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我的中医缘起(二)

望月砂 2023-07-15 17:29:36

依稀记得08年毕业,路过石牌街的时候,看看自己的手相,觉得在30岁左右可能会有个大变动。但是又觉得人定胜天,就算前前路挫折,也有种无所谓之魄力。另外,不得不说的一个我对世界认识的转折点,2011年。因为某些重大的事情,某一天就突然感觉到我周围的事物变得真实和珍贵,包括墙壁,还有桌子。他们在现实世界中,也可能仅仅是在你脑袋中的一些幻想,幻想和真实,谁又分得清楚呢?当你觉得一个人在你身边的时候,他就在你身边,当觉得他们不在你身边的时候,就不在你身边。逝去的亲人,我们从没有来往过的朋友,在与不在区别又在哪里呢?不禁痛哭了一天一夜。我想那个时间是我的升华。我常常想,人是需要开天眼的,如果说我有可能开天眼,那么就是那天开始的。我很喜欢乔布斯的一句话:那些看似不连贯的经历,在未来的某一天都会自动为你串成一条珍珠项链,让你收获巨大。虽然我从事过很多事情,但是追求内心的那份安宁和生命中应该我做的事那份执着却从来没有停止过。任何的付出,只要认真思考,认真对待,未来的某一天都会给你绝大的回馈,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还有巨大的精神上的。带着这种对生命的虔诚和对宇宙规律、大自然的敬畏,人应该有点理想和之所以为人的理由。为此,写过一诗:而立之年岐黄路,意曾彷徨今志坚;医道源流长久远,杏林国手吾辈承。也曾涂鸦曰:我本江中一游鱼,奈何流连此湖中?长空遨游三千里,曾任风雨迎面来;移志而来捧珠至,橘井自有甘泉涌。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出现贵人,他们让我和中医再续前缘。我有一个朋友,李大哥,一次偶然的机会介绍了油麻菜的资料给我看,后来到了孙曼之,董洪涛,高格非,还有黄煌老师。看的第一本中医书是《名老中医之路》,先是电子版,后来就是纸质版,有一种久违的轻松的感觉。我觉得一个人能否学好中医,或者任何一门事业,如果没有兴趣这个最大的源动力,持续力是不会长的。而对于中医,更需要学习者的自信。而这种自信来自于对中医效果的目睹。我常常和我朋友说,我的中医历程有两个人是绕不开的,一个是高格非,还有一个就是黄煌老师,他们直接促使我在毕业5年后,重新拿起中医专业书,通过半年学习考上中医执业资格证,我也一直以“有师之实无师之名”称之。他们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收获就是知道这条路怎么走下去,也会选书看书了。这些经历,也让我在以后的学习中,对于一个医家的学术思想,能够知道从何处入手来学习。学中医,一定是要花到时间和心思,并且要把心沉下去。黄煌老师的学术思想,当时给我眼前一亮,别具一格的感觉。他的“方病人”学术体系让我有信心开出第一张有效方,他的所有学术心得也几乎都毫无保留的分享给大家,“不求齐全,但求其真”的学术追求对我影响也非常大。在我的临床过程中,也不断实践这个思路。有一段时间,我曾思考过对我影响深刻的人,脑中就快速闪过一长串的名字,黄煌高格非陈潮祖赵绍琴胡希恕大塚敬节陈瑞春刘英锋……他们都是我生命中的贵人。曾记得2015年到姚荷生工作室,跟诊过几次刘老师,虽然时间短暂,但是对我的冲击却是非常大,感觉以前学中医都瞎忙了。那几次跟诊虽然具体的知识有限,但是思维方法对我的震动却十分大。记忆最深刻的,是诊室里面挂着的“观察观察再观察”的牌匾。能找到一个值得自己付出终身的时间和精力来从事的工作是幸运也是幸福的,现在想来,常常有学医恨晚之感。记得有次读《岳美中全集》,看到岳美中老先生讲到自己25岁才开始学习中医,有时候感觉时间不够用,真是非常有共鸣。曾作:风吹落叶去,雨打枝芽颤。光阴流水走,多少春梦留。
