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体重与死亡率的关系被发现了!万万没想到,原来这样的体重最长寿

望月砂 2023-07-20 01:17:10

因为吃得越来越好,动得越来越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喝口水都容易发胖,一提起肥胖,大家很快就会联想到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痛风等等相关慢性疾病。所以很多人都特别羡慕消瘦的老人,经常感叹“千金难买老来瘦”,“老来瘦”真的就好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小编先告诉大家结论:60岁以后,适度超重的人更健康!是不是万万没想到?

欧洲科学家调查发现:体重和死亡率之间其实成了一条U形曲线。

曲线的最低点是死亡率最低的体重值,这个值会随年龄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60岁以下人群:体重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即BMI介于18.5~24.9为宜),死亡率是较低的。

60岁以上人群:BMI处于超重范畴(即BMI介于25~29.9之间)的人群死亡率最低,甚至比BMI指数标准(即介于18.4~24.9之间)的人群还要低6%!

美国一项针对600万人、长达40年的调查发现:超过标准体重10%~15%的人寿命最长,死亡率最低。大量的研究发现,60岁以上的人体重太轻,容易引发免疫力低下,无法抵御严重疾病。微胖的优势在中老年群体中更为突出。

日本研究显示:与偏瘦的人相比,40岁时体重稍微超重的人寿命更长,能多活6~7年。临床数据也表明,与瘦弱的老年人相比,微胖老人不易发生流感、肺炎等急性感染,外科手术的预后效果也更好。

适当超重,更长寿随着年纪的增大,消化吸收功能本就会减弱;再加上一些慢性病,忌口较多,很容易导致营养不良。据调查数据显示:全球86%以上的住院病人和38%的社区老人均有营养不良症状。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方面,营养不良会导致抗感染能力、免疫力下降,可成为损害健康的重大风险因素;

另一方面,对中老年人而言,罹患各种疾病的可能性相对更大,但和疾病作斗争时需要一个良好的身体状态和营养状况。适当超重,其营养状态相对更好,也就更容易抵抗疾病的伤害,达到长寿的目的。

专家提醒:60岁以上的人不要过瘦也不能过于肥胖,保持在适度超重状态可能对长期健康是最有益处的。

衡量人体胖瘦,国际上通用一项指标——体质指数(BMI=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刊登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人群将BMI控制在22.6~27.4,死亡风险最低,高于或低于这一范围的人,死于癌症、心脑血管疾病或其他疾病的风险都将增加。老年人体重可以稍高一些,BMI以26左右为宜。

如果觉得麻烦,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还有一个更简便的方法,来算出自己合适的体重:

身高(厘米数)减去105(60岁以下人群)或者100(60岁以上人群),这里得出的是您的理想体重(公斤数)。

如何保持适度超重想要保持适度超重——也就是微胖的身材,不外乎吃和运动。

过瘦的老人可通过以下方法适度增加体重:除一日三餐外,增加2至3次简餐;吃些牛奶、坚果等能量较高的零食;适量运动,增进食欲;调节心情,保证睡眠时间充足。过于肥胖的中老年人也应减重,方法是:多吃果蔬、魔芋等低能量食物;少吃糖果类及含糖饮料等高能量食物;多喝绿豆、玉米等杂粮粥;适量减少肥肉、内脏等动物脂肪摄入;每天坚持运动。

具体怎么吃、怎么动更健康,《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都给出了详细参考。

0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

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

02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各年龄段人群都应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食不过量,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能量平衡。

坚持日常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000步。

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

03多吃蔬果、奶类、大豆蔬菜水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奶类富含钙,大豆富含优质蛋白质。

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300~500g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

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200~350g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相当于每天液态奶300g。

经常吃豆制品,适量吃坚果。

04适量吃鱼、禽、蛋、瘦肉鱼、禽、蛋和瘦肉摄入要适量。

每周吃鱼280~525g,畜禽肉280~525g,蛋类280~350g,平均每天摄入总量120~200g。

优先选择鱼和禽。

吃鸡蛋不弃蛋黄。

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

05少盐少油,控糖限酒培养清淡饮食习惯,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g,每天烹调油25~30g。

