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脾虚生百病!一个好方送给你

苍耳子 2023-07-15 18:14:50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对于很多人来说,

脾虚问题实在是非常普遍,

脾虚也会给身体带来很多的问题。

脾的运化失职:腹胀,胃口差,大便不成形或长期便秘;

脾的升清失职:疲乏无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

脾气下陷:腹部坠胀、久泻不止、脱肛、内脏下垂……;

脾不统血:便血、尿血、例假出血不止、或淋漓不尽。

为什么你总是“脾虚”?我们的脾有“五怕”这些坏习惯看看有没有犯。1、怕你不运动缺少运动几乎是现代人的普遍问题,但脾主四肢和肌肉,如果你的四肢和肌肉平时很少活动,脾胃又怎么可能强壮呢?2、怕你压抑思虑伤脾,如果情绪压抑,经常波动过大,心事重重,思虑太多,这样很可能就会影响到脾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3、怕你饮食不节长期食用重油、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都可以叫做饮食不节。油腻食物会增加脾胃的负担,辛辣的食物会耗气伤津,寒凉冰镇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甜食太过则生痰湿。4、怕你饥饱失常饥一顿饱一顿的饮食习惯,中医称之为“饮食无度”。长期如此的话,就会损伤胃气,造成脾胃虚弱。5、怕你生活不规律像现在天气冷了,不注意保暖,寒气侵体容易伤脾;还有长期熬夜、失眠的人,脾胃无法得到充足的休养,也会出现脾虚的状况。脾虚不简单“补脾”得先辨证!讲到“补脾”,很多人认为就像是给车加油一样,吃点补益的食材或药物就能好。但事实上,脾虚仅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它可以分为很多不同的类型和表现,如果想要“补脾”,就搞清楚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01、脾气虚病因:饮食不节,忧思劳累,久病重病,素体脾虚(天生体质脾虚)都可能导致脾气虚。表现:食后腹胀,食欲减退,大便溏稀,倦怠乏力,神疲懒言,面色萎黄,排便无力。舌脉:舌淡或伴齿痕、苔薄白,脉弱无力。1、黄芪薏米粥材料:取大米100克、黄芪30克、薏米30克;做法:黄芪洗净切片,大米、薏米淘洗干净,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40分钟即成。作用:补元气、止泄泻,脾虚慢性肠炎患者食用尤佳。2、黄芪党参粥材料:黄芪20克,党参20克,茯苓20克,生姜3片,大米50克。(2人份)做法:将生姜切为薄片,与党参、黄芪、茯苓一起浸泡半小时,煎煮30分钟后取汁,大米淘洗干净,与药同煮成粥。作用:健脾补气消脸黄。适用于脾胃气虚者,见脸色萎黄、精神疲倦,大便稀薄等。02、脾阳虚脾气虚进一步发展,会导致脾胃虚寒。在中医里,“阳”代表温暖,阳虚了,人就会感到寒冷。病因:过于贪凉,平时吃太多生冷或居所温度过低都会损伤脾脏阳气。表现:大便清稀甚至每日多次腹泻,腹痛腹胀、喜欢温暖、喜欢捂着肚子,遇寒腹痛加剧。平时畏寒肢冷,口淡乏味,面色虚浮而苍白,女性白带清稀量多。舌脉:舌淡胖伴齿痕,舌头伸出时还会有水滴出来的感觉,苔白滑,脉沉缓。温阳化湿汤材料:砂仁20克、莲子肉20克、白扁豆20克、薏苡仁20克、瘦肉50克做法:四味药材加水煮大概半小时,然后加入猪肉一起再煮半个小时即可。用法:作为正常饮食,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一周吃一次或多次都可以。注意:上火、口舌生疮的人不能食用。怕冷的人可以用炒薏仁,怕热的人可以用生薏仁。此外,猪肉偏凉,怕冷的人可以鸡肉代替。03、脾阴虚在中医里,“阴”是和“阳”相对的,“阳虚”通则寒,“阴虚”则热。著名中医学家蒲辅周曾经总结道:“脾阴虚,手足烦热,口干不欲饮,烦满,不思食。”病因:饮食偏颇,嗜食辛辣厚味;慢性消耗,特别是长期的脾胃病等,都可损耗脾阴,造成脾阴不足病证。表现:饥不欲食,低热,四肢无力,肌肉萎缩,唇干不欲饮,手足烦热,面色?白但两颧潮红,大便偏干、排出无力,腹胀夜间加剧。舌脉:舌质嫩偏润、苔少,脉细弱偏数。沙参麦冬扁豆山药粥材料:沙参10克,麦冬10克,炒扁豆15克,干山药20克,粳米50克。做法:先将沙参、麦冬加水煮20分钟取汁,再将汁加粳米、扁豆、山药煮成粥食用。--THE END--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脾胃虚弱怎么调理最快

