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产后出血如何护理

佚名 2023-07-15 00:11:13

很多女性在产后都是会出现出血的状况的,而一旦产妇在产后有出血,那么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在平时的生活中都是需要好好护理的,但是大多数人都并不清楚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那么产后出血如何护理?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具体是怎样的?

1、防治出血,纠正休克

1、定期做产前检查时,及时发现贫血、血液系统疾病或其他异常情况,能及时入院处理,预防产后出血。

2、严密观察子宫收缩和女性私处流血情况,协助医生迅速止血:①子宫收缩乏力:按摩子宫,使用宫缩剂等。②胎盘因素:采取取、挤、刮、切等方法及时清除宫腔内胎盘组织。③软产道损伤:协助医生及时修复缝合。④凝血功能障碍:产前及早发现和纠正凝血功能异常,临产后积极配合医生输新鲜血液。

2、一般护理

1、保证产妇充分的休息,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多吃含铁的食物(如动物内脏、瘦肉、菠菜等)。

2、产后要及时保暖,有助于改善末梢循环和全身血运。

3、产后即可协助产妇尽早的开始母乳喂养,有利于刺激子宫收缩,减少出血。

3、预防感染

1、保持室内干净整洁,每天通风2次,每次通风30分钟,定期消毒。

2、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将病菌带入生殖道。

3、监测体温,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日用1:1000新洁尔灭液擦洗会阴2次,大小便后及时擦洗;勤换卫生垫,减少细菌滋生。

4、注意恶露颜色、气味及会阴伤口情况,遵医嘱给抗生素预防感染。

4、心理护理

临产后多陪伴产妇,鼓励其说出内心的感受,为产妇提供心理支持,及时告知病情进展和实施的急救措施,消除恐惧感,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5、产后预防

产妇应在产房观察2小时,注意观察其生命体征及女性私处流血等情况。产后4~6小时,督促产妇及时小便,排空膀胱,不能排空者给予导尿,以防影响到子宫收缩。

6、健康教育

告知产妇子宫复旧及恶露的变化,发现异常时及时就诊。学会按摩子宫及会阴伤口的自我护理方法。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产褥期禁止房事和盆浴,产后6周到医院复查。

7、产后虚弱怎么调理

(1)产后气虚调理

产后气血主要表现:少气难言、全身疲倦乏力,声音低沉,动则气短,容易出汗,头晕心悸,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虚汗、自汗,脱肛,子宫下垂等。

产后气虚调养方法:产后气虚者需要补气,补气的药物可以选择人参、黄芪、党参等。可以用来产后补气的食物有牛肉、鸡肉、猪肉、糯米、大豆、大枣、鲫鱼、鲤鱼、鹌鹑、虾等,可经常交替选择食用。

产后气虚调养禁忌:产后气虚在调养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吃以下食物,如山楂、槟榔、大蒜、香菜、胡椒、薄荷等。

(2)产后血虚调理

产后血虚主要表现:面色萎黄苍白、唇甲淡白、头晕乏力、眼花心悸、失眠多梦、大便干燥等。

产后血虚调养方法:产后血虚宜采用补血、养血、生血的方法,补血的药物可以选择使用当归、阿胶、熟地黄、桑椹等。食补调理可以选择食用乌骨鸡、黑芝麻、胡桃肉、龙眼肉、鸡肉、猪血、猪肝、红糖、红豆等,可经常交替食用。

产后血虚调养禁忌:产后血虚不宜食用荸荠、大蒜、海藻、白酒、薄荷、菊花、槟榔、生萝卜等食用。

(3)产后阴虚调理

产后阴虚的主要表现:产后阴虚可表现为怕热、易怒、面颊发红、口干咽痛、大便干结、小便短赤或黄、五心烦热、盗汗、腰酸背痛等。

产后阴血调养方法:产后阴虚宜采用补阴、滋阴、养阴的方法,可选择的补阴药物有生地、麦冬、玉竹、银耳、石斛、龟板等。适宜调养的食物可选择甲鱼、燕窝、百合、鸭肉、黑鱼、藕、金针菇、枸杞子等。

