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
主要从事运动医学和关节外科相关的临床工作,尤其对于髋关节、膝关节、肩关节、运动损伤、退行性病变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许多患高血压的朋友可能会说高血压不算什么大病,自身也没有任何不适,因此对治疗高血压消极对待,甚至忽视。
殊不知,这种做法非常危险,因为高血压最大的危害是在人们没有察觉之时,对全身的器官产生持续的损害,从而引发各种难以救治、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等到产生明显症状时,一切已经难以挽回。
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
——高血压
高血压是当今非常高发的慢性病,又是一个“隐形的杀手”。持续血压增高会损害人体的多个重要器官,包括心、脑、肾和主动脉等,可以导致脑出血、冠心病、心衰、尿毒症,甚至危及生命。学中医-查疾病-点一点
高血压与心肌梗死
1、高血压会导致冠脉粥样硬化,出现血管狭窄血流不畅等现象;
2、血压突然升高会使原有粥样斑块破裂脱落,堵塞住心肌的血管,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
高血压与脑卒中
1、高血压患者不能间断性服药,以免血压升高发生中风;
2、不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也是致病根源。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健康的知识)
温馨提示:
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按时吃药,保持好的生活习惯,谨防中风的发生;同时要提醒大家一定要重视高血压引起的一系列的并发症,及早进行预防和治疗,以免对身体造成其他损伤。
中医辨证高血压
正如《灵枢·海论》中“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悗息面赤”,而营气为阴,卫气为阴。因此,营气卫气化生出现问题,会导致体内气海有淤,出现一系列并发症。
那么,中医针灸降与常规降压方式有何区别?
吃降压药也是临床中非常常见也是有效的一种治疗方式,但是大家都知道吃降压药是有依赖性的,必须长期服药起到治标的作用。
中医针灸降压的优势:
1、针灸降压可以彻底改善动脉硬化的病理状态;
2、针刺具有良性双向调节作用,在改善血压状态时,既能降压也能升压;
3、针灸降压既有良好的疗效,又能杜绝对身体脏器的损伤。
小贴士:
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针灸治疗,达到逐渐减少药量并最终停药的目的;重度高血压患者应谨遵医嘱,针药结合控制血压。学中医-查疾病-点一点
神奇的针刺降压
在家里如何通过刺激穴位降压?
穴位一:人迎穴
取穴:人迎穴位于胸锁乳突肌与颈总动脉交合处。
按摩方法:按压人迎穴需要左右两边分开进行,左右各一分钟,以免影响大脑供血。
提示:按压人迎穴需要间断性按压,不能大力揉搓以免出现血管斑块脱落。
穴位二:合谷穴
取穴:合谷穴位于大拇指与食指交汇处肌肉凸起处。
按摩方法:按压时间为左右各一分钟。
穴位三:太冲穴
取穴: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按摩方法:太冲穴按压时间为左右各一分钟;按摩时出现酸、胀、痛的感觉,才能起到刺激穴位的作用。
穴位四:曲池穴
取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处。
按摩方法:曲池穴按压时间为左右各一分钟,按压曲池穴可以顺、逆时针各30下,达到刺激穴位的效果。
穴位五:足三里
取穴:位于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约4指宽处。
按摩方法:按揉足三里穴时可以用双手同时按压;足三里穴按压时间为一分钟。
小贴士:按摩足三里和太冲穴时在脚下垫凳子在进行按压,以防低头出现脑供血不足。
血压为何一直居高不下?
降压无效的4大原因
1、继发性高血压:是指身体其他部位病变出现的血压升高;
2、摄入盐过量:摄入盐过量会吸收人体水分,导致血压升高;
3、长期饮酒、吸烟:长期饮酒会促使动脉硬化的形成,香烟中的盐碱会促使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快速升高;
4、服药方法问题:如药量不达标,没有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都会导致血压不降的情况。
降压技巧——降压操
高血压患者可从生活起居、饮食、情志调理、功能锻炼等方面进行适当控制。适当选择降压操进行功能锻炼。
降压操基本步骤如下:
1、按揉太阳穴:长按太阳穴具有清肝明目、舒经止痛的功效。(一组为32拍);
2、摩头清脑:用掌部底端从额头至耳后再到颈部轮回式按揉,此动作有平肝熄风、有效降压的功效;
3、扩胸调气:手握空拳放松,放于身体两侧;双手屈肘,向后拉伸。此动作具有改善体内气体运行,降低血压的功效。
(点击查看完整视频)