脾胃虚弱怎么调理最快

脾胃虚弱怎么调理最快,我们知道对于食疗是对喂奶的健康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那么脾胃虚弱的情况也是可以通过食疗的方式来完成的,那么下面介绍脾胃虚弱怎么调理最快,一起了解一下吧。

脾胃虚弱怎么调理最快1 六个月的孕妇脾胃虚弱易腹泻厌食怎么办

三、养脾润燥,多吃秋果秋梨:秋梨就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所以过了夏天,西瓜基本上也该退出“历史舞台”了。秋梨吃法不同,功效也不同。用红枣加大米熬成粥,对保肝护肝也有很好的效果。这个时候脾胃本就虚弱,若过食寒凉之物只会“火上浇油”,引起腹泻也就是在所难免的了。如果有咽干喉痛等上火症状,生吃就好。因此保养脾胃,首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饮食禁忌忌吃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品,忌吃味厚滋腻,容易阻碍脾气运化功能的食品忌吃利气消积,容易耗伤脾气的食品。

医生说脾胃寒

如:苦瓜、冬瓜、海带、螃蟹、鸭子等。西瓜性寒解热,食之冰凉,因此才有了这个称呼。这确是经验之谈。西瓜本来性寒,若这“寒瓜”再在冰箱里一放,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尽管其清热解暑的效果较好,吃上去很过瘾,但多食对脾胃的伤害却是很大的。有些人西瓜吃多了会拉肚子,甚至出现头昏乏力、身体困重等现象,就是因为湿邪困脾所致。

大枣:大枣有“木本粮食”的称呼,因为古人认为它可代食物食用。由于红豆性善下行,通利水道,所以经常服用还有减肥的功效。因为秋天的鸭子是最肥嫩的,而且还有一定的医疗功效。因此,饮食应有规律,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秋天燥邪严重,吃些凉性的鸭肉,对于体内有热、爱上火的人而言,便可起到祛火除燥的作用。

4、水果的选择葡萄、红枣、桃、杏等。

一、初秋养脾,少吃“瓜”字辈夏季人们对西瓜情有独钟,特别是凉爽可口的冰镇西瓜,几乎成为人们消解暑热的必备品。

脾虚经常拉肚子怎么调理

如果确实需要可以在说明妊娠情况后由中医大夫适量斟酌用药。如果想要起到滋阴润肺、润喉祛痰的功效,熟吃更佳。《本草纲目》认为枣味甘、性温,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对于“脾虚弱、食少便糖、气血亏虚”等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那汁液碧绿的绿豆汤不仅可解暑热之毒,还可化湿,助你的脾胃解围。适宜食物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粳米、籼米、玉米、薏米、番薯、豆腐等。

胃寒在怀孕期间怎么调养

中医认为梨性凉味甘,能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对于燥邪猖獗的秋季来说,是去燥的最佳选择。孕期前三个月和后三个月应该尽量避免服药,平时建议您可以服用山药粥调理。要常吃蔬菜和水果,以满足机体需求和保持大便通畅。

