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蛋白质含量很高。中国北方许多妇女在生育后,都有用小米加红糖来调养身体的传统。小米熬粥营养价值丰富,有“代参汤”之美称。由于小米不需精制,它保存了许多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小米中的维生素B1可达大米的几倍;小米中的无机盐含量也高于大米。 但是很多小朋友并不爱喝小米粥,今天教大家一个小米的新做法,小孩也爱吃。
需要的食材:小米、鸡蛋、糯米粉、面粉、牛奶、糖、酵母粉。
做法:
首先将150克小米浸泡2小时。泡好后把水倒掉。
打入一个鸡蛋。
加入250毫升纯牛奶搅拌均匀。
搅拌好后 放入榨汁机打成米浆。
将米浆倒入碗中,加入30克白糖和3克酵母。
搅匀化开。
...............................................................
...............................................................
然后加入100克的糯米粉。
...............................................................
再加入100克的面粉。搅拌到没有干面粉。
盖上盖子醒面20分钟。
20分钟到了,醒好后再搅拌一下。
电饼铛刷油。
倒入醒好的面糊,摊成饼状。
盖上盖子焖一会儿。
翻面之前上面记得刷点油。
来回摊至熟透后出锅。
美味的小米饼就做好了。孩子们尤其爱吃,浓浓的奶香味,外皮酥脆,内里软糯可口,比面包还要好吃。吃起来一块一块的停不下来。
粥煮好后将打散的鸡蛋倒入滚开的粥中搅匀即可食。
小米蛋粥稍做加工,可有各种口味:
1.如果要吃咸粥,最后稍加一点姜末、盐、和味精,则鲜香爽口。适合作主食包子、馒头的佐餐。
2.如喜欢甜粥,建议不加姜和味精,只加入白糖即可。这种粥金黄香甜,不但适合产妇发奶,而且也是老人、儿童、病号和女生的最喜爱主食之一。
3.如果受了风寒,在小米粥加好蛋花后放入姜末,再加一些红糖。稍煮片刻即食,有祛风散寒的功效。女生每月例假时食此粥可缓解痛经,也有补血功效。
由于现如今天气已经开始降温了,相信小伙伴们很喜欢吃一些比较暖和的食物,好比如麻辣烫,粉条炖豆腐等等这一些既能暖和身体又能补充能量的食物。但是小丁觉得吃这一些油腻的食物还不如一碗暖呼呼的小米粥好。并且秋天是南瓜上市的季节,搭配上小米粥,既能暖身又能养胃。所以小丁在这里建议小伙伴们可以多喝一点小米粥。
小米粥相信很多小伙伴都喝过,尤其是我们这一些上班族,每天早上不想做饭。就会在上班的路上买一碗小米粥来喝,浓稠好喝。但是小伙伴们你们发现没有,尽管说小米粥看起来做法很简单,外面卖的也是很浓稠,但是我们自己煮出来的小米粥却很难煮出外面卖的那一种浓稠感,仅仅只是将小米煮熟而已,还是那样的清汤寡水,口感也不是那么的好喝。
实际上想要将小米粥煮得浓稠好喝还是有小技巧的,不只是放入锅中将小米煮熟这么简单的。要注意的小细节还是有很多,就比如说,我们小伙伴们在煮小米粥的时候,是将小米与清水一起放入锅中煮还是说先将锅中的清水烧开再放入小米?相信很多将小米粥煮出来不浓稠都是这一步做错了,造成煮出来的小米粥口感不好。接下来小丁就给小伙伴们分享几个煮小米粥煮得浓稠的小技巧,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不妨跟着小丁一起来学习吧!
小米粥
原材料:
一碗小米,适量的清水,适量的食用油
具体步骤:
第一步 ,将准备好的一碗小米放入大碗中,再往大碗中倒入适量的清水,用手轻轻的淘洗一下,洗掉附着在小米上面的灰尘,再将淘洗的清水给倒掉。
第二步 ,再往装有小米的大碗中倒入没过小米的温开水,将其浸泡十五分钟。
第三步 ,在浸泡小米的过程中,取出一个锅,锅中倒入足够量的清水,开大火将其烧开。
第四步 ,小米浸泡好后,倒掉温开水,将小米倒入到已经烧开水的锅中,继续开大火烧开,烧开后滴入几滴食用油,搅拌均匀,盖上锅盖,转小火煮二十分钟。
第五步 ,时间一到,打开锅盖,用筷子继续搅拌两分钟,再次盖上锅盖,继续煮二十分钟。
第六步 ,时间一到,即可关火,并且先别打开锅盖,使小米继续在锅中焖五分钟,时间一到,即可出锅食用。
小提示:
1,在煮小米粥之前,需要先将小米浸泡十五分钟,这是因为这样子小米可以吸收一小部分的水,在煮小米粥的过程中才容易出米油,这样子煮出来的小米粥才会浓稠。
2,用温开水浸泡小米最好,这是因为冷水需要浸泡的时间很长,热开水浸泡会破坏小米的营养。
3,煮小米粥的时候,需要烧开水再放入小米,这样子煮小米更容易将小米煮出米油来。
4,煮小米粥的时候,水要一次性的加满,不能在中途再添加了。
5,不管是煮什么粥,滴上几滴食用油,能够使煮出来的粥更香。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62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