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这几个方子,堪称国宝,一定有你需要的!

半枫荷 2023-07-18 04:43:50

祖国医学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能够流传下来的方子,基本都安全、方便、有效,毕竟大浪淘沙,亿万人亲身实践证明效果才能留存。今天为您整理了十大千年名方,补气血、补肾、止咳、祛寒湿、失眠、落枕……所有方子都详细到制法,非常实用!

补血第一方:四物汤

有“妇科养血第一方”美名的四物汤,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最早见于晚唐医书,后被载于中国第一部国家药典——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物汤是补血汤,且见效快。

【组方】熟地18g、当归18g、白芍15g、川芎9g

【功效】补血活血,润肤养发,改善面色苍白、肌肤粗糙等状况。

【方解】当归可以减轻妇女经前疼痛、腹胀,对缓解抑郁情绪也有帮助;熟地含有甘露醇、维生素A等成分,能使当归补血活血疗效得到增强;川芎可活血祛风,还富含维生素E;白芍能增强细胞免疫,充盈气血。

【制法】不仅可以单纯地煎水服用,还可以用来炖鱼、炖肉煲汤。

四物排骨汤:

1、排骨洗净斩块,汆水捞起;

2、将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各物洗净,放入过滤纱袋中;

3、煮沸瓦煲里的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转文火煲一个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食用。

补肾第一方:六味地黄汤

这个方子已经流传了近两千年,是医圣张仲景总结前人经验所创肾气丸,宋代儿科医家钱乙在肾气丸的基础上减去桂枝、附子而成,可以对付很多老年人的疾病,如肾虚、耳鸣、脱发等。现在市面上有六味地黄丸卖,六味地黄汤在家就可以熬制,很简单。

【组方】熟地15克,山茱萸肉12克,山药12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

【功效】滋阴补肾,可治疗肾阴不足所引起的虚火牙痛、牙齿松动及口舌生疮。

【方解】用熟地黄滋阴补肾益精髓而生血;山茱萸温补肝肾、收涩精气;山药健脾兼调理遗精、遗尿,是本方三补。丹皮凉血清热而泻肝肾之火;泽泻、茯苓利水渗湿,是本方三泻。

【制法】上药加水适量共煎,去渣取汁。

【服法】每天1剂,分两次服。

补气第一方:四君子汤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难免气虚。补气第一方是四君子汤,源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因四味药材均属于平、温药材,不燥热,补性平和,品性中正,不偏不倚,从了“君子致中和”的古意,所以用“四君子”来命名。四君子汤男女老少都适用,不过5岁以下的小孩就不建议服用。

【组方】党参9g、白术9g、茯苓9g、甘草6g

【功效】益气健脾、补益脾胃之气,是补气基础方。

【方解】党参大补元气,健脾养胃;白术,健脾、燥湿,以助运化;茯苓渗湿健脾,苓术合用,促进健脾除湿和运化之力的增强;使甘草,甘温,能调诸药,让它们共同发挥补气健脾的效果。

【制法】不仅可以单纯地煎水服用,还可以和排骨一起煲汤。

1、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生姜、红枣全部材料略洗一下,倒入砂锅里,加清水浸泡20分钟。

