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眩晕袭来怎么办?膈俞穴一敲即好

槐米 2023-07-23 04:02:27

母亲曾有眩晕的毛病,每当眩晕发作时,她都会感到天旋地转,胃中欲呕,眼也不敢睁,只能闭眼躺在床上休息才感觉稍稍好一点。

当时,我苦苦思索:眩晕的根源是因为人体内部的气循行失常,进入脑部;太多的气何以不循常轨而要进入脑部引发晕眩?健康的人,身体之气大多存在于血中,并没有太多在血脉之外。所以,晕眩之病,也许是因为某种原因使气从血中过度溢出后跑到了血脉之外。如果把气引入血中让其回归本位,能否奏效呢?思虑很久,我最后想起一句话:“血会膈俞。”既然“血会膈俞”,那么好好处理这个穴位,也许能够重新引气入血,解除晕眩症状。

于是我找出小保健锤,站在母亲身后,扑通扑通,在背部两侧膈俞敲了十几下。敲后,母亲马上说她已经不眩晕了。没想到真的有效,而且是如此快速,我不免也为之惊讶。

膈俞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位置很靠近肩胛骨下方尖部。把双手自然背到背后,往上稍抬,刚好达到这个位置,可以自己用拳头敲打。我教给母亲这个方法,让她自己平时多多使用,后来,我再未见母亲眩晕发作过。

这个方法非常简单,也很容易操作。我以前曾遇见过几位眩晕病人,均为老人。当时,我的衣服口袋里常常带着小保健锤,见了便在他们后背膈俞位置,隔着外衣用力(力度随衣服多少而定)敲上十几下,每一位病人的眩晕当即就会减轻。由此看来,我当初关于眩晕机理的推导没有错,所以在此给大家介绍敲打膈俞这个方法。

举一个自己的例子吧某日我乘车旅行,因太过疲惫,晕车发作,头晕晕乎乎的。当时我想,晕车的机理应该也与晕眩机理相同,于是在下车之后,我马上把双手背到后头用双拳敲击,没敲几下,头晕随即消失,马上感觉清爽了。看来治疗晕车,敲击膈俞也十分有效。

反正也不花一分一毫,所需时间也是以秒计算,所以,凡遇晕车或眩晕症状,大家尽管放心使用。

选自:栾加芹《不生病的智慧2》

推荐艾灸工具煴煴灸

煴煴灸

优点:悬灸微烟、渗透性强、易操作、随时随地灸、多穴位同时灸

燃烧时间:30分钟左右

方便指数:★★★★★

效果指数:★★★★★

推荐指数:★★★★★

点击查看

火爆招商中煴煴灸

健康中国 传煴百年

【每日灸一灸】消瘦如何用艾灸进行调理?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邮箱:2042938103@qq.com),立即处理。

{五味古法中医}

民间中医网

华夏中医网

原始点论坛

中华传统文化论坛

(撰稿支持)

| 上古传承 经典中医 |

已入驻腾讯新闻、凤凰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悦读、ZAKER、鲜果阅读等客户端

原始点公益联盟成员

投稿、商务合作,联系微信

『 五味古法中医 』

传统中医,专家团队

健康养生之术、膳食调理之法

高质量健康生活养成计划请长按此QR码:

品牌传播 | 企业专访 | 投稿合作

请添加QQ:40304452

脊髓损伤怎样通过中医做康复治疗?

一、脊髓损伤概述

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是指由于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结构、功能损害,造成损伤的相应节段以下出现各种运动、感觉障碍和二便功能障碍,以及肌张力异常、病理反射等相应改变的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疾病。脊髓损伤可造成截瘫、四肢瘫等严重后果。

中医古医籍中未见“脊髓损伤”这一病名。结合本病的临床表现,脊髓损伤应属于中医“痿证”、“瘫证”、“痿痺”、“体惰”的范畴。

在脊髓损伤的中医康复治疗中,首先应说明以下几点:

1.脊髓损伤的诊断和评价参考《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2006年修订)及现代康复医学的评价标准。

2.现代医学疗法尚不能根治脊髓损伤,中医康复疗法亦不例外。

3.中医康复疗法可改善膀胱功能,减轻肌肉萎缩、神经痛,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运动功能及性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4.对各种并发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二、病因病机

中医古医籍中对该病记载较少。关于“脊髓损伤”的最早记载见于《灵枢寒热病》“若有所堕坠,四肢懈惰不收,名曰体惰”。《内经》以后,症状描述比较完整的记载见于明代赵献可的《医贯》:“有一等人,身半以上俱无恙如平人,身半以下,软弱麻痹,小便或涩或自遗”,但未提及病因病机和治法。从汉到明清,据所见其他古医籍,对脊髓损伤并未加以描述。结合现代临床,脊髓损伤的常见病因有车祸、坠落、砸伤及疾病(如脊髓炎、脊髓肿瘤等),而战时多为火器伤。

脊髓的解剖和生理功能与古人描述的督脉相似。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直上颈项至头顶,下达鼻柱到上唇系带处的龈交穴,与任脉相会。《难经二十八难》记载:“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上至风府,入属于脑。”手足三阳经均与督脉相会,督脉对全身阳经脉气有统帅、督促的作用,因此中医学中有督脉“总督诸阳”和督脉为“阳脉之海”的说法。《素问骨空论》中又说“督脉者”,“贯脊属肾”。因此,督脉的功能正常与否,可以影响肾阳的盛衰。

脊髓损伤的中医病机是督脉损伤,肾阳不足。具体内容如下:

(一》督脉外伤,气机紊乱,阴阳失调督脉“总督诸阳”,为“阳脉之海”。督脉损伤,经脉气血阻滞,阳气不能通过督脉输布以温养四肢百骸,则筋肉失其温煦,故肢体麻木不用而为瘫证。瘫证之初,如果救治及时,方法得当,则骨断筋伤可愈,瘀血可去,督脉通行,预后较佳;否则,预后不良。

(二)督脉损伤,肾阳不足

督脉损伤后久治不愈,肾阳失其温熏,肾关不利,二便失司。

(三)肝肾阴亏,虚风内动督脉损伤迁延日久,阳损及阴,肝肾亏损,筋脉不得濡养,肝风内动,故见肢体强直挛急。

此外,督脉受损,阳气不足,临证多变。如阳气不足,卫外不固,稍有外邪侵袭,则邪正交争而出现发热。肺肾阳气不足,可致纳气异常,呼吸困难。瘫痿之人大多生活不能自理,阴部不洁,加之阳气不足,秽浊之邪易侵入膀胱酿成湿热而发为淋证。肾虚则下元不固,因而小便淋沥不已而为淋证。肾阴肾阳长期不足,无以主骨生髓可致骨质稀疏。瘫痪肢体气血运行不畅,加之长期卧床,局部长时间受压,如不及时翻身,可致骨突受压处皮肉腐烂破溃而为褥疮。

总之,脊髓损伤病位在督脉,与肝、肾、肺、脾诸脏相关。脊髓损伤多表现为肝肾不足,痰瘀阻滞经脉,阳气不足以温煦四肢百骸,以至肌肉筋骨失去濡养,肺气不宣,久之则阳损及阴,导致阴阳两虚。

三、类症鉴别

痹证是指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痹证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所致。

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

《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痿,谓手足痿弱,无力以运行也。”“痿”是指肢体痿弱不用,“躄”是指下肢软弱无力,不能步履之意。《内经》指出痿证主要病理为“肺热叶焦”,肺燥不能输精于五脏,因而五脏失养,产生痿软证候。

两者的症状主要都在肢体、关节。痹证是以筋骨、肌肉、关节的酸痛、重着、屈伸不利为主要临床特点,有时兼有麻木不仁或肿胀,但无瘫痿的表现;而痿证则以肢体痿弱不用、肌肉瘦削为特点。痿证肢体一般不痛,而痹证则有疼痛。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用药

