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字“五味古法中医” →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啦!
如果有人跟你说,「天下无病」,疾病只不过是个假相。你会怎么想?你会茅塞顿开,然后觉得疾病只是一个现象,变得不再怕;还是会说:「说这话简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01
疾病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之一
天下本无病。但生病时,我们的痛苦实实在在,这时候看「天下无病」这四个字,多少觉得有点虚无缥缈。「我不是看不见症状,或者不了解病人的痛苦,而是强调一点:疾病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之一。病是以某一种方式来提醒你,让你知道你的生活方式或者思维模式出问题了。如果你因为受到这位朋友的启发,转身看到了自己的问题并改变它,这个病就作为客人走了,不会继续留在身体里。」感冒、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所有的病名都只是一个代号,比如这个人叫张三,那个人叫李四。我们很容易被代号困住,忘记去看它背后的实相。比如你受了风寒,这时候是病这位朋友用咳嗽或者流鼻涕的形式来提醒你受了寒,让你知道该采取一些手段把寒气驱赶出去;当你吃了一些不新鲜或者不卫生的食物,这位朋友就以拉肚子的形式提醒你;当你长期睡眠不足,它就以眼睛发红、脾气暴躁来提醒你,把问题的存在表达给你。如果没有疾病的提醒,我们也许就对身体的各种超负荷和不平衡无知无觉,一直随波逐流让生活腐化下去。「疾病不是敌人,是善意的提醒。」我们应该感谢疾病,而不是痛恨它。有的人,因为从小身体不好,才去学习了太极拳,后来成为太极拳高手,身心的状态都获得提升。对于他来说,身体不好这件事反而成了他人生中的助力和善缘。有的人每天晚上出去唱歌,喝酒,参加各种聚会、饭局,然后来找医生看病,说「我失眠了,给我开点药调理吧。」表面看来,他在积极地求医问药、解决问题,但其实,不论是求助于中医还是西医,都是治标不治本。因为他的潜台词是:「你来帮我搞定失眠这个问题吧,搞定了我才能继续有精神参加party啊。」他丝毫没有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出了问题,也没有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愿望。这种情况下,医生即使有心也无力,孤掌难鸣。只有病人开始反思自己的偏差,再加上医生的帮助,医生和病人完美地配合,才会让一些现象发生改变。这才是疾病作为一个信使存在的意义。02
有时,你不需要医生
有个人去看病,说他眼睛发胀、视力模糊,已经一周了。医生问他,是不是这一周用电脑、手机太多了?他才发现,最近一周确实用眼过度了。这时候他根本不需要找医生,尽量不用电脑、手机,休息一两天就能恢复了。而不是去找医生治疗,治好之后继续不知疲倦地看手机、玩游戏。有个病人最近一周工作压力特别大,晚上应酬也多,经常喝酒,血压很快升高。这种情况,其实也不需要治疗,他的血压升高是因为他身体的频率与他最近的生活节奏不和谐不平衡。只要改变这种生活方式,改变这种不和谐,血压就会降下来,不必找医生的。「大多数高血压或者高血糖之类的病,都是生活方式方面的病。改变生活方式之后,这些问题都可以慢慢消失。」如同大自然有风霜雨雪,人的身体有疾病也是自然现象,无需恐惧。「病都只是一种现象,一定不要恐惧这些现象,我们可以透过现象去找背后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导致这个现象、这个问题出现了?怎么去改变它?医生是一个助手,不是一个决定者。最大的医生是自己的身体,如果身体已经没有了修复能力,医生是无能为力的。」疾病绝对不是坏事。我们会酸痛,会失眠……都是不同的症状,有着不同的原因。我们去找到这个原因,比直接去消除这个症状,要重要得多。希望大家不要把所有治病的责任都推给医生,而是跟医生一起商量,怎么找到问题的根源,怎么改变自己不良的心智模式和生活方式。A:心智模式在我的理念里,中医首先是一个心智模式,就是你怎么看待这个宇宙,这个世界,怎么看待人生。当你的心智模式改变,心态就发生很大的改变,很多精神、思想方面的病就不见了。B:生活方式第二是生活方式,大部分形体方面的病都是不良的生活方式造成的。C:医疗模式第三个是医疗模式,属于扶偏救弊,亡羊补牢,是为了补充前两者的不足而存在的。如果有良好的心智模式和生活方式作为基础,医疗模式就变得很轻松。但现在医疗模式被过于强调,我们对于医生和医院过于依赖,这是非常不正常、不健康的。现在很多病都是越治越多,比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现在的病人比十年前多了多少倍。越治越多,一方面是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医疗模式出了问题。03
什么叫做养生?
