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花生、瓜子时,如果碰到味道发苦的你会怎么办?很多人会吐掉继续吃,而有些人则不以为然。
其实,上面两种做法都错了!
吃到苦味或哈喇味的果仁要立即吐掉,并用清水漱口,因为它们中很可能存在一种危险的毒素——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有多毒?
它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1类致癌物,毒性比砒霜大68倍,仅次于肉毒霉素。
食物放久了,难免会发霉,这主要归咎于霉菌。这些霉菌中,有可能会产毒的黄曲霉、寄生曲霉,也有酿造用的红曲霉,无毒的黑根霉等。
其中,黄曲霉毒素正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代谢产物。在毒性上,砒霜和剧毒物氰化钾见了它,也会“自叹不如”。
喜欢看谍战片的人,都应该知道氰化钾,就是抓住间谍时抹一点在嘴唇上就能丧命的剧毒。而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是它的10倍。
更可怕的是,黄曲霉毒素的稳定性很强,一般温度难以将其杀灭,即使用100℃的温度进行20小时的灭菌,也不一定能将其彻底去除。
微量黄曲霉毒素即致癌
“黄毒”进入人体后,在肝脏中存留最多(是其他组织器官的5~15倍),因此对肝脏的损害也最大。
一般来说,体内黄曲霉毒素如果达到1毫克/公斤以上就可诱发癌症,而这仅相当于1吨粮食中只有1粒芝麻大的黄曲霉毒素。
如果大量摄入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分分钟找上门!急性肝炎、肝细胞脂肪变性、胆管增生……
好就好在,通常霉菌产生的毒素量较低,只有严重霉变的粮食才可能含有大量毒素。
大家最该担心的,是日积月累之下的慢性中毒,甚至致癌性。
微量持续摄入,可造成慢性中毒、生长障碍,引起纤维性病变,诱发肝癌、胃癌、肾癌、直肠癌等,还可能导致畸胎。
黄曲霉毒素最爱哪些食物?
它最喜欢藏在发霉的、特别是淀粉含量高的食物。
01
花生
花生对黄曲霉毒素的敏感性很强,如果发霉了,洗得再干净也没用,一定要扔掉。且黄曲霉毒素在花生受潮的情况下生长更快。
因为花生本身富含油脂,而黄曲霉毒素又易溶于油脂,假如胚芽有毒素,胚乳部分肯定也有毒素。
就算把胚芽去掉了,剩下的毒素仍然会影响人体健康。
02
玉米、稻米等粮食
在收获、贮存粮食的过程中,容易发生霉变而遭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尤其是在雨季。
其中,玉米的胚部体积大,含水量高,再加上含糖也较多,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易受污染。
凡表面上长有黄绿色霉菌或破损、皱缩、变色、变质的谷物都有可能被黄曲霉毒素污染,在食用前应仔细挑选,剔除霉变粒。
03
核桃、杏仁、瓜子等坚果
坚果一旦变质,也可能会产生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味道发苦,假如在吃坚果类零食时,感到味苦,一定要马上吐掉并漱口。
剩下的零食也最好丢掉,因为黄曲霉菌是以孢子形式传播的,食物之间极易牵连霉变。
04
土榨油
自制油或“土榨油”更好?安全隐患更大!
首先,食用油原料没人把关,如果用了霉变的玉米、花生和菜籽等,很容易导致黄曲霉素感染。
再则,如果榨油设备清洗不干净,同样会造成食用油发生霉变。
同理,家庭自制的发酵食品也容易被污染。大家需谨记:切勿因小失大!
05
鲜奶
如果牛吃了被黄曲霉毒素B1污染的饲料和食品后,在其体内会转化为黄曲霉毒素M1,并存在于乳汁中,可导致其加工的奶及奶制品中出现黄曲霉毒素M1污染,但其毒性程度远比B1小得多。
这样做,避开黄曲霉毒素
目前,对于已有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还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各个国家一般采取销毁食物的方式。在生活中注意一些细节,也能有效避免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1一旦霉变,扔扔扔!
