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节雨水多、湿气盛,身体最容易被暑湿趁虚而入。十个人中九个人体内有湿气,而且都有不同程度的湿毒,当我们长期熬夜、吹空调、喝冷饮、晚洗澡,湿气就容易侵袭我们人体,如果我们体内的湿气越来越重时,百病就会丛生。比如会出现:疲倦乏力、不思饮食、浑浑噩噩、油头满面、大便粘腻,长痘、长口疮等。
湿气一直被喻为“万病之源”, 各种水桶腰大肚囊的源头,湿气作为肥胖的罪魁祸首,长期隐藏在体内,慢慢的将你的身材变形,等你发现时肚子就已经不成样了。
01扁豆扁豆被称之为豆中之王。扁豆性温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和,因此多吃扁豆可以补脾而不滋腻、是一味除湿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湿的良药。
02绿豆绿豆具清热解毒、除湿利尿、消暑解渴的功效,多喝绿豆汤有利于排毒、消肿,不过煮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有机酸、维生素受到破坏而降低作用。
03生姜俗话说得好:“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醋泡姜,不仅祛湿,还有助于健脾胃,还能刮油去脂。夏季人们容易贪凉,吃生姜可以有效的驱除体内多余寒气,让身体更加轻松无负担。
04燕麦燕麦属于粗粮食物,它里面富含多种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对人体的肠胃有促进蠕动作用,有助于体内湿毒排出。
05土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土豆被人们称为“地下水果”,因而土豆补益胃气的功能实际上是十分突出的,从这一意义上看来,其可以帮助机体湿气的排出。
06大麦茶大麦茶是非常清凉的一款茶饮,常喝具有减肥的作用,还具有祛热除湿的作用,夏季常喝可以排湿更轻松。
中医认为,“湿气”是引发及恶化疾病的关键。因为环境和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因素,每个人体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湿气。湿气不除,人会莫名犯困没有精神,睡再久也睡不够,而且会引发各种严重疾病。
随着中医的普及,大家对于湿气也不再陌生,在网络上和朋友圈里关于湿气的介绍和祛湿方法可谓是千奇百怪,效果到底怎么样呢?怎么才能看出湿邪入体了呢?
那么湿气重一般都会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黄,就是皮肤黄。
我们中国人是黄种人,正常的皮肤就是偏黄色的,但正常人的黄色应该有血色,是黄里透红的。而脾湿重的黄,是没有血色的,所以我们统一描写叫萎黄,是特别不好看的一种黄色,没有光泽了。
2、油,就是脸上冒油,油光亮亮的。
不仅如此,头发里边也老是油,两天不洗澡,头发就已经粘在一起了,很多人迫不得已只能一天一洗,而且这种人往往头皮屑很多,容易像长痤疮、长痘、长雀斑。这种人一般来说不但是湿,而且还有热,湿热上蒸就会引起这种油往外冒。
3、沉,指的是身体沉重。
中医《内经》里边讲到头就像被布包裹住,感觉昏蒙蒙的,很沉重,很不清醒。当然它不仅仅是头部重,全身都可能是重的,因为他肢体里边湿气重,水多了全身自然感觉到沉重。
4、肿,就是水肿,人整个看起来胖胖的。
这种脾湿的肿,下肢比较多,有的人可能经常出差,坐飞机坐火车,时间一长以后,那个脚本来早上起来的时候,可以很轻松地穿到鞋子里去,但是到了下午,怎么也穿不进去了。
湿气是中医的一种理论概念,中医认为湿气是“万恶之源”。
1早上起床即使睡够了还是困,没有精神,小腿肚子发沉发酸。