(延伸阅读:以下内容来自程氏针灸)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生活方式疾病”离我们越来越近,它们直接导致了种种突发的危急重症,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元凶”之一。
众所周知,这些疾病往往都是慢性起病,一旦确诊则需要终身服药,以控制为原则,而无法根治。高血压患者,须按时服用降压药物。但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导致情绪激动、血压升高,而未及时服药时,我们可以怎样缓解症状、迅速降低血压呢?学中医-查疾病-点一点
下面讲讲中医中四个治疗高血压的四个穴位。
降压灵1号穴位:点压人迎古代医籍中早已有记载,如《灵枢.寒热》篇云:“阳逆头痛,胸满不得息,取之人迎”,所谓阳逆头痛即指肝阳上逆而引起的头痛,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原发性高血压头痛。人迎穴属足阳明胃经,又位于颈部的重要位置上,为足阳明经脉气所发,刺之有疏通阳明经气、平降气血之效。同时,人迎又为胆经与胃经的交会之穴,故又有泻肝胆之热,平肝降逆、熄风潜阳之作用,而收平降血压之功。
人迎,就在颈动脉窦的前面。位于胸锁乳突肌的前缘、与喉结相平。将拇、食二指并拢,用指腹轻轻放在人迎穴的皮肤上,可以明显感觉到动脉的有力搏动,这里跳动的动脉就是颈总动脉。
颈动脉窦能够迅速调节人体的血压,而人迎穴就靠近颈动脉窦,所以按压人迎穴,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
?点压人迎快速降压法
取坐位,两足分开与肩同宽,两手放松伸开,分别放于两侧颈侧,食中两指指腹紧贴皮肤,先适当点揉风池,再由风池向人迎自上而下单方向分推,同时,无名指与小指亦分推面颊部,力量轻缓,柔和,均匀,以5~8次为佳。分推后颈项及面部,可感觉轻松以及皮肤微微发热感,每天2~3次。
注意,操作时左右交替推按,切忌双手同时点压人迎穴。
降压灵2号穴位:刺耳尖将外耳廓纵向对折,最高处即为耳尖穴。
刺耳尖指耳尖刺血,这个方法既可以降压,还可以退热。
这个方法适用于任何情况下的发热,均有较明显的退热作用,是我自己经常使用的一种物理性退烧方法,稍大一点的孩子,完全可以放心使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的退热特点,除了安全之外,就是迅速快捷了,往往在刺血后十几分钟之内,体温就可以降下来。
而其降压的效果同退热一样,安全而快捷,而且相对于降压药来说,刺耳尖最大的优势在于,没有副作用,不用考虑用量问题,不会导致过度降压。
提到过度降压的问题,我这里还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不过不是降压的故事,而是升压的故事。
有一位患者,50多岁,吃喝应酬不断,自然很容易地迈进了“三高” 人群,离不了降压药,本来血压一直控制得不错,一天遇到一位海归的博士,换了一种国外最新的降压药,一下子低压由原来的85毫米汞柱降到75毫米汞柱,头整天昏沉沉的。那天我用了灸心俞的方法,在他背部第五胸椎棘突旁开约两指处的心俞穴连续灸了 15 分钟,然后马上测血压,低压就升至85毫米汞柱。这位患者问我:“如果你连续灸半个小时,会不会我的血压就升到95毫米汞柱啦?” “当然不会,针灸刺激对人体而言,是一种双向良性的调节刺激,低的可以高,高的可以低,但不高不低时效果就不明显了,不用怕灸时间长了,血压会升高过多。”我解释道。
“那灸的时间长短没什么关系喽?”他继续刨根问底。 “当然有关系,灸 15分钟与灸半小时的最大区别是:灸 15分钟只能让你血压稳定一天,而灸半小时可以稳定一天半到两天,所以我们治疗时会根据病症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时间,或者称为治疗量,并确定不同的
治疗间隔,以获得连续性的治疗效果,再在此基础上,针对引起高血压的原始病因进行治疗和调节,使血压的稳定能力增强,这样就逐渐起到控制作用,而不用长期依赖于灸的治疗了。”
与灸心俞升压一样,耳尖刺血的降压作用也是自动而智能的,当血压降到基准水平时(注意这个基准水平是有个体差异的,每个人的基准水平是不同的,而且是随着身体状态和环境变化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是由身体智能控制这一水平的),降压的调节作用会自动停止。
好了,讲了半天道理和案例,赶快来介绍一下耳尖刺血的操作步骤吧。
?耳尖刺血降压退热法
操作之前,先把外耳廓搓热,然后捏住耳尖,使局部充血,消毒后用一次性采血针迅速点刺,用酒精棉球不断擦拭局部的出血,一般出血2 ~ 3 滴即可,用干棉球压住 10 秒止血即可。
降压的话,一般一天刺一次就可以了,在血压较高、需要控制时,刺一侧耳尖即可。如果是规律性的血压升高,则可以在血压升高之前30 ~ 60 分钟刺血,有预防性的控制作用。
降压灵3号穴位灸曲池曲池,屈肘取,穴处有凹,形似浅池,故名。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阳明经多气多血,又与肺经互为表里,所以曲池既可疏散风热,又可散里热,有降血压的功效。类似的穴位还有三阴交、内关、行间等。学中医-查疾病-点一点
?灸曲池降压法
先用75% 酒精棉球消毒,用红药水点个点,打好记号。取极细 的艾绒,做成大枣大小的圆锥形艾柱,然后把它直立放置于穴位之上,再用线香从顶尖轻轻接触点着,使之均匀向下燃烧。
第一支燃至一半,即用手指掐灭,或快速捏起;第二支仍放在原处,燃至大半,有痛感即去掉或按灭。每次一般灸9 次,至发红或起 小水疱即可。
