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咳喘的患者,彭老本文都是经验之谈,每一句都是干货。喘息
新病发喘多见实证,久病发喘多见虚证。呼气困难多病在肺,吸气困难多病在肾。有痰者,多病在脾肺。由此,治疗喘疾,调理肺、肾、脾即可。针刺虽有即刻缓解之效,但疗效不巩固。唯灸疗效可靠。
灸穴:中府、肺俞、关元、肾俞、中脘、脾俞。
配穴:喘急发作,不能平卧者,速针刺内关、人迎,待喘缓解后,再行灸疗。
痰雍盛而急喘者:针丰隆、天突、膻中。
挟风寒者:针大杼、风门。
气从脐下起,直冲而上者,多为阴虚,宜针。取穴:照海、太渊、公孙、曲泉。
年久难愈的喘症:不愿接受灸疗时,可取膻中、曲泽、鱼际,均可点刺出血。并于肺俞、膈俞用散针刺,再拔火罐。常可收止喘之效。
冷哮虚喘者:宜灸膏肓、气海、太溪。亦可施五炷灸:中脘、巨阙、下脘、梁门。
推荐艾灸工具煴煴灸
煴煴灸
优点:悬灸微烟、渗透性强、易操作、随时随地灸、多穴位同时灸
燃烧时间:30分钟左右
方便指数:★★★★★
效果指数:★★★★★
推荐指数:★★★★★
点击查看
火爆招商中煴煴灸
健康中国 传煴百年
风热感冒视频学习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邮箱:2042938103@qq.com),立即处理。
{五味古法中医}
民间中医网
华夏中医网
原始点论坛
中华传统文化论坛
(撰稿支持)
| 上古传承 经典中医 |
已入驻腾讯新闻、凤凰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悦读、ZAKER、鲜果阅读等客户端
原始点公益联盟成员
投稿、商务合作,联系微信
『 五味古法中医 』
传统中医,专家团队
健康养生之术、膳食调理之法
高质量健康生活养成计划请长按此QR码:
品牌传播 | 企业专访 | 投稿合作
请添加QQ:40304452
9 花椒盐浴法配方:花椒10克,粗盐20克。
用法:将上药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倒入盆中,待水温合适时泡入双脚。
疗程:每晚1次,每次20分钟,3日为1疗程。
适应证:脚气。
10 白糖法脚用温水浸泡后洗净,取少许白糖在患脚气部位用手反复揉搓,搓后洗净,不洗也可以。每隔两三天一次,3次后一般轻微脚气患者可痊愈,此法尤其对趾间脚气疗效显著。
11 艾灸法1、将艾条一端点燃,找到阳陵泉穴、足三里穴,用回旋灸法同灸10~ 15分钟。
2、找到三阴交穴,用艾条以温和灸法灸10~ 15分钟。
3、找到涌泉穴,用悬灸法灸该穴10~ 15分钟。
上述艾灸方法如对穴位不确定的,建议在专业的医师指导下进行艾灸,以免伤及自身。
备注:以上中药方需在专业的中医师操作下进行使用。
12 有脚气需注意1、注意足部清洁, 保持皮肤干燥。每天清洗足部数次,勤换袜子。洗脚盆及擦脚毛巾应分别使用,以免传染他人。
2、平时不宜穿运动鞋、 旅游鞋等不透气的鞋子,以免造成脚汗过多、脚臭加剧。
3、勿吃容易引发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葱、生蒜等。
4、脚痒时切记不可用手抓脚,以免染上手癣。
5、不可用热水烫脚止痒,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引发感染。
6、洗脚时不要使用碱性强或有刺激成分的香皂,也容易导致皮肤更加干燥,使皲裂、瘙痒加重。
针灸方面包括古今类的书比较多,张缙教授校对的《针灸大成》。黄龙祥教授白绿红三书,即白本《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绿本《经脉理论还原与重构大纲》和最近新出红本《中国古典针灸学大纲》,但上面三本书,学术段位很高,难啃,可先看《黄龙祥看针灸》。
此外针灸理论还可以看看中医科学院赵京生教授的著作。偏实用的,《一针疗法》,《针道摸象》,贺普仁,彭静山等等前辈的书……
我个人平时临床也结合董氏奇穴,推荐邱雅昌老师的董氏奇穴书,其实学董针我觉得一本就够了,杨维杰老师的书有些夸大成分。其它的不错的针灸书籍推荐在下面你可以参考一下
回答中的针灸书籍还有其它因为篇幅有限未发布出来的针灸书籍大概一千多本
注意看回答中几本针灸书籍图左上角,这些中医针灸书籍及其它的中医书籍都出自于此
一、针灸基础相关书籍:
10.《高式国针灸穴名解》 高式国
11.《针灸理论解读--基点与视角》 赵京生
12.《针 灸 学 释 难》 李鼎
13.《内经针灸类方语释》 张善忱 张登部
14.《针灸基本功》 谢锡亮 关玲
15.《刺法灸法学》 陆寿康
16.《各家针灸学说》 魏稼
17.《难病针灸典籍通览》 刘立公 顾杰
二、针灸临床相关书籍
18.《一针疗法·灵枢诠用》 高树中
19.《针灸秘验与绝招》 彭静山 费久治
20.《针 道 摸 象》 王文德
21.《结构针灸刺法经验》 关玲
22.《贺普仁针灸传心录》 贺普仁
