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咬咬舌头,竟然这么好!后悔知道晚了!

过山龙 2023-07-16 10:18:31

吃饭时咬到舌头说明什么?

可能在老一辈的人心里,只要你吃饭的时候,咬到舌头就会让你吃肉,说是吃肉舌头就会不疼了,其实不是的,一般遇到咬到舌头的情况,都是思想压力过大、精力不集中、身体疲劳等造成的,处理方法也很简单,淡盐水漱口,注意口腔卫生,尽量不要熬夜,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少食辛辣刺激,干燥油腻的食物即可。

老咬舌头怎么回事

病情分析:
您好:
一般情况下是咬不到舌头的,咬到舌头最主要的原因是你上火了,牙齿两边有些浮肿,当然容易咬到舌头了.吃一些败火的中药对你有好处.
指导意见:
66岁的刘大爷近半个月来常咬舌头,而且专咬舌头右侧,头也总觉得昏昏沉沉.来到医院脑内科就诊,被确诊为腔隙性脑梗塞,经半个月治疗痊愈,没留下任何后遗症.
腔隙性脑梗塞是一种发病率高又比较特殊的脑梗塞,多发生在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老年人身上,异常表现主要有:头晕,头痛,记忆力进行性下降,做事丢三落四,失眠,情绪起伏不定,智力减退,手脚麻木,颈项强硬,短暂意识丧失等等.
另外,有些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只出现一侧口角流涎,咬舌头,精细动作差等一些不易被人察觉的轻微症状,如重视不足,可导致病情加重,进而出现一侧肢体活动不利,语言不畅,口眼歪斜等典型症状,治疗起来就比较棘手,大多会留下后遗症.
所以,老年人一旦身体某些部位出现“反常”,千万别大意,一定要尽早到医院检查.

吃饭的时候经常咬舌头,是真的馋肉了吗?

很多人在吃饭的时候都有过咬到舌头的经历,那种痛的感觉可以说是刻骨铭心了吧。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大人就会开玩笑的说是馋肉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经常咬到舌头是怎么回事呢?

1、吃饭注意力不集中

舌头和牙齿就是邻居,并且是合作伙伴,在咀嚼的过程中,牙齿和舌头都处于一个运动的状态,如果吃饭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一直聊天说话,很容易出现咬到舌头的情况。同时,吃饭时太着急,吃的太快,也容易咬到舌头。

2、牙齿问题

吃饭时总咬舌头有可能是牙齿不好造成的,有些人牙齿上下牙排列不整齐,经常用到的牙被磨得相对圆滑,用不上的就会稍显尖锐,这样就容易咬到牙齿。还有就是一些坏掉的牙,有残留的牙冠或者烂牙,吃饭的时候不注意就会咬到舌头了。

3、体内虚火大

舌头能够体现出身体的很多问题,这也是我们去医院看病的时候,医生检查舌苔的原因。如果经常咬到舌头,就有可能是身体内虚火旺盛导致舌头肿大,很多时候舌头上还会出现很多齿痕。舌头肿大,占据的位置较多,吃饭的时候就容易咬到舌头。

4、心脑血管疾病

舌头是受大脑控制的,如果舌头经常被咬到,有可能是脑部出现问题,导致舌头运动失常造成的。对于老年人来说,舌头经常被咬到一定要加以重视,有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前兆,如脑梗塞、脑梗死、脑中风等,由于颅内的病变导致舌头的灵活度下降和咀嚼肌不能有效的配合,就会咬到舌头。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尽早去医院进行检查。

除了由于吃饭走神导致的咬到舌头外,其余的情况都需要加以重视。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不要熬夜,经常锻炼身体,让身体处于一个健康的状态。