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每日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2g。

足量饮水,成年人每天7~8杯(1500~1700ml),提倡饮用白开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儿童少年、孕妇、乳母不应饮酒。成人如饮酒,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

长寿必备四要素除了微胖,长寿还有几个关键词,只要每天坚持,轻轻松松活过100岁。

1

微凉

温度和健康的关系密切,尤其是室温和饮食温度。研究表明,最佳环境温度是18℃至20℃,此时人体感觉微微发凉,但机体免疫力能得到最大发挥,抗病能力更强,睡眠质量更高。

饮食也讲究低温。一方面,烹调方式上,应以凉拌、蒸、煮等低温烹调为主,能最大程度保留食物营养;煎炒、油炸等高温烹调,不仅会造成维生素等营养元素的大量损失,还可能生成致癌物。另一方面,食物应在保温、微凉状态下食用,长期吃烫食,可能烫伤食道黏膜,诱发食道癌。

2

微饿

长期坚持吃到七分饱,不仅可以保证营养摄入,还利于控制体重、保持头脑清醒。

七分饱是一种似饱非饱、对食物意犹未尽的微饿感。小编提醒大家,胃里没觉得满,对食物的热情已有所下降,进食速度变慢,但还是习惯性地想吃,可如果把食物撤走,很快就会忘记吃东西。通常来说,在吃饭时间相对规律、固定的条件下,这顿吃了七分饱,在下一餐之前不会有明显的饥饿感,否则就说明没吃到七分,可以再加点饭量。

以下三个方法有利于把握微饿感觉:

第一,专心吃饭,不边吃边聊或边吃边看电视;

第二,细嚼慢咽,感受自己对食物热情的变化,以及胃里逐渐充实的感觉;

第三,少精多粗,粗粮等需要多嚼几下才能咽下的食物能让人放慢进食速度,利于感受饱腹感,而精白细软、油多纤维少的食物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吃多。

3

微汗

运动中出汗多少常被人们用作评判运动效果的标准。但对中老年人来说,大汗淋漓并非最佳运动状态,可能导致虚脱、跌伤,诱发气喘、胸闷、腹痛等。因此,中老年人应遵循适度原则,以微微出汗、稍感疲惫、浑身舒畅为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坚持每天至少在户外活动30分钟,最好1小时;散步、游泳、打太极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清晨不是最佳锻炼时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上午9点—10点,下午16点—20点适宜锻炼。

万万没想到吧?原来并不是“千金难买老来瘦”,60岁以后,适度超重的人更健康!坚持微胖、微凉、微饿、微汗四个微,想不长寿都难呢~

身高181cm的标准体重应该是多少

身高181cm的男生标准体重:70.7千克。

身高181cm的女生标准体重:66.6千克。

世界卫生组织的计算方法:

男性:(身高cm-80)×70_=标准体重

女性:(身高cm-70)×60_=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正负10_为正常体重

标准体重正负10_~ 20_为体重过重或过轻

标准体重正负20_以上为肥胖或体重不足

超重计算公式

超重%=[(实际体重-理想体重)/(理想体重)]×100%

扩展资料:

体重与健康关系:

体重超标准值10%~20%更长寿

美国老年学家思德列斯教授研究发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70岁的老人中,超过标准体重10%~20%者死亡率最低。当体重过低或过高于30%时,才容易导致疾病发生,影响寿命。

较胖的人之所以比较长寿是因为胖人的皮下脂肪层较厚,抗寒、抗病能力比常人强,更经得起疾病的“折磨”。而瘦人抵抗力相对较弱,对环境的适应性差,特别是对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急性传染病,所以多病短命

医学研究还发现,女性如果从50岁时体重显著减轻的话,她们易发生骨折,尤其是髋关节骨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另外,体瘦者内脏下垂的发病率很高,最明显的是胃下垂。

所以,人到暮年,虽然不可过胖,但也不可不过瘦,最好就是稍胖一点,当然,平时的运动和心理健康也很重要。

-标准体重

1米70女生黄金体重是什么?

