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这鸡蛋没营养,还很伤身,很多人还经常吃!

半枫荷 2023-07-20 21:38:16

鸡蛋一直有“全营养食品”的美称,一枚鸡蛋的小身板里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被称为“理想的营养库”。

而鸡蛋的营养价值和它的烹饪方法是密切相关的,做错了不仅营养大打折扣,甚至还会伤身!

吃鸡蛋,水煮最佳鸡蛋做法众多,其中以煮鸡蛋最佳。这样带壳水煮蛋,不加一滴油、烹调温度不高、蛋黄中的胆固醇也没接触氧气,因此是对身体最有益的吃法。别看煮鸡蛋是件小事,煮不好,营养可能会大打折扣。

煮鸡蛋,分为凉水煮和热水煮两种方式。

凉水煮,顾名思义就是鸡蛋直接放入凉水锅中,然后开火煮。

研究显示,用凉水煮6分钟后,蛋清可以凝固,但蛋黄并没有完全凝固,中心处还有可以流动的溏心。这时鸡蛋的抗营养物质(生物素结合蛋白、卵抑制剂)被破坏,营养素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只不过未必能充分将沙门氏菌杀灭。

煮10分钟时,蛋黄中蛋白质继续变性,吃起来会有些干噎,颜色从金黄变为淡黄。此时,鸡蛋中的维生素E、欧米伽3脂肪酸会可能有一定的氧化损失;煮12分钟时,营养损失加重,甚至会产生对健康不利的硫化亚铁黑膜。

研究结果表明,凉水煮鸡蛋8分钟(或者煮沸的状态保持5分钟左右),则口感好,又安全,营养保留较完整,是最好的选择。

热水煮,指的是先把水煮沸,然后放入鸡蛋。与冷水煮类似,热水煮鸡蛋也是大概8分钟时,营养、安全、美味,三者兼得。不过,与冷水煮相比,热水煮鸡蛋更容易裂壳。

第二种:炒鸡蛋鸡蛋打散后再炒,蛋黄中的胆固醇和空气接触较充分,氧化较多。

鸡蛋比较吸油,用油量也较大。很多人担心鸡蛋的胆固醇较高的问题,其实鸡蛋本身含有的胆固醇是好胆固醇,真正威胁健康,增加心脑血管患病风险的坏胆固醇是烹饪过程中,不健康的做法导致胆固醇过度氧化产生的。

另外,炒鸡蛋时,加热温度高,维生素损失也较多。大火快炒很容易将鸡蛋炒糊,并且导致其口感发硬。炒鸡蛋最好用中低档火轻轻翻炒,这样炒出的鸡蛋就不会老,口感也更柔滑。

专家建议在炒鸡蛋时,倒一点酱香型的高度白酒,可以有效避免胆固醇和脂肪氧化。

第三种:煎荷包蛋煎荷包蛋,虽然更鲜香,但营养成分会被破坏,过多的油脂摄入也不利于健康。

煎鸡蛋时,加热温度一般都比较高,鸡蛋里的维生素A、D、E、K等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都有损失。

第四种:糖水蛋鸡蛋中的蛋白质和高浓的糖一起煮,时间过久,会发生“美拉德反应”:让血液产生果糖机赖氨酸。这种物质具有凝血的作用,如果经常吃这种物质很有可能有毒性反应!

建议:把鸡蛋打散,做成蛋花,最后放糖,就不会产生美拉德反应。这样做出来的糖水蛋,你就可以放心的吃了。

第五种:虎皮鸡蛋虎皮鸡蛋堪称“坏蛋之王”,油炸本身就是对健康不利的烹调方式,炸鸡蛋就是炸蛋白质,高温油炸会导致蛋白质在我们的肠道中堆积的时间过长,诱发癌症,并且又导致了胆固醇过度氧化,对血管不利。

第六种:毛鸡蛋毛鸡蛋其实是受精蛋在卵化过程中,受到沙门氏菌的感染形成的死鸡胎,即使经过加热也不能除掉细菌。

而且很多营养成分在卵化过程中都发生了变化,营养价值是完全不能和新鲜鸡蛋相比的,因此也不存在所谓的温补功效,这种鸡蛋最好不吃。

本文内容综合自:养身厨房、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人民网健康、《生命时报》。

推荐艾灸工具煴煴灸

煴煴灸

优点:悬灸微烟、渗透性强、易操作、随时随地灸、多穴位同时灸

燃烧时间:30分钟左右

方便指数:★★★★★

效果指数:★★★★★

推荐指数:★★★★★

点击查看

火爆招商中煴煴灸

健康中国 传煴百年

【每日灸一灸】腰肌劳损的艾灸调理方法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邮箱:2042938103@qq.com),立即处理。

{五味古法中医}

民间中医网

华夏中医网

原始点论坛

中华传统文化论坛

(撰稿支持)

| 上古传承 经典中医 |

已入驻腾讯新闻、凤凰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悦读、ZAKER、鲜果阅读等客户端

原始点公益联盟成员

投稿、商务合作,联系微信

『 五味古法中医 』

传统中医,专家团队

健康养生之术、膳食调理之法

高质量健康生活养成计划请长按此QR码:

品牌传播 | 企业专访 | 投稿合作

请添加QQ:40304452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67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