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芦根治恶阻1997年,机关号召轮岗办实体,以期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自咐无经商之才,乃重操旧业,回家乡办了个小诊所,也算为家乡做点贡献吧。是夏,一远房姑姑求诊,其婚后多年未孕,抱养一女,现已6岁,今意外怀孕,甚为高兴,不料想,妊娠反应非常剧烈,经他医治疗月余无效来我处就医,当时我予静滴B6,泡服苏叶、黄连,治疗五天,竟无寸效,束手无策之际,乃嘱其停服所有药物,自己到沟边刨鲜芦根泡水代茶,随意饮用。本为推托之法,孰料5日后其母来告,泡服3日,其剧烈呕吐竟迅速痊愈。道理明了,条条大路通罗马村西刘某,男,60岁,年轻时曾多年担任村干部,和乡里的医生比较有交情,一日前来自述一中药单,让按单拿药,方乃天麻勾藤饮加味,前三味乃天麻、全蝎、蜈蚣也。询其病情乃知其年轻时即有手颤,不时发作,发即服当时名中医张瑞光的中药(即前述中药),一副即止,多年珍藏。我推荐其只用前三味研末装胶囊服,即方便,可能同样有效。其尊我言,如法服用,效果同样明显。后又一次发作要求配药,因当时缺蜈蚣,乃推荐其服用非普拉宗,告其应当同样有效,其信我言,服2片,手颤又止,自此,每发即服非普拉宗矣。所谓医者,意也。道理明了,条条大路通罗马。老太太的风火牙痛验方98年春,村东一年轻人来诊所,自述处方:麻黄三钱,大黄三钱,薄荷三钱,甘草三钱。因见其麻黄、大黄并用,心甚奇之,询治何病?曰其岳母经常牙痛,后有人传此方,每发服三剂,一剂疼止,三剂可保半年左右。三十年来服此方,效果很好。后来我配成散剂,作成袋泡茶,对于风火牙痛非常方便有效。胀满分虚实,理气须谨慎许某,女,38岁,田庄乡芦观寺村。1993年因先天性心脏病在山东省立二院手术治疗,术后腹胀,乃到临清等地找地方“名中医”治疗达3月余,竟至胀满不能平卧,卧则喘憋,动则更甚,月经淋漓不止。其弟知我早年从事医疗工作,现虽改行,但潜心医学有年,望为其姐诊治,及至,索其前治之方,率为舒肝理气之品,告其术后体虚,妄用理气之剂,犯了虚虚之戒,并以张锡纯大气下陷之理释之,全家信服。处方以升陷汤为据,以大剂益气养血之品为主,少参升提,服药1月乃愈,体健超过术前,在家养乌鸡300余只,两次送我乌鸡9只(为供我母亲吃乌鸡蛋而欣受)2007年8月,该患者因邻里纠纷,在打闹中猝死。慢性鼻炎有良方慢性鼻炎或感冒后持续流鼻涕(鼻塞或不鼻塞),治疗甚感棘手,以前常用康泰克+阿莫西林+治鼻炎的中成药,效果也不理想,去年来关注“火神派”的有关论述,试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改散剂泡服,用治新华书店一员工,反馈的结果是初用显效,停药复发。再用戴庄一12岁患儿,合用桂枝汤,效果即速且持久,治愈后未复发(其间曾两次感冒,很快治愈,无后遗之流涕现象)现在我又在两方基础上加砂仁、黄柏制成袋泡茶,每袋3—6—10克,泡服,日2袋。(头痛较重的加服截头风方加味;有热象的加生石膏同泡)冬季腹泻的治疗2007年入冬以来,腹泻患者明显减少,但今年冬季遇到3例,麻烦不少,收获也大。例一:50岁男性,戴庄村人。2007年11月初患腹泻,水样便,常规予诺氟沙星、黄连素、654—2,服三次,泻不减,又予斯密达每次2袋,连服2次,泻减但腹胀严重,此时,我才考虑到目前天气严寒,患者又是小贩,骑车走乡串户,寒邪直中太阴,当为理中汤证,既予藿香正气水、附子理中丸。服一日泻止胀减,又服两日痊愈。例二:60岁男性,我大哥是也。11月底一天中午赴酒宴后腹痛、腹泻、体温37。下午在县城注射针剂(不详),当夜输液,次日下午,诸症不减,且腹胀严重。电话要我前去。因有前例之经验,乃嘱服香砂养胃12克、藿香正气水2支、附子理中丸(浓缩丸)30粒,当晚7点,疼泻止,腹胀减轻。次日痊愈。例三:昨晚5点,一青年女性,腹泻水样便,要求“打针”,即予丁胺+654-2肌注,9点,患者返回,自言疼泻不减,再求“好药”。乃予附子理中、藿香正气,患者至今没来就诊,想已对症。临症得失直录——详询用药知病因2008年2月18日午12点,我正准备下班回家,老家柳某来电话,言其儿媳(30岁)中煤气,上午包水饺时突然双下肢无力,头痛欲吐,血压220/110,急请回去看看,当即驱车回家,查血压200/100,(已自服降压药)头颈部攻冲紧束感,双下肢无力,不能自行站立,口唇发紧,舌头稍感发硬。