2便便不成形,粘马桶上很难冲干净,便秘且便溏。
3舌苔白厚,寒湿;舌苔发黄发腻,湿热;
4刷牙恶心,感觉嗓子里有痰不干净。
5头发爱出油。面部油亮。
6耳内潮湿、身体下部潮湿。
7身材不胖,但是肚腩大。
以上都是湿气重的表现。
下面介绍超强祛湿的食谱,坚持吃。根据湿气不同建议医生知道,湿寒体质,湿热体质还是寒湿体质,还是虚型的湿气
湿气祛湿时间因人而异,饮食调理不可能短时间见效,而是长期的,也 因该 避免湿气产生的因素,配合有效锻炼和情绪心态调整
一、早上洗脸时舌苔和面容
1、舌诊辨别湿气类型:早上起来伸出舌头看看,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肥大、舌边齿痕严重,这就是比较典型的湿气重表现;如果舌头上面白苔已经没有了,说明体内内火较大;如果舌苔中间有裂纹,说明脾虚、肾虚;如果舌苔粗糙很厚、发黄发腻,说明体内有湿热,另外舌尖为心区,舌尖红心火旺;舌边缘红,是肝胆湿热。
2、看面容:眼皮、眼袋浮肿,面色暗晦、发黄,有时腿脚肿胀也是湿气重的表现。
二、看如厕情况
大便不成形、较软、总黏在马桶上很难冲走,大便总有排不尽的感觉,大便外形软烂、黏腻,是脾湿、湿气重的表现,身体消化功能异常。
除此之外,体内湿气过重,小便往往表现为尿不多,尿量少或尿得不痛快。
三、看日常状态
总要长呼一口气,才舒服,时常胸闷、四肢乏力、沉重,身体倦怠感强、头脑昏沉、不清醒,懒得活动,记忆力下降。
四、看体态
有的人突然体重上升,腹部脂肪堆积起来,但作息、运动和饮食与之前一样,这就是湿气重引起短期体重增加明显,出现了虚胖问题。
胖人多痰湿,大多数肥胖是体内水分运化不足引起,尤其是“喝凉水都长胖”。
错,脾虚也要吃水果,但是要挑着吃!你要知道,食物都有四味五性,所以不能机械地说什么一定不能吃,不要过于偏食,只要注意其性质有所侧重就行。
所以正确的办法是根据你的湿气类型,吃相应的水果,研究你常吃得到的食物会是怎么回事,这样更有利于 养生健康
冬瓜茶
食材:冬瓜500g、红糖125g、生姜3片、冰糖25g
做法:冬瓜洗净连着皮切丁,用红糖腌制2小时以上,腌出汁水,倒入锅里,加入冰糖,大火烧开,加入姜片,转小文盖盖子慢炖,期间一定要不断搅拌,以免糊锅,由于冬瓜本身有汁水,所以不用额外加清水,炖1个半小时,要是感觉汁水干了可以加一些矿泉水继续熬。最后把熬好的糖浆倒出来,冬瓜挤压出汁水,放入瓶子放凉密封冷藏,每天在上午或者下午舀出泡水喝,可以加一片柠檬。
功效:消暑降火,祛湿消水肿。
玉米须茶
食材:玉米须一小把、乌梅6颗、陈皮几片、老冰糖适量
做法:食材清洗干净,倒入锅里,加清水煮10分钟即可。
功效:利尿消肿、凉血解暑、健脾开胃
红豆薏米糊
这里要说一下大部分人的误区,中医说的红豆是赤小豆,细长的,而不是圆的。薏米也不能直接用生的,薏米性寒,需要提前炒到微微发黄。
食材:薏米40g、赤小豆40g、茯苓8g、淮山药50g、冰糖30g
做法:薏米提前炒出香味,微微发黄,放凉,和赤小豆、茯苓一起洗净浸泡2小时以上,山药去皮切块。一同倒入破壁机,倒入1000ml清水、加入冰糖,启动汤糊模式即可。
功效:能够祛除体内的湿气,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茯苓健脾、养心安神,山药健脾。
红豆薏米粥
食材和米糊一样、只是用锅来炖煮,适合没有破壁机的朋友。
不要加大米大米粘稠,不祛湿,虽然煮出来的粥粘稠好喝,但是大大降低了祛湿功效。
冬瓜薏米排骨汤
食材:冬瓜1段、排骨一根、薏米40g、姜片、盐
功效:利尿消肿、清热
山药玉米窝窝头
功效:健脾养胃、降血糖
大家多了解各种食物的性、味,自己加减食材,组成更多适合自己体质的饮食食谱来。这样,食物才能真正成为适合你的食谱。
然而现在生活节奏快,很少有人能潜心研究食疗料理。况且,烹调不到位、东西不合口味,这些都有可能让人无法坚持下去。那么有没有什么省心省力、快速可靠的方法来调理湿气问题呢?
