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治疗胶痰浓厚而胸痛有热的好方

健康管理师 2023-07-23 23:19:24

导读:“我常用此方治老人痰饮或不拘原因的咳嗽,气急咳咯,胶痰浓厚而胸痛有热的病证,屡获满意的效果。”辨证施用瓜蒌枳实汤的妙效瓜蒌枳实汤这一个时方,出于明·龚廷贤《万病回春·痰饮门》,原方为瓜蒌、枳实、当归、贝母、陈皮、桔梗、茯苓、黄芩、栀子、木香、砂仁、甘草、竹茹、生姜十四味,它与清·沈金鳌《沈氏尊生书》的瓜蒌枳实汤大同小异,沈方有麦冬、人参、苏子、竹沥、姜汁,而无黄芩、砂仁、木香、竹茹,共十五味。

现所用的是前方,《万病回春》中这个方剂主治痰结,咯吐不出,胸膈痛闷,寒热气急等症。我常用此方治老人痰饮或不拘原因的咳嗽,气急咳咯,胶痰浓厚而胸痛有热的病证,屡获满意的效果。此方看起来平淡无奇,可是辨证论治,用之得当,每有出乎意外的妙效。

1957年叶先生去北京开会,一个星期天,友人来电话邀叶先生去为年近八十的湖南耆宿周震鳞老先生看病。

到了他家里见这位老人围坐在床上,呼吸气急,咳嗽,喉间有痰声,剧咳很久,费了很大力气,好容易咯出一口痰,他的家人帮助用手指挖出来,痰浓如胶,黏韧而拉得很长,这时患者额上汗出,精疲力竭,但又不能倚靠一下。

据他的家属说:昨天刚从北京医院回来,医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心脏病,还有高血压。这个病已经多年了,过去每年冬季要发作,春季暖和,慢慢好转。近年来病愈发愈重,常住医院,医生说并发肺气肿、心脏病,且年纪这么大,没有好办法了,同意他出院,回家吃吃中药看。

由李任公的介绍,而邀叶先生去的,听了他的诉述,相信北京医院的诊断是正确的,脉象是弦数而大,但重按则无力,也可说浮大而弦数,舌苔则很厚,黄而垢腻,口渴不多饮,颜面呈潮红现象,可能因剧咳气逆而上部充血,询知有头痛脑涨,咳时更甚,并觉烦热汗出,大便干结,小便少而色浓。

此老肢体骨骼魁梧,但肌肉消瘦。主诉当前最大的苦痛,头晕疲惫想睡而不能睡,气急咳嗽,痰在喉间咳不出,遂为之处方,用瓜蒌枳实汤。但又感到患者既有肺气肿,又有心脏病,而且这么大年龄,很可能随时有危险发生,这方子未必能见效。谁知出乎意料,第三天又来邀诊,据说吃了两剂,好得多了,咳嗽松了,气较平了。傍晚再去,诊得脉象比较缓和,浓痰能顺利咳出,气息亦较平,可以伏几假寐数分钟,据称很想睡一睡,可是心胸烦惊,不能安宁,且有谵语。

乃为之处方,原方去木香、砂仁,加半夏、胆星,取竹茹温胆汤复方的含义,药后逐渐好转,能睡眠,又能进食。第三次复诊时,咳嗽大减,气急完全没有了,患者很高兴。连续五次复诊,始终以本方合温胆汤加减,至最后—次复诊时,见此老已起床活动了。1958?1959年,每次叶先生赴京出席政协全国会议时,他总是邀叶先生去做客,给他开个汤方,此老咳嗽虽未根本清除,但从未发现过如前样的严重症状。

这个病由肺气肿导致心脏病,当然是事实,可是中医诊疗,是从整体着眼的,决不可受到局部病变所局限,中医辨证治疗的特点,是应用不同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中医诊断,主要在着手抓住特殊“证候群”,因证候是病机伴病理生理矛盾斗争的具体表现,特别是某种特殊证候群,应用与此相适应的经验方剂时,往往有“立竿见影”之效。