2、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熬30分钟。

【服法】一天2-3次。

润肺止咳第一方:秋梨膏

秋梨膏据说是宫廷里的秘方,从唐代开始成为了御用养生之品,一直到了清朝被御医从宫里带出来,才在民间流传。

【组方】鸭梨6个、干红枣80克、冰糖150克、老姜20克、蜂蜜80毫升。

【功效】去火、降燥、润肺、止咳。

【方解】梨润肺,枣补血,姜暖胃,蜜养神,滋阴润肺,通便清火,是女性佳饮。

【制法】

1、将干红枣洗净后对切去核,生姜去皮后切成细丝,梨削去外皮、将擦板架在锅上,把梨擦成梨蓉和梨汁。

2、将去核后的红枣和姜丝、冰糖放入锅内和梨蓉梨汁一起。

3、盖上锅盖,用小火煮约30分钟,然后用漏网捞起梨蓉用另一只汤匙按压,挤出更多梨汁。

4、将挤压后的梨渣红枣和姜丝扔掉,锅内只留下梨汁,继续用最小火熬煮约1小时后至梨浆浓稠后熄火放凉。

5、在放凉后的梨浆里调入蜂蜜拌匀后放入密封罐保存即可。

祛湿第一方:徽琼散

千寒易去一湿难除,俗话说:“湿气在,百病害,湿气除,百病无”,中医认为,湿气是引发许多疾病的关键,甚至还会恶化疾病。徽琼散是根据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参苓白术散加减而成,副作用小。

【组方】鸡内金3g、人参10g、赤小豆15g、薏米15g、白扁豆10g、茯苓10g、桔梗6g、砂仁6g、山药15g、莲子10g、甘草6g

【功效】湿气,痰多,头脸油腻,水肿肥胖。

【方解】人参:解决气虚的问题;鸡内金:本草纲目说鸡之脾胃,运化水谷精微之所,而尤能祛湿,主要解决脾虚,胃弱;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解决脾虚胃弱;桔梗:宣肺,利咽,祛痰。解决肺弱,胸口闷的问题;山药,莲子:滋阴补肾;红豆,薏米,茯苓,白扁豆:利水渗湿;甘草:调和诸药。

【制法】

1、将所有药材洗后就开煮,先大火煮至水烧开,然后转小火煮。

2、在煮好前20分钟放入冰糖持续熬煮至冰糖消融即可关火。

失眠第一方:酸枣仁汤

在没有安眠药的古代,人们是怎么治疗失眠症的呢?医圣张仲景就有一个千古名方——酸枣仁汤,调理失眠收效甚好。有歌诀道:酸枣仁汤治失眠,川穹知草茯苓煎,养血除烦清虚热,安然风如睡梦香甜。

【组方】酸枣仁(炒)15g,甘草3g,知母、茯苓、川芎各6g。

【功效】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主治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虚烦失眠,心悸不安等症。

【方解】酸枣仁性平,味甘、酸,能补血养肝,益心安神,敛汗;川芎,性温,味辛,既能活血又能行气,能调血疏肝;知母,性寒,味苦,质润,能清热降火,滋阴除烦;茯苓,性平,甘淡无味,能宁心安神;甘草清热,调和诸药。诸药相配,滋阴养血,清热降火,调血疏肝,安神除烦,以治疗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肝阳上旋而致虚烦不得眠等症。

【制法】把药放入冷水中浸泡1小时,然后放砂锅中加水淹没草药高出2-3cm 大火煮开,中小火煮20-25分钟。分3次温服。

润肠养胃第一方:四磨汤

四磨汤是宋朝王府常用御药,后此方载入宋代医学名著《济生方》和明代《痘疹金镜录》之中,美名很快传遍长江中下游,渐渐就形成了这样一个传统习惯:婴儿出生一周后,不论是男是女,有病无病,都给服用四磨汤,这样,孩子成长过程中,一般不会再闹肚子,肠胃特别好。这个习惯从民间到现在已沿袭1000多年。

【组方】木香、枳壳、槟榔、乌药

【功效】破滞降逆,补气扶正,对肠胃疾病很有效。

【方解】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乌药顺气畅中、散寒止痛;槟榔导滞、杀虫、利水,四药合用可理气调血、疏通经络、调和脏腑,从而恢复消化系统正常功能,完全符合“气上宜降之,气逆宜顺之”的中医理论。并且由于是纯中药、见效快,对于治疗儿童肠胃疾病、中老年人消化功能紊乱有较好疗效。

【制法】四味药物先磨浓汁再和水煎服。

治痰第一方:二陈汤

中医治痰名方“二陈汤”,因用药简单、功效显著而广为流传,成方始见于宋代官修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距离今日有千年的历史。

