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脐,中医称之为“神阙”(变化莫测为“神”,“阙”指要处),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胎儿出生后,脐带脱落留下的疤痕。
肚脐位于髂前上棘水平的腹部正中线上。它是全身361个穴位中唯一看得见、摸得着的穴位,它与人体十二经脉相连,与五脏六腑相通。
从脐带剪断那一刻起,我们才算独立的个体来到这个世界。然而,此后我们似乎就很少关注肚脐了。其实肚脐的作用远比你想象的大。
看肚脐,寻找自己的长寿基因肚脐的不同形状反应了人体不同的程度,《诊病奇侅》中记载“脐大容李者,寿相也。”意思是肚脐大、圆、深,饱满到可容下一个李子,代表了您有丰厚的长寿资本。
肚脐大:肾气足
肚脐圆:脾胃气足
肚脐深:心气足
如果您的肚脐是香蕉型、三角形型,甚至其他形状,就反映了您先天资本不足,身体带有病症。
▲横的、竖的肚脐都称为香蕉型肚脐
捏四边,安五脏养神志中医认为,人体肚脐的四周分别与人体五脏相对应。
心受外邪干扰可表现为心情郁闷,口舌生疮等症状。此时,肚脐上方边缘将有明显的压痛。
肝功能异常,人往往伴随易怒、生气等不良情绪。此时,肚脐左侧边缘就会有明显的压痛
脾功能异常,人会表现为疲倦乏力、没有食欲、腹胀、腹泻或大便稀溏等。此时,肚脐中心常常会出现明显的压痛。
肺受外邪干扰可表现为感冒、咳嗽等症状。此肚,脐右侧边缘将有明显的压痛。
肾虚常常表现为腰膝酸软、健忘、四肢发冷等症状。此时,肚脐的下方边缘就会有明显的压痛。
因此揉捏肚脐四周可以安五脏、调情志,从而达到形、气、神的和谐统一。还可以有效改善自闭症和预防老年痴呆。
方法:
食指伸到肚脐眼里,拇指在外面,一起沿着肚脐边捏,每天捏10圈或者20圈。
4种揉腹方法,功效各不同① 揉脐腹
“揉法”是用指腹或手掌,紧贴身体某一部位做回动按摩。
动作:两掌相叠,以肚脐为中心,做顺时针按揉。速度柔缓,用力均匀。
功效:增加腹腔压力,刺激直肠神经,促进粪便排出,减轻便秘。
② 推少腹
“推法”是用指腹或手掌,在身体一定部位沿一定方向往返推移的按摩手法。
动作:推少腹时,两掌从两肋乳根处开始,从上到下推向小腹,掌根用力。
功效:两胁是肝气容易郁结的地方,经常推摩少腹可疏肝理气,解决情绪问题导致的消化不良。
③摩脘腹
“摩法”是用指腹或手掌,在身体一定部位做环形移动的按摩手法。
动作:摩脘腹时,两掌相叠从胸口开始,向小腹摩运。然后两掌分开,沿腹股沟向两侧摩运,再沿两肋向上,经乳根到达胸口。反复几十次。
按摩时,正好可以刺激到中脘穴。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处,或者肚脐上方4寸的位置。
功效:中脘穴有健胃消食、疏肝养胃的作用,胃不好的人可常按。
④揉腹侧
动作:用两手掌大鱼际侧面,沿乳根来回摩擦,速度稍快,大约3次/秒,感觉该区域微微发热为好。
用手掌在两侧腹部顺时针按揉(如上图),速度柔缓,约做30次,感到腹部两侧温暖舒适。
功效:有利于健脾理气、舒肝解郁、调和肝胆脾胃。
捏四边和揉腹,平日里都可常做,不拘时间地点和方式,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推荐艾灸工具煴煴灸
煴煴灸
优点:悬灸微烟、渗透性强、易操作、随时随地灸、多穴位同时灸
燃烧时间:30分钟左右
方便指数:★★★★★
效果指数:★★★★★
推荐指数:★★★★★
点击查看
火爆招商中煴煴灸
健康中国 传煴百年
【每日灸一灸】风寒感冒(身痛较重)视频学习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邮箱:2042938103@qq.com),立即处理。
{五味古法中医}
民间中医网
华夏中医网
原始点论坛
中华传统文化论坛
(撰稿支持)
| 上古传承 经典中医 |
已入驻腾讯新闻、凤凰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悦读、ZAKER、鲜果阅读等客户端