推荐艾灸工具煴煴灸

煴煴灸

优点:悬灸微烟、渗透性强、易操作、随时随地灸、多穴位同时灸

燃烧时间:30分钟左右

方便指数:★★★★★

效果指数:★★★★★

推荐指数:★★★★★

点击查看

火爆招商中煴煴灸

健康中国 传煴百年

【每日灸一灸】 风寒感冒,头痛较重视频学习转载仅作观点分享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五味古法中医}

民间中医网

华夏中医网

原始点论坛

中华传统文化论坛

(撰稿支持)

| 上古传承 经典中医 |

已入驻腾讯新闻、凤凰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悦读、ZAKER、鲜果阅读等客户端

原始点公益联盟成员

投稿、商务合作,联系微信

『 五味古法中医 』

传统中医,专家团队

健康养生之术、膳食调理之法

高质量健康生活养成计划请长按此QR码:

品牌传播 | 企业专访 | 投稿合作

请添加QQ:40304452

常用止咳化痰中药方有什么

受到秋燥、秋凉的影响,不少人有咳嗽痰多的症状。这时中医该怎么治疗好呢?下面由我给大家介绍常用止咳化痰的中药方吧,仅供大家参考。

常用止咳化痰的中药方
1.麦门冬汤《金匮要略》

组方:麦冬25克 半夏15克 粳米15克 大枣3枚 人参10克 甘草10 克 (人参可单煎同服)

适应症:用于气滞虚症的少阳病,伴有痉挛性咳嗽病症如急慢性喉炎,急慢性友气管炎,肺炎、喘息,百日咳、肺结核、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症,脑溢血、妊娠咳嗽等。

方解:麦冬味甘、有滋润作用,可将上逆之气引而下行;半夏有理气作用,人参、半夏、半夏协同、有润燥解燥作用;甘草利气调味;大枣润胸、缓解逆之气;粳米补虚润胃。

药物功效:麦冬为滋阴药,半夏为化痰药,具有止呕和镇咳。

2.甘草麻黄汤《金匮要略》

组方:麻黄15克 甘草10克 (先煎麻黄后入甘草)(避风寒)

适应症:用于喘息发作,并呼吸困难时顿服。对于咳喘呼吸困难者施用。效果很好,亦可用于喘息并胸闷胀者。

方解:麻黄止咳止喘;甘草调味,协同止咳利痰。

药物功效:麻黄为止咳平喘药,治咳喘病的简便良方对支气喘息和喘息性支气管炎,有良的疗效。

3.小青龙汤《伤寒论》

组方:半夏15克 麻黄10克 芍药10克 甘草10克 桂枝10克 细辛10克

干姜10克 五味子10克(麻黄入先煎)

适应症:用于胸中,心下因水毒和寒邪所致引起的咳喘、浮肿。流感、支气管炎、喘息、肺炎、温性胸膜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症、以及急慢性肾炎和过敏性鼻炎等。

方解:麻黄、桂枝解表证、桂枝抑制水毒上冲,麻黄治咳喘;细辛干姜、半夏去胃内积水、芍药和五味子平喘;甘草调和诸药。

药物功效:麻黄为固表止喘药、半夏为化痰、桂枝温中药,细辛为解表药。

4.神秘汤《外如秘要》

组方:麻黄15 杏仁15 厚朴15 陈皮15 甘草10 柴胡10 苏叶10

适应症:用于呼吸困难痰少而兼有气郁的支气管喘息。

方解:麻黄发汗;祛风寒;治喘息;杏仁和麻黄协同;治风痰咳喘;陈皮顺气逐痰;厚朴利气镇静,兼痉治喘、苏叶去风寒解表;厚朴下气;柴胡祛表里之热,祛胸胁之邪、消痰止咳;甘草调和诸药解郁顺气。