1.督脉受损,瘀血阻络

[辨证要点]伤处局部肿痛或刺痛,痛处固定不移,颈段脊髓损伤者呈现四肢瘫痪,胸腰段脊髓损伤者双下肢感觉完全或不完全消失,痛痒不知,麻木不用,筋缓不收,大便秘结,小便潴留,常伴腹胀纳差,心烦少寐,舌有瘀斑瘀点,脉沉涩。

[治法]活血化瘀,疏通督脉。

[方药]通督化瘀汤:当归、赤芍、桃仁、红花各10g,三七粉3g,元胡15g,大黄8g,川断15g,川牛膝15g,炮附子8g。水煎服,每日1剂。

方中当归、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三七、大黄去瘀生新,川断、川牛膝补肾强筋,附子温阳以助疏通督脉,元胡活血行气止痛。如有肝郁兼证者,可加柴胡10g、郁金10g、石菖蒲10g,以疏肝解郁。

2.督脉受损,肾阳不足

[辨证要点]四肢或双下肢筋脉弛缓,痿弱不用,患肢发凉,痛痒不知,大便秘结,小便失禁或潴留,兼见面白畏寒,舌淡苔白,脉沉迟。多见于软瘫。

[治法]疏通督脉,温补肾阳。

[方药]软瘫康:鹿茸15g,鹿角30g,干熟地80g,生地20g,川牛膝25g,杜仲30g,山萸肉25g,炮附子20g,肉苁蓉20g,枸杞子30g,鸡血藤25g,酒当归30g,炙地龙15g,五味子15g。

共为末,炼蜜为丸,麝香5g为衣,每丸10g,每次1丸,温开水服下,每日2~3次。

方中鹿茸、鹿角、附子、肉苁蓉、杜仲、麝香温补元阳,山萸肉、生熟地、枸杞子、五味子补肾敛阴填精以助肾阳,鸡血藤、当归、地龙、川牛膝活血通督。

3.阳损及阴,虚风内动

[辨证要点]四肢或双下肢筋脉拘急,抽搐而不用,遇寒加重,形寒肢冷,肢体痛痒不知或自觉肢体疼痛,小便潴留,舌淡苔白或有瘀斑,脉沉紧。多见于硬瘫。

[治法]活血通督,温阳敛阴,柔肝,祛风解痉。

[方药]硬瘫康:鹿茸15g,鹿角20g,杜仲20g,山萸肉10g,熟地20g,生地20g,乳香10g,没药10g,五灵脂15g,酒当归20g,炮川乌10g,炙马前子0.4g,白附子9g,全蝎6g,乌蛇肉10g,白芍60g,鸡血藤15g,生甘草15g。

共为末,炼蜜为丸,麝香5g为衣,每丸9g,每次1丸,温开水服下,每日2~3次。

方中鹿茸、鹿角、杜仲、山萸肉、生熟地、麝香温补肾阳,五灵脂、炮川乌、炙马前子、白附子、全蝎、乌蛇肉祛风通络解痉,白芍、鸡血藤、当归养血敛阴,柔肝解痉,乳香、没药活血止痛。

由于本病病程较长,除以上三型外,临床多有变证,可根据具体病情辨证论治。

(二)针刺疗法

1.督脉电针疗法脊髓损伤的主要病机为督脉损伤,肾阳不足。治疗上应以疏通督脉,通达阳气为治则。督脉电针可以疏通督脉,运行气血。

操作方法:在受损脊髓平面上下各1~2个椎间隙处,各选一个督脉穴位,选穴时应避开手术瘢痕。针刺时沿棘突倾斜方向进针,针刺的深度以达硬膜外为止。进针深度必须严格掌握,过浅影响疗效,过深则可能造成新的脊髓损伤。针刺颈段和上胸段时尤应慎重。为避免感染和其他不测,要求术者有足够的针灸经验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针刺颈部时应根据病人个体差异,调整进针深度,不可伤及脊髓。针刺到位后,上下两针的针柄上分别连接直流脉冲电针仪的两个电极。接电极前,要把电针仪的开关关闭,并把强度旋钮调至零位,其刺激的电流强度要从小逐渐加大,电流强度以引起肌肉明显收缩,病人能够耐受为准。或者以病人诉下肢出现酸、麻、胀、轻度触电样等感觉即可,电刺激频率为1~2Hz。每天治疗1次,每次30min。

2.头针疗法头针对脊髓损伤病人的运动功能和肢体痉挛状态的改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方法:运动障碍取双侧运动区,患肢痉挛取舞蹈震颤区。采用大幅度捻转手法,每次行针3~5min,可留针20~30min,每日1次。

3.华佗夹脊疗法一般选取沿病变椎体两侧上2~4椎到腰骶部的夹脊穴,提插捻转。

针感差者可加电刺激。

4.体针体针在脊髓损伤的治疗中,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有一定疗效。

完全性脊髓损伤病人,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感觉消失,往往无针感,所以在治疗中常用电体针。取穴方法有两类:

(1)按经取穴: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督脉、任脉为主。胃经取梁门、天枢、水道、归来、髀关、阴市、足三里、巨虚;膀胱经取各脏腑背俞穴及膈俞穴;胆经取京门、环跳、风市、阳陵泉、绝骨、丘墟、足临泣、太冲;督脉取大椎、陶道、身柱、至阳、悬枢、腰阳关、神道、筋缩、命门;任脉取中脘、建理、水分、气海、关元、中极。也可酌选章门、三阴交、地机、血海、涌泉等。各经腧穴,轮流交替使用,每次1组,隔日或每日1次,30次为一个疗程。

一个疗程结束后,休息一个星期再进行下一个疗程。针具一般以较粗者、刺激量强为佳,尤其在正常感觉平面附近,用针宜粗,刺激宜强。

(2)按证取穴:调理二便选八髎、天枢、气海、关元、三阴交;下肢肌力差者,前侧取髀关、伏兔、梁丘,外侧取风市、阳陵泉、足三里、绝骨,后侧取承扶、殷门、昆仑;足下垂取解溪、商丘、太冲;足外翻取照海;足内翻取申脉。

(三)其他疗法

1.灸法脊髓损伤二便功能障碍的中医病机主要为肾阳不足,灸法可温经通阳,改善二便功能。可选关元、中极进行木盒灸、隔盐灸等。

痉挛性瘫痪多伴有患肢疼痛,其病机为肾阳不足,寒凝筋脉,治疗上应予温经散寒,可用灸法,选穴可参考体针疗法,选用可灸的穴位。

2.推拿康复疗法常用的手法有按法、揉法、摇法、抖法、拿法、搓法。

按揉百会5min,施法于腰背部,选按揉肝俞、脾俞、肾俞、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委中、承山、解溪、太冲穴,每穴1~2min;施用拍法于督脉,以皮肤微红为度;施摇法、抖法于下肢局部。推拿对改善患肢的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缓解肌痉挛均有辅助治疗作用。每日推拿1~2次,每次30min。每个疗程15d,休息2~3d,进行下一个疗程治疗。

3.沐浴疗法沐浴疗法是利用水、阳光、空气、泥沙等天然物理因子,使其作用于体表,通过这些物理因子的理化作用,促进康复。

温水浴,即病人全身浸泡于39~41℃的温水中,每次15min左右。在水中可以做瘫痪肢体的主动和被动运动,并可进行按摩或自我按摩。借助浮力作用可减少瘫痪肢体的运动阻力。其机械性浮力及静水压力可以起到按摩、消肿止痛的作用;其温热效应可以促进气血运行,缓解肌张力及疲劳;温泉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同样有助于病人康复。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加入桃仁、红花、骨碎补、五加皮、桂枝、细辛等中药的水煎液,浸泡瘫痪肢体。

注意事项:空腹或饱餐后建议暂不进行温水浴,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因病人瘫痪肢体存在感觉障碍,应注意防止烫伤。

