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春季需养肝,全年“寒+湿”的格局,怎样打通郁结的肝气?

百薇 2023-07-17 07:39:12

从五运六气上讲,今年是“寒+湿”的格局。寒主收引。肝气在春天生发,带着温暖、向上的气息。寒气太过,对于肝气来说,它生长的状态会被“冻”住。这时,人很容易出现肝郁的情况:觉得胸闷,像喘不过来气,除此之外,还会觉得肋骨胀痛;晚上睡觉容易失眠,或者睡眠质量不好;小肚子胀气,或者吃不下饭;心情莫名的不开心,时常觉得焦虑。肝属木,它需要水的滋润才能向上生发。所以,合适的水量,对肝气的生发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湿”属于水量泛滥,肝气在生发的过程中,如果遇上湿气,就会出现提前衰弱的情况。它最大的影响则在于对温度的感知:在天气转暖的时节,其他人换上了轻薄的春装,湿气重的人却感受不到太多温暖。其次,湿气重的人,今年春季依旧感受到乏累、水肿、面部出油,有些还会长湿疹。所以,初春的时候,大家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寒湿的清理,同时再辅助梳理肝气,这样,才能保证体内的气机保持顺畅流通。多泡脚,祛湿散寒这里有个特别简单的办法,谁都能办到。泡脚是祛湿散寒的上佳方法。在中医看来,脚是人体经脉聚集处,光踝部以下就60多个穴位,泡脚可以起到温经散寒、疏通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脚离心脏远,缺乏血液滋润,更易被寒邪附着。泡脚可以促进脚部血液循环,让寒气排出体外。同时,泡脚还能加快体内的新陈代谢速度,有助于缓解疲劳、改善睡眠状态。在洗脚水中加入一些艾草或是生姜(先煮沸再泡更佳),连泡一两周,排寒祛湿的功效更好。但是泡脚时需要注意,泡脚的水温不宜过高,40-45℃左右为宜;每次泡脚的时间也不宜过长,持续15-20分钟即可。另外,脚部有伤口的糖尿病患者、患有静脉炎或静脉曲张等血管病患者不宜泡脚。给大家介绍一个祛湿散寒的足浴方:艾叶、老姜、党参、当归、川芎、桑枝、桂枝、益母草、臧红花、鸡血藤、伸筋草、夜交藤。气血是人体的两大类基本物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这个方子中,党参既能够补气又能够补津液,能够补五脏气机的虚损,补气能够生血;当归能够补血,能够活血,党参和当归组成一对,起到补气养血的作用。川芎是血中之气药,它既能够补血又能够行气,用于治疗心脑血不足和气机阻塞,它能够养血,还能够推动血液的运行。一味川芎就能够治疗头痛,一味川芎就能够治疗心脏,著名的速效救心丸就是以川芎为君药的。藏红花既能够活血又不伤血,入血又能够行气,对于调畅全身的气血经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益母草内服调经活血,外用能够消水肿,能够清热解毒,也是内服和外用均有效用。这个方子补气血的同时还考虑通经络,祛风湿病邪。鸡血藤既能够补血,又能够活血,内服能够治疗闭经,月经不调;外用能够通经络,能够除风湿痹痛,鸡血藤是属于一个外用除风湿,内用调血的药。桑枝取其象,能够通经络,强壮关节;伸筋草能够养筋,舒利关节,改善关节活动受限;夜交藤既能够有安眠的作用,同时又能够通经络,祛风湿痹痛。这个方子中,老姜、桂枝、艾叶是一个温阳的阵营,泡脚方中配入这个系列的温阳药,配合祛风湿病邪的药物驱除病邪,提升身体阳气。