养生就是让身体处于和谐平衡的状态,至于具体的方法,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没有一套方法是适合所有人的。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季节、时辰,根据南北不同的地域,尽量与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相和谐地生活,那样就很好了。「人最终是靠自己的生机和活力生活在宇宙大空间之中。」医生的作用,其实犹如驱散阴影的阳光,精神上引导患者往最阳光、最温暖、最能安心的状态走,形体上引导他气血的运行、肢体的位置回到和谐状态,帮助患者恢复自愈的本能。在一个真正的中医眼里,没有「病」这个概念,有的只是每个人身体内部存在的各种不和谐或者不平衡,医生和患者的努力方向是去调整这些不和谐和不平衡。真正把病治好的,不是对面坐着的那位老中医,不是他用的那根针,不是他的按摩手法,不是我们喝下的那碗汤药,而是我们自己。各种外治手法也好,各种中药汤剂也好,本质上,其实是一种激发机制,是它激发了人体气机的运行,让身体自我完成治愈修复的过程。人体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如果没有这个能力,所有的医生都起不到治疗的作用。药王孙思邈给所有人看病,首先不是开药,而是看病人这一阶段的生命状态,是意气风发还是失魂落魄,根据不同的状态进行处理;然后再问病人的饮食起居,各种吃喝拉撒睡,看看病人有哪些不良生活习惯,引导他去建立健康的节奏和习惯;如果这两招还没搞定,他就给病人一些食疗的方法,再不行就做按摩导引,再不行就扎针,最后才用汤剂。吃药是最后才使用的手段。疾病是一个现象,这个现象不是单一条件,而是多种条件下产生的。医生治病,其实就是想办法增加条件或者减少条件,那个现象就改变了。04
不恐惧是非常重要的心法
一个人总是被他的内心打败,而不是外界给他多少伤害。很多癌症病人的病情恶化,是从他得知自己患癌之后。其实,肿瘤从潜伏期到转归期有无数种可能,但有的医生喜欢强调最不好的结果,患者听到之后,他的念头和思维就被这个最坏的可能性紧紧抓住,天天在恐惧之中,有时候,成了心理学所说的所谓「自我实现的预言」。当你相信事情会如你预料的情况发展,你会有意无意地采取加强的措施,最后正是你自己促使了这个预言的实现。打个比喻:肿瘤,其实相当于房间里的垃圾桶。每个房间都有垃圾桶,暂时储存垃圾。如果一个房间很干净,那是因为有人清洁过、管理过,垃圾桶被及时清空了。肿瘤,就是身体为了保持整洁而设置的垃圾桶。健康人的身体正气很足,能把体内的垃圾及时清理。但是,当正气不足的时候,我们就没有足够的能力把垃圾清除到体外,身体就会自发地把垃圾暂存到肿瘤这个垃圾桶里面,以免垃圾进入血液。所以,面对肿瘤,切除肯定不是最好的态度。谁会认为一个房间里垃圾太多了,最好的方法是扔掉垃圾桶呢?经常有病人切除肿瘤之后发现扩散了,其实这是因为你把垃圾桶扔了,当然房间里就会到处是垃圾。05
如果发现有肿瘤应该怎么办
首先不要怕,不要慌,问问自己:我有什么想不开的结在身体里留下了印记?我有什么没有宣泄的情绪被压在心里?我有没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先把心结解开。管理肿块的是阳气,解开心结,节约了阳气,身体就有力量去缩小肿块了。不恐惧是非常重要的心法,相信癌症是自己的朋友,肿瘤的出现是在提醒自己反观自我,看看自己出了什么问题还不自知。肿瘤的本质,不过是一个垃圾桶,没什么可怕,它是身体自我保护的产物,不要用激进的、对抗的方式来对待肿瘤。很多时候,不用肿瘤、癌症这些字眼,换一个词,叫它「肿块」。还是指的同一个东西,但是用肿块这个词,负面的心理暗示就没有那么强了,病人也就没有那么多恐惧。