除以上疗法外,还可以蚕砂炒热外熨、酒醋疗法、日光疗法等,均有助于肢体经络的疏通和气血的运行。

4.气功疗法主要在卧位进行练习,开始时意守丹田(关元穴),自然深呼吸,同时把思想集中点移于瘫痪部位,从上到下反复想象放松肌肉,并默念“松”字。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思想能随意放松和集中,再使思想集中,默念“动”字,从远端手指或脚趾的运动逐渐向上扩大范围。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气功的方法要持之以恒,坚持数年。

五、并发症的中医康复治疗脊髓损伤病人随着病程的迁延,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很多,这些并发症给病人带来痛苦,影响生活自理,甚至危及生命。中医疗法对常见的脊髓损伤并发症有一定的疗效,对某些并发症来说,还可以出现较好的疗效。

(一)郁证

脊髓损伤病人因遭受意外创伤而出现情志不舒,不欲饮食,胁肋胀痛,或易怒,或沉默不语。本证出现在脊髓损伤后较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如不能给予及时改善,对病人的康复和对家庭、社会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中医药治疗本证有一定优势。

本证主要是由于脊髓损伤后,病人身心受到创伤,情志不舒而致肝失疏泄,脾失运化,心神失常,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成。根据本证的临床表现,辨证分型如下:

1.肝气郁结

[辨证要点]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闷,善太息,胸胁胀痛,痛无定处,腹胀纳呆,舌红,苔白腻(薄白),脉弦(数)。

[治法]疏肝理气解郁。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2g,枳壳10g,香附10g,陈皮10g,川芎12g,芍药12g,甘草10g,郁金10g,青皮10g。

在服用汤药同时,可以伴服越鞠丸,以助行气解郁。本证主因为外伤,临床多有血瘀气滞,故宜加当归、丹参、桃仁、红花之类的活血化瘀中药。

2.气郁化火[辨证要点]性情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嘈杂吞酸,口干口苦,大便秘结,或头痛、目赤、耳鸣,舌红,苔黄,脉弦数或弦滑。

[治法]清肝泻火,解郁和胃。

[方药]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当归12g,白芍15g,白术10g,柴胡12g,茯苓15g,丹皮10g,栀子10g,甘草10g,薄荷6g,黄连10g,吴茱萸3g。

如口苦,苔黄,大便秘结可加大黄、龙胆草泻火通便。

(二)肺部感染

由于颈段脊髓损伤后,肋间肌肌力下降,肺通气功能受损,因此,肺部感染是颈段脊髓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伴随着脊髓损伤后的各个阶段,常常伴持续高热。除感染因素外,体温升高常与损伤平面以下排汗功能障碍有关,所以在治疗中,物理降温尤为重要。

肺热壅盛:脊髓损伤为督脉受损,阳气不足,卫表不固,加之长期卧床,久卧伤气,外邪入侵,邪犯肺卫。外感化热,热邪灼伤津液,可见身热,心烦,但头汗出(损伤平面排汗障碍)。

肺宣发肃降功能失司,津液不能输布全身,以致筋脉肌肤失养,肢体痿软。肺津不能上润咽喉,可见口干,口渴。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津不能下输大肠,故见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洪大或滑数。

[治法]清热泻肺通腑。

[方药]麻杏石甘汤合承气汤:麻黄6g,杏仁10g,石膏30g,甘草10g,大黄10g,厚朴10g,枳实15g。

如大便秘结,干结如羊粪难下,可加入芒硝10g,增加通腑泻热的功效;发热后期,余热未清,服用竹叶石膏汤加减。

颈段脊髓损伤病人由于呼吸肌力量下降,通气功能障碍,咳嗽无力,痰液不易咳出,宜经常服用清肺化痰药物,并配合排痰训练以利通气,预防感染。

(三)眩晕

眩晕是脊髓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在乘坐轮椅中突然发生,轻者平躺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常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至短暂意识丧失。

脊髓损伤中医辨证为督脉受损。督脉为阳经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督脉受损,阳气不能温煦五脏,五脏气血生化乏源,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故可见面色少华,唇甲色淡,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脉细弱。

[治法]健脾补肾,益气养血。

[方药]归脾丸合六味地黄丸:党参15g,黄芪15g,白术12g,茯苓15g,酸枣仁12g,龙眼肉15g,陈皮10g,当归15g,远志10g,大枣10g,甘草10g,山萸肉10g,熟地20g,山药15g,丹皮12g。

如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时发眩晕,面色晦暗,常常不能直立,宜补中益气,可服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如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于作渴,汗多脉虚,烦躁不安,睡卧不宁,则可加服生脉散。

(四)泌尿系感染

泌尿系感染是指病原体在机体内尿液中生长繁殖,并侵犯泌尿道黏膜或组织而引起的炎症。主要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发热和腰痛等。根据泌尿系统的临床表现,多属中医学淋证范畴。《景岳全书淋浊》有较为具体的描述:“淋之为病,小便痛涩滴沥,欲去不去,欲止不止者是也。”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因病机:在初期多属湿热蕴结膀胱,日久则可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由于脊髓损伤病人存在感觉障碍,所以,泌尿系感染时往往没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诊断时主要依据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检查是最简便的方法,镜下每高倍视野白细胞超过5个即可确诊。脊髓损伤病人比正常人更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这是因为脊髓损伤病人存在膀胱功能障碍,有残余尿,利于致病菌生存。膀胱功能障碍解决不好时,易出现输尿管反流,膀胱中的致病菌随尿液逆行,引起肾盂肾炎。脊髓损伤病人损伤平面以下免疫力降低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此外,由于脊髓损伤后行动不便,大小便控制欠佳,会阴部不洁,也增加了感染的机会。

中医治疗泌尿系感染主要是以清利湿热为主,气虚者可加参、芪等中药以扶正驱邪。在护理方面,宜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爽。定期查尿常规,早发现、早治疗。一旦发生泌尿系感染,可在进行抗炎治疗的同时,配合中药辨证论治。

湿热是本病的主要原因,而其湿热下注存在于疾病的全过程,只是临床表现有轻有重,因此,清利湿热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法则。根据这一并发症的临床表现,辨证分型如下:

1.膀胱湿热

[辨证要点]畏寒发热,尿液混浊或有尿频、尿急、尿痛,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利尿通淋。

[方药]莲萆知柏汤合八正散加减:半枝莲15g,萆薢15g,知母6g,黄柏6g,车前子15g,扁蓄30g,瞿麦15g,滑石10g。

伴血尿或尿潜血(+)者加白茅根15g、小蓟10g;气虚,尿蛋白(+)者加黄芪30g、党参15g;大便干燥者加生大黄6g;口苦口浊,舌红苔黄者加栀子10g、黄芩10g;口干舌燥,舌红少津者加天花粉15g、沙参10g。

2.肝胆郁热

[辨证要点]寒热往来,心烦欲呕,不思饮食,少腹痛,尿液混浊频数,苔深黄,脉弦数。

[治法]清理肝胆,通调水道。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0g,山栀10g,黄芩10g,柴胡5g,车前子30g,泽泻10g,生地15g,甘草梢5g。

以上两种类型常常兼有高热,无汗者加用栀豉汤;寒热往来而有汗者,可加用小柴胡汤。

3.肾阴不足,湿热留恋[辨证要点]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咽干唇燥,尿频而短,小便涩痛,欲出不尽,或伴有低热,舌质偏红,苔薄,脉弦细而数。

[治法]滋阴益肾,清热降火。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味:丹皮10g,茯苓12g,泽泻10g,山药10g,生地16g,知母10g,黄柏10g,石斛12g,山萸肉10g,通草3g,车前子15g,生甘草6g。

4.脾肾两虚,余邪未清[辨证要点]面浮足肿,纳呆腹胀,神疲乏力,头晕耳鸣,大便溏薄,小便频数,淋沥不尽,苔薄白,舌偏淡,脉沉细无力。

[治法]健脾益肾,清热利湿。

[方药]参苓白术散合二仙汤加减:党参10g,黄芪15g,白术15g,薏苡仁15g,仙茅10g,黄柏10g,知母10g,仙灵脾10g,当归10g,山药10g,茯苓15g,车前子15g。