常咬到舌头不只是吃太快!中风、癌症等5个问题让人老是「自咬」

有时候进食难免因为吃得太急、嘴巴里食物太多、或是咬东西太过用力而咬到舌头,一咬出伤口还得花上几天的时间复原。相信大家都有咀嚼时不小心咬到舌头、嘴巴的经验,非常的痛,你有没有注意过这种痛苦经验的发生频率呢?如果发生太过频繁,或许不只是偶然,也未必只是齿列不正,个中原因很可能非比寻常,要留意是脑部疾病或癌症在作祟! 这是因为,我们的神经系统其实能够完美控制牙齿、舌头的运动,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咬到舌头、嘴巴的情形,但如果神经出现异常,或是癌症引起脸颊的过度增生,就会增加舌头与嘴巴被咬到的频率,成为明显的警讯。 中风 自然牙科诊所院长林彦璋医师在埔里自然牙科诊所官网中指出,舌头直接与大脑中枢的运动神经元连动,所以当大脑功能异常,比如说中风,就会影响舌头的运动、吞咽等功能,有研究显示,当舌头运动失能,出现常咬到舌头、说话不清、吞咽能力退化等情况,可能就是大脑病变的早期征兆。(编辑推荐:头晕想吐原因有哪些?留意中风前兆,突然头晕伴随7症状一刻都别拖)脑部病变之中,中风是最凶险的一种,猝不及防,很容易带走生命。如果发现自己经常咬到舌头或嘴巴,且合并手脚发软、微笑困难、说话不流利、脸瘫等中风前兆,一定要赶快就医,不要拖延。新光医院心脏内科主治医师洪惠风给6个预防中风的建议: 注意糖、盐、反式脂肪:糖类(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糖类)食物虽是必须营养,但摄取过多会使血糖过高,过量的盐则与高血压有关,反式脂肪则会使动脉硬化。规律生活作息,避免熬夜,可维持心血管系统安定。规律运动可保持心血管弹性。避免生气、疲累、紧张、压力:如果瞬间情绪起伏过大,恐引发中风。生活平顺:不要突然吃得太咸以免升高血压,而身体感染发炎,或是动手术时,也要特别小心。避开空气污染:空污会危害心血管。压力太大 根据日本新井齿科诊所的卫教资讯,通常牙齿和嘴巴的运动会自然连动,牙齿不会咬到舌头或嘴巴,但如果压力过大,可能会引起神经损伤,使得嘴巴内部无法与牙齿顺利配合。有时候进食难免因为吃得太急、嘴巴里食物太多、或是咬东西太过用力而咬到舌头,一咬出伤口还得花上几天的时间复原。相信大家都有咀嚼时不小心咬到舌头、嘴巴的经验,非常的痛,你有没有注意过这种痛苦经验的发生频率呢?如果发生太过频繁,或许不只是偶然,也未必只是齿列不正,个中原因很可能非比寻常,要留意是脑部疾病或癌症在作祟! 这是因为,我们的神经系统其实能够完美控制牙齿、舌头的运动,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咬到舌头、嘴巴的情形,但如果神经出现异常,或是癌症引起脸颊的过度增生,就会增加舌头与嘴巴被咬到的频率,成为明显的警讯。 中风 自然牙科诊所院长林彦璋医师在埔里自然牙科诊所官网中指出,舌头直接与大脑中枢的运动神经元连动,所以当大脑功能异常,比如说中风,就会影响舌头的运动、吞咽等功能,有研究显示,当舌头运动失能,出现常咬到舌头、说话不清、吞咽能力退化等情况,可能就是大脑病变的早期征兆。(编辑推荐:头晕想吐原因有哪些?留意中风前兆,突然头晕伴随7症状一刻都别拖)脑部病变之中,中风是最凶险的一种,猝不及防,很容易带走生命。如果发现自己经常咬到舌头或嘴巴,且合并手脚发软、微笑困难、说话不流利、脸瘫等中风前兆,一定要赶快就医,不要拖延。