煴煴灸春季调理你要了解的春季调理《黄帝内径》特别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当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正气相对虚弱,卫外不固的情况下,或人体阴阳失衡,病邪内生,或外邪乘虚而入,均可使人体脏腑组织经络官窍功能紊乱,从而发生疾病。
正气不足是疾病、尤其是感冒发生的内在根据,正气不足,抗邪无力,特别是肺与皮毛功能低下,卫气虚弱,外邪得以乘虚侵袭人体,从而引起感冒。
1、坚持艾灸、培养正气:前面重点介绍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艾灸温阳补气,培元固本,可有效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抵抗致病外协的入侵。所以,为了防患于未然,您平时可以坚持艾灸:神阙、气海、命门、足三里。
2、保持心情舒畅和足够的休息:避免熬夜,每晚要保证6—8小时的睡眠时间,以免消耗人体正气。
3. 早晚加件衣:老人、小孩和一些身体虚弱的人,相对而言“正气较弱”,在早晚出门时一定要带一件外套。
4、居室常通风:注意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不要在居室内吸烟,以减少污染,防止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5、生命在运动:人体的机能是“用进废退”,进行一些适度的锻炼,可能有效激活人体潜在的能量,对人体健康、预防感冒大有益处!
6、艾烟熏室:在工作单位,学校,家里想自己预防感冒病毒传播,可以在上班前,上学前,和家里用艾烟熏的方式来消毒。
具体方法:用一个艾柱,放在磁盘内点燃,这种艾烟足可以杀灭病毒。一个艾柱暴露点燃的时间大约在10-15分钟,点燃后,室内在15分钟后再开窗换气就会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还不了解煴煴灸?客服一对一线上咨询+招商政策+售后服务
请添加客服
微信ID:CN13059104161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邮箱:2042938103@qq.com),立即处理。
{五味古法中医}
民间中医网
华夏中医网
原始点论坛
中华传统文化论坛
(撰稿支持)
| 上古传承 经典中医 |
已入驻腾讯新闻、凤凰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悦读、ZAKER、鲜果阅读等客户端
原始点公益联盟成员
投稿、商务合作,联系微信
『 五味古法中医 』
传统中医,专家团队
健康养生之术、膳食调理之法
高质量健康生活养成计划请长按此QR码:
品牌传播 | 企业专访 | 投稿合作
请添加QQ:40304452
艾灸方法:选取好的艾条,记住治疗气管疾病不能用次的艾条,差的艾条里面杂质很多会对气管产生二次伤害。那么好的艾条也会有烟,但是他的杂质少,艾烟就不会很呛。如果您为了治疗气管炎,怕烟,还想艾灸,那么您也可以选择无烟艾灸棒,这个艾条也一样会有作用的。
艾灸取穴:以大椎和天突为主穴,兼顾膻中,肺俞,神阙,关元,足三里。还是那句话,一定要把疾病包起来艾灸,这就叫“包围战”,患处艾灸十分重要。
艾灸方法:大椎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背在大椎部位,也可以手持艾条熏灸。时间在20分钟左右,天突,也是艾灸20分钟左右,如果怕烟呛着,您可以手持艾条,平躺,开始熏灸,烟往上冒,不会呛到眼睛和鼻子。然后您可以和这个网友一样,从天突一路走来到膻中,到神阙,热度以您可以承受为度。
使用工具:一般治疗气管炎,如果使用有烟艾条,可以买单眼艾灸盒和双眼艾灸盒。如果买无眼艾条,工具很少,您只能是手持艾条熏灸了。如果图方便,也可以使用艾灸罐,但是效果照艾灸盒差之,也比你不灸要强很多。
早春时节,北方的气温仍旧偏低,特别容易引起风寒感冒。中医认为,治风寒感冒一是要恢复卫气的卫外功能,其实艾灸就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而且治疗的效果也很好的哦。以下是我推荐艾灸大椎穴合谷穴治感冒的灸法知识,欢迎阅读!