在治疗用药上,本病急性或慢性发作者,多见湿热蕴结,气化失常的实热证。急则治标以祛除病邪为本,所用清热解毒利湿药物,剂量均比常用量大。慢性阶段,病久迁延,正气已虚,则应标本兼治。

此外,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也可以根据现代中药药理研究,加用对大肠杆菌有作用的药物如半枝莲、白毛夏枯草、银花、连翘、黄芩、凤尾草、海金沙等,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中草药大青叶、板蓝根、栀子、紫花地丁、七叶一枝花等。

(五)脊髓损伤后疼痛

脊髓损伤神经痛指脊髓损伤病人损伤平面以下躯体出现的疼痛,多呈刀割样、烧灼样、针刺样,程度有轻有重,严重的疼痛病人无法忍受。其性质与幻肢痛相近,夜间或天气变化时加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和睡眠。目前,脊髓损伤神经痛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中医理论认为其主要病机应为血瘀气滞,经脉不通,不通则痛。治疗应以通经活血,行气止痛为治则。

1.中药治疗

(1)瘀血痹阻

[辨证要点]痛处不移,入夜尤甚,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象沉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10g,红花10g,枳壳12g,柴胡9g,牛膝10g,川芎15g,赤芍10g,地龙10g,鸡血藤30g,生甘草10g。

遇寒加重,得温则舒者加姜黄9g、桂枝6g;遇热痛重者加丹皮10g、苏木9g。

(2)肝气郁结[辨证要点]脊髓损伤平面以下肢体疼痛,每因情志郁闷而加重,胁胀纳减,苔薄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温经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5g,枳壳10g,白芍20g,川楝子10g,香附10g,川芎15g,甘草10g,延胡索15g。

下肢痛甚者加川牛膝10g、独活5g;气郁化火,症见烦热口干,舌红苔黄,脉象弦数者可加丹皮、栀子。

2.针刺治疗

(1)电针疗法:采用直流脉冲电针仪,刺激频率50~100Hz,间歇波,刺激强度应有小到大,缓缓调整,以病人能够耐受为最大限度,刺激时间为20~30min。下肢远端痛选两侧涌泉穴;肛门痛选长强、腰阳关。这种电针法用于其他疗法无效的严重疼痛有效。

(2)头针疗法:针刺神经痛相应的感觉区(焦氏头针分区),如右下肢神经痛,刺对侧感觉区的上1/5。

(3)体针疗法:应用下痛上取法,即下肢痛刺同侧上肢同名经相应穴位或相应部位疼痛反应点。

(六)痉挛

痉挛是四肢瘫及高位截瘫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严重的肢体痉挛常影响其康复训练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中医学理论认为,脊髓损伤病人的痉挛是由于督脉损伤后肾阳不足,阳气不能正常温煦筋脉,寒滞于内而致收引;或因肝之阴阳逆乱,虚风内动;或因阳气不足,血流迟滞以致筋失濡养。因此,治疗原则为疏通督脉,养血柔肝,熄风散寒。

1.中药治疗以痉平宁为主方,随证加减。

主方:白芍60g,木瓜15g,全蝎3g,蜈蚣1条,望江南15g,当归10g,徐长卿10g,生甘草10g。

2.针刺治疗

(1)督脉电针疗法:痉挛虽表现在筋脉,究其本源是督脉损伤,因此,疏通督脉,调气血阴阳,均可恢复平衡,痉挛自然缓解。督脉电针疗法的目的是疏通督脉,是治疗痉挛的一种重要针法。具体方法参照本节针灸治疗部分。

(2)头针疗法:针刺痉挛相应的舞蹈震颤区(焦氏头针分区),如下肢痉挛刺双侧的舞蹈震颤区上1/5。

(七)继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对脊髓损伤病人的康复危害较大,严重时易造成骨折,因此,必须积极防治。

中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药物防治骨质疏松应以补肾壮骨为主。临床以左归丸为基础加减。处方:熟地黄15g,枸杞子15g,生黄芪15g,茯苓15g,菟丝子10g,怀牛膝10g,龟板胶10g,鹿角胶10g,龙骨15g,牡蛎15g,淫羊藿15g,骨碎补20g,蛇床子10g,丹参10g,川断15g,杜仲15g,补骨脂15g。除了药物治疗以外,坚持锻炼,尤其是站立和步行训练,对于脊髓损伤继发骨质疏松的防治也非常重要。进行上述训练时,必须在站柜中或戴支具训练,训练时须由陪护人员保护,以免发生骨折。

(八)压疮

1.外治法褥疮

医不识病文言文翻译

1. 医不识病文言文 李东阳

予年二十九,有脾病焉。其证能食而不能化,因节不多食。渐节渐寡,几至废食。气渐薾,形日就惫,医谓为瘵也,以药补之;病益甚,则补益峻。岁且尽,乃相谓曰:“吾计且穷矣。若春木旺,则脾土必重伤。”先君子忧之。

会有老医孙景祥氏来视,曰:“及春而解。”予怪问之,孙曰:“病在心火,故得木而解。彼谓脾病者,不揣其本故也。子无乃有忧郁之心乎?”予爽然曰:“嘻,是也。”盖是时予屡有妻及弟之丧,悲怆交集,积岁而病,累月而惫,非唯医不能识,而予亦忘之矣。于是括旧药尽焚之,悉听其所为。三日而一药,药不过四五剂,及春而果差。

因叹曰:医不能识病,而欲拯人之危,难矣哉!又叹曰:世之徇名遗实,以躯命托之庸人之手者,亦岂少哉!乡不此医之值,而徒托诸所谓命医,不当补而补,至于惫而莫之悟也。因录以自戒。

——选自岳麓书社排印本《李东阳集》

我二十九岁时,脾有毛病。症状是能吃而不能消化,因此就节制饮食,后来越节越少,几乎将废食了。精神日渐衰颓,形状也日益显得憔悴。医生说“这可是痨病呢”,便用补药来补。病越发利害,补就越发加重。快到年终,医生说:“我的办法也想尽了,如果来年春木旺,那末,脾土必受重伤。”父亲为此很耽心。

这时恰有老医生孙景祥先生来看病,说:“到了春天就没事。”我感到奇怪便问他,他说:“病在心火,所以得木而消失。那个医生当作脾病来医,这就没有摸到它的根。您莫非有什么悲伤的心事么?”我恍然说:“哟!对啦。”因为我这时连续碰上妻和弟的丧亡,悲怆交集,积年累月,因病而疲。非但那个医生不理解,连我自己也忽略了。随即收集所有的旧药全烧掉,全都听从孙医生的诊治,三天服一剂药,不过四五剂,到春天病果然好了。

我因此很有感慨:医生不识病理,要想解救人的危急,难得很哪!又叹道:世上那些从名忘实,将性命寄托在庸人手中的人难道还少么?当初如果不遇到那位老医生,只托之于所谓名医,不当补而补,直到精疲力尽还是不明白啊!因此就写下来警戒自己。?

夫病不可治者,有六失:失於不审,失於不信,失於过时,失於不择医,失於不识病,失於不知药,六失之中,有一於此,即为难治

夫病不可治者,有六失:失於不审,失於不信,失於过时,失於不择医,失於不识病,失於不知药,六失之中,有一於此,即为难治.