产后阴虚调养禁忌:产后阴虚不宜吃胡椒、肉桂、狗肉、羊肉、炒炸类食物(炒花生米、炒黄豆、油条等)、龙眼肉、大蒜、韭菜、芥菜等。

(4)产后阳虚调理

产后阳虚主要表现:产后阳虚主要表现为平时怕冷、四肢不温、喜欢热饮,腰酸腿软、小腹冷痛、乏力、小便不利等。

产后阳虚调养方法:产后阳虚宜温阳、益阳,可选择的补阳药物有红参、鹿茸、杜仲、肉桂、海马等,可选择的食物有黄牛肉、狗肉、羊肉、海参、淡菜、胡桃肉、桂圆、鹌鹑、鳗鱼、虾、韭菜等。

产后阳虚调养禁忌:产后阳虚不宜食用鸭肉、兔肉、甲鱼、螃蟹、田螺、柿子、柚子、香蕉、无花果等。

(5)产后两虚之体调养

产后身体虚弱除了上述的单一的体虚症状表现外还往往可以出现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气血两虚等情况,这个是时候应当分别兼顾其气血阴阳的调理,对症使用补益气血、补益气阴或阴阳双补的调养方法,让产妇迅速的在月子期间得到良好的调理和恢复。

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措施

对产后出血的病因、治疗及并发症进行分析,提高对产后出血的认识和处理能力,这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无疑是很重要的,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产后出血方面的急救护理措施,供大家参考。

产后大出血抢救的护理措施

(1)一旦病人出现产后大出血,抢救人员应立刻到位,指定一人负责指挥,其他人员分工合作,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迅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必要时使用留置针头。密切监测T、P、R、BP、皮肤颜色、表情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正确掌握静脉输液的速度,以免输液过快、过多而发生肺水肿。

(3)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及时地吸氧,采取双鼻导管流量4~6L/min.吸氧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吸氧的效果,如面、唇周、指甲是否转红润,呼吸是否通畅。

(4)经手按摩子宫底,刺激子宫收缩,从而使子宫壁血窦闭合。方法是:左手在耻骨联合上缘按压下腹,将子宫上推,右手置于子宫底部,拇指在前壁,其余四肢在后壁,做均匀有节律按摩,在按摩过程中将子宫腔内积血压出,以免影响子宫收缩,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5)迅速协助医生抢救,边查原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边及时有效地止血,做好各种检查和抽血交叉配血的相关准备。

(6)取平卧位,必要时取头低足高位,有利于下肢静脉血回流,注意保暖,预防并发症。

产后出血的诊断与处理

一、定义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

二、病因及诊断要点

(一)宫缩乏力:不能有效关闭胎盘附着部位的子宫血窦、血栓形成障碍而出血

1.临床表现

1)胎盘娩出后阴道出血阵发性增多,子宫轮廓不清、软,按压宫底有大量血块排出;

2)有时阴道出血不多,但血块大量积存于宫腔内,当产妇出现休克时已为时过晚。

2.影响子宫收缩的因素

1)双胎、羊水过多、巨大儿;

2)产程延长、滞产致孕妇衰竭;

3)产程中过多使用镇静剂、麻醉剂;

4)全身急慢性疾病;

5)严重贫血、妊高征、子宫胎盘卒中;

6)子宫发育不良、感染、畸形、肌瘤;

7)膀胱过度充盈;

(二)胎盘因素

1.胎盘滞留:胎儿娩出后30分钟,已剥离的胎盘尚未娩出者(宫缩乏力、膀胱过度充盈);

2.胎盘嵌顿:宫腔操作或宫缩剂使用不当,子宫局部形成狭窄环或宫颈口收缩,剥离的胎盘不能娩出;

3.胎盘剥离不全:由于宫缩乏力、或胎儿娩出后过早过度挤压子宫、粗暴牵拉脐带;

4.胎盘部分粘连:胎盘部分已剥离,部分粘连于宫壁上不能自行剥离出血。常见于多次人流刮宫后、多产妇;

5.胎盘部分植入:胎盘部分植入,另部分已与宫壁分离引起大出血;

6.胎盘残留:胎盘娩出后多量流血,持续不止,检查胎盘有残缺,或副胎盘残留宫腔而致出血;

(三)软产道损伤

胎儿娩出后持续性阴道流鲜红血,子宫收缩好,胎盘胎膜完整。会阴、阴道或宫颈处有裂伤,并有活动性出血。

1.产程进展过快,胎儿过大,有的在胎儿未娩出前已有裂伤出血;

2.宫口未开全,过早使用腹压致裂伤;

3.保护会阴不当或助产手术操作不当;

4.会阴切开过早致切口流血过多,会阴切口过小裂伤而出血;

5.子宫破裂未及时发现而逐渐休克;

