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肉鲜者洁白晶莹,质嫩多脂,甘甜味美,素有骊珠之誉,堪称果中珍品。而干者养心安神、聪明增智、开胃益脾、补虚强身,又为医家恃重之物。然龙眼之外壳及内在之核仁,无论作果充药,皆弃而不用。其实,龙眼之壳、核,俱是药中良剂,药效之佳竟有无可比拟与替代,非仅废物不废之谓也。一、龙眼壳具散风疏表,凉血清热之功龙眼壳用以煎水外洗多种皮肤病,如荨麻疹、瘙痒症、夏季皮炎等,消疹止痒,功效不凡。此法盛传于锡山乡间,其地位于无锡之南,濒临太湖,水网交织、阡陌纵横、蚕桑耕读、物阜民丰。原为无锡县,现改为锡山市,乃古“梁溪”之地,余童年曾见多处石桥上镌有“梁溪某某桥”字样,故以知之。习医后读明代缪仲醇《医学广笔记》,载有治梁溪某女子之医案,大约即指此地。(1)某年,故乡友人陈剑亮先生来电相告:其母于半年前患荨麻疹,风团遍体,痒不可忍。医院予以抗过敏治疗,内服药物不效,即静脉注射针剂,治疗后可使减轻或缓解,然不久必复发如初,如此因循治之三、四月,仍不见应。某日遇一人告以龙眼壳煎水洗澡,可望痊愈。即觅得该物一大捧(锡地方言:以两手仰掌伸指,两掌盛满物品为谓之“一大捧”。)煮水澡浴,一次即见大效,二、三次而疹消痒止。以后偶有发作,如上一洗即净。并谓此方不仅可治风疹块,其他皮肤病同样有效云。(2)1997年冬季有某机修厂退休十年之陈老厂长前来就诊,俱述其每天入夜皮肤无故瘙痒,自视皮表光洁明净,并无异常。上床在被褥中越热则其痒越甚,由局部数处,渐及全身,竞至不能入睡,须待子时过后,阳气渐盛,其痒势方退,才可勉就枕席。如此折腾旬日未已,所用药物无非抗过敏之品,因不见大效,而恳余为治。余即授以龙眼壳洗浴法。陈厂长随购龙眼两斤,剥下之壳分三日用,每日以三分之一煮水洗澡,第一次洗后当夜瘙痒即止,始得一宿安然浓睡。洗过三日,一冬未发,至1998年冬季,亦得平安度过,此方之佳,可谓神矣。(3)某中外合资企业中方代表某先牛,因眩晕时作前来就诊。其女儿、女婿均为西医主任医师,嘱其服用中药。余断为痰饮眩晕,投半夏天麻白术汤而收复杯即应之效。至是年仲夏,体表遍发红疹块,皮肤科诊断为夏季皮炎,涂以洗剂,数日后依然如故,再来余处诊治。余亦授以上方,一次外洗后,即觉清凉之气渗入肌肤之内,痛感、痒感、不适感渐次消散,翌晨自检皮疹已渐隐退,为巩固疗效计,又洗二次,以后未见复发。二、龙眼核止血定痛功效殊胜《便易经验集》中有李平西所传疗“金刃伤”方:“龙眼核剥去光皮,其仁研极细,掺疮口即定痛止血。平西氏云:“此药在西秦巴里营中,救愈多人。”按:龙眼核治金刃伤功效甚验,查《本草纲目》及其他本草书籍俱未记载。可见世上有用之材,自古迄今,湮没者不可胜计矣。惜哉!惜哉。”余自得此秘方后,立即收取龙眼核,如法研为细末。凡遇普通之金刃伤,俱以敷之,其止血定痛之效确非虚语。且废物利用,不化分文,遂作案头常备之药。有一日,一女病人前来就诊。其在一周前与弟媳斗口,及至动武,被对方咬伤手背。虽经外科多次治疗,依然溃烂腐化,不能收口。余为其洗净创面,掺以龙眼核粉并包扎之。次日换药,溃口已明显收敛,仅敷药粉两次便结痂而愈。痂脱之后肤上不留痕迹,表皮光洁如初。可见龙眼核之用,非仅止血定痛而已。即此观之,龙眼核之为物,犹药中之璞玉也。无怪乎王孟英之曾祖于《重庆堂随笔》中亦盛赞其功:“其核研敷金疮磕跌诸伤,立即止血止痛,愈后无瘢,名骊珠散,真妙药也。”作者:邹孟城提示:文中处方,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辩证使用。
补血安神:龙眼核具有益心脾、补气血、安神的的功效。
补虚:龙眼核能够入药,有益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
促食欲强体魄:龙眼核多用于食欲不振,驱肠叶寄生虫及血吸虫。长期食用,可强体魄。
