跟随中医儿科陈老大夫门诊,以继承老中医的学术经验。这天,雨“哗哗”地下个不停,无病人来诊。小陈想正好利用此时间请教老陈大夫一些问题。“陈老,我发现您开汤药、丸药,都很爱用保和丸类的方剂,能讲讲为什么吗?”“你在这里这么多日子,一定也发现了,中医儿科除了感冒、咳嗽、发烧这一类的病之外,就是不爱吃饭、消化不良、呕吐、腹泻这一大类消化系统的病证。脾胃病在中医儿科的治疗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呢!”“温补脾胃的方剂太多了,比如四君子、香砂六君子、补中益气、附子理中等等举不胜举,可我觉得您对保和丸是情有独钟,为什么呢?”“小儿脏腑娇嫩,机能尚未完全成熟,不任攻伐,也不任峻补,故治成人的那些大寒、大热、温补、泻下的方药,对儿童来说,都宜慎用。另一方面,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充足的营养供给,但因脾胃功能脆弱而不完善,又每每容易形成伤食、食积这种状况,此况一久,脾胃机能则因之而衰减。因此,此时辨证虽有脾胃虚,也不宜骤上补药呆补。你只要把影响他脾胃运化的问题解决:有食消食,有滞化滞,有痰祛痰……邪气去掉了,脾胃机能无阻碍、无困扰,自然就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了。随之,气血也自然充盛起来了。这就是我常喜用保和丸来调理小儿脾胃病证的原理。”“您说的这种情况确实存在。我在门诊中也亲眼看到了保和丸的疗效不错。请您再分析一下保和丸的组成和功能,好吗?”“好。保和丸是以三大消食化积的药为主构成:山楂最消肉食,炒麦芽、莱菔子擅消面积,神曲能除陈腐之积。你看,现在新开发的许多中成药,如山楂丸(片、颗粒冲剂)等都是上述楂、曲、麦的组合。若脾胃运化强健,则饮食物悉变为精微,化生气血;若脾胃不健,则饮食物反成痰湿停滞。因此,保和丸除了上述消食化积的主药外,还辅以燥湿化痰的二陈汤,即陈皮、半夏、茯苓三味,在这里具有和胃气、化湿浊、助消化的作用。莱菔子更兼豁痰下气之功,连翘宣散结热。全方贯穿了调畅脾胃之意,临床疗效颇佳,常常在服用一两天后,即可见到食欲大开的效果。无论是用于治疗或保健,都很适宜。现在市场上出现的许多消食开胃的新药,你看看它们的组成,其实无非都是保和丸的化裁和加减。”“真是这样。噢,您还得说说食积都有哪些表现和使用保和丸的指征。”“腹胀,不爱吃饭,口气或嗳气中有不消化样的食物味道,大便酸臭或矢气中有酸臭气味,或有呕恶,或有腹泻,或有便秘等等。这些是比较典型的伤食表现,不难掌握和发现。但大多患儿证状不明显,或无证状,这时只要观察到舌苔厚、腻浊,就是使用保和丸的指征。另外,有食积的孩子还很易外感而发烧,所谓'没有内热,不着外感’。如发热,舌苔厚腻,再兼有一两项伤食的证状,常为'食积发热’。这时,在使用对证的解表药的同时,参以消食化滞,病会好得更快,更彻底。”“哎,陈老,我还发现您对于非脾胃病的患儿,有时也用保和丸之类的方子调理,这是怎么回事?”“小儿以脾胃为本。消化一好,营养物质吸收得好,身体很快就会壮起来,免疫功能提高,自然也就不易得其他病了。所以,对于非发作期的其他病患儿,如有保和丸证,我也常用此法调理。”“哈,看来,保和丸真是儿童的好朋友。”
文源张夏 主治医师
脾胃阳虚,多由于饮食生冷过多,或过多服寒凉中药而导致,平素的体质因素有关联,最主要是表现为胃肠的症状,比如寒湿内停而导致的腹胀、腹痛、腹泻、消化不良、苔白等症状。
脾胃阳虚经常也会容易伴有容易受风寒、四肢冰凉、怕冷等症状,身体抵抗力低下,身体机能下降,常用的调理药方比如有附子理中丸,用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加入附子温阳,起温阳健脾的作用,这类的药方加减变化,能够治疗多种脾胃阳虚而导致的症状。
桂枝人参汤是有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桂枝组成,也可以用于脾胃阳虚的治疗,根据临床的症状变化,比如兼有脾胃湿阻,痰湿内停的可以配合平胃散、二陈丸等药方共同使用,腹胀腹痛明显的可以搭配藿香正气散等,这些都是调理脾胃阳虚常用的方药方法。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帮助;更多中医文章内容,关注郑医生,有疑问可留言评论。