降压灵4号穴位:敷涌泉涌泉,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穴,形容肾中精气像泉水一样涌动出来,故名。肾藏精、肝藏血,精血同源,肝肾合称为先天之本,而肝经上行至巅,故涌泉可治疗巅顶疼痛、头晕头昏,有降血压的功效。
?热敷涌泉降压法
取吴茱萸30 克,加冰片适量,共研末,用醋调后,微微加热,敷在涌泉穴上,盖在干净的纱布,每日更换一次,有助降压。
当然,这是高血压病临时救急的四个方法。关键还是要注意自己平时的生活习惯,防止高血压病的发生,例如保持良好、稳定的情绪;注意运动,适当减肥;起居有常,生活规律;饮食以低脂肪、低胆固醇为主;多吃含 碘和维生素 C 较高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刺激性强的食物,限制食盐的 摄入量等。
推荐艾灸工具煴煴灸
煴煴灸
优点:悬灸微烟、渗透性强、易操作、随时随地灸、多穴位同时灸
燃烧时间:30分钟左右
方便指数:★★★★★
效果指数:★★★★★
推荐指数:★★★★★
点击查看
火爆招商中煴煴灸
健康中国 传煴百年
【每日灸一灸】煴煴灸发烧艾灸方法视频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邮箱:2042938103@qq.com),立即处理。
{五味古法中医}
民间中医网
华夏中医网
原始点论坛
中华传统文化论坛
(撰稿支持)
| 上古传承 经典中医 |
已入驻腾讯新闻、凤凰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悦读、ZAKER、鲜果阅读等客户端
原始点公益联盟成员
投稿、商务合作,联系微信
『 五味古法中医 』
传统中医,专家团队
健康养生之术、膳食调理之法
高质量健康生活养成计划请长按此QR码:
品牌传播 | 企业专访 | 投稿合作
请添加QQ:40304452
病情分析:你好,按摩太冲、太溪和曲池穴有降压作用,每天坚持按揉这三个穴位,200次以上,2个月后一般可以看到比较显著的效果. 但是这个不能完全替代降压药物。 指导意见:曲池穴:屈肘,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曲池穴对老年人有一个显著的功效就是降血压,高血压患者可以常常按揉此穴。 太冲穴:在脚背上,大脚趾的间隙后方的凹陷处. 太冲穴现代常用于治疗脑血管病、高血压、青光眼、面神经麻痹、癫痫、肋间神经痛、月经不调、下肢瘫痪等。 太溪穴:手指从脚的内踝最高的地方向后,跟腱前的凹陷处就是太溪穴.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副院长、教授王清海表示,根据中医“平肝熄风”的理论,高血压患者可针对相关的经络及穴位进行按摩,以调整微血管的舒张作用,解除小动脉痉挛,达到疏通气血、平稳降压的功效。进行降压操时,老人要取准穴位,以按摩至局部酸胀、皮肤微红为度。随后,可逐渐感到头脑清醒、精神放松。
动作要领:端坐于椅子上,双眼目视前方,两臂自然下垂,双手放在大腿上。膝关节呈90度,两足分开与肩同宽,保持全身肌肉放松,呼吸均匀。
动作要领:将两拇指分别置于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上,以顺时针按揉太阳穴,共转32圈。可疏风解表、清脑明目、止头痛。
动作要领:用右手手掌紧贴百会穴(位于头顶处,为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旋转,共旋转32圈。可宁心安神、清脑明目、降血压。
动作要领:用两拇指分别按揉同侧风池穴(位于后颈部,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与耳垂齐平),以顺时针按揉风池穴,共转32圈。可提神醒脑、明目降压。
动作要领:两手五指自然分开,用小鱼际从前额向后耳按摩,共按摩32次。可舒经通络、平肝熄风、降血压、清醒头脑。
动作要领:用左手掌大鱼际擦抹右颈部的胸锁乳突肌,再换右掌大鱼际擦左侧的胸锁乳突肌,两侧分别擦抹32次。可解除胸锁乳突肌痉挛,并有助降血压。
动作要领:先用右手拇指按揉左侧的曲池穴(位于手肘关节弯曲凹陷处),再换左手拇指按揉右侧的曲池穴,分别按揉32圈。可有清热、降压的作用。
动作要领:用右手拇指按揉左侧的内关穴(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再换左手拇指按揉右侧的内关穴,分别按揉32圈。可宽胸舒心。
动作要领:分别用两手拇指按揉两侧小腿的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4横指处),共按揉32圈。可健脾和胃、引血下行。
动作要领:双手放松下垂,然后握空拳,屈肘抬至肩高,再向后扩胸。如在做操过程中有头痛、心慌、胸闷等症状,应暂时停止锻炼。
王清海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副院长、教授
(来源
老人报)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74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每天最少学一味中药——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