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乃“后天之本”,我们身体中所需要的能量,都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得来的。脾胃的养护便尤为重要。对照自查,你的脾胃还好吗?小信号预示着你的脾胃可能出现了大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仔细观察肤色、五官、生活状态,也能看出脾胃问题,有下面的几种症状,说明你的脾胃功能比较差,不妨对照自查。●口臭,多是胃中有火很多人常常会有口臭等问题,会误以为是肝出了问题,其实真正的原因来源于脾胃,胃肠中有积滞,或有胃火、大肠火。●鼻头发红有热证,发白是脾虚鼻头发红代表脾胃有热证,表现为特别能吃,但吃完容易饿、消化吸收不好、口苦黏腻等。鼻头发白,透着一种不自然的青光,偶尔还会伴有腹痛,这种情况意味着气虚,是脾胃虚弱导致的。鼻头发黄,是胃肠有积食或者脾胃功能不好的表现。黄为土色,脾胃属土,大人小孩面色发黄首先考虑脾胃问题,尤其是小儿要考虑脾胃积滞,甚至是疳积。●脾开窍于口,在液为涎(或涎为脾之液)。小儿或者大人不自觉地流口水,多为脾虚有湿;如果伴有睡觉打呼、磨牙更应该引起警惕,脾虚湿盛更为严重,或者是有西医所谓的“腺样体肥大”。●便秘,可能是胃和其他脏腑协同不好“六腑以通为用”,大便的通畅,依赖于胃、肠、胆的协同作用,便秘可能是脏腑的协同功能异常。●睡眠不好,也与脾胃有关系古语讲“胃不和,卧不安”。脾胃不好的人,睡眠质量也会降低,出现入睡困难、惊醒、多梦等问题。例如小儿夜卧不安,辗转踢被、夜惊哭闹,多为胃肠不和,饮食积滞,要引起重视,需要减少饮食对胃肠的负担或者就医,通过药物、推拿调理或者严重者需要挑疳。●无故发脾气,可能是脾胃不太好小儿或者大人无故爱上火发脾气,要注意可能是脾胃不太好。临床上,很多孩子脾胃调好了,胃肠积滞消除了,脾气也会变得温顺乖巧可爱。日常中最伤害脾胃的是什么?很多人猜不到,一些看似不经意的小习惯,竟然一点点地伤害着我们的脾胃健康。脾胃一怕生,二怕冷,三怕湿,四怕寒,五怕饮食失节,六怕油腻,七怕忧思!●怕生、冷、寒、湿很多人常吃寒凉冷冻的食物,尤其是夏天各种冷饮,生的蔬菜水果等。脾胃最怕寒气,生冷的食物,会带着寒气进入身体。有些人天天吃生冷寒湿,肠胃消化不了,吃什么拉什么,造成乏力,拉稀或者便秘。最容易伤及脾胃。过则损伤脾胃阳气,令运化失调,气血失养,水湿泛滥。●怕饮食失节脾胃为受纳之官,不时而食,会影响脾胃的休息,扰乱胃肠道正常的消化吸收节律,影响其功能恢复。小儿多时、不时而食会影响智力发育,因为食则血供入胃,大脑血供分配减少,日久大脑发育会受到影响。●怕油腻油腻、脂肪,过度的动物蛋白会碍胃之运化且影响排泄。●怕忧思中医讲“思伤脾”“思则气结”,忧伤、思虑过度,会直接影响脾胃,造成脾胃气的停滞,导致胃病。有些人甚至把胃当做“出气筒”,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不吃不喝或者暴饮暴食,这都会损害脾胃的健康。肝不郁,则脾不虚,大家都知道“茶饭不思”“气饱了”,其实形容的都是肝脾不和的故事。养护脾胃的方法如今因饮食引发的脾胃及其他疾患大量存在,并不是因为没得吃,而是吃得太好太过了。关于吃,很多人盲目跟风,滥吃补药或各种营养品、保健品。事实上,重要的不是吃什么,而是适合吃什么。想要身体健康,不一定非要吃点什么才行。我们可以学学古人最天然的养生方法:仙人揉腹术中医认为:腹部里有五脏六腑,有肝、脾、胃、大小肠、肾、膀胱等脏器分布,揉腹可以促进气血运化、充实脏腑、调节阴阳,达到阴阳调和的状态。揉腹可以治疗一些跟脏腑相关的疾病,如胃下垂、痔疮、疝气......经常消化不良、便秘的人,也不妨尝试揉腹。坚持揉腹可以迅速消除积存在腹部的脂肪,有助于防治肥胖症,还对高血压病、糖尿病和冠心病等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点击视频,学习仙人揉腹术