原始点公益联盟成员
投稿、商务合作,联系微信
『 五味古法中医 』
传统中医,专家团队
健康养生之术、膳食调理之法
高质量健康生活养成计划请长按此QR码:
品牌传播 | 企业专访 | 投稿合作
请添加QQ:40304452
肝脏,在人体的器官排名里面,其重要性绝对是不可否认的。一方面,它既是重要的代谢器官,可以帮助身体及时化解和排出很多有害的毒素。另一方面,它又是很重要的合成器官,身体里面有很多重要的物质,都必须依赖于它,否则也不能够正常地运转。
因为有肝脏的异常,所以会牵涉到有些疼痛,有的时候,这种疼痛时持续的,但是表现不是很强烈,通常是在晚上,由于躺着的时候,会表现出断断续续的,隐隐作痛的感觉。可能在改变的睡眠的姿势以后,这种疼痛又会稍微缓解。
肝脏的位置会轻度的上移,最后也会导致肺受到挤压
如果肝脏的体积不断变化,因为水肿,或者是硬化导致的,那么在睡眠的时候,肝脏的位置会轻度的上移,最后也会导致肺受到挤压,最后就会出现呼吸受到影响,轻者可能会出现呼吸不畅,重者则直接出现窒息感,等等。
肝主要发泄,肝气郁结,常见症状包括烦躁、红肿、眼痛、胸肋疼痛;缺乏肝气上升,常见症状包括眼疲劳、腰膝软软、失眠,影响睡眠等。
肝脏是血液储存的器官,心脏是血液的动力器官。二者相因相用。在白天,储存在肝脏中的血液由心脏运输,并且身体可以被激励并自由移动。在晚上,身体开始休息,血液回到肝脏。
肝功能不好的情况下,可能并不会表现为失眠
有一些慢性肝病患者,肝功能不好的情况下,可能并不会表现为失眠,而表现为睡眠不深、多梦、容易惊醒。特别是一些有肝性脑病的患者,表现得尤为明显,患者的梦,可能显得非常离奇,醒来以后,还常常沉浸在梦中的世界,甚至有的人呈现昼夜颠倒的现象。
这种现象和血氨升高以及假性神经递质在神经突触部位的堆积,导致神经传导功能障碍有关系,有“搭错线”的感觉。严重的酒精性肝病,由于在肝损害的基础上,又有酒精对脑细胞的伤害,表现得更为明显。
中医学认为,人的五脏皆有神志,“心藏神,肝藏魂
肝不好是非常影响睡眠的。中医学认为,人的五脏皆有神志,“心藏神,肝藏魂。人卧血归于肝”。睡眠时心神和肝魂得到血液的濡养,人体就能进入深度睡眠。倘若心神和肝魂得不到血液的濡养,心神和肝魂就会躁动,继而出现多梦、甚至失眠的情况。
肝脏虽然不属于消化系统,但它却主宰了整个消化系统的运行,既能够舒泻脾胃,也能促进胆汁的分泌。当肝脏出现问题之后,脾胃功能也有可能失调,导致吸收出现障碍,从而引发腹泻、起夜频繁等等的问题。
晚上一睡着就开始做梦,有时还会在梦里醒来,睡着又开始做梦,第二天起床,会注意力不集中,头昏脑胀。
情绪对肝脏的影响非常大
情绪对肝脏的影响非常大,如果经常发脾气、生气、抑郁,肝脏会受到影响。因此,想要肝脏健康,要保持好的心情,学会缓解负面情绪,如通过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等方法。
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90%以上的乙醇都要在肝脏代谢,乙醇脱氢酶会把乙醇变成乙醛,乙醇和乙醛都可以使肝细胞反复发生脂肪变性、坏死和再生,诱发酒精性脂肪肝、肝炎、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总的来说,养肝就是在养命,若你睡觉过程中经常出现以上几个异常,最好别大意,或许是身体在提醒你要注意养肝了,不然拖久了,可能会拖出病来,缓解难度也会增加。通过饮食、情绪来调理,同时也要规律作息、坚持适度运动,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肝或能一天天好起来。
以前经常听妈妈说推腹的重要性和诸多好处,可惜那个时候我实在是太忙了,根本不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妈妈说的这些自然是左耳进右耳出,压根就不重视。直到这些年身体各种亚健康,才被迫开始关注身体。见证了妈妈多年坚持揉腹带给她的益处,去年我也开始用揉腹仪揉腹,坚持到现在,身体非常受益!