老姜能够温通经脉,桂枝能够温经除痹,这两个温药能够治疗关节经络受寒,祛除寒邪,使经脉流通,止痛,消关节肿胀。艾叶能够温经止血,能够温经止痛,还能够这个外用止痒,是一个非常好的除足部寒湿,温通足部经脉,改善血液供应不足的补阳药。在数九寒冬用这个方子泡脚,可以温经暖宫,驱湿驱寒、理气养血、安神助眠、舒经利关节,全家人都能泡。在每晚泡脚后,还可以进一步推大腿内侧的肝经,疏通经络。对于改善睡眠质量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按摩穴位,养肝护肝1章门穴足厥阴肝经穴位,在侧腹部,第11肋游离端的下际。(简便取穴——垂肩屈肘,于平肘尖取章门穴。)章,大木材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肝经的强劲风气在此风停气息。本穴物质为急脉穴传来的强劲风气,至本穴后,此强劲风气风停气息,风气如同由此进入门户一般,故名。2大敦穴盘腿端坐,赤脚,用拇指按压大敦穴(脚大趾甲根部外侧)找到穴位。本穴又为肝经之穴,时值为春,水液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外出体表后蒸升扩散,表现出春天气息的生发,如大树敦在春天生发新枝一般,故名大敦。经常按揉大敦穴能够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所以这个穴位也被视为镇静和恢复神智的穴位。生气的人往往有气血上冲的情况,甚至会头脑一热而失去理智,做出很冲动的事情。而按摩大敦穴就能够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同时,对于肝火旺盛引起的目眩、腹痛、肌肋痛等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当我们情绪烦躁、食欲不振时按压这个穴位还能够缓解焦虑情绪,养肝开胃。大敦还能疏肝理气,可治疗因气血不调而引起的各种妇科疾病,如闭经、痛经,更年期症状等。另外,很多人有晚上睡不着,早晨醒不了的情况,即使起床之后也会头脑不清楚、精神倦怠、食欲不振,在超过30岁的人中间这种情况更为普遍。而按揉大敦穴就是让精神焕发的一个好办法。指压时强压7-8秒钟,然后慢慢吐气,每日就寝前重复10次左右。迟醒的早上,不妨在床上加以指压。3太冲穴盘腿端坐,用拇指按右脚太冲穴(脚背第一、二趾骨之间)找到穴位。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是肝经的经气和肝之精气汇聚最深的地方,太冲穴按上去很痛的人,一定是爱生气、精神压力大、肝脏有问题的人。常揉按太冲穴可以调节大怒,缓解压力,平息肝风,防治精神疾病,视物不清眼干涩等等。一个小动作,疏肝理气肝气不舒主要是巡行在身体两侧的肝胆经运行受阻。下面这个抻拉肝胆经的小动作,可以让气血运行通畅,心情舒畅!(快速演示,实际操作时动作要放缓)1、双脚打开,将右手放于后脑处,将左手放在肩胛骨中间位置(够不到肩胛骨可以放到腰间)。打开右臂肘尖,使肘尖使手臂与身体平行。2、右手肘尖上提,是身体逐渐向左侧弯曲,保持5-10秒钟。3、缓缓直立身躯,打开双臂,使双臂平举。4、左手向上置于后脑处,右手向下置于肩胛骨处。打开左臂肘尖,使肘尖使手臂与身体平行。5、左手肘尖上提,是身体逐渐向左侧弯曲,保持5-10秒。6、收势。上述这组小动作可以锻炼我们平日容易忽略的胁肋部,有很强的的疏肝理气作用。每日坚持做几组上述的这套小动作,可以让心情舒畅,肝脏得通!

