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字“五味古法中医” →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啦!
有一个既便宜又有效的方子,用上它后,咳喘减少了,痰也少了,食欲也增大了。在介绍此方前,先来看看下面的历史小故事~
《韩氏医通》的作者韩天爵是明朝的名医,其父亲是明朝将领,常年南征北战,饱受恶劣环境之苦,也屡受疾病缠身,韩天爵是大孝子,为了照顾父亲,便跟随父亲走南闯北、侍奉汤药,也因此得以游历天下、名声大振。一天,有三位读书人来请韩天爵为他们的父母看病,主要就是咳嗽,气不顺,而且有痰,这是老人常见的问题。韩天爵仔细构思出一个有广泛适用性的方子来,这个方子就是三子养亲汤,其中的三味本草都是菜园里的常见物:莱菔子就是萝卜子
苏子是紫苏的种子
白芥子是芥菜的种子
苏子能宣畅气机,降上逆之气,平咳喘;
莱菔子消食导滞,也能降气,还能健胃消食,使老人胃口大开,吃东西容易消化;
白芥子能理气化痰。
三味本草都是植物的种子,有油性,能滋润,且种子的性质都是往下降的,能通便。
三味药加在一起,把老人的吃喝拉撒以及平时可能有的一些小毛病全管了。而且,这并不是药,只不过是菜园子里的菜籽儿,老人喝三子养亲汤,不会感觉是在喝药,当然高兴了。
韩天爵的三子养亲汤一问世,马上传遍四方,大家纷纷用三子养亲汤来奉养自己家里的老人,很多人从中受益。
这个方子有什么作用呢?
在当今,很多人都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痰湿壅盛,这与营养过剩有着一定的关系。
所以,那些经常食用肥甘厚味,身体肥胖,感觉痰多,血液黏稠,血脂紊乱的人,可以用三子养亲汤来调理。
方中所用白芥子属于温化寒痰药,它不但能温肺利气,而且善散“皮里膜外之痰”:“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非白芥子莫能达。古方控涎丹中用白芥子,正是此义。”苏子降气行痰,使气降而痰不逆;莱菔子消食导滞,使气行则痰行。“三子”系均行气消痰之品,根据“以消为补”的原则,合而为用,各逞其长,可使痰消气顺。
另外,如果一个人痰湿过剩,会出现所谓的“痰核”,就是皮里膜外,形成大小不一的疙瘩,有的鸽子蛋大,有的黄豆大,按上去软软的,可以移动,有的人甚至会在皮肤里面出现很多,很多人浑身都是。
这种情况,中医认为是痰湿过剩引起的,此时服用三子养亲汤,可以慢慢化去痰湿,痰核也会逐渐化去。
三子养亲汤
【食材】
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
【做法】
1、取这三种子各等份,放在锅里微微炒一下,打碎,混合均匀,每次喝的时候取10克左右,泡水即可。
2、也可以这样:炒苏子60克、炒莱菔子60克、炒白芥子30克,混合均匀,研成粉末,每次服用3克,每天2次,温水冲服。
3、还可以取这三种子各等份,加入适量的苦荞、黄豆等,用豆浆机每天做成五谷杂粮粥食用。
【提醒】痰湿严重、体质复杂的人群,建议就医辩证调理。
品牌传播 | 企业专访 | 投稿合作请添加:QQ:40304452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邮箱:2042938103@qq.com),立即处理。
点击「赞」+「在看」
让更多人看到吧
古方称生脉饮或生脉散,人参、麦冬各五分五味子七粒。现代一般参麦用10g五味子15~20g。
本方通过微量元素的测定 :含铁量最高;其次是锰、镍含量较丰富,尚含铜、铬等。可提高心肌对缺氧的耐受性,延长心肌的存活时间。能改善微循环 ,并能阻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本方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心律不齐、心肌炎、心衰等心血管疾病和肺心病、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神经衰弱属气阴两虚者。
我觉得,每个女性朋友都应该懂一点中医。
因为,中医调理妇科问题太好用了。而妇科问题的发生,又太频繁了。
几乎每个女人的一生,都会被不同的妇科问题所困扰,有的是炎症,有的是子宫肌瘤,有的是月经不调,有的是乳腺增生……
妇科问题,几乎都有一个要命的特征是: 一般不影响正常生活,但是病程长,容易复发。
那你有没有想过,妇科问题为什么容易复发呢?