揉腹注意事项:揉腹时要求动作柔缓,手法正确。揉腹前排空小便,不宜在过饱过饥、膀胱过胀、极度疲劳、恼怒、惊恐、精神紧张时进行。妇女在妊娠期间禁止揉腹,腹内有恶性肿瘤或是胃肠穿孔、内脏出血和腹膜炎等急腹症病人也绝对禁止揉腹。腹壁有急性感染时,局部不要按摩。女子在月经期中一般可以揉腹(揉下腹部时要轻),但要特别注意不可受凉。在揉腹期间若出现腹内发响、放屁,腹内有温热感或易饥饿或有便意均属正常现象,仍可继续进行。
作为一个医者,除了具有慈悲佛心以外,对于各种病症,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抓到其根本,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更有效地袪除病魔。
万物的来源全赖大地之土。人的脾胃在五行中属土,为身体之本,所以能滋养全身。脾胃健壮,三餐饮食才得以消化,这样身体自然健康安宁。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其优越,很多人都不太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特别是经常暴饮暴食,久而久之就会把脾胃损伤了,人的吸收和排泄功能变得越来越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陈代谢出了问题。新陈代谢一出问题,身体的阴阳气血必定失调,如此一来哪有不生病的道理。
中医认为,人体健康和长寿与否与先天肾气有很大的关系,然而与后天脾胃功能的强弱,关系也十分重大。尤其是中老年人,更要加倍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脾胃,常言说,饭吃八分饱,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脾胃消化食物需要消耗气血能量,吃得过饱会加肠胃负担,而且吃下去的食物也不能够全部吸收,只会给脾胃带来负扔,影响气血生化。所以每顿饭都要注意不要过饱, 八分饱是最好的状态。
另外,在每餐中,粥和主食的总量要占到二分之一,也就是一半主食和粥,一半菜肴,这些五谷杂粮能够给身体提供足够的制造气血的原料,使体内的阴阳保持平衡。
还有一点,用餐时一定要 细嚼慢咽 。虽说现在的生活节奏比较快,但我们还是要给吃饭留出足够的时间。人吃下去的食物,进入胃里需要依靠胃的运化功能腐熟以后才能被身休其他器官吸收,如果将入口的饭菜充分咀嚼,成为细小的糊状,这样就可以减轻胃的负担,而且也有利于身体其他器官对营养成分的充分吸收。
脾胃不好的人,要注意补充一些健脾益气的食物,如怀山药药、玉米、红薯、鱼肉、乳制品、牛肉、羊肉、猪肉等。还可以适当服食人参、白术、黄精等健脾益气的中药或中成药。
对于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体倦乏力等表现的脾胃虚弱者,可以用大枣10枚,山药、莲子各10克,大米100克,一起煮粥,在早晚餐时佐食。具有益气健脾、补虚健身的功效。
有的人在睡觉时流口水,这极可能也是脾胃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脾胃运动功能减弱、水湿停留、脾胃湿热或胃里存食下降、胃热上蒸都可能造成这个现象。建议多吃一些绿豆、扁豆、薏苡仁、山药等,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脾胃不适的人要根据自己的体质,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能锻炼,还可以每天对腹部进行自我按摩,这是防治脾胃疾病最简单也是比较有成效的选择,通过 自我按摩胃腹部 ,能够提高胃动力和免疫功能。
具体做法:将两手相叠于上腹部,以胸骨下端的剑突(也即胃所在的部位)为中心,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揉摩30?50次;然后在肚脐周围同样揉摩各30?50次;再揉摩两腿的足三里穴50?100次。每天早晚两次。