23.《金针王乐亭经验集》 张俊英等整理
24.《盛氏针灸临床经验集》 盛燮荪
25.《郑魁山针灸临床经验集》 方晓丽
26.《靳三针疗法》 袁青等
27.《魏稼教授针灸医论医案选》/《魏稼针灸经验集》
28.《热敏灸实用读本》 陈日新等
29.《灸绳》 周楣声
30.《临床针灸反射学》 金观源等
31.《头针疗法》/《针经》 焦顺发
三、针灸理论与临床进阶必备书籍
32.《针灸腧穴通考》 黄龙祥 黄幼民
33.《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 黄龙祥
34.《中国针灸刺灸法通鉴》 黄龙祥
35.《经脉理论还原与重构大纲》 黄龙祥
36.《系统针灸学--复兴“体表医学”》 朱兵
四、其它针灸书籍
中国针灸奇术(石学敏)
中国针灸奇桉(申倬彬)
中国针灸学术真(焦顺发)
中国针灸学讲义(承澹安)
中国针灸学辞典(超清版)
中国针灸学(程莘农)
中国针灸对穴疗法(陈德成)
中国针灸急症验桉(周志杰 )
中国针灸推拿集成(周日清)
中国针灸歌诀(周志杰)
[特效穴位使用手册].萧言生.扫描版
[石学敏针灸学].石学敏.扫描版
[肌肉起止点疗法:反阿是穴].张文兵.霍则军.扫描版
[观手治百病].王虹等.扫描版
[针到病除:独特针灸治病绝招].杨光.扫描版
[针灸学释难(增订本)].李鼎.扫描版
[针灸治痛].贺普仁.扫描版
人体经络使用手册(超清彩图版)
传统实用针灸学(范其云 编着)
传统针灸辨证处方(张道宗)
元代珍稀针灸三种(高清版)
内经针炙类方与临床讲稿(超清版)
中国针灸治疗事典(郭有昌)
中国针灸治疗学(邱茂良)
中国针灸独穴疗法(陈德成)
中国针灸穴位图谱(王玲玲)
中国针灸证治通鉴
中国针灸魂(上册)焦顺发
中国针灸魂(下册)焦顺发
九灵针经 气功针经合璧
刺血疗法(王秀珍)
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全书(超清版)
中国足针疗法(李家康)
中国针术临床实践(陈积祥)
中国针灸临床治疗学(臧郁文)
中国针灸全图 使用指南(周立群)
中国针灸刺灸法通鉴
中国针灸刺灸法通鉴(黄龙祥)
中国针灸器械学-
中国针灸处方大成
[三棱针疗法图解-贺氏针灸三通法之三].贺普仁.扫描版
[中医学解难-针灸分册].天津中医学院.扫描版
[中华针灸学].项平.王玲玲.扫描版
[五雷神针].武强.扫描版
[人体药库学].周尔晋.扫描版
[双针速效疗法].胡兴立.扫描版
[图解针灸一学就通].林政宏.扫描版
[图解针灸大全].谭小春.扫描版
[天元针刺术:旋转补泻古法].李建宁.李建静.扫描版
杜越五临床治疗经验集(杜越五)
民间针灸绝技1959年版
活人金丹针灸秘要(超清版)
浙江名中医临床经验选辑(第一辑)
浙江近代针灸学术经验集成(杨楣良)
浙江针灸名家临证录(超清版)
火针疗法图解——贺氏针灸三通法之一(贺普仁)
火针等刺法入门(朱江)
火针(刘保延)
灸具灸法(贺普仁)
灸刺汇通(林竹朋)
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应用与研究(周楣声)
灸法(基础 临床 保健)【谢锡亮】
灸疗·拔罐·刮痧(董少萍)
灸疗偏方(赵琼)
灸疗治百病(刘长江)
灸绳(周楣声)
现代针灸学(超清版)
电针基础与临床(张兆发)
电针疗法治百病(温木生)
百病蜂针疗法(房柱)
百症赋__精解
百症针灸用穴指南(全建庭)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王国瑞.文字版
[承淡安针灸经验集].项平.夏有兵.扫描版
[文王功中医学:基础与针灸].杨启润.扫描版
[毫针疗法图解-贺氏针灸三通法之二].贺普仁.扫描版
[活人金丹针灸秘要].张鸿谋.扫描版
[活神仙点穴绝技].邵发明.扫描版
[火针疗法图解-贺氏针灸三通法之一].贺普仁.扫描版
[灸法速成图解].刘乡.诸葛建.扫描版
切脉针灸 黄帝内经针法
切脉针灸治癌症
刺灸手法图解(吴富东)
刺灸法汇论(陆瘦燕)
刺疔捷法-1876年首刊版
刺疔捷法pdf(另一个版本,相机版)
刺血疗法治百病(程爵棠)
中国手针疗法(王富春)
中国新针灸学汇编(张中和)
中国最新针灸疗法--百病神针
中国梅花针 第二版 钟梅泉
中国特种针法临症全书(尹远平)
中国特种针法全书(冯春祥)
中国特种针法(孙启凤)
中国针灸处方大成(王立早)
中国针灸处方学(肖少卿)
中国针灸复健医学(刘胜敏)
中国针灸大全 上编 针灸学基础(王雪苔)
中国针灸大全 下编·针灸学临床 附编·针灸学文萃(王雪苔)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73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民间老中医治骨质增生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