【组方】半夏(汤洗七次)5两、橘红5两、白茯苓3两、甘草(炙)1两半。

【功效】燥湿健脾、化痰止咳、理气和中。

【方解】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和胃;橘红理气燥湿、化痰和胃;茯苓渗湿健脾化痰;生姜降逆止呕化饮,并助半夏、橘红化痰和胃,且能制半夏之毒性;而炙甘草补中益气、润肺止咳,调和诸药;乌梅味酸,收敛肺气,和甘草酸甘化阴,以防半夏、橘红、茯苓辛燥渗利之性耗伤气阴。

【制法】以上组方药材,加生姜3克,乌梅1枚,用水煎服。

落枕第一方:葛根汤

中医治落枕疗效显著,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曾说“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葛根汤主之。”“太阳病”就是外感风寒,“项背强几几”就是落枕的症状,指出了葛根汤可治疗风寒所导致的落枕。轻者1剂即愈,重者3剂便可缓解。

【组方】葛根30g、麻黄6g、桂枝6g、炙甘草6g、白芍6g、大枣3个(掰开)、生姜3片

【功效】发汗解毒,升津舒筋。

【方解】葛根升津液,濡筋脉为君;麻黄、桂枝疏散风寒,发汗解表为臣;芍药、甘草生津养液,缓急止痛为佐;生姜、大枣调和脾胃,鼓舞脾胃生发之气为使。诸药合用,共奏发汗解表,升津舒筋之功。

【制法】上七味,以水1升,先煮麻黄、葛根,减至800毫升,去上沫,纳诸药,再煮取300毫升,去滓,每次温服150毫升,覆取微似汗。

驱寒第一方:当归生姜羊肉汤

雨水多,有关节炎的朋友们可就受罪了,腿脚不灵便、迈不出步怎么办?食疗调理的话,最值得推荐的驱寒补气血经典名方是出医圣自张仲景《金匮略》的“当归生姜羊肉汤”,此方沿用了2000多年,驱寒补血,效、味俱佳。

【组方】当归20克、生姜45克、羊肉500克

【功效】驱寒温中补气血,关节炎患者、贫血的人都适用。

【方解】当归,可以直接补血。生姜,可以温胃散寒,恢复脾胃功能。羊肉,温中补虚,老少皆宜。

【制法】

1、羊肉洗净后入锅急火烧开后,立即捞出,洗清血沫。切块备用。

2、生姜切薄片,当归洗净后用纱布捆好,一齐放入砂锅中。

3、加水后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煨一个半到两小时左右,直至羊肉熟烂为止。

4、取出当归和姜片,适当加一点盐和其他调料,即可喝汤吃肉。

你都知道哪些国宝?

大熊猫,白鳍豚,传统造纸术。很多人认为的国宝都是实质性的人工制作出来的东西,但是他们忽略了其实还有生命,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特有的,濒临灭绝或者消失的国宝。

中国地大物博,还有五千多年历史。各个地方长时间独立发展的情况下,形成了相当巨大的文化风俗差异。所以很多地方都有其特产,而这些特产从诞生之日起,就只流传在极小范围内。一旦这个地方的人改行了,那这些技艺也就失传了。所以国家大力寻找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的就是为了保存中华民族的多样性。不要像外国人一样,统称为外国人,一点儿个性都没有的感觉。

严格来说,造纸术并不是某个地方的传统技术,因为当初中华大地上都是以这种方式造纸的。作为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享誉海内外,广受欢迎。但是在我们不知不觉间,造纸术也慢慢将近消失了。因为传统造纸术非常耗人力物力,造一张纸,比机器做的十斤纸都贵,所以现在也几近失传了。只有一些比较执着于传统宣纸的书法家绘画家还在坚持着这个行业。

另外国宝大熊猫也是大家熟知的,白鳍豚更不用说了,现在都不知道还有没有,有也马上要灭绝了,所以这样的国宝还是需要大家关注啊。

西安旅游必去景点推荐有什么?