饮食不当会损伤脾胃,精神过度紧张照样会伤及脾胃。可能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特别忙或者情绪不高的时候,往往会没有食欲。因此,对于那些整天处在工作压力下的人来说,放松心情,保持乐观情绪,积极调整生活方式,使作息规律化,也是保护脾胃的良方。
实际上最有效养脾胃方式就是食疗了,一定要吃很多健脾养胃益脾的食材。比如说梗米、檽米、馍片、红薯、薏米仁、红枣、莲籽、花生仁都是一些好的选择。这些生冷食物的寒凉食物,对健脾养胃没有半点益处,一定要禁吃,即使禁不住也尽量少吃。
二、健身运动
若想身心健康,健身运动是必不可少的。这和运动运动健身恐怕也是养脾胃最好的方法了,要记住适量的运动,是能帮助我们的“性子”主题活动出来的。每天醒来和睡觉前做20到40次俯卧撑,那样简单的运动方式都是能够益脾健胃消食的。
三、每日三杯茶
每日三杯茶是调养脾胃窍门之一,三杯分成从早到晚喝,早上饮用绿茶,在下午喝乌龙茶,夜里喝普洱茶。绿茶叶归属于酒中之阳,早上饮用绿茶会让心魄俱旺,会让脾胃得到滋润;乌龙茶会降低糖类和脂肪吸收,能够助消化止痢,减轻头脑昏沉;普洱茶叶会对胃造成防护层,长期性喝可以起到健脾养胃、保胃的作用。
四、常吃山药
淮山药滋而不腻,它不冷不噪,是为了平补脾胃的绝佳灵丹妙药。淮山药对五脏血气的亏虚滋补的效果也是极佳不同寻常的。因此淮山药常被用于医治脾胃孱弱、倦怠无力、食欲不佳等不适,常喝淮山药炖汤,吃山药炒的菜还可以对脾胃建造拥有耳濡目染功效。
五、常吃纯蜂蜜
中药材医药学里边提到,纯蜂蜜不仅具备润肠通便、润肠的作用,还能够促进胃酸分泌,提高胃肠蠕动,减少排便时间。那么这些能证明,纯蜂蜜对人的肠胃事特别好。如果每日晚上睡觉前也有早上起床后,来一杯温蜂蜜柠檬水,常常会有严重便秘和大便干结得人拥有润肠之功效。自然,脾胃虚者也可平常蜂蜜水调养。
六、常吃陈皮
老话经常说“一两茯苓一两金”,茯苓可是个平补脾胃的好物。脾胃脆弱的人一定要长期吃一点儿茯苓,茯苓不仅能把荤腥里的腥气抑制下来,还能够行气和胃、芬芳醒脾、祛湿化痰,但是中医学主要用于医治脾胃阴虚内热等症的灵丹妙药呢。
七、推拿三眼穴
经常按摩三眼穴是可以调节气血和阳阴的,那样至今便会完成调脾胃、延缓衰老、预防疾病防患未然的效果。三眼穴在咱们双手的右手无名指上,手心朝着自身,寻找手里的三眼穴部位。能用圆钝的器皿顶尖点按穴位,可是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心跳次数有节奏地轻按,这种效果才会更好一些。
八、切勿优思
大家可能会以为优思伤身体仅仅一句夸大其词得话,但是实际上,优思但可以伤身体,伤得或是脾胃。维持平心静气有可能是养脾胃最好的方法了啦,假如使得脾脏功能强壮,我想大家清除考虑,维持淡泊平和的心境。不相信大家可以看看周围的人,心境平和的人一般都是没有脾胃层面的小毛病的。
九、常揉肚脐
经常揉肚脐是可以改进脾胃虚弱的症状的,你只需一手的掌根贴紧肚脐,另一手放到贴紧肚脐成功的手背上,再顺时针方向渐渐地揉动,每一次坚持不懈5min,每日维持一到两次。此方法是能够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益胃、消食导滞的。
十、规律饮食
规律饮食,用餐慢嚼,更是对脾胃十分的好一点的,我们现代人脾胃问题便是常常凑合进食所引起的。早晨起晚了,吃二块曲奇饼干,渴了怀着凉水灌,忙了得话就不吃...例如这种行为全是也会引起肠胃不好的。因此从今天开始大伙儿一定要留意好好爱自己的脾胃。
结束语:根据上文的介绍你勘界知道养脾胃最好的方法了啊,脾胃是我们的身上关键人体器官,请一定要尊重她们,千万别把自己的脾胃弄得一身问题。
脾有着运化食物中营养物质和输送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的作用,而胃部则是我们身体最大的消化器官。一旦脾胃功能不好,身体就会出现营养不良,气血不和的情况,从而导致脸色差、身体差、皮肤差。怎么样才能养好脾胃呢?