3、蔬菜的选择藕、粟子、山药、扁豆、豇豆、胡萝卜、马铃薯、洋葱、平菇等。这个“虚”包含脾虚、胃虚和气虚,所以我国一贯有“秋季进补”的习俗,但进补之前最好先把脾胃调理好。一般问题不大。

脾胃虚寒怎么调理

还有,最好食疗辅助下,山药,土豆,胡萝卜,红枣,生姜对你都好处。祝你早日康复,全家健康幸福。

二、应对秋老虎,多吃“豆”字辈不宜吃瓜类,但是夏末秋初暑气逼人该如何应对呢?绿豆:其实,生活中有些食物即可消暑又可化湿邪,最广为人知的.就是绿豆汤了。对于爱美的女士而言,若是担心因“贴秋膘”而致身材变形的话,可以配合着多喝些红豆汤,即有消暑化湿,还可以维持你的曼妙身材,何乐而不为!

坊间甚至流传有“一日吃仨枣,红颜不显老”的俗言。但是大枣不宜食用过多,“多食令人寒热,凡赢瘦者不可食”,每天吃枣不要超过50克为好。脾胃不好对食欲、消化、吸收都有很大影响,因此保持身体健康,保养脾胃是关键。最好去看中医,参苓白术散很有效,我和你症状一样就是用了这个,才好的,或许对你有帮助的。那么脾胃虚弱该如何调理效果最好?坚持饮食调摄,注重运动以及良好的情绪是治疗脾胃病的强力帮手。据研究,不良情绪可导致食欲下降、腹部胀满、暖气、消化不良等,而良好的情绪则有益于胃肠系统的正常活动。

素食为主、荤索搭配。红豆:中医认为其有健脾利水、清热除湿、消肿解毒的功效。

4、要坚持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气功等。在肉类的选择上,以鸭肉为最好。少吃有刺激性和难于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干硬和粘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但可能大家还不知道,其实西瓜还有一个外号,叫“寒瓜”。尽量避免吃生冷食物,别吃香蕉,豆腐,芹菜,香菜,这些大多为寒性伤脾胃食物,对了,最好也少喝牛奶,绿豆汤。

要预防脾胃疾病,关键在于保护脾胃正常功能的运转。可以将梨隔水蒸过,煮汤或者做成粥来吃,这样也可以将梨的寒性除去,食用起来更加安全。

2、饮食调摄是保养脾胃的关键。希望能帮到你!

四、初秋进补,鸭肉最佳对于身体弱的人而言,秋季还是应该吃些肉类补一补的。

1、俗话说“十个胃病九个寒”。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增加人体的胃肠功能,使胃肠蠕动加强,消化液分泌增加,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并能改善胃肠道本身的血液循环,促进其新陈代谢,推迟消化系统的老化。其实不只是西瓜,甜瓜、黄瓜、冬瓜、苦瓜等瓜字辈的食物都属于寒凉食物。

3、情感因素对食欲、消化、吸收都有很大影响。在春秋气候变化无常时,避免受冷;有脾虚泄泻的,可在脐中贴暖脐膏药,同时还应少吃生冷瓜果等,如感到胃脘部发冷,可及时服用生姜茶。

2、肉、蛋、奶类的选择牛肉、鸡肉、兔肉、狗肉、牛肚、猪肚、桂鱼、乌鸡等。

脾胃虚弱怎么调理最快2 脾胃虚弱有哪些分类

1、脾不统血

为脾气虚则运化无力,气血亏虚,可见食少,腹胀,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弱。

2、脾气虚

腹部胀满,食后为甚,口不知味,甚至不思饮食,大便溏薄,精神不振,形体消瘦,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白,或肢体浮肿,舌淡苔白,脉缓弱无力。

3、脾阳虚

腹胀纳少,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形寒肢冷,大便稀。或肢体困重,或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见白带多质稀。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4、胃阴虚