因为妇科问题的背后,还有一个主要问题是体质的问题,体质调理不好,身体会给妇科问题的产生提供土壤,各种妇科问题就像杂草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而通过中医调理好了体质,就好比把野草连根拔起,没有了让妇科问题产生的土壤,我们的各种妇科疾病自然就会消失。
妇科类疾病,很多女性朋友都有炎症,得炎症的根本原因是湿热体质。
湿热体质给炎症的产生提供了绝佳的土壤,只要湿热体质没有调理好,用药之后,炎症短时间内会好,但是过一段时间,药停了,炎症又会复发。一旦湿热体质调理成了平和体质,炎症也就好了。
一通百通,乳腺增生也是这样,那么,哪些体质容易产生乳腺增生呢?
首先是气郁体质。
这类体质的人是最容易得乳腺增生的。气郁体质的人,多数是由于生闷气,心情不舒畅导致的。治疗这类乳腺增生,就需要疏肝理气。
然后是血淤体质。
血淤,而络不通,乳房必有结节,积聚日久,便产生了增生。治疗这类乳腺增生,需要活血化淤、通络祛滞。
最后是痰湿体质。
痰聚日久,乳房也会产生结节,造成乳腺增生。治疗这类乳腺增生,就需要健脾化痰。
中医治疗妇科问题,不仅看的是这个妇科问题,还能看见导致妇科问题产生的更深层次原因。
就像一个堆满了垃圾的房间里来了苍蝇,有的西医的思路就是把这个苍蝇打死或者赶走;而好的中医能看出来——
是垃圾引来的苍蝇,垃圾不除,即使把苍蝇都打死了,新的苍蝇也会闻着垃圾的臭味赶过来,只要把垃圾扫走,把房间打扫干净,干干净净的房间,你让苍蝇来苍蝇也不进来了。
中医看得很深,她不光是盯着这个病症,而是找出这个病症产生的最根本原因。
那具体来说,这三种体质的乳腺增生,《中医十大类方》里说的要用到什么样的方子呢。
首先,气郁体质的乳腺增生对应的是逍遥散。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方的组成是:
柴胡、芍药、白术、茯苓、当归、生姜、薄荷、甘草。
使用逍遥散,除了是气郁体质之外,还要对应着逍遥散症,逍遥散症的表现分别是:
1、胸胁苦满或胸胁痛、腹痛,痛经,经前乳房胀。
2、往来寒热感(既怕冷又怕热),或月经周期参差不齐。
3、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浮肿;
4、脉弦而虚。
然后,再说血淤体质,血淤体质的乳腺增生,可以用血府逐淤汤。
血府逐淤汤出自《医林改错》,本方的组成是:
柴胡、芍药、枳壳、甘草、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地、桔梗、牛膝。
血府逐淤汤是四逆散和桃红四物汤的加味方,而桃红四物汤是调理淤血体质的代表方。
使用血府逐淤汤,身上要有淤血症,身体淤血症的表现是:
1、疼痛部位多固定;
2、出血易凝固,色紫黑;
3、精神不安,烦躁,甚至发狂;
4、舌质紫暗,面色晦暗。
有这些淤血症的乳腺增生,使用血府逐淤汤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没有淤血症就不要使用这个方子了,非淤血症用这个方子,有的会出现全身虚弱感、肌肉软无力等症状。
——最后,是痰湿体质。痰湿体质的乳腺增生对应的方子是陈皮汤。
陈皮汤出自河南的名中医吴启尧。
方子的组成是: 陈皮、夏枯草、王不留行、丝瓜络。
吴老认为,乳腺增生之患,气血易理,痰邪难除,故非重剂不能胜任。
陈皮汤中王不留行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夏枯草清肝热,散郁结;丝瓜络通络化痰消肿;
尤其重用陈皮!陈皮,既有健脾燥湿之功,以绝痰湿生化之源,更有理气散结,以消痰核之效,其性虽温,与夏枯草相伍,并无伤阴耗气之弊。
使用陈皮汤治疗乳腺增生,身上有痰湿症,痰湿症主要有:
1、腹部肥满、腹部的肉比较松软,肢体肥胖。
2、舌头胖大、舌苔黏腻,舌苔较厚。
3、喉咙有异物感、痰多。
是不是很的意思呢,同样的都是乳腺增生,体质不同,分别对应着三个不同的方子。
气郁体质的乳腺增生——逍遥散;
血淤体质的乳腺增生——血府逐淤汤;
痰湿体质的乳腺增生——陈皮汤;
这就是中医的精华——有时候,哪怕是同一个病症,根据不同的体质表现,也会开不同的方子;