西安是我一直想去的地方不错的哟,很有历史韵味的呢,今天我来推荐我感觉一定要去打开的景点哈,那些体现西安的古都气质的地方哈。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大唐芙蓉园景区

华清宫景区

西安城墙

西安碑林博物馆

这个十三朝国都的地方,来了一定不会让你后悔的呀。

1、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来西安怎么能不看兵马俑呢,这是咱的历史文物呀,真的见证了我们古人的智慧呀,到西安,不到秦始皇兵马俑一定是一大遗憾。

兵马俑出土的时候是彩色的,现在的兵马俑没有颜色不是因为颜色被氧化了,而是脱落了,可以在博物院的照片上看到彩色的兵马俑。

?详细地址: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陵北路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

交通攻略:西安火车站东广场乘游5专线(306路)、915路、914路到达,也可以乘坐西安地铁9号线到达华清池站后,可出站换乘602、613公交车,前往兵马俑景区。

:公交车上会有导游介绍沿途的一些故事,然后会让有需要的去团个讲解团。8/人还是很实惠,讲解很快最后会带到购物区。不要管购物,听完讲解然后在自己去逛一圈。

?门票价格:120/人

?开放时间:旺季(3月16日—11月15日):售票时间08:30、停止检票17:00、闭馆时间18:30。淡季:停止检票16:30、闭馆时间18:00。

建议提前订票,门票相当火爆避免影响行程。

路线推荐:兵马俑目前为止发掘了三个坑,游览一般按照一、二、三、铜车马展厅的顺序来走的。一号坑最早发掘,面积最大,二号坑很小,三号坑规模也挺大。

盖章:二号坑出来左侧文创店有六个章,最后大门右侧文创体验中心有七个章,盖章全部都是免费的,可以带自己的小本本来盖章。

参观建议:

想游玩体验好点的话推荐早一点去,不然各种旅行团到了就是人山人海。

有时间的小伙伴还可以去丽山园逛一逛,有免费的讲解员讲解,可以了解兵马俑的知识。

景区里面不推荐买吃的和纪念品,特别是出门的那条长步行街。

最好不要和合照,因为是土地下的东西,不要购买兵马俑送人,拍照不要开闪光灯。

2、大唐芙蓉园景区

今年这个大唐芙蓉园可谓是火爆全网了吧,重现昔日繁华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天上街市梦回大唐说的就是这里。

这里有丰富的文化遗产、精美的园林建筑和美食佳肴,让你尽情领略唐朝的繁华。一步步走进园内,仿佛置身于唐朝的皇家园林,各种精美的建筑和花卉草木令人陶醉。不仅如此,这里还有各种美食,让你大饱口福。特别推荐的有肉夹馍、凉皮、羊肉泡馍等地道的陕西美食。

?详细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西路99号

?交通:地铁4号线D东北口或公交大唐芙蓉园西门站下车。

?时间:9:00-22:00(21:00禁止入园)

?购票方式:关注“大唐芙蓉园”公众号,门票、演出票、导游及电瓶车均在此购买。

?票价:成人120元/人,6—18周岁未成年人,及大学生半价60元/人,1.2以下及65周岁以上老人免票,其他优惠人群请查官方公众号。

拍照:

紫云楼:是大唐芙蓉园的标志性建筑,在这里等一场日落非常浪漫,威严奢华与大气恢弘很适合穿汉服拍照。

彩霞长廊:彩霞长廊上有两个形态别致、小巧玲珑的亭子,名为金亭、玉亭。长廊也很适合拍照,晚上拍照最为合适。

旗亭:是大唐芙蓉园的网红拍照机位,穿一身唐装拍照特别出片。

tips:体力好的推荐穿一双舒服的鞋子,步行游玩逛一逛。体力不好的也可以乘坐景区观光车,39/人。

3、华清宫景区

华清宫历史悠久,周、秦、汉、隋、唐等历代帝王在此建有离宫别苑,宫内集中着唐御汤遗址博物馆、西安事变旧址--五间厅、九龙湖与芙蓉湖风景区、唐梨园遗址博物馆等文化区和飞霜殿、万寿殿、长生殿、环园和禹王殿等标志性建筑群。戏嘲烽火言荒唐,唐皇杨氏叹悲情,多少枭雄在此留名,一座皇家园林承载了厚重历史的变迁。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华清路38号(距离临潼区中心1.7km)

