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中疾控主任高福表示:新冠肺炎可能成为长期流行的传染病。虽然我们已经研制出了疫苗,但仍有很多不确定性。
增加自己抗病毒免疫力就十分重要了。长寿健康之家建议,这种食物千万要少吃,最好不吃!
这种食物几乎人人爱吃,但是它的危害比吸烟更大,甚至可能比毒品危害还大。吸毒有多上瘾,吃这种食物就有多上瘾,而且只会更甚。
这种食物就是——糖。
比如:馒头、包点、油炸糕、蒸蛋糕……
而这些美味的自制食品,都少不了一味调料——糖。
人类嗜甜,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不但味蕾天生喜欢这种味道,而且甜味能激活大脑中的多巴胺神经元,让人感到兴奋。
但是,糖却是一味甜蜜的健康杀手,过量食用甚至会使人体免疫力暂停。
高糖击垮免疫力有人说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保卫部队”,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免疫系统不仅能及时识别侵入人体的细菌、病毒,而且还能产生抗病因子,将这些细菌、病毒消灭。
如果免疫力遭到破坏,当有细菌、病毒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就会下降,会导致病毒侵入人体的细胞中,诱发各种疾病。
病毒和细菌并不是破坏免疫系统功能的唯一原因,生活中的一些饮食习惯也有可能成为免疫系统的破坏者。
有研究报告指出,每天摄取100克的糖,对免疫系统有很大的副作用。一般而言,吃进糖之后30分钟,免疫细胞的活动会减缓,吃过量时甚至呈现暂时停止活动,而且必须经5~6小时之后,免疫细胞才能慢慢恢复正常的活动量。
甜食中通常含糖量较高,而大量吃糖会降低人体免疫能力。
大量多吃甜食,不仅会大量消耗体内的维生素,而且大量糖分进入人体后,可促进一种叫做皮质醇物质的分泌,这种物质对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
高糖毁全身、伤全家当我们还在限盐的时候,国外又开始限糖了。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美国康涅狄格学院的专家近日对外发出警告,长期摄入高糖食品会伤及全身,因为高糖食品便宜又容易获得,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的危害可能比毒品更大”。
医学实验证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甜食对大脑的作用和毒品有异曲同工之效。如果让动物习惯性地摄入甜食,就会刺激它们大脑中类阿片类物质的产生,令它们感到快乐。一旦停止甜食供应,它们就会感到痛苦、烦躁不安、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失去平衡。这种现象与毒品上瘾的反应非常类似。
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过23个国家的人口死亡原因,就得出一个令世人惊讶的“嗜糖之害,甚于吸烟”的结论。
为什么高糖食品会那么危险?因为它会从身体到心理一步步击垮一个健康的人。
1.诱发高血压
一般我们认为,高盐饮食和高血压紧密相关,然而美国心脏病杂志曾发文称,高糖饮食也会引发高血压。高血糖水平作用于下丘脑的某个关键部位,会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2.肥胖
糖进入到人体后,一部分在胰岛素的作用下分解,供应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另一部分也在胰岛素的作用下合成糖原储存起来,以备急用。但是人体合成糖原是有上限的,再多的糖就会转化成脂肪储存到体内,久而久之引起肥胖。
3.糖尿病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吃糖不会直接导致糖尿病,但高糖饮食可以出现短时性血糖增高,加重胰腺胰岛负担;高糖饮食又可以导致肥胖,容易导致胰岛素相对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大大增加了患糖尿病的风险。
4.影响身高