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量身定做”吗?现在很多奢侈品都不敢说量身定做,好的中医却做到了。
为什么最近几年中医发展得慢啊,因为现在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而中医就不是快销品,她太强调独一无二性和定制性了,没有办法复制粘贴,没有办法批量生产,她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
根据你的体质,开一个药方,这个药方就是你的,甚至很有可能是独一无二的、适合你的不一定适合他的,这也是中医的宝贵之处。
所以,找到一个好的适合自己的中医方子,可是非常难的。如果找到了,请珍惜。
如果你真的遇见一个好的适合自己的中医方子,你一定会很赞同我说的话。
有一个病例,39岁男,糖尿病、脂肪肝已3个月,平常口干,喜热饮,夜尿多,睡眠不好。舌淡红,苔薄白腻,舌苔部分剥脱,舌体稍大。
处方:
党参、山药、黄柏(盐水炒)、砂仁、炙甘草,水煎服,每天1剂。 20剂后血糖得到控制,90剂后脂肪肝消失,血脂恢复正常。
所用方为固元封髓丹,为封髓丹加党参山药而成。
封髓丹 最早见于元代许国祯编纂的《御药院方》“补虚损门”中。
原文:“封髓丹:降心火,益肾水。黄柏,缩砂仁,甘草。
上药捣为细末,水煮面糊稀和丸如桐子(绿豆)大,每服五十丸,用苁蓉半两,切作片子,酒一大盏,浸一宿,次日煎三四沸,滤去滓,送下,空腹饭前服。”
后来火神派名家郑钦安去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之苁蓉,取前三味收录于《医理正传》,方名同样。
组成: 黄柏,砂仁,炙甘草。
郑钦安在临证中体会到: 本方调和水火,治一切虚火上冲。
虚火上冲,元阳上越,以炙甘草固守心肺脾胃,收敛并阻止虚火作乱。再以砂仁导五脏精气归元。
为防其再次浮越, 以苦寒之黄柏补肾水,不仅上济于心(心属火),令水火相济, 还因肾水充足而彻底阻断虚火产生。
具体来说,
黄柏 ,苦寒沉降于肾、膀胱、大肠经。长于清泻下焦湿热,泻火解毒,尤能制肾经过于旺盛之火。
肾为水脏,主藏精,若火势太过,蒸腾肾水,容易造成盗汗,尿频等多种问题。黄柏将这个乱窜的火压制下去,可补肾水之不足。被金元名医朱震享视为大补肾水之物。
砂仁 ,其性香而能窜,温而不燥,升散可行气调中,醒脾开胃,凡是湿阻、气滞所致之痰饮瘀浊,脘腹胀痛等脾胃不和诸证皆可用,尤对寒湿气滞适宜,能宣通阳气,散出寒气。
又能和五脏之精,引阴阳和合之气归于肾,在本方之固元封髓丹则是将虚火从上往下归根。以大于黄柏的用量,在黄柏大补肾水之后通肾气,润肾燥,固元阳。
炙甘草 以甘平之性,调和上下,且以甘和黄柏之苦,苦甘化阴。
再以甘和砂仁之辛,辛甘化阳。由此阴阳化合,水火既济,心肾相交,达到封髓(肾生髓)不乱动之功。
被清代官修医书《医宗金鉴》赞为“ 固精之要药” 。
而郑钦安则指出其治一切虚火上冲, 如牙疼、咳嗽、喘促、面肿、喉痹、耳肿、面赤、鼻塞、遗尿、滑精诸症,屡获奇效。
高血糖、高血脂、脂肪肝等病症,根在于脾肾阳虚,标在于气郁、痰饮、瘀血、湿浊等。
比如脂肪肝之脂肪,正是痰湿、水饮、湿浊之类。
脾虚则水湿运化失司,肾虚则气化不利,最终水湿蓄积为病。
并且,亦有外伤或久病瘀血内停,肝经气机不畅,而使有形之物,滞于肝脏。
砂仁除了常见的入于脾肾消痰湿浊液,还因其性温和,宣畅三焦,能入肝舒达肝之不平气,甚至能理气安胎。
在固元封髓丹中,加上山药,且用量最大,取其甘平,滋阴又利湿,滑润又收涩,补肺补肾兼补脾胃,能以气阴双补的姿态收纳浮阳,运脾固摄,使津液得以正常生成输布及代谢,避免痰湿瘀浊阻滞为害。
党参则健脾肺补中益气,巩固根本。多味合用,共同固元封髓,得治文章开头所述病例之病症。
提醒提醒: 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据情况辨证加减,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65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