小儿喂养不当,内伤乳食,停积胃肠(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引起的一种小儿常见的脾胃病证 。《诸病源候论》:小儿食不可过饱,饱则伤脾,脾伤不能磨消于食,令小儿四肢沉重,身体苦热,面黄腹大是也。《保婴撮要·食积寒热》说:“小儿食积者,因脾胃虚寒,乳食不化,久而成积。”明确指出了小儿食积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
其发病以婴幼儿为主,季节无特殊性,特点是不思乳食,腹胀嗳腐,大便酸臭或便秘,预后多数良好。尝云:积为疳之母,无积不成疳。不能小看了这个简单的积食。其外因:乳食内积,损伤脾胃,内因:脾胃虚弱,乳食不化;其病位在脾胃,病机为乳食不化,停积胃肠,脾运失常,气滞不行。需要常记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常有余,常不足,积常有。
食积可分为伤乳和伤食。伤于乳者,多因乳哺不节,食乳过量或乳液变质,冷热不调,皆能停积脾胃,壅而不化,成为乳积。伤于食者,多因饮食喂养不当,偏食嗜食,饱食无度,杂食乱投,生冷不节;食物不化;或过食肥甘厚腻、柿子、大枣等不易消化之物,停聚中焦而发病。正所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乳食停积中焦,胃失和降,则呕吐酸腐不消化之物;脾失运化,升降失常,气机不利,出现脘腹胀痛,大便不利,臭如败卵;或积滞壅塞,腑气不通,而见腹胀腹痛,大便秘结之症。此属乳食内积之实证。
食积日久,损伤脾胃,脾胃虚弱,运纳失常,复又生积,此乃因积致虚;亦有先天不足,病后失调,脾胃虚弱,·胃不腐熟,脾失运化,而致乳食停滞为积,此乃因虚致积。二者均为脾虚夹积、虚中夹实之候。
积滞与咳嗽:积滞导致咳嗽,中医上说的“食咳”。《内经》:“食于胃,关于肺”;《医学入门》:“食咳因积食生痰,痰气冲胸腹满者”;《脾胃论》:“脾虚肺最受病”。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积食过久,脾胃虚弱,容易生痰,导致咳嗽不止。所以有些食咳的孩子,大多有积食化热的症状,比如说肚子胀、不爱吃饭、嗳腐、口臭、手足心热、大便干结或便秘,舌质偏红、舌苔厚腻等。这时候用一些消食和胃为主、肺胃同治的药,效果就会特别好。
积滞与发热:积滞导致的发热叫“积热”,吃的食物都停滞在中焦,积滞时间长了就会化热,热蒸于内,孩子体温就上去了。这类孩子大多表现面黄、腹胀、吐泻、乳食不化、大便酸臭异常。《脉经》中说:“小儿有宿食,尝暮发热.明日复止,此宿食热也。”
积滞与肺炎:积滞伤脾 脾虚生痰 痰贮于肺 痰阻肺道 郁久化热、伤肺。脾虚日久 土(脾)不生金(肺) 肺阴亏虚 阴虚内热 子盗母气 脾气更虚。脾虚生痰,郁热炼液为痰;而痰贯穿于小儿肺炎疾病全过程,是小儿得肺炎的重要因素。所以,很多得肺炎的孩子,把脾胃功能调好了,肺炎也跟着好了。
积滞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一直是临床常见病,大部分孩子一生病就吃药输液,反复吃药输液,孩子抵抗力越来越差。其实,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积滞会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进而影响到肺,但是“肺主皮毛”,有积滞的时候孩子毛孔是开放的,所以体表一受外邪,就容易反复呼吸道感染。
辨证原则:实证为主,虚实夹杂;需要辨:伤乳伤食,体壮体弱,新积久积,热积寒积。
治疗原则:消食化积,理气行滞。
乳食内积之实证以消食导滞为主。
