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网友说,五一期间和儿子抓鱼,结果一网下去捞上来两个东西,还蠕动着产下粉色的卵,看着让人起鸡皮疙瘩:
刚开始以为捞到了田螺。上网一查,结果发现是福寿螺!每年这个时候,这一群密密麻麻的粉红色小东西,又在悄悄出现了。
根据资料显示,福寿螺最适宜生长水温为25℃-32℃,5月到8月是繁殖高峰期,福寿螺繁殖能力很强,一年可产卵20-40次,年产卵量3-5万粒,可以迅速扩散,而且它食性杂,一旦爆发会破坏周边的生态系统。
一只福寿螺可能藏着6000条寄生虫
福寿螺的可怕之处不是它的繁殖能力强,而是它体内藏有数不清的寄生虫。据统计,一只福寿螺中含有寄生虫少的有3000条,多的达6000条!
有网友在微博上讲述了自己恐怖经历:在一次旅游途中误食了福寿螺后,寄生虫入侵脑部,在半年的治疗中光腰部穿刺就做了六次,扎了近300吊瓶,吃了十几盒打虫药,还因药物和激素作用导致身体变形。
福寿螺能吃吗?太危险!
那福寿螺是否可以食用呢?
浙江萧山渔政管理站负责人张荣在接受青年时报采访时表示,“福寿螺里的广州管圆线幼虫多达3000到6000条,如果吃了没有烧透的福寿螺,容易引起寄生虫感染,造成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症状,严重的会导致痴呆,甚至死亡。大家在买田螺的时候千万要仔细辨别,避免误食。”
由于福寿螺的成本低于田螺,所以一些黑心商家在销售时,会用福寿螺替代田螺。如何区分呢?
成都市农科院水产研究所水产增养殖研究室主任魏文燕说,不管从外形还是口感来看,福寿螺和田螺都是有很大区别的——
1. 个头:成年福寿螺体型要比田螺大很多。
2. 颜色:福寿螺颜色偏黄,而田螺偏青褐色。
3. 构造:田螺的尾部呈椎体形,盖头是片圆形,而福寿螺尾部很短,盖头偏扁,整体呈圆盘形。
4. 卵:福寿螺的卵呈粉红色,田螺的为透明色。
5. 口感:田螺肉要比福寿螺更嫩。
夏季当防六条虫!
寄生虫之所以能进人体内,大都是因为人们这张贪吃的嘴。多位专家提出忠告:夏季防好六条虫!
1、醉蟹——肺吸虫
随着醉蟹入口,肺吸虫也堂而皇之地进入肺里。“宁波市每年都会查出60~80例肺吸虫病,其中大部分是吃醉蟹、醉虾导致的。”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与地方病防治所张劼楠介绍。
张劼楠说,肺本身比较娇气,里面有了寄生虫,除了常见的咳嗽、胸痛、有胸腔积液等,如果任其游走到大脑,会有癫痫、失语等神经系统症状。
2、生鱼——肝吸虫
鱼类最容易被肝吸虫感染而传染给人,在日本、韩国、法国等27个沿海国家都曾有爆发肝吸虫病,仅日本就曾报告过3万多病例。我国广东省是肝吸虫病的高发地。据广东省卫生厅疾病预防控制处的数据显示,仅在1990年至2004年间,广东约500万居民感染肝吸虫病。
中山大学附属三院营养科卞华伟介绍,肝吸虫虫体大小为5~10毫米,而人的肝脏约两个手掌大小,不及时排虫,肝脏就会挤满肝吸虫,多则数百条甚至上千条。肝脏内的肝吸虫会影响肝脏正常工作,出现肝区不适、腹胀等症状,严重了还会变成肝硬化。
3、嫩牛排——牛带绦虫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营养科高键介绍,牛肉是最不应该生吃或嫩吃的,牛身上有许多人畜共生的寄生虫和病菌,而牛带绦虫以人为其惟一终宿主。现在不少人应酬时为了显示自己“洋派”,牛排要五六成熟,或干脆点价格昂贵能生吃的牛肉,万一感染了牛带绦虫真是得不偿失。
特别是从菜场、超市买回的牛肉,自己做牛排时一定不要贪图尝鲜,完全做熟了再吃。
4、螺蛳——管圆线虫
看着各个海鲜大排档上种类繁多的螺,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病研究所研究员郭增柱隐隐担心。
广州管圆线虫并不仅仅藏身在福寿螺体内!早在2006年,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詹希美教授就做了对东风螺的调查,结果显示,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比例高达27%,最多的一只携带了622条广州管圆线虫。
这条虫子很凶猛,发病迅速,一进体内就直奔人体司令部的神经系统,除了出现恶心、呕吐等,严重的会发生休克、狂躁甚至死亡。
5、涮锅——弓形虫
