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字“五味古法中医” →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啦!
细辛ASARI RADIX ET RHIZOMA来源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 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 Schmidt 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汉城细辛 Asarum sieboldii Miq.var.seoulense Nakai 或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 的干燥根和根茎。前二种习称“辽细辛”。
别名细辛、辽细辛、华细辛、小辛、少辛、北细辛
图片来源教材
华细辛
北细辛
产地北细辛和汉城细辛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商品药材主要为北细辛,汉城细辛产量小。华细辛主产于陕西、四川、湖北、安徽等省。一般以东北所产“辽细辛”为道地药材。
采收加工夏季果熟期或初秋采挖,除净地上部分和泥沙,阴干。
性状鉴别北细辛 常卷曲成团。根茎横生呈不规则圆柱状,具短分枝,长1~10cm,直径0.2~0.4cm;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环形的节,节间长0.2~0.3cm,分枝顶端有碗状的茎痕。根细长,密生节上,长10~20cm,直径0.1cm;表面灰黄色,平滑或具纵皱纹;有须根和须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黄白色或白色。气辛香,味辛辣、麻舌。
汉城细辛 根茎直径0.1~0.5cm,节间长0.1~1cm。
华细辛 根茎长5~20cm,直径0.1~0.2cm,节间长0.2~1cm。气味较弱。
饮片 呈不规则的段,根茎呈不规则圆柱形,外表皮灰棕色,有时可见环形的节。根细,外表面灰黄色,平滑或具纵皱纹,可见须根及须根痕。切面黄白色或白色。质脆。气辛香,味辛辣、麻舌。
性味归经辛,温。有小毒。归心、肺、肾经。
性能特点本品芳香气浓,辛温走窜,入心、肺、肾经,通彻表里上下,有小毒而力较强。善祛风散寒、通窍止痛,为治风寒、风湿所致诸痛及鼻渊鼻塞头痛之良药。能温散肺寒、化痰饮,为治寒饮伏肺之要药。最宜少阴头痛、鼻渊与牙痛。
功效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主治病证(1)风寒表证(尤宜鼻塞、头痛、肢体疼痛较甚者),阳虚外感。
(2)鼻渊头痛。
(3)头风头痛,牙痛,风寒湿痹痛。
(4)寒饮咳喘。
配伍细辛配干姜、五味子:细辛辛温,祛风散寒、温肺化饮;干姜辛热,温中散寒、温肺化饮;五味子酸温,敛肺气、滋肾阴。三药相合,温燥中有敛润,既善温肺化饮,又不耗气伤阴,治寒饮喘咳日久者效佳。
用法用量内服:汤剂,1~3g;粉末,0.5~1g。外用:适量,研末吹鼻、塞耳、敷脐,或调涂。亦可煎汤含漱。
使用注意本品辛香温散,故气虚多汗、阴虚阳亢头痛、阴虚或肺热咳嗽者忌服。又有小毒,故用量不宜过大, 尤其是研末服更须谨慎。反黎芦。
药理本品有解热、镇痛、镇静、抗炎、抑菌、抗组织胺、抗变态反应、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等作用。
细辛的故事“说到细辛,你们一定要细心啊。”老中医喝了口茶,扫了徒弟们一圈,道:“为师有个教训要你们牢记。大概20年前,为师那时候还很年轻。”
“师傅都快80岁了,20年前也不年轻啊!”老中医横了他一眼,继续道:“那时候,为师还在游走行医。我来到一个村庄,那里的人们生活得还算富裕。在那看了几天的病,一些老病号觉得我瞧得挺准,巷里巷外便说开了,一些平日里不看大夫的、身体小恙的人也来凑热闹。其中有一个后生说他因为贪凉,在院子里光着膀子睡了一宿,第二天醒来便觉怕冷、发热、周身疼痛、鼻塞、流涕等。我见他是很明显的风寒感冒,便给他开了三剂九味羌活汤加减,并嘱其一天一剂,病当好转。本想此小病定当药到病除,可万万没想到……哎……”
“当天傍晚天还没黑,院外便传来喧闹之声,不待我出去看看怎么回事,东家便推着我往后门跑,见他如此慌张,只是叫我快跑,以后再细谈,只得作罢,先避一避。”
“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原来那后生买药回去之后便叫媳妇儿给他熬药,拆开一看,见细辛药量偏少,只有其他药的三分之一,以为是我开错了,便把三剂药的细辛一次性全熬了。谁知服药后不到一个时辰,便口唇发乌,满脸通红,呼吸急迫,眼看就要不行了。家人哭的哭,叫的叫,思来想去,也只有这药有问题。想想一个小小的伤风感冒被弄成这样,便叫上乡里亲戚来捉我偿命。”
“还好后来那后生没事,不然为师心里又会多一个阴影啊。你们以后一定要细心地用细辛啊。”
品牌传播 | 企业专访 | 投稿合作请添加:QQ:40304452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邮箱:2042938103@qq.com),立即处理。
点击「赞」+「在看」
让更多人看到吧
花脸细辛
(《四川中药志》)
【异名】花叶细辛、花脸猫、翻天印(《四川中药志》),水马蹄(《中国药植图鉴》),土细辛(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马蹄细辛(《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为马兜铃种植物大花细辛的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大花细辛
多年生草本。有浅黄色匍匐的根状茎,有多数肉质根,顶端通常生二叶。叶大,质地厚,卵状椭圆形,长16~20厘米,宽约8~10厘米,顶端锐尖,基部心形,弯缺较窄;叶柄肉质,长14~20厘米,疏被短柔毛。花大,单生茎顶,直径达6厘米,紫褐色;花柄长2~9厘米;花被简短,裂片3,宽卵形,长约3厘米,宽约4厘米,基部具白色的横皱斑纹;雄蕊12。蒴果肉质,近球形;直径约2.5厘米。种子圆锥形,顶端渐尖,背面近平滑。
生于山坡林下和溪边阴湿处。分布广东、江西、湖南、湖北和四川等地。
【采集】春、夏采收。洗净,晒干。广西则在冬季挖取全株,洗净风干。
【药材】干燥的带根全草根茎粗壮,直或弧形弯曲,长约5~10厘米,粗3~4毫米;外表棕灰色或淡棕褐色,有多数环节,顶端残留皱缩的叶基或干缩的叶片,下部具少数细须根,皱纹不明显。断面粉白色。叶片皱折,质脆,呈枯绿色或枯褐棕色;以水浸泡后,展开观察,呈心脏形,表面有花斑;叶柄细长,紫褐色。气微香。以色带黄绿、根条肥壮、质地粉白者为佳。
产四川、湖南、江西、福建、江苏、浙江等地。
【性味】辛,温。
①《四川中药志》:"辛微苦,温,无毒。"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辛,温,有小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肺、脾二经。"
【功用主治】治风寒感冒,头痛,咳喘,风湿痛,跌伤。
①《四川中药志》:"散寒止咳,祛痰除风。治风寒湿邪头痛,咳嗽鼻塞声重。"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温经散寒,止咳定喘。治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风湿痛,四肢麻木。"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钱;或研末,2~3分。
【宜忌】《四川中药志》:"体虚多汗、咳嗽咯血及孕妇忌服。"
【选方】①治风湿感冒,头疼身痛:花脸细辛、防风、苍术、茯苓、陈皮、羌活。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跌打损茄,散瘀血:花脸细辛、红牛膝、红泽兰、透骨消。泡酒服。(《四川中药志》)
提醒您:花脸细辛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64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提肛”让你随时随地来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