?交通:

公交车:可乘坐游5专线(306路)、915路、914路到达。

地铁:地铁9号线华清池站C出口,3分钟即可步行抵达景区。

?门票:120(老人、残疾人、现役军人免费,小孩、学生半价)

优惠政策;

18周岁以下,本科及本科以下全日制学生,持《学生证》可享受半价优惠政策?

开放时间:7:30-18:00(最晚入园17:40)

?游玩时间:基础参观1-2h,根据个人喜好可以看演出,登山

必看华清宫《长恨歌》演出:

全长70分钟。全剧由“杨家有女初长成”、“一朝选在君王侧”、“夜半无人私语时”、“春寒赐浴华清池”、“骊宫高处入青云”、“玉楼宴罢醉和春”、“仙乐风飘处处闻”、“渔阳鼙鼓动地来”、“花钿委地无人收”、“天上人间会相见”等十幕组成?

4、西安城墙

西安城墙是西安众多景区里,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傍晚上来,踱步在千年的城砖上,吹着长安的风,俯视南门的夜,安静的恢宏。所以会办年卡(西安人专属)。从南门上,走一段再下去,然后顺着城墙边找一家小酒馆或者咖啡厅和朋友坐着聊聊天。

?购票:

“西安城墙”小程序上购票,登城墙的票和表演票都可以在这个上面购买;

城墙入口现场买票(不止永宁门);3、其他旅游平台购票。

小提示:城墙门票当天有效,可以从任何一个口下城墙,跟工作人员说明一下,持当天门票,在营业时间内是可以重新登城墙的。

?城墙的游玩建议:

城墙全长13.74公里,步行一圈得3、4个小时吧,骑自行车一个多小时(押金:100元,单人45元/3小时,双人90元/3小时)。

城墙的打卡方式:

文艺青年打卡

城墙骑行、拍照:永宁驿站、城楼、角楼、垛口、女墙、南门西甬到等都是没好的拍照点位,青砖、灰瓦随手一拍,都很出片。

人文爱好者打卡

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含光门门道遗址、城墙断面遗址、隋唐长安城皇城过水涵洞遗址。?西安城墙含光门

锦灰堆艺术馆:锦绣和古物字画。?南门城楼东21号敌楼。

城砖艺术馆:古老城砖与现代时尚碰撞,打造独一无二的“西安城砖”。?南门城楼东20号敌楼

城墙演出打卡(所有演出票,均含门票,周一无演出)

《迎宾开城仪式》时间:9:00—9:20/地点:南门庆典广场/成人套票80元,学生票50元(没看过,没这么早登过城墙);

《梦长安—大唐迎宾礼》时间:20:30—21:40/地点:南门文化礼仪广场—庆典广场—月城—西甬道—瓮城/票价:C/D区280元,A/B区380元,VIP区880元。夜幕下,南门广场,亲身感受一次中国盛唐礼仪文化的迎宾盛礼。

tips:徒步蛮累的,一定得有双舒服的鞋子。

5、西安碑林博物馆

上了央视《国家宝藏》凝聚历史的厚度与深度,《石台孝经》、“昭陵六骏”、“颜氏家庙碑”等11000余件,每一件文物后面都有历代文人、皇室的情感,咱就是说来西安可不能忘记了哦?