见口干唇燥,嘈杂,干呕,饮食减少,或吞咽不利,食后胸部有不适感,大便干结,舌红中心干,少苔,或舌光、干绛,脉细数等。

5、脾胃虚寒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脾胃虚弱怎么调理

1、规律作息

作息对脾胃功能影响较大,建议患者一定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不要长期熬夜。

2、适当的体育锻炼

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增加人体的胃肠功能,使胃肠蠕动加强,消化液分泌增加,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并能改善胃肠道本身的血液循环,促进其新陈代谢,推迟消化系统的老化。

3、按摩

每天可以按摩两次,早晚各一次。首先按摩胃部,掌心朝上,贴近胃部,按摩胃部,按照逆时针和顺时针的方式按摩,来回旋转20次,坚持一个月之后就会有明显的改善。在按摩完成之后,再按摩足三里穴位,用力按摩,一般要按摩六十次左右比较好。

4、药物调理

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服用以健脾养脾和益气和中为主要功效的中成药。较常用的有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以及归脾丸等,如果脾虚生热,还要加服知柏地黄丸。另外,中药对脾胃虚弱的调理也有不错的疗效。

5、注意饮食调养

合理的膳食结构是健康的基础、调养脾胃的前提。饮食应有规律,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平时以软、烂易消化食物为主;少吃有刺激性和难于消化的如酸辣、油炸、干硬和黏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一些健脾养胃的食物,如粳米、薏苡仁、白扁豆、大枣等,脾胃虚弱者可以经常食用。

6、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积极向上、轻松乐观的情绪可以使人体阴阳平衡、气血畅通、神志清楚,使身体保持健康状态或促使疾病痊愈。当人的精神愉快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指挥作用加强,人体内进行正常的消化吸收、分泌和排泄的调整,保持着旺盛的新陈代谢,有益身心。

脾胃虚弱的食疗方

1、红枣益脾糕

红枣30克、白术10克,干姜1克,鸡内金10克。先煮熬取汁,再将汁与面粉500克及适量的糖制成糕,适用于胃呆纳减,大便溏薄。

2、山药饭

山药、莲肉、米仁、扁豆各30克,洗净切碎,莲肉去皮,芯后煮烂,再与粳米一起煮饭,适用于脾虚泄泻、食欲不振。

3、八仙糕

黄芪、白术、山药、山楂、茯苓、陈皮、湘莲末、党参各5克。先将上述药物煎煮取汁,再与适当粳米粉、糯米粉、白糖一起蒸成糕。适用于脾虚泄泻,食欲不振。

4、麻仁玉米糕

火麻仁、芝麻各30克,玉米粉、红糖适量,将火麻仁研末、芝麻洗净,放入玉米粉拌匀,再加入红糖用水和面做成糕。适用于脾虚名血亏损引起的便秘。

5、鲫鱼砂仁汤

新鲜鲫鱼一条,洗干净后用慢火稍微煎一下,把15克左右的砂仁臵入鱼腹,加入几片生姜,煮30~40分钟即可喝汤吃肉。如果不喜欢吃鱼,也可以用瘦猪肉代替,只需把剁碎的瘦肉连同砂仁一起隔水炖相同时间即可。适用于脾胃虚弱,不思饮食者。

脾虚如何调理

问题一:脾虚怎么调理脾是人体最重要的淋巴器官,它有造血、吞噬细胞中的原虫、参与免疫反应等功能。因其含血量丰富,于是有了“人体血库”之称。因脾中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会吃掉出现的原虫,病菌还有人体的“过滤器”之称。
工具/原料
原料:胡萝卜1根 大米2杯
辅料:葱 食用油
方法/步骤
1
脾虚的话是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饮食不节制、情绪跌宕起伏、劳累过度等原因引起的脾功能的不足或失调。
2
脾对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几乎所有的胃肠道疾病都可能出现或伴有脾虚的产生。因此你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你所涉取得食物是否是容易吸收容易消化有关。
3
脾胃虚弱的话经常表现为:身体倦怠乏力、经常食欲不振,滞泻,水肿等。
4调理的话最好是食物来调理咯,比如:红枣性温和味道甘甜,富含有蛋白质、糖、、磷、铁、镁以及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等,丰厚,具有补脾养血的功效,至于吃法的话你可以在熬粥的时候,切至小块放至里面,口感又好又营养
5
此外还可以多食用一些性温味甘的食物。至于这类食物的话首选谷类,比如、黑米、高粱、燕麦; 蔬果类,如、南瓜、扁豆、大葱,桂圆,生姜,熟白萝卜等;肉.鱼类,如猪肚、鲫鱼、花鲤、鲈鱼、草鱼、黄鳝等。人体从这些食物中吸取丰富营养素,可以使调理脾胃。