病不能治有六大失误:不重视自己的病,不相信自己的病,错过了治病的时机,选择错了医生,不了解自己的病,不知道自己吃的药,六个失误中,有一个失误就已经难医治

2. 讳疾忌医的文言文及翻译 扁鹊1见蔡桓公2

扁鹊见蔡桓公,立3有间4,扁鹊曰:“君有疾5在腠理6,不治将恐7深。”桓侯曰:“寡人8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9。”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10,不治将11益深。”桓侯不应12。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13十日14,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15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16。桓侯故17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18之所及19也;在肌肤,针石20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21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22,无奈何也23。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24。”居五日,桓侯体痛,使25人索26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27死。 [1]

注释译文

编辑

字词释义

扁鹊(què):战国时期医学家(前407年—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缓,字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春秋战国时期渤海郡郑(今河北沧州市任丘市)人。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

蔡桓公:齐国国君,田齐桓公(前400年—前357年),因迁移国都至河南上蔡被称为蔡桓公,《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称“齐桓侯”。

立:站立。

有间(jiān):一会儿。

疾:古时‘疾’与‘病’的意思有区别。疾,小病、轻病;病,重病。

腠(còu)理:中医学名词,指人体肌肤之间的空隙和肌肉、皮肤纹理。

恐:恐怕,担心。

寡人:古代君主对自己的谦称。这个词的用法比“孤”复杂些。君王自称。春秋战国时,诸侯王称寡人。在文中译为“我”。

医之好(hào)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治疗没有发作的疾病来当作自己医术的功效。好,喜欢。(另解:医生习惯治疗没有发作的疾病来当作自己医术的功效。 医,医生。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好,习惯。治,医治。不病,没有发作的疾病。以,以之,用以。为,作为。功,功绩,成绩。)

肌肤:肌肉。

将:要。

应:答应,理睬。

居:用于表时间的词语前,表示已经经过的时间。

居十日:待了十天 。 居:用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前面,表示经过的时间;停留,经历。在文中译“过了”。

益:更,更加。

望桓侯而还(xuán)走:远远地看见桓侯,小步后退着走。还,返回。走,小步快走。

故:特意。(另解:于是。)

汤(tàng)熨(wèi):汤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汤熨,中医治病的方法之一。汤,用热水或药水敷治。这个意义后写作“烫”。熨,用粗盐或艾草等东西外用热敷。

及:达到。

针石:古代针灸用的金属针和用砭石制成的石针,这里指用针刺治病。

火齐(jì):火剂汤,一种清火、治肠胃病的汤药。齐,调配,调剂。这个意义后写作“剂”。

司命之所属:司命神所掌管的事。司命,传说中掌管生命的神。属,隶属,管辖。

无奈何也:没有办法了。奈何,怎么办,怎么样。

臣是以无请也:我就不再请求给他治病了,意思是不再说话。无请,不再请求。是以:以是,因此。(另解:请,询问。)

使:指使,派人。

索:寻找。

遂(suì):于是,就。 [2]

作品译文

扁鹊进见蔡桓公,在蔡桓公面前了一会儿,扁鹊说:“您在肌肤纹理间有些小病,不医治恐怕会加重。”蔡桓公说:“我没有病。”扁鹊离开后,蔡桓公说:“医生喜欢习惯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本领。” 过了十天,扁鹊再次进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在肌肉里,不及时医治将会更加严重。”蔡桓公不理睬。扁鹊离开后,蔡桓公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再一次进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在肠胃里了,不及时治疗将要更加严重。”蔡桓公又没有理睬。扁鹊离开后,蔡桓公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远远地看见桓侯,掉头就跑。蔡桓公于是特意派人问他。扁鹊说:“小病在皮肤纹理之间,汤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用针灸可以治好;病在肠胃里,用火剂汤可以治好;病在骨髓里,那是司命神管辖的事情了,医生是没有办法医治的。现在病在骨髓里面,我因此不再请求为他治病了。”过了五天,蔡桓公身体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蔡桓公于是病死了

3. 文言文 《讳疾忌医》翻译下段 话说,这些人怎么这么懒,一个问题从2008拖到2014!怎么做芝麻!

扁鹊进见蔡桓公,站了一会儿,扁鹊说:“君王,您的皮肤间有点小病,不医治的话,恐怕要更厉害了。”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走后,桓侯毫不在乎地说:“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当作功名!”过了十天扁鹊又去拜见桓侯,(对桓侯)说:“君王,您的病已经到了肌肉里,不医治的话,会更加严重。”桓侯却不理睬(他)。扁鹊走后,桓侯又不高兴了。 过了十天,扁鹊再去拜见桓侯,(对桓侯)说:“君王,您的病已经到了肠胃中,不医治的话,会更加严重。”桓侯又不理睬(他)。扁鹊走后,桓侯又不高兴了。 过了十天,扁鹊看到桓侯后转身就跑。桓侯特地派人去问他。扁鹊说:“(病)在皮肤,(是)烫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到了肌肉,(是)针灸(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到了肠胃里,(是)火剂汤(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到了骨髓里,(那是)司命所管的事了,(医药已经)没有办法的。现在(他的病)已经到了骨髓,所以我不再说话了。” 过了五天,桓侯浑身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去了。于是桓侯就死去了。

同病相怜吧,我也有很多问题没人回答,悲催啊!

4. 古文翻译 【原文】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而君一举而亡国矣。”

【译文】

医生扁鹊去见秦武王,武王把他的病情告诉了扁鹊,扁鹊建议及早医治,可是左右大臣提出异议:“君王的病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未必能治好,弄不好反而会使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明。”武王把这话告诉了扁鹊,扁鹊听了很生气,把治病的砭石一丢,说:“君王同懂医术的人商量治病,又同不懂医道的人一道讨论,干扰治疗,就凭这,可以了解到秦国的内政,如此下去,君王随时都有亡国的危险。”

5. 文言文华佗行医的翻译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

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

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

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迫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瞋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太祖闻而召佗。

太祖苦头风①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李将军妻病甚,呼佗视脉曰:"伤娠而胎不去。

"将军言:"(闻)[间]实伤娠,胎已去矣。"佗曰:"案脉,胎未去也。

"将军以为不然。佗舍去,妇稍小差。

百余日复动,更呼佗。佗曰:"此脉故事有胎。

前当生两儿,一儿先出,血出甚多,后儿不及生。母不自觉,旁人亦不寤,不复迎,遂不得生。

胎死,血脉不复归,必燥著母脊。故使多脊痛。

今当与汤,并针一处,此死胎必出。"汤针既加,妇痛急如欲生者。

佗曰:"此死胎久枯,不能自出,宜使人探之。"果得一死男,手足完具,色黑,长可尺所。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篙笃,使佗专视。

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

"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

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

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

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②。

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

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

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仓舒病因,太祖叹曰:"吾侮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 然后进行手术,开腹断肠。病人都没有感到痛苦。

C.华佗故意接受一位郡守很多财物又不为他医治,不久又将财物退还郡守,自己偷偷逃跑,还留下一封信辱骂郡守。郡守被激怒,吐了几升黑血,病就好了。

D.曹操让华佗专为自己医治头痛病。后来华佗回家,迟迟不肯再来。

曹操很生气.认为华佗不愿为自己根治头痛病。把他抓起来,在狱中拷打而死。

1.B("差"应解释为"痊愈") 2.D("其",那,指示代词 / 他,人称代词;A项的"若",如果;B项的"以",用,拿; C项的"因",于是,就。) 3.C 4.C(华佗并没有退还财物,而是故意丢下郡守这个病人,自己跑开来激怒他。)

【文言文参考译文】 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县人。外出到徐州求学,同时通晓几种儒家经典.沛国相陈琏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征召他,他都不去就任。

华佗懂得养生的方法,当时的人认为他年龄将近一百岁,可外表还像壮年的容貌。他又精通处方医药,他给人治病,配置汤药不过用几味药,心里明了药剂的分量,不用再称重量,药煮熟就让病人饮服,告诉病人服药的注意事项,病人离开后,病就痊愈了.如果需要灸疗,也不过一两个穴位,病痛就应手消除。

如暴需要针疗,也不过扎一哂个穴位,下针时对病人说:"针感应当延伸到某处,如果到了,告诉我。"当病人说"已经到了",应声便起针,病痛很快就痊愈了.如果病患桑结郴积在体内,应须剖开身体割除的,就饮服他的"麻沸散",一会几病人便像醉死一样,没有什么知觉,于是开刀后取出结积物。