(四)凝血功能障碍

产后出血,血不凝固。应结合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以确诊。

(五)剖宫产的出血问题

1.除胎盘剥离出血外,尚有手术切口出血,麻醉等,产后出血危险性大;

2.前置胎盘种植在子宫下段前壁,在此处切开子宫时易损伤胎盘;

3.胎儿娩出后立即剥离胎盘;

4.胎儿、胎盘娩出后,由于子宫下段菲薄,胎盘种植部位血管丰富,子宫缺乏有力的收缩;

5.若羊水通过创面进人子宫血窦,发生急性DIC大出血;

6.子宫切口损伤;

切口位置过低或过高,切口弧度欠大;

胎头深嵌入盆腔或高浮;

手法不正确,暴力娩出胎头;

胎位不正;

胎儿巨大;

引起切口向两侧撕裂(左侧多见)。可延伸至阔韧带,向下至宫颈、阴道穹隆或阴道上l/3,累及宫旁或阴道壁的血管丛,发生难以控制的出血。

三、产后出血量测量方法

(一)常用的产后出血量测量方法:

1.目测法:即肉眼估计法,凭经验、估计血量常是实际出血量的一半。

2.面积法:浸湿两层敷料的面积来估算,如5?5cm2计血量2ml;10?10cm2计血量5ml;15?15cm2计血量10ml等。受敷料吸水量不同的影响,常常只做大概估计。

3.容积法:使用弯盘、有刻度的积血器测量,较准确。

4.称重法:

出血量(ml)=(物品用后重量-物品用前重量)? 1.05

5.容积法+称重法

出血量(ml)=容积法测量出血量 + [(物品用后重量-物品用前重量)? 1.05 ]

(二)测量出血量的注意事项:

1.产后2小时是观察和及时处理产后出血的重要时期;

2.产后出血标准定为?500ml,然而待出血已达500ml时再进行处理已为时过晚,出血量达200ml时,即应查找原因并积极处理;

3.注意阴道出血的同时,注意会阴切开、剖宫产腹部切口、子宫切口出血量,纱布和敷料上吸附的血量;

4.在阴道出血中,来势凶猛的出血固然危险,但小量持续不止的流血,即?细水长流?式出血的潜在危险更大;

5.产后24小时内要密切观察有否宫腔积血。

四、预防措施

1.严密观察产程,应用产程图监测产程进展,及时发现引起产程延长的因素,及时转诊;

2.严格掌握剖宫产及会阴切开的适应症及时机,并注意止血;

3.正确应用宫缩剂预防产后出血。胎肩娩出后,子宫肌注射缩宫素20U,5%葡萄糖液500ml加入缩宫素20U静滴。米索前列醇400?g嚼碎口服;

4.胎儿娩出后及时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缝合止血;

5.掌握胎盘剥离征象,胎盘未完全剥离前严禁暴力推压子宫和牵拉脐带;

6.胎儿娩出后10~15分钟胎盘尚未娩出者,应查找原因及时处理;

7.阴道助产常规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

8.胎盘胎膜娩出后仔细检查其完整性,可疑胎盘胎膜残留者,应及时清除;

9.产后留产房观察产妇2小时、观察血压、脉搏、一般状况、阴道出血量和宫缩情况。鼓励产妇饮水,进食和排尿。新生儿早开奶早吸允促进子宫收缩;

10.准确收集并测量产后出血量,出血量达200ml以上时,应查找原因,及时处理。高度重视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

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一、预防

预防工作能明显降低产后出血发病率,应贯穿下列环节。

(一)产前预防

1.做好孕前及孕期保健工作,对于合并凝血功能障碍、重症肝炎等不宜继续妊娠的妇女,及时在早孕时终止妊娠。

2.积极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及各种妊娠合并症,对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孕妇,如多孕、多产及多次宫腔手术者,羊水过多,妊高征,子宫发育不良,有子宫肌瘤剔除史者,合并糖尿病、血液病等,应提前收入院。对胎盘早剥、死胎不下、宫缩乏力产程延长等应及时处理,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

(二)产时预防

1.第一产程密切观察产妇情况,消除其紧张情绪,保证充分休息,注意饮食,密切观察产程进展,防止产程延长。

2.重视第二产程处理,指导产妇适时正确使用腹压,防止胎儿娩出过快,掌握会阴后-斜切开术或正中切开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时机,接产操作要规范,防止软产道损伤。对已有宫缩乏力者,当胎肩娩出后,立即肌注缩宫素lOU,并继续静脉滴注缩宫素,以增强子宫收缩减少出血。医学教育网搜集 整理