问题二:脾虚如何调理?1,精神方面尽量放松,思伤脾,凡事学习放开点,多晒太阳多接触自然,多游山玩水,让心思少一点,人单纯一些。
2,饮食方面,多食山药,红糖,花生,米饭,猪肚,莲子,等健脾食物,去湿很明显:莲子,薏仁,芡实,山药,茯苓各一把,砂锅煲烂,只喝水就可以了,长期喝没有负担。
除此之外,脾胃不好的人也可以尝试喝随草记的埤泰茶,埤泰茶以茶之形,发挥药之效,用科学的视角彰显茶的内涵和健康价值,通过严格的组方科学搭配,充分发挥古法炮制工艺以及高新精制工艺的不同优势,对于改善你这种体质效果很好,也没有副作用,很省事,祝你康复!

问题三:脾胃虚弱中医怎么调理 5分 脾胃虚弱,为中医名词术语。脾胃虚弱含义比较笼统,包含了脾气虚、脾阳虚、脾不统血、中气下陷、胃阳虚、胃气虚、胃阴虚及脾胃虚寒等中医证候。其中脾气虚是脾胃虚弱的基本类型,脾气虚证是指脾气不足,失其健运所表现的证候。多因饮食不节,劳累过度,久病耗伤脾气所致。
1.脾胃虚弱的一般饮食要求
若平素脾胃虚寒的人,或寒证的胃痛、腹痛、泄泻等,应多食性味辛热的葱、姜、韭、蒜、胡椒等。若脾胃虚弱的人,宜食用红枣、山药、扁豆、芡实、莲子肉等。而胃热素盛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干寒生津之品。若气机阻滞的病人,宜多食萝卜、佛手、金橘,或用橘皮做成的调料,兹将与脾胃病有关者,择要叙述。
2.常用食疗方法
(1)益脾饼 白术、干姜、鸡内金、熟枣肉。将前三味轧细焙熟,共合枣肉,同捣为泥,作成小饼,炭火上炙干,晨起空腹,细嚼咽之。
(2)蜂蜜 蜂蜜隔水蒸熟后,于食前空腹一次服下,每日2~3次,坚持每日服用。
(3)薏米莲子粥 薏苡仁、莲肉(去皮心)、冰糖适量。先煎苡仁,继入莲子肉,待粥成后加入冰糖,作早点食用。
(4)山药扁豆糕 鲜山药、扁豆、陈皮、红枣肉。将山药去皮切成薄片,再将枣肉切碎,共合均匀后蒸糕,做早餐食之,每次50~100克。
(5) 大麦汤 羊肉、草果、大麦仁。羊肉切片后,与草果熬汤,过滤后用汤煮大麦仁,熬熟,加盐少许即成,亦可在滤汁后与肉同煮食之。

问题四:女性脾胃虚弱如何调理脾泰茶,专调理女性脾胃虚弱的。
主要成分:白扁豆花,肉桂,生姜,大枣,茯苓
饮用方法:每次取1~2袋,用开水冲泡饮用,可反复冲泡至色淡。

白扁豆花:味郸淡,无毒,性虽偏温,但无温燥助热伤津之弊,补气以健脾,能化湿,药性温和,补而不滞,适用于脾虚湿浊下注之白带过多,食少、便溏或泄泻。

肉桂:味甜、辣,肉桂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很强的保健功效,历来就是中药学家用来治疗疾病的药引子之一。补元阳,暖脾胃,辛香之气,善行滞结,是以最解肝脾之郁。