春季养肝就是养命!这3个穴位最养肝,碰一碰就有效

中医素来有 “春宜养肝” 之说,意思是说春季 养生 宜顺应阳气升发舒畅的特点,以养肝为要务。春季时肝胆经脉旺盛活跃,若能在此时好好调养肝脏,便可以增强免疫力,让身体维持在最佳状态。

你的肝脏还好吗?

肝好不好主要看这4点:

① 皮肤干燥,双目无神 :肝代谢不佳,导致皮肤、头发干枯。

② 夜晚1-3点易失眠 :容易虚烦、多梦、失眠。熬夜眼睛干涩,也是因为血虚藏不住。

③ 容易心急、烦躁 :尤其女生例假时,肝血不足,气浮于上,就更容易烦躁。

④ 酒醉后头痛欲裂 :肝脏无法将酒精里的乙醛排清,导致头晕、口苦口干等问题。

如果你也出现上面所说的状况,那么就该趁这个春天好好养护你的肝脏了。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一讲, 春季养肝的穴位按摩法和食疗方

肝气郁滞

在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人的精神焕发。可是 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易损伤肝脏

情志不遂,肝阳上亢,血压升高,有心脑血管病者容易发生中风;而情志不舒,过分忧郁也会伤肝气,久而久之,会诱发肝病或加重原有的肝病。

中医推荐一套 缓解肝气郁滞 养生 操 ,可以很好的疏松筋骨、导引气血的运行。

3个方法缓解肝气郁滞

一、推按膻中穴

推按膻中穴若有疼痛感、结节、条索状,则可能是肝郁气滞。

按摩方法: 拿拇指贴着皮肤(最好隔着一层薄衣服)上下推按,第一次可以做2分钟左右,经常做以后可以坚持5分钟。

二、推按期门穴

推按期门穴时若感觉到皮肤高出一块儿或有结节,则可能是肝郁气滞。

按摩方法: 手掌交叉着擦,由里往外推 。

三、推胆经

肝胆互为表里,推胆经也能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

按摩方法 从上往下推。

肝郁化火

肝火旺会导致血压增高,进而导致一系列的脑血管病变,如脑出血、脑栓塞、冠心病等。

按摩穴位去肝火——搓太冲穴

按摩方法:从上往下推,可以涂一点儿润肤油,每次推按2分钟,两只脚一起推按效果更佳。

肝郁引起头痛

头痛一年四季都会有,但是肝郁的朋友,头痛在春天最为明显,这种头痛,多表现为 胀痛 ,甚者会 头痛如裂 ,头痛部位一般是 头两侧或者前额、头顶

抓五经解头疼

按摩方法:五指顺着五经的方向压一下、松开、往前再压一下、再松开。

推头侧解头痛

按摩方法:用治疗巾从眉棱骨上包到耳朵上方,用前胸顶住患者的头部,用大鱼际沿着脑部的侧边进行推,一侧5-10次即可,严重者可10-20次。

春日养肝粥

食疗也是春日里不错的养肝方法,今天给大家介绍了几种适宜春季食用的养肝粥。

01

枸杞粥

材料: 枸杞30g,大米适量。

做法: 先将大米煮成半熟,然后加入枸杞,煮熟即可食用。

功效: 滋补肝肾,明目。 适合经常头晕目涩、腰膝酸软等不适的人群。

02

枸杞大枣山药粥

材料: 枸杞20克,山药30克,红枣6~8个,大米适量。

做法: 先将大米煮至半熟,再加入其他原料,煮熟即可。注意要勤搅拌,防止山药糊锅。

功效: 养肝、补血,健脾化湿。 适宜面色差,失眠,心情不好,同时伴有胃口差、大便溏的女性。

03

猪肝绿豆粥

材料: 新鲜猪肝100g(羊肝更佳),绿豆60g,大米、食盐适量。

做法: 先将绿豆、大米洗净同煮,大火煮沸后再改用小火慢熬,煮至八成熟之后,再将切成片或条状的猪肝放入锅中同煮,熟后再加调味品。

功效: 补肝养血、清热明目、美容润肤。 适合面色蜡黄、视力减退、视物模糊的体弱人士。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养肝正当时,吃一吃,动一动,养护好我们的肝。

春天怎样养生样养肝护肝就用雷博士强肝糖浆?

春天怎样养生样养肝护肝?

人的五脏分别对应自然界的四季,而春应肝,加上现代人生活压力过大,节奏过快,肝气郁结,郁结久了之后容易化火。因此,血压升高、乳腺胀痛、月经失调、失眠等是因为肝火引起的不适在春季尤为常见。

除了常见的呼吸和消化系统疾病外,春季养生还要注意健脾祛湿,舒肝降火。春季容易出现情绪不佳的情况,而肝气郁结容易导致气滞血瘀,从而引起全身气血运行紊乱,其他脏腑也会受到干扰而得病。

春季养生的养肝护肝小技巧:

很多人以为双眼干涩、记忆力下降、失眠、易怒都只是小毛病,但如果没能及时调理,变成大病的例子数不胜数。当你心情低落、暴躁易怒的时候,不妨试试以下方法,以免肝气郁结,肝火过旺。

1.点按膻中穴

元代医学家朱丹溪曾提出,司疏泄者,肝也。在春季,肝气升发太过,容易引起肝气郁结,易烦躁或者郁郁寡欢,失眠多梦,健忘等。长期坚持点按膻中穴,可以起到舒肝解郁的效果。

在空闲时间,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大拇指关节,点、按、揉我们的膻中穴,位置就在胸骨上、两乳头连线正中间处。起初会有一点痛,随着点按揉后,疼痛会逐渐消散。

2.拨动心包经

把双手臂打开,在腋窝中间可摸到一根大筋,就是我们的心包经。我们可以用食指和中指去来回拨动它,直至疼痛减轻。对侧也是同样。

这个动作,常见坚持除了能改善睡眠质量外,还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缓解胸闷憋气、心慌气短等不适。

平时可以多饮用养肝护肝的茶饮,特别是平时有心烦气躁、目视不清、口苦口粘、大便粘滞不爽等情况出现的,可以辨证选用理气、清肝胆湿热的中药来进行调理,如含有决明子、牛蒡根、菊花、枸杞等道地药材的草本养肝茶,适合饮食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睡眠质量低下的朋友。

掌握这6个春季养生要点,一年少生病

本 期 导 读

春季除了肝脏容易损伤,还会出现哪些症状和疾病呢?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此春气之应, 养生 之道也。逆之则伤肝。--《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