病患如果在肠中,就切断肠子进行清洗,再缝合腹部刀口,抹上膏药,喵五天后,病好了,不再疼痛,一个月之内,就痊愈复原了. 有一位郡守生病,华铊认为这人发一下大怒病就会好。于是多次接受他酊财物却不给他医治,没有多久丢下他走了,、还留下书信辱骂他.郡守果然太怒,派人追赶捕杀华铊.郡守的儿子知道内情,嘱咐人不要追赶。

郡守非常生气怨恨之后,呕吐几井黑色的血,病就好了. 曹操听说了,就召唤华佗采。曹操苦于头痛病,每当发作,就心情烦乱,眼睛眩晕.华佗只要针刺鬲这个部位(膈俞穴),病随手就好了。

华佗的卓绝医技,大都像这些。不过华佗本采是读书人,用行医作为自己的职业,心里常常感到后悔(封建社会医生被视为"贱业")。

后来曹操亲自处理国事,生病根沉重,让华铊专为他看病。华佗说:"这病短时间难以治好,只有经常进行治疗,才能延长寿命。

"华佗长期远离家乡,想回去,于是 对曹操说:"刚收到家信,正要短期回家一趟呢。"到家后,用妻子有病做托词,多次请假不回来-谚操多次写信召唤,华佗还是不上路。

曹操非常生气,派人前往查看。如果华佗要子确实有病,就赐给四十斛小豆,放宽假期时间;如果他虚假欺骗,就逮捕押送他回采。

于是。

6. 这个文言文的翻译 刘禹锡《鉴药》

刘子闲居,有负薪之忧, *** 良弗知其旨。血气交沴,炀然焚如。

客有谓予:“子疾病积日矣,乃今我里有方士,沦迹于医,厉者造焉而美肥,跛者造焉而善驰,矧常病邪?

将子谒诸!”予然之,之医所。切脉、观色、聆声,参合而后言曰:“子之病,其兴居之节舛、衣食之齐乖所由

而致也。今夫藏鲜能安谷,府鲜能母气,徒为美疹之囊橐耳。我能攻之。”乃出一药丸,可兼方寸,以授予曰:“

服是足以瀹昏烦而锄蕴结,销蛊慝而归耗气。然中有毒,须其疾瘳而止,过当则伤和,是以微其剂也。”予受药

以饵,过信而膇能轻,痹能和;涉旬而苛痒绝焉,抑搔罢焉;逾月而视分纤,听察微,蹈危如平,嗜粝如精。

或闻而庆予,且关言曰:“子之获是药,几神乎!诚能遭己。顾医之态,多啬术以自贵,遗患以要财,盍重

求之,所至益深矣。”予昧者也,泥通方而狃既效,猜至诚而惑剿说,卒行其言。逮再饵半旬,厥毒果肆,岑岑

周体,如痁作焉。悟而走诸医,医大咤曰:“吾固知夫子未达也!”促和蠲毒者投之,滨于殁而有喜;异日,进

和药,乃复初。”

刘子慨然曰:“善哉医乎!用毒以攻疹,用和以安神,易则两踬,明矣。苟循往以御变,昧于节宣,奚独吾

侪小人理身之弊而已。

翻译:刘某(作者)闲居(家中),得了病, *** 良的食物不知道是什么味道。血脉和元气都不通畅,滚烫

滚烫的如同被火烤灼着似的。

有个客人对我说:“您的病很多日子了,如今我那有个方士(会方术之人),沦落混迹于医生(看来古代方

术高于医术。)得麻风病的去他那治疗会变成漂亮而健康的人,瘸子去他那治疗会变成善于奔跑的人,更何况常

见的疾病呢?请您去他那吧!”我同意了,来到医生那。把脉、看气色、听声音,综合诊断后他说:“您的病,

是因为起居作息时间节奏紊乱,衣食住行安排不和谐所导致的。如今五脏很难消化食物,六腑很难养育元气,只

能成为装病灶的皮囊了。我能治好的。”便拿出一枚药丸,大概有一寸见方的两倍那么大,交给我并说:“服用

这枚药丸足够祛除你的昏烦和郁结,消除病症恢复元气。但是药中是有毒的,必须病好了就停药,过量了就会打

破和谐,所以给你的剂量要少。”我拿了药来吃,过了两个晚上肿胀的脚轻松了, *** 感觉舒缓了;过了十天

奇痒的感觉没有了,不再会抓挠了;过了一个月可以分辨很细小的东西,听清楚很细微的声音,走高坡如履平地,

吃粗粮如同 *** 细的食物。

有的人听说后来庆贺我,并且关心地对我说:“您所得到的药,几乎是神效啊!实在难得遇到啊。观医生的

态度,多是吝啬医术让自己显得高明,留后患让自己有财源,何不再要点药,所达到的疗效更好呢。”我糊涂啊,

拘泥于通常的观点而贪心不满足现有的疗效,猜忌诚心而迷惑于邪说,终于按照他的话去做了。等到再吃了五天

的药,那药的毒性发作,周身胀痛,如同疟疾发作。醒悟了去就医,医生狠狠地责备道:“我就知道你不通事体

啊!”下了和解的要解除毒性,所幸还在危险的边缘;他日,吃了和解的药,便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刘某感慨道:“善哉医术!用毒攻击疾病,用和解之药安定心神,改换了两样都不利,有道理啊。如果遵循

老办法应付变化了的新问题,愚昧地执着于(过去的)章法和普通的见解,岂只是我等小人治疗疾病而已。”

7. 文言文 扁鹊见蔡桓公翻译 简单明了 【翻译一】扁鹊拜见桓公,站了一会儿,扁鹊说道:“您有小病在表皮,不抓紧医治恐怕将要更加严重。”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离开后,桓侯说:“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当做自己的功劳。”过了十天,扁鹊又拜见桓公,他说:“您的病已到了皮肤和肌肉里了,不医治将要更加严重。”桓侯没有理睬,扁鹊便离开,桓侯又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又拜见,他说:“您的病已到了肠胃,不医治会更加严重的。”桓侯(还是)没有理睬。扁鹊离开,桓侯又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远远地望见桓侯,就跑开了。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扁鹊说:“在皮肤纹理间的病,烫熨能医治;在肌肤里的病,用针灸能医治;在肠胃里的病,用火剂汤能医治;今天在骨髓里,是司命神所掌管的,医药是没有办法的。桓侯的病现在已深入到了骨髓,所以我不再过问了。”过了五天,桓侯身体疼痛,派人去寻找扁鹊,(扁鹊)早已逃到秦国去了。于是桓侯就死了。

【翻译二】扁鹊进见蔡桓公,在桓公面前站着看了一会儿,扁鹊说:"您有小病在皮肤的纹理中,不医治恐怕要加重。"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退出以后,桓侯说:"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桓侯,说:"您的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了,不及时医治将要更加严重。"桓侯又不理睬。扁鹊退出后,桓侯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桓侯,说:"您的病在肠胃里了,不及时治疗将要更加严重。"桓侯又没有理睬。扁鹊退出后,桓侯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在进见时远远看见桓侯就转身跑了。桓侯特意派人问扁鹊为什么转身就跑,扁鹊说:"小病在皮肤的纹理中,是汤熨的力量能达到部位;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是针灸的力量能达到的部位;病在肠胃里,是火剂汤的力量能达到的部位;病在骨髓里,那是司命管辖的部位,医药已经没有办法了。现在病在骨髓里面,我因此不问了。"又过了五天,桓侯身体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桓侯就病死了。

8. 求医古文《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原文及译文在线等 原文: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译文:

因此圣人不是在生病之后才去治疗,而是在还没有生病的时候就进行预防;不是在身体的功能紊乱之后才去调理,而是在身体的功能还没有紊乱的时候就进行预防,说的就是这些道理。

疾病已经生成然后才去用药治疗,身体的功能紊乱之后才去进行调理,打一个比方,就像是口渴了然后才去掘井、战斗已经开始了然后才去铸造武器—样,不是太晚了吗?