观病情自思不是一氧化碳中毒(早晨起床时良好,且其子同处一室情况良好)乃急用甘露醇降颅压,同时询问病前用药情况,患者自述曾服治疗腰疼的中成药,嘱拿药来看,方知是含马钱子的“舒筋活络丸”,当是马钱子中毒所至。乃补液1500ML,加VC3G,B6200MG,门冬20ML,速尿40MG。并同时服绿豆汤。下午6点,能自己行走,血压160/90。次晨,诸症消失。治疗慢性咽炎同时治愈卵巢囊肿我单位一同事之妻,43岁,从教20余年,说话声音嘶哑,咽部异物感,07年秋,在聊城二院检查诊断为慢性咽炎(同时做了腹部B超,示卵巢囊肿,直径5CM),为治疗咽炎,在临清和济南服中药十余剂不效,乃商与我,为其配治疗咽炎的袋泡剂,因自感有效果,连服30余天,咽部自觉症状消失,(为此还推荐了两个教师就诊,但效果不佳)昨天,同事又拿来临清的检查结果,咽炎痊愈,卵巢囊肿也消失,仅余慢性宫颈炎,乃嘱服妇炎康,同时应用临清拿来的外用制剂。附:慢性咽炎代泡剂配方:双花20克 ,麦冬20 克,半夏6克,桔梗6克,浙贝10克,元参10克,牡蛎10克。消瘰丸消肿块效果可靠消瘰丸,《医学心悟》经验方,原方用治淋巴结核。我取其意,06年治疗一牙龈癌术后又出现息肉样硬结的老年女性患者,服消瘰丸,同时含化“梅花点舌丸”月余硬结消失;此患者至今(2008年9月)健在,并且继续从事商贩活动。同年,又治疗其外甥女乳腺癌术后淋巴结转移,服药月余复查淋巴结缩小,两月余淋巴结消失(10个月后仍死于乳腺癌肝转移);07年治疗一食道癌术后淋巴结转移患者,经放疗,原肿大的淋巴结缩小或消失,但不断有新的淋巴结出现,经服消瘰丸、附子理中丸等再次复查,未出现新的淋巴结,山东省肿瘤医院的放疗教授非常高兴,患者也信心倍增,孰料两月后患者因情绪激动(工作变动不顺心)突发脑出血,住院3日后死亡。又,上例卵巢囊肿消失案,起作用的当为其中的消瘰丸。抽筋”就用“芍药甘草汤”“抽筋”(腓肠肌或其他肌肉痉挛)多见于过度疲劳、寒冷刺激和老年人晨起时发生。西医认为是“缺钙”,临床多予补“钙”治疗,然效果缓慢,且有效有不效,静注钙剂虽能取一时之效,但发作过后很少有患者因此求治,故应用不广泛。中医对该症的治疗可谓疗效独到。笔者应用2000多年前《伤寒杂病论》中的“芍药甘草汤”泡水服,即收立竿见影之效,连续服用3-5天,可以控制半年以上不复发,已验证10余人次,有效率100%。我用的具体剂量为:芍药30克,甘草10克,也可酌情加入木瓜、威灵仙、伸筋草等。另外,凡属于痉挛性的痛痛,不管是横纹肌还是平滑肌痉挛性的痛痛,芍药甘草汤均有效,并且速效。迅速解除痔疮肿痛昨天下午一个朋友,也是平时的酒友,人送外号“许一瓶”来电话,听声音很痛苦的样子,原来是痔疮发作,肿痛坠胀,在家蹲着打的电话,要求开中药泡泡,能迅速缓解症状就行。我嘱其购硫酸镁湿敷,两小时后又来电话,说一袋全用了,不管用!我又口述下方:大黄100克,地榆50克黄柏50克双花50克,水煎沸,入冰片20克再泡。不到一小时,又来电话,高兴的告诉道:这药太好了,现在基本没感觉了,晚上请你喝酒。答曰:过几天再喝吧。提示:本文摘自网络,文中处方,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辩证使用。
中医哪些偏方能治疗肠炎?治疗肠炎的偏方有哪些?下面我分享了治疗肠炎的民间偏方,希望能帮助到你。
治疗肠炎的民间偏方
马齿苋汤治肠炎
【功能主治】治肠炎,腹泻。
【偏方组成】马齿苋60克,大蒜(捣成蒜泥)15克。
【用法用量】先以马齿苋煎汤,冲服蒜泥,加红糖适量。顿服,每日2~3次。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患愈21例,其中痊愈20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5.2%。
白芍白术治肠炎
【功能主治】养血柔肝,行气止痛。主治慢性肠炎。
【偏方组成】炒白芍25克,炒白术15克,陈皮6克,防风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病例验证】治疗慢性肠炎35例,痊愈28例(占80%),好转5例(占14.25%),无效2例(占5.7%),总有效率为94.3%。