过量的糖分摄入会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抑制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孩子缺乏生长激素自然长不高。最好多吃粗粮杂豆、蛋奶果蔬等天然食物,并养成定时进餐、吃好正餐的习惯。
5.易患胆结石
糖摄入过量会加快胆固醇的积累,造成胆汁内胆固醇、胆汁酸、卵磷脂三者比例失调,而过多的胆固醇又会形成胆固醇结石。另外,糖过多还会转化为脂肪,促进人体发胖,进而引起胆固醇分泌增加,促使胆结石的发生。
6.易得阴道炎
当女性摄入糖分过多时,多余的糖通过尿道(尿液)代谢。由于糖呈酸性,整个尿道周边酸碱环境发生变化,打破平衡。如果经常过量吃糖,就容易引起阴道内菌群失调,念珠菌大量滋生,它们在外阴、阴道、尿道口周围生长、繁殖,导致念珠菌性阴道炎。
7.增加子宫癌风险
据《每日邮报》报道,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与那些很少吃甜食的女性相比,每周吃甜食2至3次的女性,其患子宫癌的风险会增加33%。如果每周吃甜食三次以上,患子宫癌的风险就会增加42%。
8.促进乳腺癌发展
女性甜食摄入过多会促进乳腺癌的发展,因为大量的摄入甜食,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就会增加,而早期乳腺癌的发生正需要大量的胰岛素,这样就会促进乳腺癌细胞的生长繁殖。
9.影响后代健康
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喝两杯含糖饮料的孕妇,相比那些怀孕期不喝含糖饮料的孕妇,她们的孩子在7岁至9岁时,患哮喘的风险要高出60%以上。
10.骨科:易患骨质疏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进食大量糖或碳水化合物,会消耗体内大量钙、镁、钠等,体内钙的不足使肌肉硬化和张力减弱,调节血压的机制紊乱,大量钙被中和,又能让骨骼脱钙而出现骨质疏松症。
11.引发痛风
糖过量易导致人体内源性尿酸的形成,而尿酸过高,就很容易引发痛风,痛风很折磨人。美国调查显示,大量喝甜饮料的人痛风的发病率比不喝甜饮料的人高出120倍。
12.易长皱纹
糖分会与皮肤中的胶原蛋白结合,削弱胶原蛋白对皮肤的修复和再生功能,导致皮肤过早出现皱纹和变得松弛。研究表明,50~70岁的人如果血糖水平增高,会让他们看上去老了5~7个月。
13.易长痘痘
甜食里含有大量白糖、黄油等,会被机体转化为脂肪存储起来,导致分泌更多的皮脂,堵塞毛囊也会加重痤疮。
14.易长龋齿
经常吃糖又不及时漱口,极易患龋齿(蛀牙)及多种口腔疾病。
15.容易厌食导致营养不良
如果吃糖太多,会影响孩子食欲,其他营养素势必摄入减少,导致体内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均缺乏,极易造成营养不均衡。
16.助长近视发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甜食中的糖分在人体内代谢时,需要大量维生素B1帮忙,并降低体内钙的含量。维生素B1对视神经有养护作用,其含量的高低会影响到视神经的状态。而钙是眼部组织的“保护器”。经常大量进食甜食,眼睛不仅易疲劳,还会助长近视。
17.影响智力
日本科学家发现,甜食吃得多居然会影响人的智力!而在2012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科学家也进行了一项大鼠实验,首次揭露了长期高果糖饮食会使大脑迟钝、学习记忆能力下降。
18.影响情绪
有传言说甜食可以让人心情好。但现在可能要让你失望了,糖吃多了,只会让你情绪更糟。有专家指出,甜食摄入过多,会在体内积累过多的乳酸,还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精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爱哭闹、好发脾气,出现各种情绪异常,这被称为“甜食综合征”。
19.易导致抑郁
精制糖和精制糖水化合物会消耗改善情绪的B族维生素,使情绪调节功能受到影响。发表在《英国精神病学杂志》的一项针对3400多名中年人的调查发现,膳食中含糖类等加工食品太多的人,患抑郁的风险可能增加58%。
“隐形糖”无处不在说到限糖,有些人就不开心了:我们每天吃糖,不也还是活得好好的吗?