出自《四气调神大论》,选自先秦佚名《黄帝内经·素问》。

扩展资料

《黄帝内经》又称《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相传为黄帝所作,因以为名。但后世较为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

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指出的那样,冠以“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说明中国医药文化发祥之早。实非一时之言,亦非一人之手。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素问》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灵枢》除了论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之外,还重点阐述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曹操头疼的文言文

1. 求一段古代人治头痛的文言文 《三国演义》里有这样一个情节:曹操患了头风病后,疼痛难忍,华歆找来了华佗为曹操治疗。华佗认真诊断后,告诉曹操:“大王头脑疼痛,是因患风而起。病根在脑袋中,风涎不能出,枉服汤药。”曹操急问:那该怎么办?华佗胸有成竹地说:“某有一法:先饮麻沸汤,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方可根除。”疑心很重的曹操一听华佗要开自己的脑袋,不禁大怒,指着华佗骂道:“汝要杀孤耶!汝必与关公有情熟,想乘此机会报仇耳!”随后,曹操命左右将华佗拿下,投入大牢。不久后,华佗被曹操杀害。

是什么原因让曹操得了这怪异的头风病呢?

《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记载:关公在荆州遇害后,东吴将其脑袋割下献给了曹操。曹操念关公是一英雄豪杰,便以王侯的待遇祭葬。事后,曹操经常夜里做梦,梦见关公,甚为惊惧。有人建议曹操在别处重新建一新殿居住,曹操采纳后,开始动工建造“建始殿”。工人们在跃龙河砍伐一棵高10余丈的大梨树时遇到了麻烦,不管是用利斧用快刀,都砍不动这棵大梨树。曹操听人汇报后,亲自来到树前,拔出佩剑就砍,谁知剑砍在树上,喷出了一股鲜血,溅了曹操一身。这种现象让曹操大吃一惊,他不敢继续造次,扔了剑,骑上马,回到了宫中。当天夜里便做一恶梦:曹操见一人披发仗剑,指着他大喝:“吾乃梨树之神。汝伐我神木,特来杀汝!”曹操大惊,醒来后就开始头疼,身边的医生都束手无策,开了汤药喝也不见效。

就当时的情况来看,只有华佗可以治疗曹操的怪病。可是,华佗被杀害了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5.B6.D7.C8.C 5.B(“差”应解释为“痊愈”)6.D(“其”,那,指示代词 / 他,人称代词;A项的“若”,如果;B项的“以”,用,拿; C项的“因”,于是,就。)

7.C8.C(华佗并没有退还财物,而是故意丢下郡守这个病人,自己跑开来激怒他。)9.(9分)(1)(3分)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2)(6分)①(华佗)扎针时(对病人)说:“针感应当延伸到某处,如果到了,告诉我。”②荀彧向曹操求情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应该包涵宽容他。”

【文言文参考译文】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县人。外出到徐州求学,同时通晓几种儒家经典.沛国相陈琏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征召他,他都不去就任。

华佗懂得养生的方法,当时的人认为他年龄将近一百岁,可外表还像壮年的容貌。他又精通处方医药,他给人治病,配置汤药不过用几味药,心里明了药剂的分量,不用再称重量,药煮熟就让病人饮服,告诉病人服药的注意事项,病人离开后,病就痊愈了.如果需要灸疗,也不过一两个穴位,病痛就应手消除。

如暴需要针疗,也不过扎一哂个穴位,下针时对病人说:“针感应当延伸到某处,如果到了,告诉我。”当病人说“已经到了”,应声便起针,病痛很快就痊愈了.如果病患桑结郴积在体内,应须剖开身体割除的,就饮服他的“麻沸散”,一会几病人便像醉死一样,没有什么知觉,于是开刀后取出结积物。

病患如果在肠中,就切断肠子进行清洗,再缝合腹部刀口,抹上膏药,喵五天后,病好了,不再疼痛,一个月之内,就痊愈复原了.有一位郡守生病,华铊认为这人发一下大怒病就会好。于是多次接受他酊财物却不给他医治,没有多久丢下他走了,、还留下书信辱骂他.郡守果然太怒,派人追赶捕杀华铊.郡守的儿子知道内情,嘱咐人不要追赶。

郡守非常生气怨恨之后,呕吐几井黑色的血,病就好了.曹操听说了,就召唤华佗采。曹操苦于头痛病,每当发作,就心情烦乱,眼睛眩晕.华佗只要针刺鬲这个部位(膈俞穴),病随手就好了。

华佗的卓绝医技,大都像这些。不过华佗本采是读书人,用行医作为自己的职业,心里常常感到后悔(封建社会医生被视为“贱业“)。

后来曹操亲自处理国事,生病根沉重,让华铊专为他看病。华佗说:“这病短时间难以治好,只有经常进行治疗,才能延长寿命。”

华佗长期远离家乡,想回去,于是对曹操说:“刚收到家信,正要短期回家一趟呢。”到家后,用妻子有病做托词,多次请假不回来-谚操多次写信召唤,华佗还是不上路。

曹操非常生气,派人前往查看。如果华佗要子确实有病,就赐给四十斛小豆,放宽假期时间;如果他虚假欺骗,就逮捕押送他回采。

于是罔传车把华佗递解交付许昌监狱,核实证据,本人服罪。荀藏(向曹操)请求说:“华佗的医术确实离明(精巧),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应该包涵宽恕他。”

曹操说:“不用担忧,天下就没有这种无能鼠辈吗?”终于把毕佗在狱中拷问致死。华佗临死前,拿出一卷匾书给狱吏,说:“这书可以用来救活人。”

狱吏害怕触犯法律不敢接受,华佗也不勉强,讨取火采把书烧掉了。华佗死了以后,曹操头痛病没有好.曹操说:“华佗能治好这种病。

这小于有意留着我的病,不加根治,想用这办法来使自己显得重要。可是我不杀掉这小子,他也终究不会替我断摔这病根的。”

等到后来他的爱子仓舒(曹冲的字)病危,曹操才感叹说:“我后悔杀了华佗,使这个儿子活活地死去了.”。

3. 华佗给曹操治病古文叫什么名字 华歆入奏曰:“大王知有神医华佗否?”操曰:“即江东医周泰者乎?”歆曰:“是也。”

操曰:“虽闻其名,未知其术。”歆曰:“华佗字元化,沛国谯郡人也。

其医术之妙,世所罕有。但有患者,或用药,或用针,或用灸,随手而愈。

若患五脏六腑之疾,药不能效者,以麻肺汤饮之,令病者如醉死,却用尖刀剖开其腹,以药汤洗其脏腑,病人略无疼痛。洗毕,然后以药线缝口,用药敷之;或一月,或二十日,即平复矣:其神妙如此!一日,佗行于道上,闻一人 *** 之声。

佗曰:此饮食不下之病。问之果然。

佗令取蒜齑汁三升饮之,吐蛇一条,长二三尺,饮食即下。广陵太守陈登,心中烦懑,面赤,不能饮食,求佗医治。

佗以药饮之,吐虫三升,皆赤头,首尾动摇。登问其故,佗曰:此因多食鱼腥,故有此毒。

今日虽可,三年之后,必将复发,不可救也。后陈登果三年而死。

又有一人眉间生一瘤,痒不可当,令佗视之。佗曰:内有飞物。

人皆笑之。佗以刀割开,一黄雀飞去,病者即愈。

有一人被犬咬足指,随长肉二块,一痛一痒,俱不可忍。佗曰:痛者内有针十个,痒者内有黑白棋子二枚。

人皆不信。佗以刀割开,果应其言。

此人真扁鹊,仓公之流也!现居金城,离此不远,大王何不召之?”操即差人星夜请华佗入内,令诊脉视疾。佗曰:“大王头脑疼痛,因患风而起。

病根在脑袋中,风涎不能出,枉服汤药,不可治疗。某有一法:先饮麻肺汤,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方可除根。”