葛根黄芪治肠炎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健脾止泻。主治急性肠炎。
【偏方组成】粉葛根6克,淡黄岑6克,川黄连2.4克,苦参片3克,川黄柏3克,广木香2.4克(后入),青、陈皮各3克,金银花(炒)9克,赤茯苓9克,炮姜炭2.4克,车前子(包)9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急性肠炎19例,其中痊愈12例(占63.1%),好转6例(占31。6%),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7%。
车前子金银花治肠炎
【功能主治】主治急性肠胃炎。
【偏方组成】车前子20克,金银花15克,防风、川黄连克10克,鸡内金8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2~3次口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急性胃肠炎患者39例,经用药3~6剂后,均获治愈。
仙鹤草桔梗治肠炎
【功能主治】补脾敛阴,清化湿热。主治久泻,包括慢性菌痢、阿米巴痢疾及慢性结肠炎,经常泄泻,时轻时剧,时作时休,作则腹痛,腹胀,大便溏薄,夹有粘液,间见少许脓血,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者。
【偏方组成】仙鹤草30克,桔梗6克,乌梅炭4克,白槿花9克,炒白术9克,广木香5克,生白芍9克,炒槟榔10.2克,甘草4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加减】本方用治阿米巴痢疾时,应另加鸦胆子14粒,去壳分二次吞服;慢性痢疾、慢性结肠炎肝郁脾滞征象较著者,去槟榔,加柴胡4.5克,萆薛15克,秦艽9克;腹痛甚愈,应加重白芍与甘草用量:白芍15~30克、甘草9~15克;泄泻日久,体虚气弱,而腹胀不显者,去木香、槟榔,加炙升麻4.5克、党参12克、炙芪15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98例,其中痊愈者71例(占72.4%),好转25例(占25.5%),无效2例(占2%),总有效率为98%。
乌梅败酱治肠炎
【功能主治】清热化湿,调气行血,健脾抑肝。主治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长期腹泻,大便粘滞或带脓血,腹痛坠胀,或里急后重,脘腹痞闷,纳少乏力,面色黄白,舌质暗滞,苔腻,脉弦缓滑。
【偏方组成】乌梅12~15克,败酱草12克,黄连4.5~6克,木香(后下)9克,当归10克,炒白芍12~15克,炒枳实10克,太子参12克,炒白术10克,茯苓15克,葛根12克,炙甘草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加减】后重甚者,加广木香3克、槟榔6克以导滞行气;热象明显者,加川黄连6克,以清热燥湿消炎;病延日久者,加肉桂3克以厚肠化湿;下腹胀满者,加炒莱菔子15克以下气宽膨。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117例,其中痊愈87例,好转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7%。
旱莲当归治肠炎
【功能主治】燮理阴阳,祛邪厚肠止泻。主治慢性腹泻(慢性结肠炎等)。证见腹泻经久反复不已,大便溏薄,日二三次,夹赤白粘液,腹痛隐绵,按之不减,形体消瘦,四肢不温,神疲倦怠,纳谷不馨,脘腹不适,口干粘或苦,不甚喜饮,舌质淡红或暗红,多细裂纹,苔薄白微腻,脉虚濡或细弦略数。
【偏方组成】旱莲草20克,当归、毛姜、阿胶、白术各10克,黄连、木香、防风、炙甘草各6克,干姜3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头煎2煎药液合并约400毫升,早晚2次空腹分服。其中阿胶应另炖烊化,分2次兑入药液中。症状缓解取得疗效后,可按上方剂量比例,研末(阿胶烊化)为丸,每服10克,日2次空腹吞服,以资巩固,以2~6个月为宜。
