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在广州医科大学举办疫情防控专场新闻通气会。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我们有信心,疫情4月底基本控制。
判断1:
疫情4月底基本控制
钟南山表示,广州医科大学在国家战略部署的战略层面上起到一定的作用。1月20日明确提出“人传人”和医护人员被感染的事实,这对国家考虑病情防控起到重要作用。
“WHO将传染病的程度分为三级,其中二级是国家多处爆发。但我们强调,中国不一样!武汉出现了大规模爆发,但在其他地方包括广东等,并不是大规模爆发。”钟南山说,与一般传染疫情不同,新冠肺炎传染情况比SARS还高。我们统计发现,新冠肺炎一个人能传染2到3人之间,说明传染非常快。
钟南山强调,面对全国的疫情问题,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这是最古老,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钟南山表示,疫情开始时,国外有流行病学家用权威的试验模型,预测2月初,中国感染新冠肺炎人数将达16万人。
钟南山说:“这是没有考虑到国家的强力干预,也没有考虑春节后的延迟复工,我们也做了预测模型,2月中旬或下旬达到疫情高峰,确诊病例约六、七万人,投到国外权威期刊,被退了回来,感觉和上面的预测水平差太多,还有人给我微信‘你的话几天之内就会被碾个粉碎’。但事实上,我们预测更接近权威。”
他说,“国外预测疫情控制最早在5月底,我们预测4月底,因为有国家强力干预和群防群控意识。4月底是恢复工作,不只是基本控制。但在国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蔓延会不会很快,我们不能确定。”
判断2:
疫情不一定发源在中国
对疫情的预测,钟南山说,我们首先考虑中国,没考虑国外,现在国外出现一些情况,疫情首先出现在中国,不一定是发源在中国。
判断3:
一个月内研发出新药是不可能的
钟南山称,社会对一些突发性的传染病重视不够,所以没有持续地进行科学研究,“所以这一次对这个新发的病,我感觉在治疗上有点束手无策,只能根据很多它的原理用现有的药物治疗”,但是在十几天到二十天,甚至一个月内,能够研发出一个新药根本是不可能的,这需要长期的积累。
判断4:
疾控中心地位太低,是短板
“在美国等很多国家,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直通中央,不需要层层申报,甚至在特殊情况下,它可以直接向社会公布,但我们不是。”钟南山表示,中国专家组在新闻媒体上也说了,疫情在12月下旬就已发现,且有医护人员感染,但向地方政府报告以后,地方政府如何决定,得由地方政府来定夺,CDC的特殊地位在中国内地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所以CDC地位要提高。
判断5:
病人恢复后重复感染可能性很低
关于出院患者复检复阳,钟南山也谈到。他说:“这个病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它的过程,一边发展一边看,但病毒感染规律都是一样的。感染后的患者,假如体内IgG抗体呈现4倍增高,应不会再被感染。至于粪便、肠道是否还会有病毒残余,是否会再传染给别人,还在观察中。”
钟南山表示,复阳有多种因素。病毒检测也是最近才研发出来,存在试剂本身的问题。另外,检测方法、采样方法对阳性率影响也很大。可以准确回答的是,一个病人恢复后,做了抗体检测强阳性,说明抗体很多,重复感染可能性很低。
判断6:
80%的疫情源头来自野生生物
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对此,钟南山表示,近年来接近80%的疫情源头都是野生生物。禁止令很有必要,但现在的市场现状基本是禁而不止。
“猫科类动物经常携带病毒,传到人身上,人就会患病。果子狸已明确是SARS很重要的宿主。市场上很多野生动物都带有冠状病毒,它们本身不会发病,但吃它们,就会出大问题。”钟南山说,“现在还不清楚,这个病毒是怎么来的?是不是之前就有的?谁是第一例?我不相信只是穿山甲携带。”
他强调,进入21世纪只有短短20年,已经爆发三次冠状病毒疫情,SARS、MERS、和新冠病毒。“凡是冠状病毒,凡是一看有聚集性,马上要严防扩散。这一次就是极大教训。”他说,“如果我们能在12月初、1月初能采取严格防控措施的话,病人将大大减少。我们曾经估算过,如果在1月25日才采取措施,而不是20日采取措施,新冠病患将达到十几万人。”
判断7:
中国做法对国外可能有启发
钟南山说,现在问题是中国增加病例少于国外增加病例,韩国、伊朗、意大利病例增长快,中国做法对他们可能有启发。
“我这个周末将对欧洲呼吸病学会做视频报告。”他强调,疫情是人类的,不是一个国家的。面对疫情,我们需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探索更长远的合作机制。
国际病例增加是否会导致过一阶段,中国发生从输出病例变成输入病例?“有可能。”钟南山指出,目前韩国病例增加非常快,当时MERS韩国病例也增加非常快。我们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分享成功失败经验,早发现病人。蔓延很快的国家,应该参考中国经验。早发现、早隔离,不然传染给别人很关键。早发现的病人,85%以上都会好,除非自己免疫系统非常差。
钟南山再次强调,国家合作、联防联控非常重要。危难当头,日本韩国没有忘记对我们的支持,当疫情在日韩发展,我们也不能忘记对他们的支持。
每次看到钟南山院士,就有一种莫名的心安,听了他的话,感觉心里更加坚定和稳妥,至少在4月底之前,咱们还是要做到能不出门就不出门!