「恐则气下」,本来正气就弱,恐慌会进一步降低免疫力。人在恐惧之中,整个人是纠结、紧张的。一定要记住,现代医学经常强调的最坏的结果,只是无数种可能之一。生活方式方面,下面还有三个非常具体的建议:A:离开熟悉的人群周围的人不断地嘘寒问暖,有时候会给人温暖的能量,有时候却给人增加了压力。对于一个肿瘤患者,亲友们的过度关心会时常提醒他自己是个重病人,反而强化了心理阴影和负能量。B:改变节奏,改变动静阴阳原来忙忙碌碌、四处奔波的,学一学打坐、站桩,让自己静下来;原来特别宅,不爱出门不爱活动的,多出去旅行,接触不同的山水风景、不同的人,把视野打开。C:调整作息时间,调整饮食不熬夜,多吃素,让身体内部节律正常、有序。原来生病是这么一回事,生病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如何调整心态坦然面对,
人,最好的医生是自己,一个人怎么处世,身体就会怎么去表现!
品牌传播 | 企业专访 | 投稿合作请添加:QQ:40304452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邮箱:2042938103@qq.com),立即处理。
点击「赞」+「在看」
让更多人看到吧
现在我来讲解,关于人体营养健康的话题,我希望我讲的这个话题讲的很具体。意思就是你听懂了就知道怎么做,我知道你们当中好多人都想问各种疾病的问题,我也不忍心不回答你,我试着想一下能够让你很明白的知道我要教你的是什么?你要怎么去做?
首先我们要清楚的知道,什么叫做人体的概念。人体严格意义上来讲,它分为三个概念,第一个概念就是:无论你懂还是不懂,你的身体都知道该把营养送到哪里,该把哪个细胞安装在身体的哪个部位。
你先要把这个话题听得很明白,然后你才知道,养生是一件并不困难的事情,因为背后有高人,这个高人就是身体本身的自然运作规律。
我请问,在座的有没有博士生?博士以上的毕业生?有没有硕士,研究生以上的? 终于有人举手了,很棒的一个人。大学以上的毕业生?大部分都是大学以上的。
我想问你,读到大学至少知道一件事情,现在你一口饭吃下去,你能不能下一个命令说,我最近头发不太好,这口饭麻烦你这口饭送到头发那。
各位,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就是:无论我水平有多高,我们对身体其实下不了什么命令,对吧?你手发抖的时候,你跟你手说你别抖,如果你敢收说别抖,结果他一定是抖得更厉害,哈哈哈~~
我曾经教过一个非常有效的治疗失眠的,就是睡不着的方法,凡是你实在睡不着,你按我的方法一定能睡着,想学的举手我看看,我教你真的百分之百有效,比任何的睡眠片安眠药都有效,不过呢,有时候人在关键的时候会忘了要用。
这个原理就来自于:你的大脑,跟你的身体,他们基本上是不合作的。当你跟自己说,我不要害怕的时候,通常你就会越来越害怕。有时候讲到一些生理话题是很好笑的,你越想干什么,他就越不跟你合作,很奇怪。
既然是这个道理,我们就倒过来,如果你晚上睡不着觉,你就试一下,你就睁开眼睛看着天花板,然后对自己说:今天晚上要睁开眼睛到天亮,我要一直睁着眼睛到天亮,我绝对不闭上,我要睁着眼睛。
哈哈~~~我试过,我也查过,基本上大概你念五次,我要睁着眼睛到天亮,你的眼皮就下来了;我要睁着眼睛到天亮,很快就睡着了。
因为你的身体有一个非常古怪的模式,那就是如果你的脑袋要下一个命令,他一定是往相反的方向走。如果你知道了这个道理,你就会知道你在教你的孩子的时候,所采用的教育方法,全部都是适得其反的。
我教你个办法,下次你的孩子不读书,你怎么教他呢?很简单,就是只要他读书你就去捣乱,他一读书你就跟他说别读了,读书没什么意思,别看书了,跟我打游戏吧,他本来是要真的打游戏的,一听说跟我去打游戏吧,他就觉得这太不可靠了,还是好好读书吧,一定有效!