3.正确处理第三产程,准确收集并测量产后出血量。若胎盘未娩出前有较多阴道流血,或胎儿娩出后30分钟未见胎盘自然剥离征象,应行宫腔探查及人工剥离胎盘术。剥离有困难者,切勿强行挖取。胎盘娩出后应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检查软产道有无撕裂或血肿,检查子宫收缩情况并按摩子宫以促进子宫收缩。

(三)产后预防

因产后出血约80%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故胎盘娩出后,产妇应继续留在产房观察2小时,严密观察产妇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宫缩和阴道流血情况。失血较多应及早补充血容量;产后鼓励产妇及时排空膀胱,不能排空者应予导尿;早期哺乳可刺激子宫收缩,减少阴道流血量。

二、产后出血量观察和测量

临床上常用有刻度的器皿收集阴道出血,可简便准确地了解出血量。同时可采用称重法,把使用后的纱布、卫生巾等称总重,用其差值除以1.05(血液比重)即为实际出血量。

三、护理

(一)在抢救产后出血产妇时,护理人员要镇定,做到有条不紊,切忌手忙脚乱,一边采取止血措施:如按摩子宫,注射宫缩素等,一边迅速通知医生。

(二)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采取输液、输血等一系列抗休克的抢救措施。(考试大网站整理)

(三)检查引起出血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如宫缩不良引起的出血表现为子宫软,轮廓不清;有血块或暗红色血间歇性自阴道涌出(即宫缩时好时坏、出血时多时少),应予以加强宫缩处理。如宫缩良有持续性阴道出血,应检查产道有无裂伤,如有裂伤,应缝合止血,如无裂伤,且流血无血块形成,应考虑凝血功能障碍。

(四)做好产妇心理护理,解除其紧张、恐惧感,严密观察产妇出血量、血压,脉搏,呼吸、尿量等变化,做好记录,必要时予以吸氧。

(五)产妇休克恢复后,仍应加强护理、严密观察,防止产褥感染及再出血的发生,并应加强营养,注意休息,改善产妇的一般状况。

产后出血的护理常规

产后出血的护理常规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你知道产后出血应该如何护理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产后出血护理常规,欢迎阅读。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

[护理诊断]

1. 组织灌流量改变的危险:与阴道大量出血,不能及时补充,体内灌注血量减少有关。

2. 有感染的危险:与失血过多,抵抗力下降,反复检查,操作有关。

3. 疲乏:与失血性贫血,产后体质衰弱有关。

4. 恐惧:与阴道大量出血,有死亡逼近的压迫感有关。

5. 潜在并发症:出血性休克。

[护理目标]

1. 产妇不出现失血性休克临床表现。

2. 产妇不出现感染症状。

3. 产妇主诉疲劳感减轻。

4. 产妇主诉心理及生理上的舒适感增加。

[护理措施]

(一)预防产后出血

1. 做好孕前及孕期的保健工作,不宜妊娠者及时终止妊娠。

2. 对高危产妇做好及早处理的准备工作。

3. 第一产程密切观察产妇的情况,第二产程重视处理过程,第三产程正确处理胎盘娩出和出血量测量。

4. 失血过多尚未有休克象征者,及早补充血容量。

5. 早期哺乳,刺激子宫收缩,减少阴道出血。

(二)迅速止血,纠正失血性休克,控制感染。

(三)心理护理:做好产妇及家属的`安慰,解释工作,加强与医务人员合作。

(四)生活护理:进食营养丰富,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动物内脏等,进食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保持会阴清洁,干燥。

(五)症状观察:

密切观察产妇的子宫收缩,阴道出血及会阴伤口情况,定时测量T、P、R、BP。产后24小时后,仍应注意观察感染症状。

(六)卫生宣教:产褥期禁止盆浴,禁止性生活。

[护理评价]

1. 产妇没有出现失血性休克的表现,无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头晕、脉细速、血压下降。

2. 产妇没有感染,体温正常,白细胞数正常,伤口无脓性分泌物。

3. 产妇疲劳感减轻,生活能够自理,血红蛋白恢复正常。

4. 产妇心理,生理上的舒适感加强,亲子互动增加。

[健康教育]

1. 注意加强营养和活动。

2. 继续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情况。

3. 明确产后复查的时间、目的和意义并接受计划生育指导。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091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