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立秋后,吃蜜不吃姜,吃果不吃瓜!

苍耳子 2023-07-24 11:14:38

立秋后,吃蜜不吃姜,吃果不吃瓜!虽然已经过了立秋,但天气依然以闷热为主,所谓“秋老虎”说的就是这段时间。这时开始,饮食应该开始慢慢过渡,为迎接秋冬的寒冷打好基础。夏季主“长”,秋季主“收”,现在开始,饮食上应该注意。立秋后饮食应注意两方面1、吃蜜不吃姜

蜂蜜有润肺养肺的作用,而秋季需要的就是固护肺阴。另一方面,要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类的食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这些食品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了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加重秋燥对人体的危害。比如生姜,在古代医书中就出现这样的警示:“一年之内,秋不食姜”。古时也有 “朝朝盐水,晚晚蜜汤”的抗秋燥饮食良方,早上喝些盐水,晚上喝些蜂蜜水,其实在一年四季都是不错的养生秘方,在立秋后尤其适合,是当季美容养颜、润肠排便的简便良方。

除蜂蜜外,也可多进食些芝麻、杏仁等食品,既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止秋燥带来的津液不足,常见的干咳、咽干口燥、肌肤失去光泽、肠燥便秘等身体不适症状也能得到缓解。2、吃“果”不吃“瓜”民间有“秋瓜坏肚”的说法,瓜类大多属于阴寒性质,老人、小孩和肠胃不好的人多吃容易吃坏肚子。秋季“天人相应”继之会出现“秋燥”征象,表现为口干咽燥、干咳、皮肤干痒、大便秘结等。但一些“果类”却可以多吃。

梨可润肺,能够消痰止咳,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苹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钾,不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益,还可止泻。

龙眼有滋补、强壮、安神、补血等作用,对夜间失眠的老人尤为适宜。葡萄可以预防疲劳,有益气、补血、利筋骨、健胃、利尿等作用。

立秋后饮食应注意这些细节1、忌暴饮暴食中医认为,秋季是夏冬两季的过渡时期,气温由热向寒转变,养生也应从“养阳”转向“养阴”。此时人们要保持健康,饮食应有所禁忌,不可胡吃海喝。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往往进食过多。摄入热量过剩,会转化成脂肪堆积,使人发胖。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2、忌辛辣生冷秋天还应当少吃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等。也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凡是带有辛香气味的食物,都有散发的功用,因此提倡吃辛香气味的食物如芹菜。另外,由于秋季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饮食特别注意不要过于生冷,以免造成肠胃消化不良,发生各种消化道疾患。3、忌吃过燥的食物中医学认为,苦燥之品易伤津耗气。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所以,秋令饮食养生应忌过燥的食物,比如一些煎炸类食物。4、忌吃油腻、煎炸的食物油腻煎炸的食物不易消化,积聚在胃中,加重体内积滞的热气,不利于润燥,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在秋季复发或加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5、忌盲目控制饮食秋季人易胖,有些怕胖的人为了控制体重,在秋季只吃瓜果蔬菜,不吃主食。这种做法不可取。无论任何季节,忽视主食进行减肥的行为都极其不当。

2022秋老虎是几月份-今日热点2022秋老虎是什么季节出来活动





导读:我们一年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天气,它们还有特别的名称,让人一瞧就知道是什么天气来了,在三伏天之后出现的是秋老虎,也是炎热的一段时间,那么你知道2022秋老虎是几月份?2022秋老虎是什么季节出来活动的吗?不知道的话,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2022秋老虎是几月份
秋老虎一般是公历8月底至9月。秋老虎,在气象学上是指三伏出伏以后短期回热后的35℃以上的天气。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控制我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秋季逐步南移,但又向北抬,在该高压控制下晴朗少云,日照强烈,气温回升。天气特征是早晚清凉、午后高温暴晒。
2022秋老虎是什么季节出来活动
秋老虎,从字面上来说就表明了是在秋季,秋老虎,在气象学上是指三伏出伏以后短期回热后的35℃以上的天气,秋老虎天气出现时已经是立秋节气了,因此,我们通常说秋老虎是在说秋季一段比较炎热的天气。
秋老虎是我国民间指立秋(8月8日左右)以后短期回热天气。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持续日数约7-15天。气象学上指处暑节气后连续5天最高温度在35℃以上。这种天气出现的原因是南退后的副热带高压又再度控制江淮及附近地区,形成连日晴朗、日射强烈,重新出现暑热天气,人们感到炎热难受,故称“秋老虎”。
汉族民间根据历年的经验,总结出了二十四个秋老虎的说法,广为流传,这意思是说,每年的立秋当天如果没有下雨,那么立秋之后的二十四天,同样是很热的,就把这二十四天叫做二十四个秋老虎;如果立秋当天下雨了,哪怕是小雨,则称为“顺秋”,汉族民间有俗语云:一场秋雨一场寒,意思就是说顺秋以后天气就会变得越来越凉爽宜人。
“秋老虎”的饮食原则
秋老虎时节应“吃果不吃瓜、吃蜜不吃辣”。民间有句俗语叫做“秋瓜坏肚”,立秋后,一些美味的瓜类多属阴寒性质,吃多了会损伤脾胃,因此要适可而止。但一些“果类”却可以多吃。“一年之内,秋不食姜”是中医古训,也是几千年来中国百姓亲身经历的总结,因此,要多食蜂蜜、葡萄等甜酸类,少食生姜等辛辣类食物。
1、苹果:护肠、减压
苹果能护肠,它富含的膳食纤维和有机酸能使大便松软;苹果能减压,它富含钾,可减少因钠摄入超标引发的高血压风险。
苹果易贮藏、吃法多,生吃、熟吃、做成苹果泥均可。
2、山药:健脾、延寿
山药不仅有“神仙之食”的美誉,还是极好的“食物药”。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并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最佳吃法:蒸着吃、做汤喝、炒菜均可。蒸着吃,营养损失最小。
最好搭配:与枸杞搭配来熬枸杞山药粥,能更好地发挥滋补效果。
3、红薯:补虚、护心
作为应季食物,红薯适合补虚益气,还能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保护作用。
最佳吃法:蒸红薯最健康,能减少营养的流失,还能减少因烤制而产生的有害物质。
最佳搭配:用红薯搭配大米熬制成粥,有健脾养胃的功效。
4、葡萄:开胃、清热
秋季饮食注重少辛多酸,葡萄正是多酸水果。红色葡萄适合心血管病人;白葡萄适合咳嗽、呼吸系统不好的人;绿葡萄偏重清热解毒;紫葡萄可美容抗衰老;黑葡萄滋阴养肾。
最佳吃法:葡萄最好整颗吃。
最好搭配:葡萄和酒酿、糖桂花等一起熬制酒酿葡萄羹;煮甜粥的时候放些葡萄也不错。