因为你的孩子百分之百,是和你反着来的,不管他愿意不愿意,他的潜意识都一定是反着来的,你不信你试试看,你以后带着你的孩子走到围墙,你跟他说以后不要爬这围墙,你信不信他过两天就爬过去了。哈哈,所以你就知道人间的苦恼,真正的问题就在于,你跟你的身体其实走的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路。
很多的心理医生,帮助别人做心理治疗辅导了半天,最后的结果就是他病加重,你也生病了,原因在于人是不可以被征服的。身体里有一个最原始的本能就是,防止被征服的本能。所以那个反抗的力量是非常之大的,如果你不懂得人性这个特殊密码,基本上你的夫妻关系、父子关系、母女关系,这辈子都很难搞的。
你会发现有一个非常奇怪的事情,就是儿女基本上都不愿意听父母亲的话。哪个父亲想害儿女?没有,可是,只要父母亲一讲话,你就会讲行了行了你别讲了,管他是对还是不对的。
所以说真的,希望你们以后活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时候不要硬来,要学习反着来。
我们家有一个小朋友,那个小朋友每次到吃饭的时候有两种做法,
第一个做法就是告诉他说:吃饭,好好吃;
第二个做法就是:一坐上去那就跟他说,他是不吃这个的。你可能会发现我一讲他不吃这个,他立刻就扑过去就吃那个,所以很好教。
他小时候躺在地上耍赖皮,一躺下去我就跟旁边人大声说,他喜欢躺在地上,让他躺,他一会儿就站起来了。你如果跟他说:站起来,他就会趴在地上更久。
我说的不只是他,还有你,你的生理、心理有一样的活动方式,你永远都没有真正长大过,你的心中永远是个小孩。所以希望你心疼那个小孩,懂得跟他做朋友。
好,这个本来不是想讲这个话题的。现在讲营养。哈哈,~~~
一个细胞的构成不是由你说了算的,是一出生的时候,就带着图纸一起生下来的。
你的身体是由细胞与细胞相连接构成组织;
组织和组织相连接,构成你的器官;
器官和器官相连接,构成身体的系统;
系统和系统相连接构成你。
所以简化一点去看的话,人体所有的饮食的目的,都不过是要满足你身上的细胞构造和活动的需求,不是为了你的工作习惯的需求,不是为了满足你的喜好。
假设各位都承认自己已经成人了,我就希望你以后说到健康营养的时候,不要说那么幼稚的话题,不要说我不喜欢,不要说我没时间。你讲这句话的时候你要知道,你不是对别人讲,你不是对我讲,你是对你这条命在讲话。
打一个比方来告诉你,人的健康与营养之间的关联,我就请这位女士跟我做个案例,什么意思?
假设他现在掉到悬崖里面,在掉下去那一瞬间正好被我抓住,然后,然后他两只脚正在空中飘,我的手就死命的抓住,然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他拉上来,请问他会怎么感谢我?有救命之恩。
可是如果换一个案例,这边还是悬崖,他在这里走,他还不知道前面就是悬崖,往前走的过程我拉了一下,把她换了一个方向,让她走另一边,根本就没有机会掉下去。请问,他会不会感激我?