1.要健脾养胃,先养心情
脾胃是有“感情”的,“情志 养生 ”也是养脾胃。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心情抑郁、情绪低落时会茶饭不思,而放松的环境和愉快的心情则会使人胃口大开。
在胃病患者中约七成跟情绪有关,由于“情绪”变化常可引发胃肠功能的改变,所以胃被称为人体情绪变化的“晴雨表”。中医学很早就认识到“情志伤胃”,古代先贤对于胃病的治疗多重“调节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情绪对脾胃具有重要影响,所以要养脾胃,先养心情。
2.五谷饮食,健脾胃
饮食 养生 从养脾胃开始,人以水谷为本,胃主受纳水谷,所以养脾胃最好的莫过于五谷。《黄帝内经》讲:“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意思就是谷物(主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而水果、蔬菜和肉类等都是作为辅助,发挥补益作用。
养脾胃不仅要多吃五谷糙米,还要注意饮食有节和多样化,顺应四时,多吃应季的食物:如粳米、糯米、锅巴、番薯、薏苡仁、牛肉、牛肚、鲫鱼、鲈鱼、大枣、莲子肉等。
3.多动脚趾,增强脾胃
脾主四肢,适当的 体育 锻炼,就是健脾胃。从中医学角度出发,经络系统分布人体四肢,故适当的 体育 锻炼可促进经气运行,反作用于人体脾胃,使脾胃功能增强。
一般来说脾胃功能强的人,四肢肌肉也比较发达,而对女性来说,脾胃 健康 的人胸部通常比较丰满,因为胃经的循行路线即经过乳头,脾胃功能强健,胃经经气充足,对胸部的发育和丰满曲线具有重要作用。如果脾胃功能不好,不妨锻炼,尤其是腿部,对小腿上的脾经起到很好的紧松刺激作用。研究显示,多动脚趾可以养脾胃。
4.选择适当运动,益脾胃
专家认为,最好选择和缓、低强度、少量、持续坚持的运动方式,运动后身体微微汗出,筋骨舒展,以不感到过度劳累为宜。运动后大汗淋漓的项目并不适合,因这种运动方式耗气伤津,反而会加重气短乏力的症状,降低我们的机体免疫功能。打太极就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太极动作缓慢、流畅,在运动过程中同时有调息要求,实际上这些练习对气喘的人大有裨益。
4、?养心小贴士:
可以常做一些类似太极、八段锦、五禽戏、扇舞以及各式各样的 养生 功等具有中医养气功能的运动,此外,像慢跑、广播体操、踢毽、打桌球、广场舞、交谊舞等项目也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脾胃虚弱的话题,你有什么样的看法或意见欢迎和我一起分享。如果还有什么其他想了解的话题,可以告诉我。
养脾胃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有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保健常识。为此,专家给出了以下建议。
1、规律饮食、定时定量、细嚼慢咽
这是保养脾胃的第一步,特别是胃本来就不好的人,更要少吃辛辣、刺激以及生冷食物。要注意定时吃饭,不要狼吞虎咽,更不要站着或边走边吃,吃饭时不要讨论问题或争吵。
2、揉鼻头
每次揉鼻头20分钟左右,能改善胃胀气等症状。
3、按摩足三里
足三里(膝眼直下3寸处)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每日按揉50~100次,能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脾胃病变。
4、吃对食物
在长夏这个养脾的关键时期,应该结合健脾、祛暑、化湿等方法进行调补,可以吃些绿豆、莲子、丝瓜、陈皮、鸭肉、鲫鱼等。
多吃薏仁、茯苓和粳米煮的粥,也能起到滋养脾胃的作用。
容易便秘的人要减少久坐,多吃绿叶蔬菜,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脾胃差的人,不妨试试王鸿谟推荐的“四君子汤”,即用党参或人参10~15克、炒白术10克、茯苓30克、甘草3~5克,熬在一起,补益脾胃的效果很好,且药性平和。
5、常读“呼”字音
可以培养脾气,对缓解脾虚、腹胀、脾胃不和、食欲不振都有好处。
6、揉肚脐
一手掌心或掌根贴脐部,另一手按手背,顺时针方向旋转揉动,每次约5分钟,每日1~2次。或者两手分别紧贴肚脐两侧,上下来回搓动,搓至发热为止,胃胀、腹痛的人可以试试,每日2~5次。
此法能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7、饭后慢慢走
中医有“以动助脾”的养生观念,饭后散步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但“饭后”并非指吃完饭立刻就开始散步,而是要休息至少10分钟再进行。若吃得过饱则需适当延长休息时间,并且饭后半小时内不能做剧烈运动。
8、笑是给脾胃最好的礼物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50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