脾虚夹积之虚中夹实证以健脾消食,消补兼施为法,积重而脾虚轻者,宜消中兼补法;积轻而脾虚甚者,则用补中兼消法,扶正为主,消积为辅,正所谓:“养正而积自除”。
对于乳食内积证,以消乳消食,和中导滞为主,主方:消乳丸或保和丸加减;
食积化热证以清热导滞,消积和中为主,主方: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加减;
脾虚夹积证以健脾助运,消补兼施为主,主方:健脾丸(医方集解)加减。
《幼幼集成-食积证治》:夫饮食之疾,必用消导。消者,散其积也。导者,行其气也。脾虚不运则气不流行,气不流行则停滞而为积…故必消而导之。若积因脾虚,不能健运药力者,或消补并行,或补多消少,或先补后消,洁古所谓养正而积自除。故前人破滞消坚之药,必假参术赞助成功。
故治法难点在于:补与运、消的应用(牢记小儿生理特点)
由此,余归纳小儿脾胃六法:消 导 泻 运 清 补
以运、消为主,以补为辅
运脾开胃--脾健不在补贵在运。宜轻清芳香之剂解脾气之困,拨清灵脏气以恢复转运之机,使脾胃调和,脾运复健,则胃纳自开。
脾运失健证固当以运脾开胃为主治,弱体壮积热,则可通腑攻积泻之
脾胃气虚者,亦当注意健脾益气而不壅补碍胃,同时佐以助运开胃之品
脾胃阴虚者,亦当注意益阴养胃而不滋腻碍脾,同时适加助运开胃之品
肝脾不和者需疏肝理气助运。
肥儿散和保和丸在功效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它们都可以改善人们消化不良的问题,同时能够健脾开胃。而且这两者还可以给小孩子吃,只是都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来斟酌用量。那么保和丸和肥儿散区别在哪里呢?一起来了解相关问题。
保和丸和肥儿散区别 小孩子出现消化不良时,中医总会建议家长给孩子吃点保和丸。3~5岁之间的孩子,建议每天4~6粒,分早晚两次服用。主要根据大便情况,大便干时3粒,正常时2粒。如果特别干,就需要配合肥儿丸吃。
他提醒说,保和丸主要用于孩子平时消化功能的调理,如果孩子食积发烧了,就不要指望该药帮助退烧,此时可以吃些有消食导滞清热作用的中药颗粒剂。如是感冒发烧,可在服“双黄连口服液”等抗病毒中成药的同时,加用肥儿丸(2岁以下用王氏保赤丸),让大便稀一些,这样有助于退烧。
用于小儿虫积腹痛、消化不良、面黄肌瘦、肚腹胀满、发热口臭、大便稀溏,小儿疳病,日渐羸瘦,腹大发竖,不能步行,面黄口臭,二便不调,肌体发热和腹胀泄泻等。肥儿散的服用方法是这样的:一日1~2次;三岁以内小儿酌减。而成人要是服用肥儿丸的话,理论上剂量要有所加大,但切勿过量。肥儿丸含有使君子,使君子功效是能健脾消积,治疗蛲虫病,由于使君子带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在使用时切忌随意加大剂量。如果不慎服用过量,会导致呃逆、眩晕、呕吐、腹泻等胃肠反应,应予注意。
儿童消化不良 儿童消化不良时可以喝一些胡萝卜汤、胡萝卜有健脾助消化功效,同时也被人们称作”小人参”。之所以这样称呼主要是因为胡萝卜里面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维生素B2、叶酸以及胡萝卜A、等。
如果宝宝是脾胃虚弱造成的消化不良,那么就可以用胡萝卜解决问题。栗米山药粥、栗米不仅能健脾还可以清热安神;而山药对肾脏有利,还可以帮助宝宝排尿,经常食用可以预防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山楂饼、山楂饼可以健脾助消化。山楂里面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与酸性物质,可以促进胃液分泌,助消化。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80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董氏儿科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