谷物表面上长有黄绿色霉菌或破损、皱缩、变色;
花生轻微变黄甚至发黑、味苦;
甘蔗瓤部颜色略深,呈浅棕色,有暗灰色斑点,闻起来有霉味或“酒糟”味;
红薯表皮会呈现褐色、有黑色斑点或干瘪多凹,薯心变硬、发苦。
这些迹象都表示食物霉变了,及时扔掉,要记得别喂给家里的猫猫狗狗猪猪鸡鸡。
2
保持干燥、通风
花生、核桃等最好买带壳的,晒干后用保鲜盒等密闭储存。
在保存食物时,要记得低温、通风、干燥(温度最好在20℃以下,相对湿度在80%以下),并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不用塑料袋装。
另外,别一次性屯太多,最好买小包装的。一旦霉变了,整包整袋都毁了,这对吃货来说可是灾难……
3
彻底清洗餐具
筷子、菜板等厨具的裂纹中容易藏匿食物残渣,让黄曲霉菌有机可乘,因此清洗时应先泡一泡,软化上面的食物残渣,洗后要沥一下水,放在干燥、通风处晾干。
筷子要头朝上放,菜板可悬挂或立起来,不要贴墙放置或平放在台面上,每次使用前最好再用流水冲洗一次。
4
多吃新鲜蔬菜
研究证明,叶绿素有助于降低黄曲霉毒素B1的吸收率。
嗯,又给了你一个吃蔬菜的理由……
吃到霉变的坚果零食一定不要偷懒,吐掉再用清水漱口。坚果、大米等出现轻微变黄甚至发黑、味苦、皱皮等情况,一定要扔掉。
温馨提示
黄曲霉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6℃~28℃,温度越高,黄曲霉菌生长越快,而一旦在温度28℃~33℃、湿度80%~90%的环境中,黄曲霉菌很快能分泌毒素。所以说,这种毒素适宜在温度高又非常潮湿的南方生存。
发霉的食品是不可以吃的。食物发霉也就是食物霉烂变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有毒物质,这些物质会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伤害的。
霉变食物中含有黄曲霉毒素,而这黄曲霉毒素是不会轻易被高温所杀死的,所以哪怕是将食物洗干净,再加上高温加热,黄曲霉毒素也不易去除。一旦发现霉变的食品,大家一定要坚决丢弃。黄曲霉毒素的主要成分是脂溶性的,而非水溶性的。因而,它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且裂解温度为280℃以上,一般的水洗和烹调加工温度不能将其破坏,所以,水洗加热可以祛除毒素是一种错误的理解。
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机构划定为一类致癌物,有很强的毒性与致癌性,其毒性比砒霜大68倍,对肝脏器官损害严重,容易对食品造成污染,从而危害人类的健康。黄曲霉素主要存在于霉烂的食物中或谷物、玉米、花生中,该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易于生长繁殖。
建议多吃一些青菜,水果以及蔬菜等,这些食物都是能够降低黄曲霉素毒性的。
估计很多人是“谈砒霜色变”吧,这个东西却是是比较吓人的,还是不要多打听的好,想到这个,就想起来潘金莲毒死武大郎的场景呢,那个时候大概也是砒霜惹的祸吧。
当然这个砒霜在现实中是不经常有的,除非有什么阴谋或者意图不轨的时候,通过黑市交易或许会购买到这些,但是也是以身犯险哦。但是呢,现实中的食物却又一些相忌犯冲的,那吃后的效果就无异于砒霜了。
就像是虾+维生素=砒霜,所以呢,吃虾的时候,我从来都是看有没有胡萝卜之类的,如果有维生素含量多的食物,千万不可以通吃的,虽然不知道后果,但是呢,一旦和砒霜结缘,那就是很可怕的了。
还有就是银杏果,或者是俗称的小白果,生的更是有剧毒的,一般人只要是吃上几个,就可以直接导致身体的各个器官衰竭,严重的基本上都是会死亡的。这个也已经有现实的活生生例子的。不过呢,每年还会有许多的人们在银杏果掉落之时收取银杏果,这个适当的吃还是可以的,但是记住千万不可生吃,一定要煮熟了吃或者烤熟了,只要是熟的,那么剧毒就会下降一半多,适量吃上5个之内的是没有问题的。
还有柿子过后喝酸奶,小孩子在大人的无知下意外死亡的也有很多。前几个月刚看的一个新闻是,奶奶给孩子添加的小米粥中放了新鲜的黄花菜,殊不知,这个新鲜的黄花菜里面含有的一种碱的成分是有剧毒的,所以呢,孩子吃了直接就是不幸死亡了。而且一般黄花菜吃的时候都是买干的,或者鲜的话是用热水烫过的,这也告诫我们家长,千万不要给孩子随便乱吃东西
当发现米饭已经发霉以后就不要再去食用,很可能就已经生成霉菌,或者是其他的细菌成分,若是不小心摄入到自己的身体内部以后就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还有就是要注意大部分米饭发霉后生成的霉菌都是黄曲霉,这是很常见的一种由于食物变质所导致的霉菌,会对身体有很大的影响。
人类健康受黄曲霉毒素的危害主要是由于人们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对于这一污染的预防是非常困难的,其原因是由于真菌在食物或食品原料中的存在是很普遍的.国家卫生部门禁止企业使用被严重污染的粮食进行食品加工生产,并制定相关的标准监督企业执行.但对于含黄曲霉毒素浓度较低的粮食和食品无法进行控制。
在发展中国家,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与癌症的发病率呈正相关性.亚洲和非洲的疾病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表明,食物中黄曲霉毒素与肝细胞癌变(livercellcancer,lcc)呈正相关性.长时间食用含低浓度黄曲霉毒素的食物被认为是导致肝癌,胃癌,肠癌等疾病的主要原因.1988年国际肿瘤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agencyforresearchoncancer,iarc)将黄曲霉毒素b1列为人类致癌物.除此以外,黄曲霉毒素与其它致病因素(如肝炎病毒)等对人类疾病的诱发具有叠加效应.
黄曲霉毒素b1的半数致死量为0.36毫克/公斤体重,属特剧毒的毒物范围(动物半数致死量<10毫克/公斤=它的毒性比氰化钾大10倍,比砒霜大68倍).它引起人的中毒主要是损害肝脏,发生肝炎,肝硬化,肝坏死等.临床表现有胃部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及肝区触痛等;严重者出现水肿,昏迷,以至抽搐而死。
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致癌物质.其致癌力是奶油黄的900倍,比二甲基亚硝胺诱发肝癌的能力大75倍,比3,4苯并芘大4000倍.它主要诱使动物发生肝癌,也能诱发胃癌,肾癌,直肠癌及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的癌症.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56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