一米七的女生黄金体重=(170-70)*60%=60kg。标准体重是反映和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不同体型的大量统计材料表明,反映正常体重较理想和简单的指标,可用身高体重的关系来表示。


体重与健康

美国老年学家思德列斯教授研究发现,超过标准体重10%~20%者死亡率最低。当体重过低或过高于30%时,才容易导致疾病发生,影响寿命。较胖的人之所以比较长寿是因为胖人的皮下脂肪层较厚,抗寒、抗病能力比常人强,更经得起疾病的“折磨”。

体重健康是指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上对体重进行科学的管理。体重健康管理抛弃了传统的只要体重不要健康的思路和做法。



寿命的长短和体重有关吗?提醒大家:过了60岁或许可以超重一点

很多人都觉得,身材太胖会影响 健康 ,容易增加患上脂肪肝、高血压、肠胃疾病等病症的风险。而且小肚子太大,还有双下巴,会让一个人的颜值下降,让别人觉得自己不好看,不懂得管理自己的身材。

所以现在,即使是看上去一点也不胖的人,也会嚷嚷着要减肥,每天克制着自己的食欲,就是不让自己吃饱。很多老年人还觉得,年纪大了,身材瘦才是 健康 的。

真的是这样吗?寿命和体重,到底会不会互相影响呢?

医生认为,超过60岁的老年人,身材太瘦,反而不利于身体的 健康 。因为太瘦的人,一般免疫力和抵抗力都不太好,而且还容易出现脾胃失调、消化不良或营养不足的情况。一旦出现意外或生病,太瘦的人是无法抵抗的。

研究结果显示:寿命的长短,确实和体重有关,只有保持合理的体重,身体才能一直 健康 ,太胖或者太瘦,都对身体不利。

国外的研究人员,针对不同年龄,体重偏胖、正常和偏瘦的人,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体重和死亡率会呈现出一种U曲线的关系,在曲线的最低点,死亡率也是最低的,而且年龄越大,这个数值相应的也会越高。

没有到40岁的人,体重偏低一些,更可能让死亡率下降。但是超过50岁的人,不管是体重高还是低,死亡率还是会比以前高的。

美国的研究者对600万人进行跟踪调查后发现,超过60岁的人,若能将体重超出标准范围10%-15%,死亡率会更低,也就是寿命会更长。

日本的研究人员也针对这个问题做了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超过40岁的人,体重偏胖一旦,会比偏瘦的人,寿命延长6-7年,而且微胖的中老年人,术后恢复效果会更好。

多项研究结果显示:超过60岁的人,体重偏胖一点,寿命会更长一些。

如果是用BMI指数来说明的话,也就是体重除以身高,得到的标准体重是18.4-23.9这个范围,比18.4低就是偏瘦,超过23.9就是偏胖。

年轻人的体重,保持在低于18.4,对身体的 健康 会更有益。超过60岁的人,应该保持在BMI指数高于23.9,但不要太高,寿命则会更长。

过了60岁后,BMI指数最好能保持在25-29之间,也就是身材微胖的状态,这个时候死亡率是最低的。所以老年人还是不要盲目追求偏瘦的身材了,还是胖一点更有福气,寿命也会更长。

另外,老年人不要过于追求素食,所谓的清淡 健康 的饮食,并不是不能吃肉,而是菜肴的味道清淡,油炸或煎烤的食物少吃一点。

在饮食方面,最好能坚持全面营养 健康 的原则,蔬菜、肉类、水果等食物,每天都要吃一点,不要盲目减肥。

另外,最好是能每天喝一杯牛奶,适当补充钙元素和维生素D,经常出门散步或运动,锻炼肌肉,身体才会更 健康 。当然,身材微胖并不是让你增肥,而是保持身材匀称,如果太胖了,也是应该减减肥,多锻炼一下的。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592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