【加减】湿热偏盛者,加马齿苋30克;便血或赤冻多者,加地榆10克、鸦胆子(每服15粒,去壳吞服,日2次);阴虚偏甚,泻下量多者,加乌梅20克。
【病例验证】万某,男,32 岁,工人。腹痛便泻赤白粘液,时或便血半年余。多方医治乏效,乙状结肠镜检查发现18~20厘米处充血、糜烂,有出血点。见其面容憔悴,形体清癯,畏寒肢冷,四末不温,口干唇红,腹痛隐隐,按之不减,大便溏薄夹赤白粘液,日三四次,近几日以赤冻为多,舌淡暗有浅细裂纹,苔白薄微黄,两脉虚濡且细。证为阴阳两虚,气血不足,寒热气血壅遏为害,治当标本兼顾,缓调为要,遂拟本方加地榆10克、鸦胆子30粒(去壳2次吞服)。一月后诸症大减,大便成形,只后段略稀。做镜检,患处已无糜烂,仅见出血点。继服上方去地榆、鸦胆子,加乌梅20克、白芍10克以养阴和营。又20剂后临床症状痊愈,纳增便调,形体气色恢复正常。又镜检,已无出血点,溃疡已愈合。
党参白术治肠炎
【功能主治】补脾健胃,止泻固肠,促进脾胃运化。主治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证见脾胃虚弱,时溏时泻,脘闷腹胀腹痛,肢倦神疲等。
【偏方组成】党参、秦皮、炒白术克10克,炙甘草6克,木香、乌梅、黄连、炮干姜各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分2~3次口服,也可按用量比例制成丸剂服用。
【加减】如因久作泻痢,气虚下陷,导致脱肛者,可加黄芪、升麻;若兼见晨起则泻,泻而后安,或脐下时痛作泻,下肢不温,舌淡苔白,脾肾阳气不足者,加补骨脂补命门火,辅吴萸、肉豆蔻暖肾温脾,五味子涩肠止泻;如年老体衰,气虚于下久泻不止愈,加诃子;因气郁诱作痛泻,症见胸胁痞闷者,加枳壳、白芍、防风以泄肝益脾。
【病例验证】李某,男,40 岁,干部。3年前因外出不慎饮食,出现腹痛下泻,住医院检查确诊为菌痢,留住院治疗近旬,腹痛下痢明显好转,因在外不便调理,返回继续门诊治疗。病情时好时发,但发作症状比初患症状为轻。迁延至今,近日应酬荤腥稍多,再见腹痛下泻,日1~2次,便呈黄色稀溏,少有粘液,无里急后重兼症,自觉食欲日趋减退,食后胀闷不适,精神常感时久不支,舌质淡、苔薄黄,脉弱。综析是症,显系泻痢日久,导致脾胃受损,气虚不运,兼见未尽湿热。本益气运脾、兼清湿热为治。用上方,去乌梅,加陈皮、厚朴、竹茹、佩兰,嘱服2剂。药未竟,上症尽为大减,患者以工作开会就医煎服不便,请开常服药治疗,遂以上方按比例制散或丸与服。服散剂2剂近1个月后,泻、痛已愈,食欲、精神日渐正常。
猜你喜欢:
1. 治疗肠炎的偏方
2. 中医治肠炎偏方有哪些
3. 治疗慢性结肠炎中药方剂
4. 健脾止泻的小偏方
5. 拉肚子的食物治疗偏方
6. 治疗腹泻的中药偏方
接骨特效药方 养生之家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中医接骨秘方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到你。
中医接骨秘方
以下秘方来自民间中医,偶得之,尝验证确有特效,曾有双足腓胫骨粉碎骨折恢复未出三个星期,远非西医术所能比及。共十一则,均为骨伤科外用方,基本概括了治伤科各种骨折秘方,计有
黑膏方、
红膏方、
药醋方、
地龙散、
破伤风御风膏、 复骨散、
南星散、
逐瘀消肿散、
羊胆接骨丹、
五色散、
粉碎骨折壹天接合方。
一:黑膏方
槐花、乳香、没药、儿茶、龙骨、檀香、山慈菇、血珀、血余、陀僧、煅然铜、川白蜡、生地、赤芍、土别、当归、血竭、钩藤、防丰、加皮、红花、川芎、樟脑、续断、牛夕各二钱,为细末,白芨末一两五。将上药末搅匀,用猪油四两拌和装入有盖瓷盅封口后,用炭火煮约半小时,出白烟后再慢火煎十分钟,待凉后放至潮湿地方十天,启用时加梅片一两五拌匀。
二:红膏方
降香、白芨、灵仙、血竭、乳香、没药、儿茶各二两为末,白蜡四两、松香二两、猪油二斤。将白蜡松香猪油同熔化,待冻后搅成糊状,加入上药末和梅片一两、樟脑三两拌匀。如白蜡一时找不到可用凡士林和蜜蜡代替。
三:药醋方
山甲、南星、白蔹、白凡、细辛、赤芍、桔梗、续断、碎补、红花、归尾、加皮、生地、防丰、地骨皮、花粉、甘草、牛夕、桂枝、白芷、姜黄、白芨、钩藤各二钱,加黑米醋同煎上药。余方待续
四:地龙散
