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艾灸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从而达到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的功效。如果能在每年最热的“三伏天”施灸就会事半功倍,从而解决久治不愈的因寒凝而引起的各种淤症、痛症和有损容颜美丽的各种色斑问题,达到秋冬养阴、冬病夏治的目的。三伏天艾灸能治疗哪些疾病?三伏天艾灸可解决亚健康、疾病和美颜。
1、妇科问题:痛经、月经不调、妇科炎症、子宫肌瘤、不孕不育,小叶增、产后腰痛、女子宫寒等。
2、男科问题:男子阳痿、早泄等。
3、骨关节问题:肩周炎、颈椎病、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滑膜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4、胃肠问题:胃寒、胃痛、胃炎、肠胃腹泻、结肠炎、腹部凉怕冷等。
5、呼吸系统问题:咽炎、气管炎、哮喘、鼻炎、鼻息肉、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等。
6、体质弱问题:面色晦暗、体弱怕冷、手足发凉、失眠多梦、体质弱挑食、经常感冒、老年畏寒症等。
7、面部美颜问题:肤色晦暗、黄气、色斑、黄褐斑、痘痘等。
三伏天艾灸注意事项01,艾灸前1、因为艾灸时不能吹到风,艾灸前请关小门窗,房间内不可以通风。
2、饭后不可以马上艾灸,饭后1小时后才可以灸,因为过饱不可以艾灸。
02艾灸中1、艾灸时不可以过饱或过饥,心情大悲大喜大怒也不可以艾灸,要保持心情平静舒缓。
2、艾灸中必须多喝温开水,便于排毒,水温可以稍微高点。不可以喝冷开水,夏天也是。
3、艾灸中如果穴位表面出现湿气,是体内寒气通过穴位排出,体内寒气较重,艾灸起了作用。
03艾灸后1、艾灸完2小时内,不可以用冷水洗手洗脸。艾灸完毕,全身毛细孔打开,易受寒凉。
2、艾灸后不可马上洗澡。道理同上。一般情况下,我都是洗好澡后再艾灸。或者艾灸完,隔开几小时后再洗澡。
3、艾灸完,如果出现疲劳乏力精神不济,属正常现象。此时身体在进行休整,可稍事休息,不必劳累。
三伏天艾灸的常用穴位1、人体最大的穴位——大椎
标准定位: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功能主治: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
2、后天之本,气足之源——足三里
标准定位:在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缘1横指处。
功能主治:长灸足三里,可以健脾益胃,促进消化吸收,增强免疫能力,中老年人长灸足三里,还可以预防中风。
3、元阴元阳交关之处——关元
标准定位:在脐下3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
主治:中风脱症,肾虚气喘,遗精,阳痿,疝气,遗尿,淋浊,尿频,尿闭,尿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崩漏,腹痛,泄泻,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神经衰弱,晕厥,休克等。
特别是老年朋友,如果在伏天坚持灸关元穴,尿频尿急、前列腺问题就自己解决了,中老年人常灸关元穴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大家不妨试试。
4、专治一切脾胃之疾——中脘
标准定位: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功能主治: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炎,胃溃疡,胃扩张,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毒。
5、生命之门,动力之源——命门
标准定位:人体命门穴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即肚脐对应的腰后。
功能主治:虚损腰痛,脊强反折,遗尿,尿频,泄泻,遗精,白浊,阳痿,早泄,赤白带下,胎屡坠,五劳七伤,头晕耳鸣,癫痫,惊恐,手足逆冷。
6、肾经大穴,引火下行——涌泉穴
标准定位: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主治疾病: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穴道指压法治疗脑溢血后的复原、穴道按摩治疗膀胱炎、指压法治疗白发等等。