腹部往往是首先形成肥胖的根源,长此以往痰湿瘀毒、脂肪寒凝积聚于腹部,堵塞经脉,造成经脉不通,气机升降不畅,严重影响了经脉正常运行,腹部越积越大,甚至久积成病。所以说腹部积聚的形成便成为了万病的根源。
“一源三岐”,腹部是人体生命点
腹部是人体生命点的重要部位,任何动植物都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生命点。水稻扦秧时把根拨断了许多,把叶子割去了一半,水稻反而生长的更好,俗话说,枯木逢春,老树发新枝。但是只要你把生命点破坏了,这棵植物很快就会死掉。
人体腹部也有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生命点,谁一旦伤害了它,就会出现许多莫名其妙的怪病和所谓的奇难杂症。
曾经有一位妇科主任医师的学生说,她已退休的老师做了一辈子的子宫切除手术,跟踪调查后才发现,子宫切除后造成人体的生理心理体形变化太大了,严重影响了身体的健康和家庭的和谐生活。
人体经脉气血运行的根源在哪里呢?为什么人体的生命点这么重要呢?人体的生命点究竟在什么地方呢?为什么和尚、道士、都拼命去练气功,首先要气沉丹田呢?
中医养生根据冲任督三脉循行的规律。冲任督均起于小腹之内胞宫之下,形成“一源三岐”的人体生命点。
任脉有统化全身各阴经,主管五脏的作用。
督脉有总督全身各阳经,主管六腑的作用。
冲脉有总领全身气血的作用,在任督的共同调节下,通过经络营养全身五脏六腑。
所以,小腹之内胞宫之下的人体生命点就显得至关重要,为什么称它为生命点?因为它是人体经脉气血正常运行的源头。
“男不能露背、女不能露腹”
《易经》卦象腹部为“坤”卦,而女性在八卦里本身就是以“坤”卦为主卦也为土,因此,腹部对女性的寓意要超过男性,总体来说,男性是以胸背部为重要点。因为他代表的是乾卦为金。
故很多现代的女性朋友很多妇科病都来自于对腹部和腰部的不重视,尤其是露脐装与低腰裤最为害人。很多爱美的女孩子可能不知道,腹部的“肚脐”和对面的“命门穴”是必须层层掩护的地方,这两个部位如果平时不加以保护,时常露在外面受风着凉,直接的后果就是: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肌瘤栓塞、巧克力囊肿、不孕、不育、内分泌失调的产生。
所以“男不能露背、女不能露腹”的古训是一定要记住的。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女子多有肚兜对腹部进行保护的原因,肚脐是先天胎儿在母体接受营养和精气的唯一通道,出生后就被阻断了,但是其非凡的意义还是在传统医学中有着非常非常重要的地位。
肚脐在针灸学中称为“神阙穴”,为统治全身性疾病的重要穴位,对于全身性疾病如四肢酸痛、全身性荨麻疹、全身性皮肤病、全身疲劳、四肢无力等常见病通过隔物艾灸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推腹法”治疗慢性病当慢性病
老是不愈,但又不知病因何在、如何治疗的时候,那你就去寻找这个腹部的阻滞点吧,只要把它推开揉散,会发现你的慢性病也随之消失了。
这里介绍的这个健身法,就是“推腹法”。
推腹,顾名思义就是推肚子,用手指、手掌、拳头皆可,由心窝向下推到小腹,简单吧?