你说,人干嘛要这么贱呢?你干嘛这么贱呢?你非得要掉下去来测量我的医术是吗?看一下我是不是真的大师很高明是吧!其实,本来在上面轻轻的随便拉一下,就可以改变事情的发展方向。
你知道我们不需要治疗疾病,我们需要改变疾病的发展方向。
牢记这句话:不要企图去治疗任何疾病,这毫无意义,疾病的发生不是今天才发生的,由来已久,所以他也不可能今天治好也不可能明天治好。
如果任何一个人,不管他宣传任何一种治疗方法,宣称很快可以帮你治好,管他是不是骗子,你先把他盖一个章当做骗子扔到一边。
所以,结论就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疾病,是可以治好的,即使是一个头发掉了,有本事把它治好?把他治的明天长出来?没有的,要过一阵子慢慢长出来,对还是不对。
所以,牢记,皮掉了、骨头断了、脸上被抓了一把,都不是能治好的疾病。而是能逐渐改善恢复健康的。
你的脸是重病还是轻病?会不会变成不治之症?难说!如果你抓完之后,每天都用水洗,不能够让它干燥,不能够暂时杜绝跟水跟细菌的接触,就这么一个问题可以骚扰你一辈子。
是不是重大疾病,不是取决于这个疾病的名称,而是取决于疾病的发展方向和速度。所以任何一个平民百姓,你都可以通过设计一个方案,不是方法,不是成品,不是技巧,是通过一个方案。
什么叫做方案呢?在北京,你去逛中关村,讲到最多的是我们可以给你一个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的意思,不是通过一个方法,而是通过一个系统的建设,促使这件事情一定往好的方向发展。
那办法其实很简单,简单到什么程度呢?相当于加减乘除的加减,还用不到乘除,简单的说,对身体不利的事情做一个方案一一给他减掉。你做不到100分,你想办法能减多少减多少。
你说我没办法吃那么均衡啊,100分做不到,你先做80分再说,你说我心情好不到那个程度,好不到那个程度,你就做60分也可以,这个加了六分,这个加了三分,这个加了两分,你先把能加的分数加进去,能减的分数减掉。把错误的逐渐减掉,把正确的逐渐加回去。
然后,然后就坐着等。林海峰的整体自然医学处理疾病的方法,就是这么一套系统。我们从来没有治疗过任何一种疾病,我们只是通过对一个人的观察,跟他商讨出一种生活方式的重新建设,进行一个加加减减的工作,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把一个滑坡的生命,逐渐变成滑斜坡,滑平坡,然后倒走,慢慢的纠正过来。
你说我没时间等,第一,如果你真没时间等,你就别来害我,说明我也帮不了你,表示你处理的不是慢性疾病,而是急救。我在这里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整体自然医学不太适合急救,急救是要杀猪刀的,哈哈,我说的是手术刀。
急救通常是通过介入、破坏、伤害的动作,强行进行某种动作。我很难说到底应该不应该,反正那不是我们所擅长的。我们擅长的是,帮助身体做一个重新的规划。
依据我是过去十多年的经验,我基本上都可以对每一个人都有信心,他可以越活越年轻,越活越健康,原因在于我背后有靠山,这个靠山就是进化了近几十亿年的身体本能。
他不依不饶的每天通过睡眠改善、呼吸改善、精神改善、营养改善,每一天睡醒都帮你稍微改善一点,稍微改善一点,当然也可能稍微恶化一点,稍微恶化一点。
所以任何一种疾病,只要有三个月以上的存活期,我认为,理论上他是有救的。更不用说什么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根本压根都不是什么问题。
问题是你还是没有找到问题,你在问我问题的时候,依然把注意力放在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那些指标上,而没有真正关心你的行为指标。
我上午说我是2002年那年,听了一堂营养课,那一天我才开始研究营养的。所以严格意义上讲,我不是专家,我不是医生,我不是了不起的博士、硕士、教授,都不是。可是说真的,我旗下的学生有很多都是医院院长、博士硕士,世界各国的都有。
他们有时候跟我对话的时候,我也有时候搞不清我的位置是什么,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清楚,他们除了拜我为师,也没啥出路。原因是他是单项技能,他不是身体的总监,他没有进行整体资源的调度和安排,所以他的胜算远低于我。
对我来讲,我不会把任何希望寄托在任何一种治疗方法上。因为我觉得任何一种方法:营养方法、心态方法、睡眠方法、饮食的习惯,都不过解决其中的百分之五,百分之十。
我不会把希望寄托在一件事情,就像我自己经营我自己的事业,我自己的企业。很多人说林海峰你为什么会这么成功?我跟他说:啊?成功不是本来就应该的吗?他说你不要这么骄傲好不好!