确实,糖不会立刻就会要命,就如呼吸被污染的空气一样,也不会马上要命。然而,当你日积月累多吃糖,就好像日积月累吸入雾霾空气,很可能会让人早生病、早离开。
人人都知道吸烟的危害,吸烟容易得肺癌,但是不是每一个吸烟的人都会得肺癌呢?这是个概率问题,“长寿健康之家”希望大家不要抱着一种侥幸心理,为满足口腹之欲赌上性命。
一项调查显示,国人人均一年吃掉的糖已达到19.6公斤,与30年前相比整整上升了5倍,平均每人每日的摄入量接近53.7克。
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则提出:每人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限制在25克以内。
你看,我们每天不知不觉摄入的糖量早已超标。有的人就纳闷了,我明明不怎么吃糖啊。
事实上,糖不仅指那些五颜六色的糖果,还存在于很多其他食物中。比如,一瓶500毫升的冰糖雪梨汁,含糖就有63克,相当于一口气吃下去十几勺糖;喝一罐330毫升的可乐,就能摄入约35克的糖;喝一瓶430毫升的果汁,就摄入约45克的糖;几块甜饼干含糖约10克;吃100克雪糕,其中可能就有近20克的糖……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甜味食物大家都知道在此就不赘述了,“长寿健康之家”重点提醒一下,下面这些“隐形糖大户”,各位国粉们可千万要注意了。
1菜肴在中国饮食中,糖是一味不可或缺的调料。比如红烧排骨、红烧鱼、鱼香肉丝大概含糖25~30克,红烧肉约含40~50克,八宝饭含糖80克左右。
加工肉制品和番茄沙司、烧烤汁等调味酱里,也藏着不少糖。
2速冲粉糊类食品中老年朋友注重养生,喜欢吃黑芝麻糊、核桃粉、红豆薏仁粉等,但市面上常见的有黑芝麻糊、核桃粉、红豆薏仁粉、莲子百合藕粉,为提升口感,会加入不少糖,建议少吃。真的喜欢吃,不如吃原味的食物,比如就吃黑芝麻、核桃,自己煮红豆薏仁水。
3山楂制品类由于在加工中需要加入大量糖来中和山楂的酸,所以山楂制品吃起来虽不甜,但其实主要原料是糖。因为它们本身口感较酸,加工中需加入大量糖,才能让口感酸甜适宜。
根据国标《GB/T 31318-2014 蜜饯 山楂制品》要求,山楂糕和山楂脯糖含量要低于70%,果丹皮和夹心型山楂片糖含量要低于75%,而干片型的山楂片糖含量要低于85%。
从糖含量角度考虑,建议选山楂糕和山楂脯。
4零食饼干蛋糕类蜜饯、肉脯、能量棒、果酱、饼干等也都是含糖大户。比如,一盒160克的蜜饯含糖约占20%。
糖在饼干和蛋糕的加工中起着提升口味、保持松软酥脆作用。有测定表明,大部分饼干的糖含量在15%~20%。
韧性饼干和发酵饼干糖含量低于曲奇饼干、夹心饼干和威化饼干,从降糖角度建议选韧性饼干和发酵饼干。也可根据食品标签选木糖醇饼干。
5雪糕冷饮类有的雪糕配料表前两位是水、白砂糖,有的冰激凌前两位是生牛乳、稀奶油,比如某品牌冰激凌的生牛乳含量>50%,稀奶油含量>9%。
建议选购雪糕和冷饮时看配料表,选择糖排在后边的。
最后,“长寿健康之家”还有一些减糖、限糖的参考给到大家:1.最好别主动喝糖饮料,少喝乳酸菌饮料;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与其喝纯果汁,不如直接吃水果。如果非要喝,控制在1杯(一次性杯子的量)以内。
3.若当天喝了蜂蜜水或红糖水,则之后最好避免其他甜的食物。
4.喝咖啡、豆浆时,少加或不加糖。
糖是甜蜜的慢性“毒药”,虽然不会立刻要命,但对身体的伤害是日积月累的,危害不可估量。
从今天开始,少吃糖,远离“糖衣炮弹”的伤害!