新光医院心脏内科主治医师洪惠风给6个预防中风的建议: 注意糖、盐、反式脂肪:糖类(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糖类)食物虽是必须营养,但摄取过多会使血糖过高,过量的盐则与高血压有关,反式脂肪则会使动脉硬化。规律生活作息,避免熬夜,可维持心血管系统安定。规律运动可保持心血管弹性。避免生气、疲累、紧张、压力:如果瞬间情绪起伏过大,恐引发中风。生活平顺:不要突然吃得太咸以免升高血压,而身体感染发炎,或是动手术时,也要特别小心。避开空气污染:空污会危害心血管。压力太大 根据日本新井齿科诊所的卫教资讯,通常牙齿和嘴巴的运动会自然连动,牙齿不会咬到舌头或嘴巴,但如果压力过大,可能会引起神经损伤,使得嘴巴内部无法与牙齿顺利配合。口腔肌肉下垂 身上所有的肌肉都会衰老,包括口腔的肌肉,因为年龄或咀嚼次数太少等原因,都会导致口腔肌肉下垂,这时牙齿就容易咬到嘴巴。 改善方法可利用口香糖或鱿鱼激活大脑并训练咀嚼能力,或利用以下的脸部肌肉训练锻炼肌肉: 大幅度开阖嘴巴,计数10秒钟。大幅度咧嘴笑,计数10秒钟。闭上嘴,尽量将嘴角向后延展,计数10秒钟。闭上嘴,尽量将嘴角向下延伸(类似哭泣的嘴形),计数10秒钟。闭上嘴,尽量将嘴角向上延伸(类似微笑的嘴形),计数10秒钟。张嘴微笑,计数10秒钟。齿列不正或新换假牙还未适应 有些人天生齿列不正,或是发生下颚方面的问题,或是拔牙后、安置假牙造成的口腔环境变化等,都可能导致牙齿频繁咬到舌头、嘴巴。 如果是牙齿治疗和拔牙带来的口腔环境变化,嘴巴会慢慢习惯,咬合状况会恢复正常,但若一直无法改善,最好就医咨询医师的建议。 口腔癌 无论什么原因造成经常咬到舌头或口腔内部,如果因而造成口腔的感染或溃烂,长期下来容易诱发口腔癌,而口腔癌的病灶可能会造成经常咬到舌头、嘴巴的情形。 为何口腔癌会造成咬到舌头、嘴巴的情形呢?台湾癌症基金会的卫教资料指出,这是因为脸颊内部是口腔癌好发的部位,且病灶常会呈现 *** 状或溃疡状,如果突起的病灶接近牙齿咬合处,就容易被咬到。 一般来说,口腔癌会有以下3种症状,可藉以判断: 口腔黏膜颜色改变,比如变成白、红、褐、黑色等,且无法抹除。出现二周以上仍未愈合的口腔黏膜溃疡。|口内或颈部长出不明原因的肿块。 口腔癌是台湾第五大癌症,不容小觑,建议大家平时可利用每天刷牙的机会检查口腔,观察有无上述3项征兆,另外,平时也要忌口,应少吃香菸、槟榔与酒,这三者都会大幅增加口腔癌风险,如果是同时抽菸、喝酒、嚼槟榔的人,罹患口腔癌的机率将暴增123倍! 参考资料: naturedentalcare/post/%E5%B8%B8%E5%92%AC%E5%88%B0%E8%88%8C%E9%A0%AD%E3%80%81%E5%AE%B9%E6%98%93%E5%97%86%E5%88%B0%E3%80%81%E5%90%9E%E5%9A%A5%E5%9B%B0%E9%9B%A3%EF%BC%9F%EF%BC%8D%E5%B0%8F%E5%BF%83%E9%80%99%E4%BA%9B%E9%83%BD%E8%BA%AB%E9%AB%94%E7%99%BC%E5%87%BA%E7%9A%84%E8%AD%A6%E8%A8%8Alishixinzhi/article/20826arai-dc/14台湾癌症基金会 〈口腔癌的症状与自我检查〉lishixinzhi/article/19373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28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