结果前阵子,我跟人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再说一句话叫做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有没听过这句话?他说的一个人在付出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这个人说了很多年了,到处跟别人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跑到我这里一说被我劈头盖脸骂了一顿,我跟他说,你知道什么叫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想知道吗?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意思是:耕耘的人选好了种子,找好了土地,选择了阳光和生态环境,然后把种子种下,剩下的对他来说,那个种子长成果树是一件很自然而然,本来就应该的事情,然后他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因为不需要问,所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是付出,而是规划好了。对于身体恢复健康完全一样,你必须做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你必须认真想一想一下,我只要做以下ABCD,这几件事情都做到位,我是不是可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如果是,那我每天就不想别的东西,我只想,怎么把这几件事情做到位,剩下的管他出现什么症状我都接受。我相信做对事情就会有对的结果,做错事情就会有错的结果,这叫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是不是这个意思?
可是,我讲得这么好,时常听的人还是不满足,他说能不能再具体一点?好,那我就再具体点。
世界上90%的疾病都和这件事有关,不想生病的人一定要看!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疾病,都和情绪有关。
而从数据来看,目前与情绪有关的疾病就已达200多种。
情绪,正在悄悄毁灭我们的身体!
负面情绪是身体的最大杀手
智者说:“情绪是什么?情绪就是心。”
心不健康了,身体又怎会健康。
以下三大负面情绪,就是身体的最大杀手,也是90%疾病突发的根源。
焦虑
当你察觉到自己心跳加速、呼吸变快、胃部紧张、眩晕或头晕、身体开始出汗甚至轻颤、心情烦躁不安,自我检查一下,你,是不是焦虑了?
焦虑,似乎已经成为当代人都逃不开的一个词。
有位博主做过一项调查,表示每天都在焦虑的人有62%左右,表示一周1-3次焦虑的,有28%左右,表示一个月焦虑1次的,有7%左右,仅有3%的人表示很少焦虑。
我们,都在焦虑些什么呢?范叔总结了一下,大致分为4种:因人际交往焦虑、因拖延而焦虑、因自我要求过高而焦虑、因过度担忧而焦虑。
生活压力大,焦虑变成了常态。
可你有没有想过,过度焦虑又会导致些什么?
失眠、脱发都是最轻微的症状,日日忧思,神经就无法松弛下来,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那些习惯性失眠的人,身体和大脑总是紧绷的。
头痛、胃疼变成了家常便饭,想得多,大脑自然不堪重负,它已经用疼痛向你发出警示,可很多人只是去医院开了些止疼的药,却从来没有真正重视过。
到最后,心脏不堪重负,癌症的发病率增强,据统计,长期焦虑的人中大约有25%患上了心脏病,死亡率比正常人高23%。
更需要注意的是,相比男性,天性敏感的女性更容易受到焦虑困扰。
生气
做人太容易生气了,无论是闲气、怨气、怒气、赌气还是闷气,都是又伤身、又伤心。
这其中,最需要注意的是怒气和闷气。
它俩是影响生活幸福值的头号元凶,也是最容易在身体里留下不良记录的捣蛋鬼。
有些人情绪特别激烈,怒气冲头,就会导致贫血,大脑供血不足。
尤其是本身身体就不好的中老年人,怒气喷发时候血压瞬间上升,很容易出现脑溢血、心脏病和心肌梗死。
有些人又习惯隐忍,总是压抑自己的情绪。
哪怕极为愤怒也不敢发脾气,只会自己偷偷地在心里生闷气,这样的习惯真的特别糟糕。
对别人而言,他们只会觉得这个人好欺负,没主见,没脾气,以后发生类似的事情依然会我行我素,肆意伤害你。
对自己来说,长期生闷气,会造成气血淤阻,导致身体某一部分功能紊乱,形成结节或增生。
严重的,就和乳腺癌、肝癌、甲状腺癌等扯上关系。
心理学上,把喜欢生闷气的性格归结为“癌症性格”。
意思就是说这种性格的人相比普通人患癌的几率高达3倍!