春季是万物生发,欣欣向荣的季节,我们的 养生 要顺应自然之道,晚睡早起,保持心情愉悦,这是适应春季保 养生 发之气的方法。如果违逆了春天的生发之气,就容易损伤肝脏。



为什么春季容易损伤肝脏呢?因为春季在五行当中属木,肝属木,因而春气通于肝气。春天阳气生发,肝气、肝火会随着春气上升而肝阳旺盛,容易诱发眩晕、肝炎等疾病;肝气旺盛也会导致暴躁、愤怒、激愤的等情绪。


那么,春季除了肝脏容易损伤,还会出现哪些症状和疾病呢?春季 养生 又从哪些方面着手呢,掌握了以下6个春季 养生 要点,一年少生病!


春季 养生 先养肝


因为春季肝脏容易损伤,所以既不能让肝气生发太过,也不能让肝气郁结,所以春季 养生 首先要养护肝脏。可以多加强运动锻炼,多去踏青春游,保持心情舒畅;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如葱、蒜、韭菜是益肝养阳的佳品,多吃芝麻、杏仁、枸杞子、灵芝、黄花菜等。



春季梳头是很好的养肝方法,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梳头可以生发阳气。因为头为诸阳之会,通过梳头,内练精气,激发元气,外导经络,疏通气血,具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作用。隋代巢元方就曾指出,梳头有通畅血脉,祛散风湿,使发不白的作用。


春季在睡前泡一下脚不仅能帮助我们入眠,还可以祛除冬天积在体内的寒气,帮助排出体内毒素,泡脚祛寒,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从而助养人体生发的阳气,既养肝又养阳。


春季 养生 ,要谨防流行病


风是春天的主气,春季多风。《黄帝内经》就记载有「风为百病之长」之说。风邪是春季疾病外感因素的主要因素,同时春季时寒时暖,细菌、病毒随之繁殖生长,可以引发各种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如感冒、白喉、流感、肺炎、流脑、肝炎等,所以春季要谨防流行病。




春季 养生 ,注意花粉过敏


春季多风,百花争艳,花粉随风飞扬,本来是一番美景。但是对于花粉过敏的同学和过敏性哮喘患者来说,需要多加注意预防。


在花粉浓度最高的时期(上午10点至下午4点),保持窗户关闭,避免户外活动,避免接触过敏原。多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可服用祛风抗过敏的中药进行调护预防。



春季防「春困」妙招


春季除了多风,另一个特点是空气潮湿。特别是南方常常出现回南天、阴雨天,这样的时节湿气重,到处湿漉漉。如果人体阳气不足,就容易受湿邪侵犯,湿邪困于头部、四肢,同时脾因湿困而致运化失职,出现身体困重、疲倦乏力、易困嗜睡,这在中医上叫做「春困」。


对于已染上「春困」的人来说,可以多做 养生 功法,多做头部按摩缓解症状;多喝水,多吃些胡萝卜、白菜、柑橘等富含维生素食品。



推荐三花薏米炒扁豆瘦肉汤,有健脾利湿,解脾虚湿困功效。木棉花20克,鸡蛋花、槐花各2克,薏米30克、扁豆30克,陈皮适量、猪瘦肉400克,生姜2片。


惊蛰节气如何 养生 ?


春季包含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这两天刚好是3月5日惊蛰时节,惊蛰的意思是:春雷响起,惊醒了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惊蛰时节天气回暖,春雷始鸣,雨水渐多,乍暖还寒。这时的 养生 重点在于顺肝之性,助益脾气,可以从食疗方面加以调理。



春季 养生 食疗推荐


药王孙思邈说过:「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我们春季饮食,宜少吃酸味食物,多吃甜味食物。因为春季肝气旺盛,肝木克脾土,多食酸味食物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少吃酸味食物,多吃甜味食物养益脾胃。推荐大家2个食疗方:


1、枸杞猪肝粥

取枸杞子、香菜各10克,猪肝50克,大米100克,葱姜调料适量。将枸杞子和猪肝洗净切好,加入大米,加入适量水,文火煮粥,出锅前放入香菜、葱姜调料等食用。有滋补肝肾、养肝明目作用。


2、红枣糯米粥

取糯米200克,红枣50克,红糖适量。将糯米和红枣淘洗干净,浸泡30 分钟,锅中放入3-4碗水烧开,将泡好的糯米滤去水倒入开水中,加入红枣,熬30-40分钟,加适量红糖搅匀趁热食用。有健脾、养胃、补虚作用。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34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