这些钟南山院士的最新判断,务必要告诉家人朋友!
中国加油!
来源:科技日报、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新闻
根据新闻消息,钟南山院士对当前疫情现状做出了判断。
终南山院士判断是现在新冠疫情还没有停,疫情还在中国不同的地方出现。现在我们不能用2年前的一些方法来看待奥密克戎,因为现在病毒传染性极强,但是致病率大大减弱。我们有责任为国家政策贡献看法和力量,顺应当前形势,能够更好地优化防控政策,使得我们国家真正做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钟南山,出生于江苏南京,福建厦门人,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呼吸内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新冠肺炎疫情的领军人物。
1、钟南山,男,汉族,福建厦门人,1936年10月出生于南京,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曾任广州医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会长。
2、钟南山出生于医学世家;1958年8月,在第一届全运会的比赛测验中,钟南山以54秒2的成绩,打破了当时54秒6的400米栏全国纪录。 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2007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2007年10月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
3、钟南山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重点开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规范化诊疗、疑难病、少见病和呼吸危重症监护与救治等方面的研究。
4、现任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5、这次抗击非典如果没有钟南山院士,结果可能就不会是这样。(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长张德江)
6、他投身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50年,是推进中国呼吸病学发展迈向国际前沿的学科带头人之一。在非典疫情中,率先带领团队投入救治行动,确立广东病原学,组织广东非典防治研究,获国际上最高存活率。在甲流防治中,成功抢救多例重症甲流患者,参与制定卫生部治疗方案。(中国科协)
7、钟南山是一个真实、普通、甚至是平凡的中国医生。他跟所有有责任感的医生一样,几十年如一日,每周坚持出门诊看病人,每周坚持查房,一直到现在76岁了,还是如此。他说,这已经是一个习惯了!(南方日报)
8、钟南山不仅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他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敢医敢言的道德风骨和学术勇气更令人景仰。他勇敢地否定了卫生部所属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典型衣原体是非典型肺炎病因”的观点,为广东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制定救治方案提供了决策论据,使广东成为全球非典病人治愈率最高、死亡率最低的地区之一。他最早制定出《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他带领课题组,在全世界率先探索出了一套富有明显疗效的防治经验。这套经验被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组认为对全世界抗击非典型肺炎有指导意义。(央视国际)
9、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然而,在那些抗击非典的日子里,他成了一名骁勇的战士。抗击非典,也就是一场与死神争夺生命的战争。钟南山以自己的精湛医术和坚强斗志,成为了“非典”战场的不倒红旗。(搜狐新闻)
10、在这场关系着人类共同命运的殊死斗争中,钟南山以其战士的勇敢无畏、学者的铮铮风骨和悬壶济世的仁心仁术,挺身而出,冒死犯险,力挽狂澜,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从而赢得了世人由衷的敬重。他的名字,他所代表的精神,已经成为广东抗非斗争一面飘扬的旗帜。那一刻的悲壮,无啻于“向我开炮”的呼叫。他和同事们用生命、热血换来的防治非典的宝贵经验,不仅为广东、为中国,同时也是为全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人民网)
11、钟南山在抗非斗争中面对种种困难和压力,他是智慧而刚毅的;面对同事和病人,他却是博爱和仁厚的。(广西大学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院吴学东)
12、2003年抗击“非典”中,钟南山不顾生命危险救治危重病人,奔赴疫区指导医疗救治工作,倡导与国际卫生组织合作,主持制定我国“非典”等急性传染病诊治指南,为战胜“非典”疫情作出重要贡献。主动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代言人角色,向公众普及卫生知识,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为夺取应对甲型流感、H7N9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13、在2003年,这位本可以成为运动员的医生,成为了英雄。在抗击非典的过程中,钟南山的治疗方法得到了世卫组织的采纳,他开创性地使用了非侵入性通气技术,在舆论上他一直强调疾病的严重性,真正的成为了一名杰出人物。多年以来,钟南山体现出令人羡慕的健康水平,他经常被人拍到露出健硕肌肉,做举重训练也得心应手,篮球场也经常能见到他的身影。虽然他最后没有选择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但几十年来钟南山一直坚持进行身体锻炼,直到现在也是如此。他说‘锻炼对于保持体形起着关键作用。(《马卡报》评)
14、从非典到新冠肺炎,钟南山一直站在抗疫一线,成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推动者,促成了国家多项政策法规的制定,更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代言人,成为稳定民心的科学家代表。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477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