操大怒曰:“汝要杀孤耶!”佗曰:“大王曾闻关公中毒箭,伤其右臂,某刮骨疗毒,关公略无惧色;今大王小可之疾,何多疑焉?”操曰:“臂痛可刮,脑袋安可砍开?汝必与关公情熟,乘此机会,欲报仇耳!”呼左右拿下狱中,拷问其情。贾诩谏曰:“似此良医,世罕其匹,未可废也。”

操叱曰:“此人欲乘机害我,正与吉平无异!”急令追拷。华佗在狱,有一狱卒,姓吴,人皆称为“吴押狱”。

此人每日以酒食供奉华佗。佗感其恩,乃告曰:“我今将死,恨有《青囊书》未传于世。

感公厚意,无可为报;我修一书,公可遣人送与我家,取《青囊书》来赠公,以继吾术。”吴押狱大喜曰:“我若得此书,弃了此役,医治天下病人,以传先生之德。”

佗即修书付吴押狱。吴押狱直至金城,问佗之妻取了《青囊书》;回至狱中,付与华佗检看毕,佗即将书赠与吴押狱。

吴押狱持回家中藏之。旬日之后,华佗竟死于狱中。

吴押狱买棺殡殓讫,脱了差役回家,欲取《青囊书》看习,只见其妻正将书在那里焚烧。吴押狱大惊,连忙抢夺,全卷已被烧毁,只剩得一两叶。

吴押狱怒骂其妻。妻曰:“纵然学得与华佗一般神妙,只落得死于牢中,要他何用!”吴押狱嗟叹而止。

因此《青囊书》不曾传于世,所传者止阉鸡猪等小法,乃烧剩一两叶中所载也。后人有诗叹曰:华佗仙术比长桑,神识如窥垣一方。

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却说曹操自杀华佗之后,病势愈重,又忧吴、蜀之事。

4. 华佗真的能医好曹操的头疼病么 可以华佗《青囊经》未流传,只好凭他的生平其他成就来看,貌似是东汉末年吧,那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等其他医书也有较大发展,再加上华佗得医输,可能没有太大问题,但在古代,开膛破肚那是禁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以为曹操肯吗?他虽已不太在乎世俗偏见,但毕竟是古人,有那么先进思想吗?再说,古代做开脑手术风险大,曹操可是个把脑袋栓在裤腰带上,刀口舔血得武将,让他开脑,他就不会想到战场上血淋淋的场面,他应该不想吧!汗,东汉医术到了什么水平,后人也只能通过历史了解,难免有偏差,真是太不好说了。

5. 关于华佗的一则文言文翻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华佗被曹操杀。

华佗死於公元208年,享年六七岁。 历史上华佗死的原因是在于他想做官从政,华佗自己出身是士人,他“游学徐土,兼通数经”,而后以医术精湛而名闻天下。

但是,在汉代,套用句老话,还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医生,在史书上归入《方技传》,绝无可能单列一传,从这个上面也可窥知一二。

当时的魏王曹操患有头痛病,后来尤甚。华佗医术出名,曹操遂“使佗专视”,华佗成为了曹操的“御医”,华佗看了曹操的病情后,说:“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

意思是这个病一时难以治好,需要假以时日方可。在为曹操治疗的过程中,华佗便开始故意拖延进程,并又借口“‘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

’乃归家”,而到家以后,又假辞以妻子生病,数次逾期不归。究其本意,乃是意图要挟曹操,谋取官职。

曹操屡次手书招呼,又敕令郡县发遣,而“(华)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曹操遂“大怒,使人往检”,但是他还是小心地先求证了一下,没有就此给华佗定罪:“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华佗谎言被揭穿,下狱。

在华佗下狱后,曹操手下的头号谋臣荀彧为华佗求情,说:“佗术实工,人命所县, 宜含宥之。”而曹操不从,并说:“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到了这个时候,曹操对华佗的鄙薄之意已然溢于言表。

作为一个医生,把为病人治病当作一个走上仕途的手段而故意拖延并以此为要挟,华佗此举实在是有损医德,是可称为无良医生,曹操对他看不起,当是在情理之中。 所以在华佗死后,曹操头风病虽然还是时时发作,但亦终不悔,并道:“佗能愈此。

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此话一针见血,道出了华佗的心思和华佗被杀的原因。

可叹华佗一代神医,医术固然一流,只是却欲与一代雄杰的曹操玩弄权术,未免过于小瞧了曹操。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 1.B(“收”应解释为“逮捕”)2.D(“其”,那,指示代词 / 他,人称代词;A项的“若”,如果;B项的“以”,用,拿; C项的“因”,于是,就。)

3.C4.C(华佗并没有退还财物,而是故意丢下郡守这个病人,自己跑开来激怒他。 )5.(1)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2)①四五天后,病好了,不再疼痛,病人自己也不觉得,一个月之内,伤口便愈合复原了。 ②荀彧向曹操求情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应该包涵宽容他。”

【参考译文】 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县人。 外出到徐州求学,同时通晓几种儒家经典。

沛国相陈珪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征召他,他都不去就任。华佗懂得养生的方法,当时的人认为他年龄将近一百岁,可外表还像壮年的容貌。

他又精通处方医药,他给人治病,配制汤药不过用几味药,心里明了药剂的分量,不用再称重量,药煮熟就让病人饮服,告诉病人服药的注意事项,病人离开后,病就痊愈了。 如果需要灸疗,也不过一两个穴位,病痛就应手消除。

如果需要针疗,也不过扎一两个穴位,下针时对病人说:“针感应当延伸到某处,如果到了,告诉我。”当病人说“已经到了”,应声便起针,病痛很快就痊愈了。

如果病患集结郁积在体内,应须剖开身体割除的,就饮服他的“麻沸散”,一会儿病人便像醉死一样,没有什么知觉,于是开刀后取出结积物。 病患如果在肠中,就切断肠子进行清洗,再缝合腹部刀口,抹上药膏,四五天后,病好了,不再疼痛,一个月之内,就痊愈复原了。

有一位郡守生病,华佗认为这人发一下大怒病就会好。于是多次接受他的财物却不给他医治;没有多久丢下他走掉了,还留下书信辱骂他。

郡守果然大怒,派人追赶捕杀华佗。郡守的儿子知道内情,嘱咐人不要追赶。

郡守非常生气怨恨之后,呕吐几升黑色的血,病就好了。华佗的卓绝医技,大都像这些。

曹操听说了,就召唤华佗来。曹操为头痛病所苦,每当发作,就心情烦乱,眼睛眩晕。

华佗只要针刺鬲这个部位(膈俞穴),病随手就好了。不过华佗本来是读书人,用行医作为自己的职业,心里常常感到后悔(封建社会医生被视为“贱业”)。

后来曹操亲自处理国事,生病很沉重,让华佗专为他看病。华佗说:“这病短时间难以治好,只有经常进行治疗,才能延长寿命。

”华佗长期远离家乡,想回去,于是说:“刚收到家信,正要短期回家一趟呢。”到家后,用妻子有病做托辞,多次请假不回来。

曹操多次写信召唤,华佗还是不上路。曹操非常生气,派人前往查看。

如果华佗妻子确实有病,就赐给四十斛小豆,放宽假期时间;如果他虚假欺骗,就逮捕押送他回来。 于是用传车把华佗递解交付许昌监狱,核实证据,本人服罪。

荀彧向曹操求情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应该包涵宽容他。”曹操说:“不用担忧,天下就没有这种无能鼠辈吗?”终于把华佗在狱中拷问致死。

华佗临死前,拿出一卷医书给狱吏,说:“这书可以用来救活人。 ”狱吏害怕触犯法律不敢接受,华佗也不勉强,讨取火来把书烧掉了。

华佗死了以后,曹操头痛病没有好。曹操说:“华佗能治好这种病。

这小子有意留着我的病,不加根治,想用这办法来使自己显得重要。可是我不杀掉这小子,他也终究不会替我断掉这病根的。”

等到后来他的爱子仓舒(曹冲的字)病危,曹操才感叹说:“我后悔杀了华佗,使这个儿子活活地死去了。 ”。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69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