药物功效:麻黄为固表止喘药,杏仁为止咳药;柴胡清热厚朴为理气药。 附记:本方对喘息和肺气肿,有良好疗效。

5.苏叶降气汤《和剂局方》

组方:苏叶15 半夏20 陈皮15 厚朴15 前胡15(或柴胡) 桂枝10 当归10

大枣3枚 甘草10 干姜10

适应症:用于年老体虚《小便不利,多痰,呼吸紧迫,心下痞而脉弦紧洪大者,以呼吸困难和足发凉为主症。

方解:苏子、前胡、厚朴、陈皮、半夏、除痰、降上逆之气,并解毒散外寒;当归润血补血,桂枝引气下行,引之归原;甘草调和诸药。

药物功效:陈皮为理气药,厚朴理气药。前胡理气除痰当归为补血药。

附记:本方对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有良好疗效。
常用止咳化痰吃什么食物好
1、柿子

中医认为,柿子性寒味甘微涩,归肺、脾、胃、大肠经,具有润肺化痰、清热生津、涩肠止痢、健脾益胃,生津润肠、凉血止血等多种功效。对于秋燥咳嗽有痰的人来说,吃点柿子能有效润肺化痰。

但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便秘的患者来说,涩的柿子不要吃,如果柿皮较涩,也最好去皮食用。因为涩的食物大多含有丰富的鞣酸,这是一种收敛物质,对大便有收敛作用,容易造成大便的干结等,加重便秘症状。去皮后,柿子肉中的膳食纤维及果胶就能够良好地软化大便,缓解便秘症状。

2、花生

花生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有扶正补虚、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利水消肿、止血生乳、清咽止疟的作用,还能够增强记忆,可以帮助提高宝宝的记忆力,对宝宝有很大的益处。

所以,凡肺虚之人,不分肺气虚或肺阴虚,都适宜用花生水煮服食,不可炒后食用。

3、豆浆

中医认为,豆浆有利水、润燥、清肺化痰效果,很适合秋天饮用。豆浆中含有类似人体的女性荷尔蒙,有助皮肤光滑白皙,也可维持体态。豆浆的不饱和脂肪酸高、纤维多,且卵磷脂可以健脑,并可调节血脂、增加钙和骨质密度,改善停经后的更年期症状。

除了传统的黄豆浆外,豆浆还有很多花样,如这4种食物:红枣、枸杞、绿豆、百合,是豆浆的最完美搭档!秋冬季节饮用,能滋补养颜、驱寒暖身。

4、罗汉果

罗汉果被人们誉为?神仙果?,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养声润肺,去除口臭之功效,而且对烟酒过度等引起的声音嘶哑、咽干口渴等效果尤佳。并且可调降血糖值,改善糖尿病。可保嗓子,还可治疗风热袭肺引起的声音嘶哑、咳嗽不爽、咽痛等症。可用于肺火燥咳,咽痛失音,肠燥便秘等症状。

购买罗汉果时,可以选个大的、形状圆的,最好是摇不响,壳不破的。因为罗汉果需要烤干,所以一定要选择烤好的罗汉果,否则容易出现发霉生虫等问题。

5、白萝卜

中医认为,白萝卜色白属金,对应五脏中的肺,其性甘平味辛,归肺脾经,具有下气、消食、除疾润肺、解毒生津,利尿通便的功效,主治肺痿、肺热、便秘、吐血、气胀、食滞、消化不良、痰多、大小便不通畅等。

白萝卜性平,对脾肺皆有好处。可以煮水,吃萝卜,配合白糖、姜丝可治寒咳;配合菊花、金银花可治热咳;配合银耳百合可治燥咳;配合山楂、麦芽可治积食咳嗽。个人认为白萝卜是最安全的食疗。除体虚咳嗽使用补药时不能用,其他时候都可以用。
常用止咳化痰的食疗调理
1、玉米须橘皮治咳嗽

玉米须、橘皮各适量。共加水煎,日服2次;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痰多。

2、冰糖炖梨化痰止咳

将新鲜的梨去皮,剖开去核,加入适量冰糖,放入锅中隔水蒸软即可食用。

3、萝卜猪肺止咳汤

萝卜1个、 猪肺1个、杏仁15克。加水共煮1小时,吃肉饮汤;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治久咳不止、痰多气促。

