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歪、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的疾病。
因发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卒中”。
中脏腑凡以神志恍惚、迷蒙、嗜睡或昏睡,甚者昏迷、半身不遂为主症者属中脏腑。
1 闭证:兼见神昏,面赤,呼吸急促,喉中痰鸣,牙关紧闭,口噤不开,肢体强痉,二便不通,苔黄腻,脉洪大而数。
2 脱证:兼见面色苍白,瞳神散大,气息微弱,手撒口开,汗出肢冷,二便失禁,苔滑腻,脉散或微。
治则:醒脑开窍,闭证兼开窍启闭,只针不灸,泻法。脱证兼回阳固脱,重用灸法,补法。
处方:水沟、素髎、百会、内关
加减:闭证加刺十宣、合谷、太冲;脱证加灸关元、气海、神阙;呼吸衰竭加气舍。
操作:内关用捻转泻法,持续运针1~3分钟;素髎、水沟用雀啄法,以患者面部表情出现反应为度;十宣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太冲、合谷用泻法,强刺激。
关元、气海用大艾柱灸法,神阙用隔盐灸法,直至四肢转温为止。
中经络凡以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角歪斜而无意识障碍为主症者属中经络。
治则:调神通络、行气活血,以针刺为主,平补平泻。
处方:水沟、百会、内关、极泉、尺泽、委中、三阴交、足三里
加减:肝阳暴亢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加丰隆、合谷;痰热腑实加曲池、内庭、丰隆。
气虚血瘀加气海、血海;阴虚风动加太溪、风池;口角歪斜加颊车、地仓。
上肢不遂加肩髎、曲池、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
头晕加风池、完骨、天柱;便秘加丰隆、支沟;尿失禁、尿潴留加中极、曲骨、关元。
操作:水沟用雀啄术,百会、内关用捻转泻法,持续运针1~3分钟;三阴交、足三里用提插补法;刺极泉时,在原穴位置下2寸心经上取穴,避开腋毛,直刺进针,用提插泻法,以患者上肢有麻胀和抽动感为度;尺泽、委中直刺,提插泻法,使肢体有抽动感。
注意事项1 中风急性期,出现高热、神昏、心衰、颅内压增高、上消化道出血等情况时,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2 中风患者应注意防止褥疮,保证呼吸道通畅。
3 本病应重在预防,如年逾四十,经常出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偶有发作性语言不利、肢体痿软无力者,多为中风先兆,应加强防治。
推荐艾灸工具煴煴灸
煴煴灸
优点:悬灸微烟、渗透性强、易操作、随时随地灸、多穴位同时灸
燃烧时间:30分钟左右
方便指数:★★★★★
效果指数:★★★★★
推荐指数:★★★★★
点击查看
火爆招商中煴煴灸
健康中国 传煴百年
便秘艾灸视频学习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邮箱:2042938103@qq.com),立即处理。
{五味古法中医}
民间中医网
华夏中医网
原始点论坛
中华传统文化论坛
(撰稿支持)
| 上古传承 经典中医 |
已入驻腾讯新闻、凤凰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悦读、ZAKER、鲜果阅读等客户端
原始点公益联盟成员
投稿、商务合作,联系微信
『 五味古法中医 』
传统中医,专家团队
健康养生之术、膳食调理之法
高质量健康生活养成计划请长按此QR码:
品牌传播 | 企业专访 | 投稿合作
请添加QQ:40304452
中风先兆乃中风病之轻证,与中风病有大致相同的病机,虽错综复杂,其核心为气血亏虚,内风挟痰浊瘀血,上扰清窍,横逆四肢,致脑窍闭塞。其临床表现为阵发性眩晕、肢体麻木、一过性言语不利、偏身无力、视物黑朦、倦怠嗜卧、步履不稳等。中医辨证用药能有效治疗中风先兆,降低中风发生率,主要分以下四型进行治疗。
肝阳化风
证见眩晕欲仆,头胀头痛,肢体麻木或一过性瘫软,急燥易怒,面赤耳鸣,舌红脉弦。治以平肝熄风,选镇肝熄风汤加减:白芍、赤芍、天冬、生龙牡、枸杞、当归、夏枯草、桑寄生、白蒺黎、珍珠母、钩籐、怀牛膝、菊花、黄芩。
痰热腑实
证见眩晕昏厥,偏身瘫软,头胀肢麻,呕恶烦闷,倦怠嗜卧,口苦口黏,大便秘结,小便黄赤,失眠多梦,舌红苔黄,脉弦滑或滑数。治以清化痰热、通腑降浊,方选黄连温胆汤合小承气汤加减:黄连、黄芩、半夏、竹茹、枳实、陈皮、茯苓、白芥子、杏仁、大黄、厚朴、莱菔子、当归。
气虚血瘀
证见偏身一过性瘫软、语言謇涩、头痛手麻、伴倦怠乏力,步履不稳、腹胀纳差,小便频数,舌苔薄白,舌质暗或瘀斑,脉细或沉细无力。治以益气化瘀,选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党参、当归、川芎、红花、地龙、桃仁、赤芍、枳实、云苓、白术、甘草。
肝肾阴虚
证见肢体偏软、麻木,筋惕肉瞬,阵发性眩晕,瞬时性视物昏瞀,神情呆滞,口燥咽干,心烦易怒,大便不畅,舌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治以补益肝肾、活血通络,方选左归丸、活络效灵丹加减:熟地黄、山萸肉、枸杞、怀牛膝、菟丝子、女贞子、天麻、白芍、黄精、龟胶、丹参、玄参、制乳没、钩籐、川楝子、郁金等。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735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常见病针灸治疗歌诀汇总
下一篇: 清代名医王锡鑫:看病歌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