艾灸大椎穴合谷穴治感冒方法
大椎穴 大椎穴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低头时后脖子正中有骨头突起的地方即是。大椎穴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有生阳强壮的作用,为强壮保健要穴之一。主治发热、感冒、疟疾、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精神分裂症、癫痫及阳气不足引起的四肢发凉、肩背冷痛、身体虚弱等,灸之可以增强卫气功能、疏风散寒、解表退热。将艾条(中药店有售,价格便宜)点燃后,悬于穴位之上熏烤,艾火距离皮肤应适宜,既要有温热舒服的感觉,又不可伤到皮肤。每次10分钟。
合谷穴 即我们俗称的虎口。合谷穴具有通经活络、清热解表的功效,可以治疗发热恶寒、头痛、咽喉肿痛、耳鸣耳聋、疔疮、经闭、隐疹等许多病症,感冒时艾灸合谷对鼻塞、流清涕特别有效。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左鼻塞应灸右合谷,右鼻塞则灸左合谷。灸的方法同上,每次灸5分钟即石丁。
艾灸的注意事项
1.灸法的先后顺序 一般情况,先灸上部,再灸下部;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就壮数而分,先灸少而后灸多;就大小而分,现灸艾炷小者而后灸大者。如脱肛的灸治,先灸长强穴以收肛,后灸百汇以举陷,先灸下而后灸上。
2.灸法的补泻 灸法的补泻,需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艾灸补法是在点燃艾炷后,不吹艾火,缓缓燃尽为止,以补其虚;艾灸泻法是在点燃艾炷后,一口快速吹旺艾火,至燃尽,使艾火的热力迅速透达穴位深层,以泻邪气。
3.灸法的禁忌证 ①禁忌穴位、部位:一般面部穴位、乳头、大血管等部位均不宜使用,不宜直接灸,以免烫伤形成瘢痕。关节活动部位,不宜用化脓灸,以免化脓溃破,不宜愈合。②一般空腹、过饱、极度疲劳或对灸法恐惧者,应慎用灸法。对于体质虚弱者,灸时艾炷不宜过大,刺激量不可过强,以防晕灸发生。一旦发生,应立即停止施灸并及时处理。③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灸。④施灸过程中要防止燃烧的艾绒脱落烧伤皮肤和衣物。
4.灸后处理 在施灸过程中,如果施灸过量,时间过长,局部可出现水疱,只要不擦破,任其自然吸收,可不留后遗症;如水疱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疱,放出水液,再涂以龙胆紫。瘢痕灸者,再灸疮化脓期间,疮面局部勿用手搔抓,应保护痂皮,并保持清洁,以防止感染。
艾灸后的症状
有麻感、穴位冒寒气。灸后膝盖处有向外冒风感或发麻感;还有艾灸命门穴或肚脐是涌泉穴发凉,属风邪外排或寒湿气外排现象。
红白相间斑点。如果灸后皮肤潮红不均匀,潮红中间夹杂大小不一的浅白色斑点,有的甚至白色多红色少!这是由于局部经脉不通、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提示要继续进行艾灸治疗,直到灸处温热感增强,灸后皮肤白色斑点消失,出现均匀的潮红、汗出为一个疗程的充足剂量。
皮肤成片潮红、有水汽。在艾灸过程中,穴位周围皮肤还会出现成片的潮红,甚至有水汽,手摸起来有潮润的感觉(一般在用灸盒或灸罐施灸的情况下出现这种现象,艾灸悬灸较少出现这种反应),这种反应多是表明一次的灸量已经相对足够,可以停止本次施灸。
出现皮疹,发痒。如体内湿气较重,灸治过程中面部或身体上会出现小皮疹,并且发痒,这是体内湿气外排的表现。此种情况可继续施灸以观察,如皮疹自行消退则罢,不退或加重则可加灸曲池、合谷。妇科问题严重的患者,施灸时就会在肚脐周围,腹股沟处出现这些症状。
穴位深处出现响动。有时在施灸过程中,特别是在施灸一定疗程之后,灸友会感觉在穴位深处有响动,这是达到一定灸量之后,长久积滞的经络得以疏通的表现。久病和难治性疾病多在出现穴下深处有响动之后明显好转。
艾灸保健的原则
1、艾绒质量
选择质量好的艾绒。劣质艾绒,生硬不团聚,燃烧时火力暴躁,易使患者感觉灼痛,甚至熏烤时石粒脱落,灼伤皮肤。
2、环境通风
环境应保持通风,避免艾烟过浓,伤害人体。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特别是哮喘病人慎用艾灸。
3、施灸部位
施灸的部位,妊娠期妇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颜面五官、阴部、有大血管分布的部位不宜直接灸;头部、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不可多灸。
4、避免烫伤
施灸时应及时调整灸火与皮肤间的距离。有些患者局部寒气大,初灸时,对艾火的忍耐力强,常常不知不觉将艾火靠近皮肤,结果将皮肤灼痛。实际上,以灸至皮肤发红为度,每次灸10?15分钟为宜。
5、注意次数
体质壮、病情轻、病程短者,灸治1?2次即可;体质差、病情重、病程长者,可灸数月乃至1年以上。初灸时,每日1次;长期灸治者,3次后改为2?3天1次。
猜你感兴趣:
1. 艾灸养生的好处与禁忌以及适用治疗的病证
2. 艾灸哪个穴位可以补气
3. 巧用艾灸治夏季感冒
4. 流鼻涕艾灸的方法是什么穴位有哪些
5. 艾灸哪个穴位补气血
6. 乳腺增生的外用药方和艾灸穴位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73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王氏蛇咬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