4、花生沙参汤治咳嗽少痰

花生米、白果,百合、北沙参各25克、冰糖适量。水煎取汁,加冰糖,每日1剂;润肺化痰、治久咳痰少、气短咽干。

5、豆腐糖止咳化痰平喘

豆腐500克、红糖、白糖各100克。把豆腐当中挖一窝,纳入红,白糖,放入碗内隔水煮30分钟;一次吃完,连服4次;清热、生津、润燥、治咳嗽痰喘。

6、黄精冰糖止咳平喘

黄精(中草药)30克、冰糖50克。将黄精洗净,用冷水发泡,置砂锅内,再放入冰糖,加水适量,将锅置炉上,以武火煎煮,后用文火煨熬,直至黄精烂熟为止,每日2次。

吃黄精饮汤可清肺、理脾、益精,用治肺燥肺虚之咳嗽、干咳无痰、咯吐不利、食少口干、肾虚精亏等。

猜你喜欢:

1. 大蒜止咳化痰的偏方

2. 龙利叶的功效与作用

3. 陈皮怎么吃止咳化痰

4. 止咳化痰菜谱大全

5. 冬季养生汤可滋补驱寒

痰证发热简介

目录1拼音2注解附:1治疗痰证发热的方剂2治疗痰证发热的中成药3古籍中的痰证发热 1拼音 tán zhèng fā rè

2注解

痰证发热 病证名。因痰证所致之发热。《证治汇补·发热》:“痰证发热,向夜大作,天明渐止,必兼胸膈不快,恶心不食,肢倦体瘦。盖痰滞中宫,阻滞升降,故恶心痞满。血无所滋,故夜分转甚。津液不化而体瘦,气血阻滞而倦怠。均宜健脾化痰、宽中清火,则痰利而热除矣。如果实痰为患,滚痰、化痰二丸,皆可选用。”参见湿痰发热、痰积发热等条。

治疗痰证发热的方剂 祛痰剂 用于风邪(外风或内风)与痰浊为患的病证。症见恶寒发热,咳嗽咳痰,或眩晕头痛,或发为癫痫,甚则昏厥,不...

木一 事,脉滑疾。临床应用:痘前痧胀:夏子亮幼子,五月发热,痰喘气急,四肢战动,两目无神,不省人事,口热如...

柴胡半夏汤 伤风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而咳嗽,或协热自利,及一切痰证,状似伤寒。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

二陈汤 之二陈汤主治流注初起,皮色不异,唯肿唯疼,虽身体发热,内未作脓。用法用量:加阳和丸,同煎服。摘录:《...

六君子汤 者,气壮足以行其痰也。若中气一虚,则不足以运痰而痰证见矣。是方也,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前之四君子...

更多治疗痰证发热的方剂
治疗痰证发热的中成药 二陈丸 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7.服药期间,若患者发热体温超过38.5℃,或出现喘促气急者,或咳嗽加重...

更多治疗痰证发热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痰证发热 《医学入门》:[外集·卷三(病机)外感]伤寒用药赋 热捻丸龙眼核大,薄荷煎汤化下。治结胸胸膈满痛及痰证发热,或咽喉如拽锯者。平胃消食,陶氏加以果连枳术姜...

《伤寒百证歌》:[卷二]第三十证·四证似伤寒歌 脉证辨之。)中脘寒痰胸痞满。脉浮自汗体难干。(此痰证也。有痰则胸中痞满。自汗。脉浮。)食积令人头必痛...

《明医指掌》:[卷五]伤食证二 治中汤,或木香见丸,仍用炒麸皮熨之。二陈汤(方见痰证。)治中汤(方见脾胃。)木香见丸巴豆霜(五分)京...

《明医指掌》:[卷三]喘证九 枝,以温散之。二陈汤(方见痰证条。)麻黄汤(方见发热条。)《明医指掌》明皇甫中公元1368年—164...

《医宗金鉴》:[卷五痘中杂证]咳嗽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9745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