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强调“医不知此,罔探病机;仙不知此,难安炉鼎”。可见他对“奇经八脉”的重视。
八脉里有八个代表性的穴位: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锐眦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今天重点说一下大家不常用的足临泣穴
足,指穴在足部。临,居高临下的意思。泣,就是泪。该穴名意指胆经的水湿风气从上向下在此化雨冷降。气血的运行变化如泪滴从上滴落一般,故而得名临泣。
体内的小柴胡颗粒在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一书中,有一味非常神奇的方剂,叫小柴胡汤。这个方子可以解表散热、疏肝和胃,有治疗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之功。其实我们的身体中也有一味类似于小柴胡汤功效的大药,就是足临泣穴。
道家认为少阳胆经之气是人的原始祖气,主升发。阳气升发不足,人体的气血就不能正常地供应全身,从而引发很多疾病。临泣穴是胆经上的主穴之一,连通带脉,也是一个调一穴而梳理两经脉的妙穴。带脉是沿人体肚脐一圈,像是人体正中系了一条玉带,能约束纵行之脉,增强经脉之间气血运行的联系,是关乎人体健康非常重要的一条保健经脉。
足临泣穴不仅有治病的效果,还有诊断的功能。平时点按足临泣穴,如果感觉疼痛,就要注意一下胆囊是否有息肉或者炎症。最常见的是清晨起床后口苦咽干,这是典型的少阳病,体内有热,可以在临睡前点按此穴,泻肝胆之气以降逆。如果有气喘的人,这个穴位还有定喘的功效。在临床上使用小柴胡颗粒配合点按足临泣穴,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医疗效果。
治疗头痛有奇效足临泣一穴具有通达阴阳,调和气机,升清降浊,清头开窍之功效,点按此穴可使经脉气血得以通畅,头痛得以平复,对病程较短者,往往有立竿见影之效。尤以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感冒头痛疗效更为显著。
方法点揉足临泣穴,手法由轻到重,以酸痛较明显的位置最佳,每侧按揉两分钟左右,也可以两侧同时进行,按至头痛明显减轻乃至消失。后用推拿常规手法治疗头部,重点按揉风池、太阳、头维、百会等穴。或根据症状辨证加减手法,巩固疗效。
例1:李某,女, 46岁,干部,2009年4月25日就诊。主诉因昨日与别人生气,夜间休息不好,早起出现头疼,精神萎靡,遂用上法治疗,点按一侧足临泣2分钟,头疼减轻,点按另一侧足临泣后头疼基本消失,然后又配合相应的推拿手法治疗后头痛完全消失,电话随访未再发作。
例2:刘某,女, 48岁,企业经理,已婚,2009年7月18日就诊,主诉:患偏头痛已4年余,反复发作,遇劳或情志不畅时发作频繁、头痛以左侧颞部为甚,伴失眠、纳差、常期服用安定、地吧唑、谷维素等西药,效果不显。西医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经采用上法治疗一次立即见效,次后头痛明显减轻,为巩固疗效,每隔两日治疗一次,共30次,随访一年未再复发。
——节选自张树岭的《点按足临泣治疗头痛临床观察》
足临泣之所以能治疗头痛:①它为足少阳胆经穴位。足少阳胆起于目外次眦的瞳子髎,在头面部分布较广泛。
②本穴为足少阳胆经五输穴之输穴,为其经络之气上下,出入之所,主病体重节疼。
③本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八脉交会穴曰:“头风痛肿项连腮,眼肿赤痛头旋,……临泣针时有验。”
在治疗偏头痛中,足临泣常和外关穴搭配,点揉或施灸,效果都不错。
推荐艾灸工具煴煴灸
煴煴灸
优点:悬灸微烟、渗透性强、易操作、随时随地灸、多穴位同时灸
燃烧时间:30分钟左右
方便指数:★★★★★
效果指数:★★★★★
推荐指数:★★★★★
点击查看
火爆招商中煴煴灸
健康中国 传煴百年
慢性肝炎的艾灸学习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邮箱:2042938103@qq.com),立即处理。
{五味古法中医}
民间中医网
华夏中医网
原始点论坛
中华传统文化论坛
(撰稿支持)
| 上古传承 经典中医 |
已入驻腾讯新闻、凤凰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悦读、ZAKER、鲜果阅读等客户端
原始点公益联盟成员
投稿、商务合作,联系微信
『 五味古法中医 』
传统中医,专家团队
健康养生之术、膳食调理之法
高质量健康生活养成计划请长按此QR码:
品牌传播 | 企业专访 | 投稿合作
请添加QQ:40304452