十大提高免疫力的药有哪些
十大提高免疫力的药有哪些,想要身体健康,不收病毒的侵害,就得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提高免疫力的方法无非就是运动与饮食相结合,以及要结合自身的身体状况来选择提高免疫力方法。现在就帮大家整理下十大提高免疫力的药有哪些。
十大提高免疫力的药有哪些
1、蛋白质粉
效用分析:人体免疫系统这支军队的主要物质基础就是蛋白质,白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干扰素是这支军队的士兵,它们在与外来内侵者病原体战斗中会牺牲惨烈,需要不断的更新,蛋白质是生产这支军队的原料,没有充足蛋白质的补给,这支军队将后继无人,战死沙场。
适用人群:免疫力低下的先天不足,发育迟缓,营养不良、产后术后、孕妇素食人群。
使用注意:肾炎、肝炎、肝硬化者不宜使用。
2、氨基酸口服液
效用分析:体外蛋白质在人体内通常是被分解成氨基酸后才能再合成为体内蛋白质,进而再生成为补给给免疫系统。因此补充多种氨基酸,可以间接提高人体免疫力。
适用人群:免疫力低下的先天不足,发育迟缓,肠胃功能弱,消化不良,营养不良、产后术后人群。
3、多维元素片
效用分析:是人体新陈代谢离不开的生命元素和矿物质,通常起催化剂的作用,缺少它们就好象车打不着火了,人体内大部份生化反应将受影响而停摆,更不可能生产出战斗力强悍的免疫力部队。补充多维元素片能保证生产免疫力军队的车永不熄火。
适用人群:有疑似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的症状同时免疫力低下者。
4、转移因子口服液
效用分析:转移因子是具免疫力的淋巴细胞传递出的带有免疫信息的小分子物质,收到它的免疫细胞立即进入免疫战斗模式,准备冲锋陷阵去战场撕杀入侵病原体,斗志昂扬。
适用人群:肠胃功能弱,消化不良,免疫力低下或缺陷者。
使用注意:不宜长期服用。
5、左旋咪唑片(搽剂)
效用分析:左旋咪唑能使免疫细胞释放出免疫潜能:诱导早期T细胞分化成有免疫力的T细胞,激活其它免疫细胞的功能。
适用人群:主要参与乙肝联合用药。
使用注意: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用。
6、合生元
效用分析:合生元中的益生菌能刺激人体肠道内的免疫机能,双向调节免疫力到正常状态。
适用人群:肠道菌群失调免疫力低下者。
7、玉屏风口服液
效用分析:玉屏风口服液能益气固表止汗,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它有维护免疫器官(脾、胸腺等)功能的作用。
适用人群:表虚易感免疫力低下者。
使用注意:感冒表征未解不宜使用。
8、刺五加片
效用分析:刺五加含有的多种成分(多糖、SOD复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能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适用人群:有神经衰弱、失眠、抑郁且免疫力低下者。
9、六味地黄丸
效用分析:现代医学发现服用六味地黄丸也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并有双向调节的作用。
适用人群:已应用在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中。
使用注意:感冒表征未解不宜使用。
10、蜂胶
效用分析:蜂胶能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增加抗体产量,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与体液免疫功能,有提高免疫系统整体战斗力的作用。
适用人群:有感染指征的免疫力低下者,外用内服均可。
使用注意:出现过敏停用。
如何提高孩子免疫力
对于婴幼儿来说,免疫能力还非常低,对于这个世界的适应能力才刚刚开始建立。婴幼儿期也正是疾病的多发时期,想要孩子不得病,首先就需要提高孩子的免疫能力。但是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健康知识毫无头绪,不知应该如何下手。那么,你知道如何帮孩子提高免疫力吗?
如果小儿免疫力低下,往往会导致小儿身体虚弱,稍有细菌病毒侵袭,便会患病,因此,在我们周围,常常见到一些面色蜡黄、发烧咳嗽的孩子,有的甚至一年中没有几天摆脱过病魔的缠身,成了名副其实的“小药罐”,这些常年疾病缠身的患儿,往往发病的原因便是免疫力低下所引发的,免疫力低下给小儿的健康成长埋下了巨大的隐患,给父母带来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因此,对于小儿免疫力低下这个问题,必须要充分的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不能小视。
那么,小儿如何提高免疫力呢?