艾灸方法:可用艾条悬灸或艾灸铜罐施灸。用艾条悬灸每穴施灸15-20分钟,艾灸铜罐施灸每穴施灸30-50分钟。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五味古法中医}
民间中医网
华夏中医网
原始点论坛
中华传统文化论坛
(撰稿支持)
| 上古传承 经典中医 |
已入驻腾讯新闻、凤凰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悦读、ZAKER、鲜果阅读等客户端
原始点公益联盟成员
投稿、商务合作,联系微信
『 五味古法中医 』
传统中医,专家团队
健康养生之术、膳食调理之法
高质量健康生活养成计划请长按此QR码:
穴位对于我们来说不只是治疗疾病的工具,利用好了,可以借助它达到强身健体,增强身体抵抗力的能力。
1
足三里(足阳明胃经)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简单的取法是,第一步,取膝盖旁两个凹陷处,寻找膝盖外侧的凹陷,这就是犊鼻穴。第二步,伸出手,取除大拇指外的四指合并,以中指重点为准,量出四指的长度,这就是三寸。
第三步,找到胫骨,以中指宽度为一横指。
判断标准:位于骨头缝隙之间,以酸胀度为宜
2
足三里功效:作为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刺激它具有补益胃气的作用。古语又说,它有大补功效,常按足三里,胜食老母鸡的作用。长期坚持刺激它,有长寿的效果
3
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穴,足内踝尖上3寸。为主要保健穴。三寸的取法和足三里一样,不多复述。它有着和气血,通经活络,健脾和胃的作用
4
据说药王孙思邈常年坚持按压足三里三阴交这两个穴位,晚年身体强健,很是长寿。希望这条经验对您有所帮助。
注意事项
在刺激穴位的同时,还要注意身体锻炼。不能全部依赖穴位的作用。
少食油腻甜食,饮食清淡,热爱运动也是养生秘诀
大暑篇:艾帮主教你如何三伏灸
大暑: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
大暑大暑,炎热酷暑,汗流浃背,正值中伏。补脾健胃,多灸身柱,关元气足,三里辅助。三伏三伏,寒湿易除,头伏抓紧,二伏病除,三伏巩固,气血充足。
艾帮主科普时间
大暑贴艾灸贴的好处
01排湿寒的效果是平时的3倍
三伏是一年中阳气最足的时候,也是身体排除寒湿伏邪最好的时机,此时来贴艾灸贴可达到三阳相加,即同时利用“天之阳、地之阳(艾灸)、人之阳”三重合力,固本扶正,祛除一切寒湿。
02预防伏邪潜藏
三伏天阳气聚集在体表,五脏空虚,阴邪伏在体内,没有办法顺畅地排除体外,伏邪容易潜藏在我们的心肺、脾胃、关节,腰臀,到冬季就会出现不适反应。所以我们在三伏天贴艾灸贴就可温养五脏,保持体内阳气,以防此类现象发生。
艾帮主教你按摩穴位
四大养生要穴:关元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命门穴
1、针对宫寒——温宫法
宫寒是女性衰老的最大凶手,痛经、经期紊乱、手脚冰凉……都是宫寒的表现,严重将导致不孕、性冷淡、小肚子突出等。
贴4个关键穴位:关元穴、神阙穴(即肚脐)、气海穴、命门穴,温补肾阳,温宫散寒
2、针对空调病——温阳法
膝盖、肩膀等关节部位直接暴露在空调底下,寒气直接入侵,关节更易老化,尤其是长期伏案工作,运动量少的人,将导致肩颈酸痛等亚健康症状加重。
贴2个关键穴位:风池穴、大椎穴,温阳散寒,活络经脉。
3、针对湿气重——祛湿法
湿气不除百病生。湿气侵体,常伴有头痛、身体酸懒、倦怠乏力等症状,如湿气不除还将导致关节风湿、酸痛,水肿肥胖,面色暗沉……
贴5个关键穴位:关元穴、足三里穴、中脘穴、解溪穴、丰隆穴
中医认为
虚火与寒湿邪气相伴而生,有寒必有火,有火必有寒。比如咽炎、痘痘、口腔溃疡、外阴诸痒等症,虽然属火,但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有寒湿。
寒湿居于中下焦,则阳气被逼而或上浮或下陷,即成所谓的火证。因此,治虚火的正法不在苦寒直折,而在于温阳以祛寒除湿。若用苦寒清火的方法,则越治病越重。
艾帮主帮您养护身体
艾帮主是一款纯中药,集热效+药效+灸效为一体的养生贴!简单来说就是传统艾灸的升级版,含有了更名贵的药材,采用了更科技的红外线纳米技术和药包自发热的一款方便贴!能够迅速的渗透肌肤,疏通经络,祛风散寒!对于现在的上班族,手机控,白领层次等各个不同人群出现的——疲劳亚健康,颈椎病、肩周炎、腰酸背痛,宫寒,风湿性疾病,胃胀胃痛,骨质增生等一系列疾病有非常强大的辅助治疗效果!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9784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每天最少学一味中药——白鲜皮!
下一篇: 每天最少学一味中药——金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