穴位的按压,对,急性头痛,有一定的止痛作用,按压,以下四个穴位可缓解头痛,第一,内关穴,第二,另外个学位,就是双耳向上与正中线的交点,这个地方叫,百会穴百会穴的按压也是可以缓解头痛,第三,硬糖,也是可以缓解头痛,第四,风驰,有些患者会觉得脖子硬脖子,锦,这类患,按压风池穴,一般,顺时针30次逆时针30次平均一秒钟一次的按压,速度,每次按压一分钟。结果来自百度,健康,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特征,时,发作性,多先做,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一般持续4至72小时,偏头痛的治疗目的是减轻或者终止,头痛的发作,缓解伴发症状发发头发头发一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帮助缓解,一,发作期治疗,对于轻中度的偏头痛,可以单一使用阿司匹林布洛芬萘普生等,对于中重度偏头痛患者,发作严重时,可以直接选用,麦角类制剂,比如,line,另外也可以使用,蒲,比如,头痛呕吐症状。来两氯普胺,二,预防性治疗对于频繁发作,偏头痛的患者或者急性期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预防性,小剂量单药开始服用逐渐加量至合适剂量,持续六个月之后,缓慢减量或者停药,常用的药物有谱,桂利嗪,并无酸钠等,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顾,自己盲目用药,三,生活调理,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规律作息,尽量避免诱发偏头痛的因素,比如受良,劳累紧张即使巧克力等,同时要注意适当增加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部分患者在60至70岁,偏头痛不再发作。
中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百脉所通”,既有经络相连,又有眼、耳、鼻、口诸窍。许多疾病的症候都反应到头部。头痛的病因不同,症状各异,轻者头部不适或胀痛,有时疼痛局限于某部位;重者头痛头晕,甚至头部胀痛如裂。如感冒引起的头痛,痛连项背,伴有全身症状;过劳的头痛只限于前头部或颞部。头痛如呈反复发作性的,多为高血压和颈椎病等引起。按摩天柱穴和太冲穴可疏经活络,头痛症状减轻或消失。天柱穴位置:后发际5分,第一颈椎棘突下旁开1.3寸,斜方肌外缘凹陷中。指按法:坐姿,两手交叉拇指分别按住穴位处。先按右穴,然后按左穴,头部向左稍倾,呼气并数1、2,渐渐用力,数3时强按穴位,吸气并数4、5、6,身体放松,头部恢复原位。注意:头部向一方倾斜时,指按另一方的穴位。指擦法:坐姿,用双手拇指在天柱穴上下5厘米左右,呼气并慢慢擦揉天柱穴。左右天柱穴先做指按法一次,再做指擦法一次,即一回。重复动作3-6回。太冲穴位置:足背第一、二趾缝上2寸凹陷中。指按法:坐姿,右脚搭在椅子上,右手中指垂直按住穴位处,呼气并数1、2,渐渐用力,数3时强按穴位,吸气并数4、5、6,身体放松。指擦法:坐姿,用右手拇指在右脚太冲穴上、下3厘米左右,从脚前部向脚根部,呼气并慢慢擦揉。指按法一次,指擦法一次,即一回。左右脚穴位各做3-6回。
您手边的 健康 管理专家
家
庭
医
学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 健康 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导致头痛的原因有很多,许多疾病和压力、熬夜失眠、月经前后、气候温差变化,或者直吹电风扇、冷气、洗头没有吹干等,都可能诱发头痛。甚至有时没有任何诱发原因,也会发作头痛。
中医认为,头痛主要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分为“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两类。
外感头痛是指由风、湿、暑、寒等外在因素引起,内伤头痛则是因脏腑气血虚损或情志等因素引起。因此,有头痛问题的人应先辨识自己的体质或头痛性质,了解重要的诱因,才能有效远离头痛。
许多人在头痛发作时,身边并没有止痛药可以使用,在这个时候,可以先做简易的穴位按摩缓解疼痛,这些穴道的效果就像是像身体里的“止痛药”。
缓解头痛时最通常选用的穴道,主要有合谷穴、太冲穴、太阳穴、风池穴、百会穴、四神聪穴等穴。
←合谷穴 太冲穴↓
位于手大拇指和食指连接的虎口处的合谷穴与位于脚大拇趾和食趾间脚蹼的太冲穴有类似的作用,但合谷穴属阳,太冲穴属阴,两个穴道配合起来具有平衡阴阳、平肝熄风、祛风止痛的功能。因此,在按摩合谷穴时配合按摩太冲穴,其止痛效果更好。
位于眉梢与眼外角连线中点,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的太阳穴,具有祛风通络的作用。按摩该穴对于偏头痛、眼睛疲劳等症状有明显疗效;至于由风寒引起头痛,则可以按摩在颈后枕骨下与乳突后凹陷处风池穴。
按摩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的百会和百会穴前、后、左、右各开1寸处的四神聪穴,对于缓解巅顶部位的头痛很有帮助。
当然,对于伴有发热、呕吐、眩晕等症状的内伤头痛,以及头颈部外伤引起的头痛,不宜予以按摩。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以免贻误病情。如果按摩后头痛不减轻,也应当求医治疗。(文/曹淑芬副主任医师)
每天阅读3分钟健康 了如指掌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71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6个拉伸动作,拉伸经络来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