为什么说“秋瓜坏肚”?立秋之后,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尽管天气依然“火热”,但是立秋已然“如约而至”。“烦暑郁未退,凉飙潜已起”。立秋之后,由于“秋老虎”的存在,还将持续很长时间的高温天气,夏季我们常吃的一些瓜果依旧很受欢迎。但是民间一直有“秋瓜坏肚”的说法,那是不是说立秋之后就不能吃瓜类呢?立秋后在饮食上要注意些什么呢?

“秋瓜坏肚”是真的吗?

"秋瓜坏肚"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夏天,多吃瓜类有助于消暑。但到了秋季,天气转凉,燥令当道,瓜类多偏寒凉属性,糖分含量较高,加上一些朋友喜欢把瓜果冰镇后再吃,肠胃在经过了一个夏天的折腾之后,已经变得相对脆弱,如果还像盛夏一样吃得肆无忌惮、吃得过分寒凉,就会给胃肠道造成相当大的负担,导致腹痛、腹泄等消化道症状,这也就是"秋瓜坏肚"的原因。

“秋瓜坏肚”因人而异

并不是所有人吃寒凉性瓜果都会引起腹泻,这与个人的体质有关。一般来说,吃秋瓜引起腹泻的人多为阳虚体质,或平素一贯贪食者。这类人在秋季要特别注意“寒热相宜”地饮食,切忌贪凉、贪食。身体虚弱、月经过多、消化不良的慢性胃炎者,以及儿童、年老体迈者均应多注意。

立秋后的饮食原则

1、少吃或不吃油腻、煎炸的食物

油腻煎炸、烧烤类的食物,都不易消化,如果秋天经常食用,食物会积聚在肠胃中,加重胃热,体内干燥缺水的状态会更严重,而且还会让很多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复发或者加重。因此像肥肉、炸鸡、烧烤,秋天要尽量少吃。

2、多吃一些健脾和胃的食物

茯苓、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神农本草经》更把茯苓列为上品,称其“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因此药膳粥是此时调节脾胃最好的饮食。立秋后早晨喝碗粥,既可泻秋凉,又能防秋燥。

3、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秋天到了,对于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要少吃,这类食物易生燥热,这点与夏天不同,夏天吃些辛辣刺激的食物,有助于把体内的湿气排出体外,然而秋天则会加重体内燥热,对身体伤害极大。因此像大蒜、葱、生姜等辛辣食物要避免少吃。另外,生冷寒凉等刺激性食物,会影响肠胃和身体的代谢机能,也应减少食用。

4、少吃生冷食物

立秋之后,气温变化较大,渐渐由热转凉,即使白天太阳高照时人体感觉较热,但到了晚上总还是秋凉袭人,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在发生着变化,如果这时再因为贪凉而较多地食用生冷食物,就很容易造成肠胃道不适,甚至引起消化道疾病。

5、多吃酸性食物

多吃些酸味食物,以补肝气,如: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樱桃、柚子、柠檬、山楂、番茄、荸荠等。如苹果、橘子、山楂、猕猴桃等,可收敛肺气。

初秋时节,天气仍较热,空气潮湿,闷热蒸人,且秋季瓜果成熟,难保人们不贪食过度,这些均会伤损脾胃,所以秋天早晨多吃些粥,既可健脾养胃,又可带来一日清爽。秋天常食的粥有:山楂粳米粥、鸭梨粳米粥、兔肉粳米粥、白萝卜粳米粥、杏仁粳米粥、橘皮粳米粥、柿饼粳米粥等。

6、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

燥是秋季的主要特点,秋燥易伤津液,因而人们经常会感到口鼻干燥、咽喉干痒,我们的肺部也很容易被秋燥所伤。所以,立秋之后要多吃一些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来消除秋燥,比如梨子、蜂蜜、银耳、莲藕、芝麻、百合、鸭肉、甘蔗、核桃、菊花、葡萄、莲子、豆浆、糯米等。

7、不宜大补

立秋后应以“淡补”为主,与肉食相比,叶类、花菜和部分瓜果蔬菜的淡补功效更为突出。因此选择一些清淡食物,如茄子、鲜藕、绿豆芽、丝瓜、黄瓜、冬瓜、苦瓜等清淡食物都具有清暑化湿的功效。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78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