中医调理配合道家几百年秘方,七天祛湿健脾,标本兼治(选择性)
这里给大家一个建议:
1.人体胃细胞7天更新一次;
2.皮肤细胞28天左右更新一次;
3.肝脏细胞180天更换一次;
4.红血球细胞120天更新一次;
5.在一年左右的时间,身体98%的细胞都会被重新更新一次。
而骨细胞更新需要7年所以,不管你要三高、减肥、肠胃、亚 健康 的问题,请给身体一点时间,用科学的方法,改善自己的 健康 。
这是基本配料,材料是种材(现在大家都很难吃饭天然食物),白茶是药引子,七年陈茶,工艺是高温破壁,出来是熟食!按照中医君臣佐使配伍而成。
1、不直接睡在地板上,特别是夏天的时候;
2、阴雨天气减少外出的次数和时间;
3、日常穿衣服、盖被子等等一定要选择干透的,而不能够穿阴干的衣物;
4、洗完澡或者淋湿之后要立即擦干水分;
5、卧室多开窗,令空气流通。
国医大师建议锻炼与饮食:
寒湿体质:
运动:八段锦,气血契合,行步瑜伽,感官收摄拜日式
饮食:多喝相关补充热量粥
药物配合:红景天10g 锁阳10g 枸杞大枣随心放几颗,茯苓 煮开20分钟泡水喝
平时:艾草也煮开泡脚,以及多做静坐,站桩练习,少说话,少看手机,经常内关。
湿热体质:
运动:八段锦,静坐,行步瑜伽 ,阴瑜伽静态练习方式
饮食:多喝清淡润肠胃食物
禅茶配合:菊花茶,白茶等,听音乐,多散心(降心火食物(百度有))
平时:多做静坐,站桩下行气练习,少说话,少看手机,经常内关。
内火较大:
运动: 旅游 ,行禅,多做内关
饮食:疏肝理气的食物(百度很多)
药物配合:菊花茶大麦茶
平时:静坐,站桩练习,少说话,少看手机,经常内关。试着大喊,发泄
脾虚、肾虚:
运动:八段锦,气血契合,行步瑜伽,感官收摄拜日式,七天辟谷所有体式都可以,脚踩擀面杖
饮食:多喝相关补充热量粥
药物配合:红景天10g 锁阳10g 枸杞大枣随心放几颗,茯苓 煮开20分钟泡水喝
平时:嘴里面含颗枣吞唾液,艾草也煮开泡脚,以及多做静坐,站桩练习,少说话,少看手机,经常内关。
肝胆湿热:同上,多吃疏肝理气食物,多按压合谷穴,足三里,太冲穴,脚踩擀面杖
消化功能异常:
运动:八段锦,气血契合,行步瑜伽,感官收摄拜日式,仙人柔肤
饮食:容易消化食物百度搜
药物配合:红景天10g 枸杞大枣随心放几颗,茯苓 煮开20分钟泡水喝
平时:艾草也煮开泡脚,以及多做静坐,站桩练习,少说话,少看手机,经常内关。
虚胖问题 :同上:增加脚踩擀面杖
阴阳两虚
运动:八段锦,气血契合,行步瑜伽,感官收摄拜日式
饮食:多喝相关补充热量粥
药物配合:八珍丸三天,配合红景天10g 锁阳10g 枸杞大枣随心放几颗,茯苓 煮开20分钟泡水喝
平时:艾草也煮开泡脚,以及多做静坐,站桩练习,少说话,少看手机,经常内关。
推荐阴阳之虚配合:艾灸宜阴阳平调,以足少阴肾经与足厥阴肝经的穴位为主。
推荐穴位:太冲、期门、脾俞、肝俞、肾俞、命门、中脘、足三里、合谷(请悬灸或点灸40分钟)
? ? ? 说到湿气,很多人可能觉得没什么,因为湿气在体内,身材所受的影响并不会一瞬间爆发,但是一旦湿气积累得越来越多,就会让人的阳气受到损伤,从而百病生。有的人唯独小肚子胖肥,任何减肥方法都没有效果,那就可能是因为体内湿气重导致的,还有的人手上会出现奇痒难耐的小水泡,也是同理所以我们一定要管理好体内的湿气。那么,夏天祛湿的要点,你了解吗?今天通通告诉你。
? ? ? 1.饮食祛湿
? ? ? 去湿气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从饮食方面着手。科学饮食就是要均衡并且适量的摄取食物,不能够暴饮暴食,同时也不能节食。在日常的饮食习惯,女性也要遵守不偏食、挑食,才可以调理好肠胃系统,进而造成体内的水分代谢恢复正常。日常的饮食最好做到科学,多吃清淡的食物和少吃油腻食物。这是因为油腻食物会在春肠胃消化出现问题,甚至出现消化不良、发炎等等的问题。而油炸食品会导致体内分泌出过多的过氧化物,不利于肠胃健康。同时,要少吃生冷食物,如西瓜、沙拉、白菜等等,这些食物在日常摄取时要适量,或搭配一些能够降低寒性的食物。
? ? ? 2.劳逸结合,中午小睡
? ? ? 很多上班族因为工作的原因,几乎不睡午觉,殊不知,睡好午觉能让我们的身体更轻盈,更精力充沛地投入下午的工作。过度劳累容易耗伤气血,气血不足会进一步加重水湿内停。夏季昼长夜短,有的白领人经常晚上加班,非加班人群也会吃宵夜、娱乐,夜生活延长。因此,夜间睡眠时间往往不足,午睡也就更加重要。
? ? ? 3.坚持运动锻炼
? ? ?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这些人常常会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的病症。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瑜伽、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435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