那些生活悲观、一点小事就容易上心,遇到些困难和不顺就喜欢生闷气的人,得小心了。
你不好好对待自己的心,身体又如何会善待你?
悲伤
当今社会的很多人,年轻人也好,中年人也罢,都或多或少地有些轻微抑郁。
这种抑郁,一开始是从悲伤演变而来的。
如果有一段时间,生活不顺、工作不顺,整个人的心情就会呈现下跌趋势。
有些人的悲伤,还是漫长的,它像一颗种子,一点一点压抑在心里,只敢在没人的时候释放。
时间长了,心情愈发敏感起来,分聚离合要难过,落叶纷飞要悲伤,一点点感冒咳嗽也要哭泣。
中医认为,当一个人悲伤时,往往呼吸急促甚至泣不成声,而这个时候,最容易造成肺气的损伤。
习惯悲伤的人,心情像是压了一块大石头,生活好不起来,身体也会长期处于有气无力、放任自流的状态,心理状态就会逐渐向抑郁症蔓延。
每年,全球约有25万人因抑郁症而死,它的存在并没有距离我们很远!
当你察觉到自己已经不开心太久,哪怕白天面带笑容,深夜也会把你所有伪装的快乐吞噬时,是不是,该引起重视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亚健康状态在人群中不断蔓延。世界银行针对中国慢性病做的调查数据称,在今后的20年,40岁以上人群,慢性病的发病人数会增长三倍......
如何管理自己的健康?核心内容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患于未然。中医有一种理念叫做?治未病?,其意义在于未病先防,疾病防变,病后防复,意思就是在没有得病的时候先进行预防,得病后防止发生病变,在治疗好疾病后防止复发。
治未病,就是针对健康、亚健康人群、疾病初愈者,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运用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辨证等方法,了解您的体质状况,根据医学体检结果,针对每个人的不同体质、不同健康状况、不同生活习惯,排查危害健康的因素,为您量身订制全面、深入的健康调养计划,指导您的利用饮食起居、情志调理、运动疗法及中草药等健康干预措施,调养体质,调理身体阴阳气血等平衡,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少生病、不生病,纵使得病也能尽快痊愈,真正的实现未病先防。
?夏养三伏,冬补三九?。中医最高境界是?治未病?,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未病先防,强调自愈能力。
如何未病先防,中医提出?天人相应?的医学观点,因时、因地、因人地进行针对性治疗,运用中药、膏方、灸法等中医综合疗法调理各种亚健康状态。
事物会经历从无到有的阶段,疾病也是一样的,既然知道疾病的发展趋势,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
治未病的意义
1、逐渐形成维护健康的意识和观念
无论是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或欲病施治、防微杜渐,还是已病早治,防止传变及瘥后调摄,防其复发。其核心是无病早防,欲病早治。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逐渐形成维护健康的意识和观念。
2、敦促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随着医学的发展而逐渐深入。当前?疾病医学?逐渐向?健康医学?转变,医学注意的对象也将从?已病人群?逐渐向?未病人群?扩展,对待疾病的策略从?有病求医?向着?预防为主?转变,医学干预的切入点逐渐前移。
而环境污染、生活快节奏、不良生活习惯使心脑血管、恶性肿瘤、呼吸系统、代谢紊乱等现代病种已成为健康的最大杀手,这类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
以自我保健为中心的养生法则告诉我们:防病于未然,治病于初始阶段,是治未病理论的精髓。可以说?治未病?对于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发挥着主导性作用。
3、降低医疗费用,节约医疗资源
国民健康对社会的意义,不仅是提供发展基础、健康问题的解决,也能促进经济增长。对于单个患者,可以通过提高健康水平,增加一个个体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时限与数量,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还可以为国家节省大量的治疗花费,节省大量的医疗资源。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659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每天最少学一味中药——浮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