要保证充足睡眠。
研究表明,小儿在睡眠过程中,身体发育的速度是醒来之后的数倍,也就是说,宝宝要健康成长,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要让宝宝充分多休息,睡眠好,小儿免疫力就会自然的提高,就不容易患病,才能保证健康成长。要注意小儿提高一个舒适的、安静的睡眠环境,保证卧室内温度要适宜。
要注意预防接种。
对于免疫力低下的小儿,科学的预防接种是防止宝宝患流感、破伤风、乙肝、肺结核、麻疹等传染病最安全、最可靠的方法,这对提高小儿免疫力,防止引发各类流行性疾病有很好的作用,能有效的降低宝宝被各种细菌、病毒感染的'机会。因此,初为人父人母的年轻夫妻们,一定要注意及时的给宝宝注射疫苗,保证小儿免受疾病的困扰。
要实施母乳喂养。
母乳是营养最全面、免疫物质最丰富、最绿色环保的小儿最佳“饮品”,通过母乳喂养,宝宝不容易生病,这是因为母乳中含有多种能杀灭细菌、病毒的免疫物质,而且,最适宜小儿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可增强宝宝抵抗力。一般认为喝母乳的宝宝较少生病,这是因为母乳中含有乳铁蛋白、溶菌酵素、白血球等多种能够防止细菌、病毒入侵体内的免疫物质,对提高小儿免疫力有很好的功效。因此,我国大力提倡母乳喂养。
要保证均衡饮食。
在给母乳喂养的同时,随着宝宝的逐渐生长发育,母乳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必须要进食其他食物,均衡的饮食,是人体健康的先决条件,是保证身体免受疾病侵袭的基础,因此,要注意给小儿均衡的饮食,多吃富含钙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要注意荤素搭配,确保小儿吃出健康、吃出营养。
做到了以上几点,小儿如何提高免疫力的问题大多会迎刃而解,小儿减少患病几率,身体健康也不是奢望了。
免疫力低下的四大危害
1、衰老
免疫力低下的人一到中年就会容易生病,甚至是稍微的寒冷天气都可能引发感冒,加速衰老的发生。曾有研究认为,人的衰老是无法避免的,年龄越大衰老越明显。研究认为只要提高人的免疫力,那么就会延缓衰老的发生。所以说,免疫力低下的人看起来比同年的人更加的苍老。
2、患病率高
免疫力低下会导致身体对外面的病毒没有多大的抵抗力,这容易引起老年人患病。不仅如此,患病之后不容易治愈而且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就算治好了疾病,也容易引起复发。
3、癌症
免疫力下降会导致机体的监视能力也出现了下降的情况。一旦免疫监管能力下降,体内的癌变细胞没有得到“监视”,有大大的机会在体内繁殖,久而久之就导致癌症的发生。
4、艾滋病
也许不少人都知道艾滋病病毒针对的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免疫力低下的人容易被入侵。艾滋病病毒会导致免疫力系统受损,让你的免疫力没有抵抗力,这个时候各种传染病病毒就会趁着免疫力低下的时候轻松“攻占”身体。
增强免疫力的食物
大蒜
吃大蒜可以提高免疫力:大蒜粥对于大人小孩(六个月以上宝宝)都适用。现代研究表明,大蒜中含有的大蒜素有很强的杀菌作用,人一天生吃两瓣蒜就能发挥大蒜保健抗病的最佳效果。新鲜蒜泥中含有大量活性物质大蒜素,可以杀死感冒病毒。凉拌菜、调味酱中可适当加点新鲜蒜泥,好吃又健康。
灵芝
吃灵芝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这是因为灵芝含有抗癌效能的多糖体,此外,还含有丰富的锗元素。锗能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延缓细胞的衰老,能通过诱导人体产生干扰素而发挥其抗癌作用。
蘑菇
吃蘑菇提高白血球抗感染免疫力。长久以来,人们就把蘑菇当作提高免疫力的食物。现在,研究人员们找到了这样做的理由:吃蘑菇可以促进白血球的产生和活动,让它们更具防范性。可以把蘑菇做菜或汤,一些常见的蘑菇食物还可以随意与肉类搭配,炖鸡、炒鱿鱼、炒肉丝。由于蘑菇可能带有有害物质,因此食用前最好先用开水烫,去除有害物质。
鱼和贝类
吃鱼和贝类可以通过补硒来提高人体对病毒的免疫力。英国专家研究指出,补充足够的硒可以增加免疫蛋白的数量,进而帮助清理体内的流感病毒。硒主要来源于牡蛎、龙虾、螃蟹和蛤蜊等海鲜类食品。鱼类如大西洋鲑鱼中的欧米伽-3能够帮助血液产生大量的抗流感细胞,也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
红薯
吃红薯增强皮肤抵抗力。皮肤也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员,是人体抵抗细菌、病毒等外界侵害的第一道屏障。维生素A在结缔皮肤组织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补充维生素A最好的办法就是从食物中获取β胡萝卜素,红薯是β胡萝卜素的最佳食物来源,有助于人体制造足够的白血球,抗击感冒病毒侵入导致的感染。红薯吃法多样,可以蒸、烤、或者打成红薯泥。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343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