我觉得每个人对时间真切的感知,是会跟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的,我后知后觉,28岁才真正明白时间的真谛,光阴的可贵还有人会死亡。老天对于每个人的时光是可以随时收走的。但是老天也是公平的,所有的人生经历却让我对以后学习中医的体会和领悟能够更深刻,作为一门充满智慧的学问,几乎你所有的经历可能都有助于你理解他。我回到虔城,是在2013年,也是我回来中医的时间。后来为此我还做了一个公众号: ,希望记录自己学用中医的思考,更重要的是能够对中医的普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传播工作。临床越久,接触患者越多,对于中医,普通大众缺乏最最基本的知识普及,也对中医存在诸多的误解。觉得作为一名中医,每个人不仅仅应该有责任来传承好这门技艺,更重要是要传播中医,推广中医,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虔城,先是到市中医院学习,为考试做准备。我记得当时申请的第一个科室是中药房,很多人不是很理解。而我却明白,作为一个中医,如果对饮片没有直观的最基本的观察,是很难有深刻体会的。也非常幸运,市中医院有几个疗效还不错的中医,病人很多,每天抓药都忙不过来。如果说现在我还能认识一些中药,那真要感谢在中药房的几个星期。后来在国医堂跟诊过几个中医,真正意义上接触了中医如何处方用药,医患交流,可惜当时自己基础很差,空有满腔热情,却不知如何下手。如果现在能够去跟诊,那情形就不同了。我也常和我朋友说起,当时回来从事中医,纯粹就是出于一种无理由的信心还有热情,而过去这么多年,对中医渐渐有点感觉,临床也能够看好一些病人,信心也更为坚定。凡事开头难,只要有魄力和勇气,很多事情都可以水到渠成。吸引力法则,是一个奇妙的法则,也是我深信的一个规律。当你入行越久,你就越容易吸引到志同道合的人,后来我也真的认识了越来越多的年轻的,技术很厉害的同行,他们让我学到很多,突破很多,自己也对这个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我觉得任何一个对世界和宇宙充满好奇的人,只要认真开始学中医,都会爱上中医的。我的中医专业书,暂时还不太多,400多本。但是都是临床家的心得,能够认真研读其中的若干本,都是有可能成为大拿,尤其是中医经典书籍。很长一段时间,我翻的最勤的是陈潮祖的《中医治法与方剂》,如果我对中医的医理和病理如果有点想法,那可能都是从陈老先生那里学来的。真是:读书有瓜蔓,经内藏捷径;窥得此门道,扶摇上云霄;前人曲折路,今人康庄道;欲知医圣意,悬梁锥刺股。人生有限,而知识无限,通过自己的把握,却可以用无限来延伸自己的有限。人生立德立言立行,为三不朽。生而有涯,能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中医事业中,有所言,也不枉来世走一趟。但是,也时常提醒自己:初学哪晓医道艰,入行始知医路难;他人入夜任逍遥,我辈灯下把书拿;杏林瑰宝何其多,能取一勺也天成;甜中有苦苦有甜,岐黄源流吾辈承;普天之下无医匠,妄论要成医学家;天资不聪年岁长,抱书亦觉体不支;小小医匠欢乐多,大家留于后来人。

中医是非常博大精深的,能够学到一个面,祖师爷能够赏碗岐黄饭吃,自己就觉得非常不错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当做一点浮云,可能什么都不留,“我认真写,但书不尽言;你随便看,可文能载道”。

在沧海一粟的一生中,人能做点自己喜欢做的,对家人和他人有益的事情是幸福的,虽然是坎坷辛苦的,却也是值得的。人在宇宙中是非常渺小的,大多数人能够做的东西都非常有限,能够改变的也非常有限,“橘井取一勺,赣江宿一人”,算作我的理想人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192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