地龙十条、琥珀一钱、象皮(煅)一钱、梅片一钱、珍珠粉一钱、金蚂蟥十条、土别一钱、田七一钱、乳香一钱共为末,用蛋清调药适量敷之,每三天换一次。
五:破伤风御风膏 (内服方之一)
生地、荆芥、当归、吴于、银花、蔓荆子各二钱,白芷一钱、川芎一钱、石膏一钱煎服。
六:复骨散
松节二两研末、生鸡仔一只(半斤至一斤),把松节炒焦,再将生鸡仔(干,勿粘水)去净毛捣烂,然后与松节炒用,加酒三四两煮滚饮酒,然后将渣与白芨末一两和匀敷伤处二天(小儿不饮酒只敷药)。 主治双脚粉碎性骨折(即双足腓胫骨折)一次见效,后用其它消肿接骨药至全愈。
据报道,随着医学的进步,有关哮喘病的防治已有了大的进展,并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下制订了国际性的哮喘病治疗方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但是,有关哮喘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没有因此而降低,反而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针对此种情况,我国许多医学家在汲取数千年中医临床验治精华的同时结合西医治疗哮喘病的现代诊疗手段,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取得了许多宝贵而成功的经验,并得到了国际医学界的高度重视。
目前,西医已经认识到哮喘是气道过敏性炎症引起的一种全身过敏性体质疾病,在这些认识基础上,我们运用了西医的先进技术对中药拮抗气道过敏性炎症和免疫调节功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利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电显微技术研究中药方剂或单味药分子药理学和免疫药理学,同时利用现代诊断技术观察中药治疗哮喘病的疗效。
目前对哮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主要方式为在西医诊断明确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西药合用才能达到标本兼治。例如,具有治本作用的梵达银杏叶口服液治疗哮喘已经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已在德、法、美、日等国家推广使用。
哮喘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指导思想是标本兼治,具体治疗措施包括西医的抗炎治疗(包括吸入激素、平喘药物和脱敏治疗等)和中医中药。西医的抗炎治疗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治疗方法,这种抗炎治疗不是通常所指的抗生素治疗,而是指抗气道过敏性炎症,包括吸入激素类气雾剂、色甘酸钠气雾剂等。虽然西医的抗炎治疗在控制哮喘病状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是吸入给药仅仅是一种局部治疗,并不能纠正哮喘病人的过敏性体质,故停药后哮喘往往很快复发。因此,西医的抗炎治疗仅仅是一种治标方法,中医中药为哮喘的治本提供了良好的前景。
通过中医的辨证施治,根据病情不同分别,从补肾、润肺、健脾入手纠正病人的过敏性体质,有治本和免疫调节的功能,大大减少了哮喘病的复发,提高了哮喘病的治愈率,这就是治病必求其本的道理。
因此,所有的哮喘病人应由中西医专科医生共同给您制订一个详尽而符合病情的个人治疗方案,通过标本兼治,在病情完全缓解的基础上进一步配合心理治疗、耐寒锻炼、体能锻炼,通过改善哮喘病人的生命质量和改善体质,从根本上来治愈哮喘。
提醒您:哮喘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798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5种息肉的基本治疗方,极有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