“来我们科看弓形虫感染的备孕或孕妇比较多,再就是吃涮锅后的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感染科朱丽影介绍,弓形虫病最会隐藏,除了接触过猫狗,最多的原因就是涮火锅一味追求鲜嫩口感,肉片入锅蘸蘸热水就出来,真是名副其实的“涮”。
正常人感染弓形虫绝大多数没有症状,或者症状很轻。只有少数人初次感染(或称原发性感染)时有发热、淋巴结肿大、头痛、肌肉关节痛和腹痛,几天或数周后随着人体产生免疫力,症状消失。但是,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或有严重免疫缺陷的病人,弓形虫感染便会转为急性或亚急性感染,这时才会表现出临床症状,有的甚至发生严重的后果。
6、鳝鱼——颚口线虫
“曾有个女性患者,因皮肤瘙痒、红肿,怀疑是荨麻疹,对症下药后,却总不见效,后来,皮肤看上去就像一幅‘地图’,血常规检查后发现,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明显上升,医生怀疑是感染了寄生虫,检测结果显示是颚口线虫感染。追溯源头,发现是因为吃了爆炒鳝鱼。”湖北省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袁正丽说,除皮肤上的表现外,感染此虫后,有的还会有低烧的表现。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曾做过一个课题,为追踪颚口线虫的来源,他们曾采购了10斤黄鳝,然后解剖分离,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平均每斤黄鳝体内居然有25条颚口线虫。
除了在皮肤游走外,幼虫还可能会“流窜”到内脏,到达肺部,引起咳嗽、胸痛等;如果钻入眼睛,可能会引起感染,甚至失明;最可怕的是,如果幼虫钻入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引起颅内感染、颅内高压,有生命危险。
上面这些寄生虫入侵体内,无非是因为人们贪图食物的“鲜”,最简单有效的预防办法就是:
别抱侥幸心理,
别只图口舌之欲,
一定要做熟了再吃!
? ?
? ? ? ?福寿螺名字里虽然带有“福寿”两字,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危险入侵生物,早在2003年就被纳入了首批入侵我国的16 种外来物种名单,名单中还有大名鼎鼎的紫茎泽兰、水葫芦、美国白蛾、非洲大蜗牛,能与它们同列,福寿螺的破坏力不言而喻。
? ? ? 福寿螺是典型的舶来品,原产自美洲,体积较大,螺壳高4-8公分,壳径7公分以上,外形与田螺相近,本质却是蜗牛。?福寿螺,体内寄生虫达6000条,未充分加热而食用很容易使人体感染,重者甚至死亡。却曾大力养殖.农田、湿地上经常看到几个、十几个福寿螺凑在一起,粉红色的幼卵像打补丁一样贴在树根、植物茎叶和护栏墙壁上,非常恐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广州管圆线虫”。
? ? ? ?之前一位女士因为吃了几个“田螺”,竟然导致寄生虫入侵脑部,住了半年医院,最后因为激素和药物本来怀孕的她不得不选择流掉孩子。据了解,该女子吃到的“田螺”竟然是福寿螺,而导致她流产的恰恰是福寿螺本身携带的寄生虫。
? ? ? ?一些黑心商家依然会冒险用福寿螺代替田螺出售,多地网友曾纷纷曝出在小吃摊发现福寿螺的痕迹。怎么区别福寿螺和田螺呢吃货们要注意了,吃可以,但是一定要注意看好哦。下面和宝宝们支招怎么区别福寿螺和田螺。
?肉眼看最明显的区别就是螺层了,福寿螺圈要少些
?福寿螺个头较大。
?福寿螺螺壳一般呈黑色、黄色,田螺则为青褐色。
?福寿螺的螺层比田螺少,福寿螺一般3~5个螺层,田螺是6~7层。
?福寿螺各螺层呈跳跃式增大,体螺层极为膨大,其余螺层平而短促;田螺各螺层呈阶梯式增大,体螺层相对没那么夸张,其余螺层长而尖。
?福寿螺螺壳很脆,用手能轻松捏爆。
?田螺的尾部呈椎体形,盖头是片圆形,而福寿螺尾部很短,盖头偏扁,整体呈圆盘形。
?田螺1-1.5cm的占多数。田螺一般长到葡萄大小,核桃尺寸基本是极限,而福寿螺一个月即可到葡萄大小,一个夏天可长到核桃大小甚至鸡蛋大小。
? ? ? 辨别清楚了,家人们就可以放心地吃了。不过,也不要贪吃哦。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45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