这可是最好的健身法。千万不要因其简单而忽略,那样你真是把天上掉下的馅饼当牛粪了。
每天早上起床时要推一次,晚上临睡前推一次,平常无聊时也可推推。有人一推就会打嗝放屁,那是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效果最好;有人则会腹中水声咕咕,这是在推动腹中沉积多日的浊水,这种湿浊如果不及早排出,循经上头则头痛眩晕,滞塞毛孔则发皮炎湿疹,遇肝火则化痰,逢脾虚则腹泻,遗患无穷,必须及早清除。
“胃不和则寝不安”
“胃不和则寝不安”,是说肚子不舒服就别想睡踏实觉。有人长期睡眠不好,或眠浅易醒,或辗转难眠,或噩梦不断,只能靠安定来麻醉神经,真是痛苦不堪。这种情况建议你赶紧推推肚子,会很容易找到阻滞点,然后细心将它推散揉开,坚持下去,你就可以告别漫漫长夜忧愁枕,一觉睡过日三竿了。
有人胸窝下用手一推咕咕有水声,开始时水声很小,推的地方还有些痛,这是“浊气裹水”;越推水声越大,打了几个嗝或放了屁以后,整个肚子就成了水声一片,这是把死水给推活了,很快就可以从膀胱排出了。
这种浊水你不将它排出,它可以长期停在胃肠之间影响脏腑的正常运行。
为什么有些人不爱喝水呢?是因为本来就有水堵在胃肠之间下不去,如再要按西医的倡导每天喝几千毫升的水来排毒,那就先水中毒了。所以喝水能排毒也可中毒,还是要因人而异的好。
还有宿便,一是因为大家一直认为排毒就是排大便,所以很重视,各种常识性的文章也解说得甚为详尽;二是排大便相对于排浊气、浊水来讲容易一些,只要吃些纤维性较高的食物,气血虚弱的再补些气血,使其推动有力而不是强排硬通,不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少吃多餐,饭只吃七份饱。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忌暴饮暴食。
二、改变饮食习惯
按时就餐,坐着吃饭不要站立或蹲着。戒吃辛辣、油炸、烟熏食物如烧烤等,不吃过酸、过冷等刺激强烈的食物,不饮酒,少饮浓茶、咖啡等。多吃素菜和粗纤维食品如芹菜、香菇等。
三、积极食疗和按摩保健
羊肉、狗肉等温热食物均有养胃效果适合胃寒病症;大蒜消毒杀菌可以帮助消除炎症,建议多吃;另外枸杞、银耳、红枣、核桃都可以零食或入菜。饭后、睡前可以搓热双手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环摩64圈。完毕搓热双手按摩小腹。
扩展资料:
脾胃的重要性
中医讲的脾胃其实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包括整个消化系统,并不只是脾和胃两个器官。
打个比方来说,胃像是一个粮仓,脾是运输公司。我们吃下去的食物先由胃初步研磨、消化,再由脾进行再次消化,取精华、去糟粕,把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运至全身。
脾与胃在生理上息息相关,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胃功能不好,必然会影响脾的运化,所以临床上患者往往同时出现食欲不振、饭后腹部饱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脾胃之所以被称为“后天之本”,主要是因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有赖于脾胃输送的营养物质,是生命健康的轴心力量。脾胃有问题,不但影响食欲、睡眠、情绪,时间长了,还会引起器质性疾病。
相反,脾胃健运,能让身体气血充足,保证各个器官有条不紊地工作。
在压力大、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喝酒、暴饮暴食、爱吃冰冷食物、吃腌制食物、久坐少动、焦虑紧张……种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会让原本脆弱的脾胃更加不堪重负。
人民网—脾胃不好百病生?脾胃不好的养护之道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708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五味日知录】外感痰饮咳嗽的用药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