博物馆中包含众多书法家的碑刻,包括颜真卿、王羲之、柳公权等还有十二部儒家经典,皇室亲笔,《关中八景》等字画……很值得游览一番。

?地址:碑林区三学街15号

乘车:地铁6?号线,钟楼站F口出,站内外约步行1.1公里就到啦

?购票

?成人:65

?学生/儿童:35

老人和小朋友是免费的,但是要预约哦~

提前在g粽h:碑林博物馆预约购票即可

可以提前预约9天的票

讲解

如果你是外地游客或者对书法一知半解(初学者)建议要请讲解,因为馆藏的石碑比较多,相对应历史故事是比较有意思的,光看,很难了解其中趣味

建议:直接票+讲解86?,会有讲解员提前一天通知,一个讲解老师带七八个人。

tips:

里面拓印的书法本也是很吃香的

碑林博物馆离书院门还挺近,可以一起安排起来

四川安岳200座石窟,这座石刻让我惊喜,北宋造像很精美,堪称国宝

或许早前你对于四川资阳的安岳没有过多的了解,然而当你来到这里的时候,那一座座藏在县城、藏在村落里的石窟一定会让你惊喜满满。

据资料记载安岳全县境内的近70个乡镇中均有石窟的存在,有人统计过如果将这里佛像首尾相接,那么足足长达5公里。

安岳的石窟不仅分布广,就连开凿年代也是长达千年,通过石刻记录这些石窟最早开凿于五代,后经历唐宋两代的辉煌时期,到明清的渐渐衰败,再到清末民初到如今,安岳的石窟开凿一直未曾间断,如此漫长的石窟开凿周期在国内都很是罕见。

初唐、盛唐时期开凿的石窟主要集中在安岳的西北处,现存有卧佛院、千佛寨等,中晚唐到五代开凿的石窟主要集中在安岳中部和南部,现存有圆觉洞、净慧岩等,而到了南北宋时期开凿逐渐向东南区域进行,现存有毗卢洞、华严洞等。在安岳众多石窟中,基于交通、规模和看点而言我个人比较推荐大家游览的就是地处安岳县城的圆觉洞。

圆觉洞景区地处安岳县城东的云居山之上,在宋代的时候此山被叫做灵居山,后因开凿了“圆觉洞石窟”而改称为“圆觉洞”,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现存的圆觉洞景区,包含有103个窟龛,1933尊造像,造像中主要以唐、五代、宋时居多,凭借着如此古老和丰富的遗存,圆觉洞早早的入选了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和国家AAAA级 旅游 景区。

可以说在中国北方的石窟中大多数的佛像都表现出庄严肃穆的形象,然而在安岳圆觉洞景区内的佛像却将原本的庄重形象变得更为平民化,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北宋造像的写实化和世俗化。

正中间的佛祖并不像北方那种正襟危坐而是呈现出面带微笑,双目俯视多了几分和蔼的神态,第一次觉得原来佛祖也有如此可爱的场景。

上面三窟仅右窟有明确的造像题记,为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至大观元年(1107年)煎熬,历时八年完成。中间和左侧窟龛虽未有造像题记,但通过造像风格、工艺技法、服饰、化佛冠等豆腐诶长相思,因此可以推断出出自同一工匠之手。

圆觉洞以北宋开凿有12圆觉菩萨而得名,所谓"圆觉"也就是"觉你、觉我、觉他、觉行圆满者",简单一点就是不分你我,人人通过觉悟成佛。

圆觉洞高4.5米,宽4.75米,深10米,三面设坛,居中为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和释迦牟尼佛。重点可以看两侧的12圆觉菩萨,菩萨体态丰腴,面部圆润,手部形态各异,呈现出不一样的神情。细心的朋友还会发现不少菩萨的颈部有明显接痕,均为近年来所修复。

可以说作为“上承龙门、云冈,下启大足”的圆觉洞景区,在名气上不如莫高窟和云冈石窟,规模也要逊色于龙门和麦积山石窟,然而凭借着宋代的造像成为独特的一处石窟和石刻景区,展示了宋代雕刻的美学与力学完美结合的石刻艺术。(作者:马且停,人生在于行走,旅途需要记录!)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42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