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的功效,常用于脾胃寒症,胃寒呕吐。

大枣:甘、温。归脾、胃经。能润心肺、止咳、补五脏、治虚损、肠胃癖气、安中养脾,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

茯苓:味甘、淡、性平,能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主治小便不利、脾虚食少、心悸不安。

问题五:脾虚如何调理?1中医说脾和饮食有关。如果是脾虚的话,吃的食物消化方面也会下降,因此大多数人会觉得食不知味,容易有饱胀的感觉,如果这样的症状就有可能脾虚

2如果清晨起床会感觉到胸闷气短、头晕脑涨时,就说明我们的脾胃功能处于一个虚弱的状态。有些人一到秋冬季节,人体没有感觉到寒冷,但是手脚会一直冰冷不温,这也是脾虚。

3健康的舌头表面应该是红色,但是如果是脾虚的话,人常常感觉到口内粘腻,舌苔很厚,而且还发黄。上厕所很容易会出现宿便形状软烂、粘腻就是脾虚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就有可能脾虚,适宜每天2杯 渣.脾 cha 调养 进行辅助治疗,开水冲泡饮用即可,健脾养胃,疏肝益气等。

脾虚生百病!温阳化湿汤送给你

对于很多人来说, 脾虚问题实在是非常普遍, 脾虚也会给身体带来很多的问题

为什么你总是“脾虚”?我们的脾有“五怕”, 看看这些坏习惯有没有犯到。

1、怕你不运动

缺少运动几乎是现代人的普遍问题,但脾主四肢和肌肉,如果你的四肢和肌肉平时很少活动,脾胃又怎么可能强壮呢?

2、怕你压抑

思虑伤脾,如果情绪压抑,经常波动过大,心事重重,思虑太多,这样很可能就会影响到脾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3、怕你饮食不节

长期食用重油、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都可以叫做饮食不节。

油腻食物会增加脾胃的负担,辛辣的食物会耗气伤津,寒凉冰镇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甜食太过则生痰湿。

4、怕你饥饱失常

饥一顿饱一顿的饮食习惯,中医称之为“饮食无度”。长期如此的话,就会损伤胃气,造成脾胃虚弱。

5、怕你生活不规律

像现在天气冷了,不注意保暖,寒气侵体容易伤脾;还有长期熬夜、失眠的人,脾胃无法得到充足的休养,也会出现脾虚的状况。

脾虚不简单,“补脾”得先辨证!

讲到“补脾”,很多人认为就像是给车加油一样,吃点补益的食材或药物就能好。但事实上,脾虚仅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它可以分为很多不同的类型和表现,如果想要“补脾”,就要搞清楚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01、脾气虚

病因: 饮食不节,忧思劳累,久病重病,素体脾虚(天生体质脾虚)都可能导致脾气虚。

表现: 食后腹胀,食欲减退,大便溏稀,倦怠乏力,神疲懒言,面色萎黄,排便无力。

舌脉: 舌淡或伴齿痕、苔薄白,脉弱无力。

1、黄芪薏米粥:

材料: 取大米100克、黄芪30克、薏米30克;

做法: 黄芪洗净切片,大米、薏米淘洗干净,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40分钟即成。

作用: 补元气、止泄泻,脾虚慢性肠炎患者食用尤佳。

2、黄芪党参粥:

材料: 黄芪20克,党参20克,茯苓20克,生姜3片,大米50克。(2人份)

做法: 将生姜切为薄片,与党参、黄芪、茯苓一起浸泡半小时,煎煮30分钟后取汁,大米淘洗干净,与药同煮成粥。

作用: 健脾补气消脸黄。适用于脾胃气虚者,见脸色萎黄、精神疲倦,大便稀薄等。

02、脾阳虚

脾气虚进一步发展,会导致脾胃虚寒。在中医里,“阳”代表温暖,阳虚了,人就会感到寒冷。

病因: 过于贪凉,平时吃太多生冷或居所温度过低都会损伤脾脏阳气。

表现: 大便清稀甚至每日多次腹泻,腹痛腹胀、喜欢温暖、喜欢捂着肚子,遇寒腹痛加剧。平时畏寒肢冷,口淡乏味,面色虚浮而苍白,女性白带清稀量多。

舌脉: 舌淡胖伴齿痕,舌头伸出时还会有水滴出来的感觉,苔白滑,脉沉缓。

温阳化湿汤:

材料: 砂仁20克、莲子肉20克、白扁豆20克、薏苡仁20克、瘦肉50克做法:四味药材加水煮大概半小时,然后加入猪肉一起再煮半个小时即可。

用法: 作为正常饮食,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一周吃一次或多次都可以。

注意: 上火、口舌生疮的人不能食用。怕冷的人可以用炒薏仁,怕热的人可以用生薏仁。此外,猪肉偏凉,怕冷的人可以用鸡肉代替。

03、脾阴虚

在中医里,“阴”是和“阳”相对的,“阳虚”通则寒,“阴虚”则热。著名中医学家蒲辅周曾经总结道:“脾阴虚,手足烦热,口干不欲饮,烦满,不思食。”

病因: 饮食偏颇,嗜食辛辣厚味;慢性消耗,特别是长期的脾胃病等,都可损耗脾阴,造成脾阴不足病证。

表现: 饥不欲食,低热,四肢无力,肌肉萎缩,唇干不欲饮,手足烦热,面色?白但两颧潮红,大便偏干、排出无力,腹胀夜间加剧。

舌脉: 舌质嫩偏润、苔少,脉细弱偏数。

沙参麦冬扁豆山药粥:

材料: 沙参10克,麦冬10克,炒扁豆15克,干山药20克,粳米50克。

做法: 先将沙参、麦冬加水煮20分钟取汁,再将汁加粳米、扁豆、山药煮成粥食用。

脾胃乃后天之本,脾虚百病生!张老:善治者,唯在调理脾胃

谈到中国人的 健康 情况,最大的问题就是“脾虚”。毫不夸张地说,十个人去看中医,九个都会诊断出“脾虚”的症状表现。脾胃乃后天之本,说明人在出生后,生命活动的延续和精、气、血、津液的化生和充实,均有赖于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一旦出现“脾虚”,人体的多个系统都会出问题,其中包括消化系统,造血系统,甚至生殖系统,以及身体的运动机能。而这往往是疾病开始的前期,甚至是从亚 健康 向疾病过渡的时期。

张东明医生认为,从中医理论角度来看,脾胃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从生理功能来看,胃是重要的消化器官,从生理特性来看,胃喜润而恶燥。胃为阳明燥土之腑,易阳亢而燥热,需津液源源不断加以滋润。如果患者体力差,人就会感觉疲乏、失落、失望、绝望,这样不仅从精神上打击患者,还会影响患者的后续进一步治疗和康复。

就脾胃自身的功能来说,脾胃承担着化生气血的功能,脾胃同为“气血生化之源”,也就是说人体的气血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的。如果脾胃功能虚弱,化生的精、气、血、津液不足,难以给全身提供充足的养料,那么脏腑、经络、四肢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得不到充分的营养,就会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影响最直接的是消化吸收机能,如果消化吸收机能不足,人就会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和气血生化不足等病变。

张东明医生认为,中医无论治疗什么病症都需要兼顾到患者的脾胃问题,比如在主诉中详细询问患者吃饭、睡眠、大小便的问题。具体到用药上,根据患者的体质、病症等情况辨证遣方用药,可有寒者温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塞者通之等诸多妙法。胃以和降为顺,胃气正则和降顺,上无呃逆、嗳气、吞酸、恶心、呕吐之虞,下无胃脘疼痛之苦,饮食可安,精微可化,体力恢复,精神焕发,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另外,中药特殊的配伍原则,还可以降低药物的毒性,减少对脾胃的刺激,更好地消化食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20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