选购技巧:1、看:一般以颗粒大,肉质厚,形圆匀称且味道甘美者为佳。外壳壳面圆而平整、色泽黄褐醒目;壳面不平,有油褐斑迹者则表示开始变质;壳面、蒂口有白点者肉质已发霉;壳面色暗,说明肉质有暗霉或干霉;壳面顶部有小孔,说明有蛀虫。掰开看肉质,肉片厚,色泽黄亮有细微皱纹,果柄部位有一圈红色肉头的质好,肉质薄、色泽萎黄、无皱纹的次之。
2、尝:味甜、软糯、清香、嚼时无渣者质好;甜味不足,有韧性、嚼有残渣者次之;味带干苦为烘焙过度,或陈货复焙所致。
3、咬:咬桂圆核,易碎而有声音者是新鲜桂圆;性韧、碎而无声音者质次。
4、滚:把桂圆放在桌上,用手滚动,不易滚动者质优;易滚动者质次。
5、辨:要注意桂圆与龙荔的区别;有一种与桂圆差不多的龙荔,又名疯人果,果核果肉都有毒,如果误食会造成头痛恶心,中毒性精神病,甚至还会造成生命危险。区别方式是,桂圆外表光滑,有从蒂部向上的纹理,龙荔有粗糙的外表皮,并带锥状小刺,没有从蒂部向上的纹理;桂圆味甜,气微香,食后无苦涩感,龙荔味甜但食后有苦涩感;桂圆肉核易剥离,龙荔果核不易剥离;桂圆核小而圆,光滑有光泽,龙荔核较大,呈椭圆形,核中央有构槽皱缩。
龙眼壳的功效与作用
龙眼壳的功效与作用,这种食材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它不仅仅是果蔬类的食物,总的来说,这是一种对人的身体又很好作用的食物,了解一下它的功效和作用对我们有好处,龙眼壳的.功效与作用,教你正确养生。
龙眼壳的功效与作用1 龙眼壳的功效与作用
1、龙眼壳的功效
龙眼壳多在夏天龙眼成熟以后收取,收取时去掉果肉,保留外壳,并把它外表的黄色去掉,然后晒干即可入药。它入药以后味甘性温,可以入肺经,具有祛风和解毒以及生肌等多种功效,平时可以用于人类眩晕和耳聋以及痈疽等症的治疗,治疗时以外为主,治疗功效十分明显。
2、龙眼壳能治烧伤烫伤
龙眼壳对人类的烧伤烫伤有很好的治疗功效,它能消肿止痛也能促进伤处愈合。平时治疗时可以把龙眼壳煅制存性,然后研成粉末状,加入桐油调成药膏,直接涂抹在受伤的部位上,每天涂抹两次,连用三到五天,伤处就能基本愈合。
3、龙眼壳能治痈疽
龙眼壳对人类的痈疽也有很明显的治疗功效,特别是在痈疽出现久治不好时,使用龙眼壳就能让症状很快好转,具体用法是把龙眼壳烧制成灰,然后研成细末,再用茶水调成膏状,直接外敷在长有痈疽的部位上,每天换药一次,连用五到七天就能让症状消失或者明显好转。
龙眼壳的功效与作用2 荔枝皮的功效与作用
荔枝是南方水果,食用过多容易出现燥渴症或者严重上火,而最好办法就是利用荔枝皮的功效与作用来有效地解除以上难题。荔枝皮煮水就是最好的妙招,荔枝皮有清热消肿,收敛止血之功,水煎服可治疗妇女血崩,外洗可治疗小儿痘疮。适合人群也是很广,一般情况下荔枝皮煮水不寒不燥,任何体质皆可食用。
1.荔枝皮煮水可用于产后口渴不止。
2.荔枝皮煮水还可用于食用荔枝后腹胀消化不良或口渴者。
1.《纲目》:痘疮出发不爽快,煎汤饮之;又解荔枝热,浸水饮。
2.《广西中药志》:洗湿疹。
荔枝皮治赤白痢:
橡实壳、甘草、荔枝皮、石榴皮。上等分,细锉。每服半两,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荔枝皮治血崩:
一荔枝皮烧灰存性,研末。好酒空心调服,每服二钱。(《同寿录》)二荔枝皮30克,水煎服。
荔枝皮的功效与作用之荔枝皮解食荔枝过多,腹胀消化不良:荔枝壳水煎服。
荔枝皮治白带异常:
荔枝皮30克、桂圆壳15克,水煎服。疗效:四天为一个疗程,一般两个疗程就康复,有效率达81%。
名家论述荔枝皮的功效与作用:
《本草求真》:痘疮不起,用荔枝皮煎汤以服,盖取荔枝皮性温补内托之意。然性燥,用当酌症所宜,非若龙眼性主温和,而资益甚多也。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80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脑震荡的首选药——代赭石!
下一篇: 蜂房治疗乳腺增生特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