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之间分分合合本来是比较正常的事情,但如果处理不好也会闹出很大的尴尬,近日江苏有位五十岁的李先生,为了想和女友分手,竟然扮作精神病随地大便,事后还用手抓大便扔向无辜的路人,最后终于被戳破了真相。不知道李先生是怎么装的精神病,最后竟然被戳破了,那么精神病是什么样子的呢?
1、精神病什么样子
1、神经症症状
精神病早期可能出现头痛、失眠、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工作学习能力下降以及癔症样表现等症状。其表现形式与神经症症状相似,所以往往不能引起重视。
2、幻觉
幻觉是指根本不存在,但是好像真实感受到的一种虚幻的知觉,是精神病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幻觉的表现形式有幻听、患视、幻触、幻嗅。幻听出现的最为常见。
3、思维障碍
患精神病后可能会出现思维障碍,表现为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思考问题,思维方式可能会变得古怪、极端。具体表现有有思维高涨的狂躁症,思维迟缓的抑郁症,思维缺乏的呆滞状态,思维严密的偏执型精神病,思维混乱的妄想症等。
4、情感改变
情感改变在不同精神病中的表现不一样。狂躁症表现出来的可能是情绪高涨、欢欣、难以自控。抑郁症则情绪过度低沉,莫名感觉孤独。还可能有情感淡漠,莫名的怀疑他人,敏感偏执,不与他人交流,无故自笑等症状的发生。
5、言语异常
精神病患者会突然说话的方式方法变得不正常,比如自己和自己说话,无故大吵大闹,满口脏话,与实际不存在的人对骂,突然变得多言或者寡言,说的话深奥难懂或者不符合逻辑,总说一些荒唐的问题,还会怀疑背后有人议论自己,电视节目针对自己之类的现象。
6、行为障碍
精神病发生后会出现行为问题,早期表现为动作增多,呆板重复,无目的性,生活懒散,不能工作和料理家务。严重后则可能出现一些离奇古怪、装相作态、幼稚愚蠢、不可理喻的行为。还有可能出现一些突发性的无目的性的攻击行为。
7、智力障碍
精神病的发生可能会影响智力,如果是因为器质性的病变导致的精神病,则会出现真性痴呆,出现遗忘与人格改变,反应迟钝,不能完成脑力工作。假性痴呆则常见于癔症,表现为行为幼稚,回答问题与实际差别甚大。
2、精神病吃什么好
1、菠菜
菠菜除含有大量铁元素外,还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叶酸。研究发现,缺乏叶酸会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这是因为缺乏叶酸会导致脑中的血清素减少,从而影响到情绪、睡眠、食欲。所以精神病患者可以多吃菠菜。
2、深海鱼
研究显示,全世界住在海边的人一般都比较快乐和健康。不只是因为大海让人神清气爽,最主要是他们把鱼当作“主食”。这可能是由于鱼油中的脂肪酸能阻断神经传导路径,增加血清素分泌,使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功能得以平衡。患精神病多吃鱼可以缓解情绪。
3、香蕉
香蕉含有一种被称为生物碱的物质,可以振奋精神和提高信心。香蕉还是色氨酸和维生素B6的主要来源,这些都可以帮助大脑制造血清素,减少产生忧郁的情况。所以香蕉对于精神病患者尤为合适。
4、全麦粉
很多人吃复合性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如全麦面包、标准粉、馒头、苏打饼干等能提高情绪,起到对抗忧郁型精神病的作用。这可能与这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族、矿物质有关。
3、精神病怎么吃药
1、药物在精神病的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一些精神疾病患者尤其是发作期的患者很难自己正确服药,所以家人协助精神病人正确用药,是治疗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不同时期、不同症状的精神病人,其方法各不相同。
急性期的特殊方法急性发作期病人一般都无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病,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服药。对此,一般只能耐心劝说,可找病人最信任的人来劝说,劝说时注意不要说“你有精神病应该服药”之类的话。
2、有些病人不听劝说,拒服一切药物,这时可把无味的(氯氮平、氟哌定醇等)药搅拌在饭菜里。但必须注意的是,这一方法不宜用于患有被害妄想症的病人,因为这样做一旦被病人发现,则会使其更加怀疑有人在饭菜里“放毒”而不肯进食。若以上办法均无法让病人把药物服下时,则应请医生把药物改为肌注。急性症状得到控制后,病人一般就肯服药了。
坚持用药恢复期病人的服药重点在于不断加强病人对坚持服药重要性的认识。一般来说,病人病情稳定后要坚持服药2~3年。很多病人出院后往往服一段时间的药就自行停药,其原因就是认为自己的病已经好了。
也有病人家属因为对坚持服药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擅自同意患者停药。甚至还有家属反对患者继续服药,怕患者服抗精神病药多了脑子会变呆,或影响肝脏功能。其实,这些担心是完全不必要的。
3、注意药物不良反应有些病人因为服药后出现副作用而不愿服药,这一点有必要予以解释:服药后仅有嗜睡、动作呆板、便秘、肥胖是较轻微的副作用,不需治疗处理。如出现头颈歪斜、坐立不安、四肢颤抖这些症状,则是较严重的副作用,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或减少服药剂量。
我们主张病人在恢复期维持治疗期间,一定要定期到门诊检查,以便于医生根据病情调整药物,使药物作用恰到好处,副作用也减少到最低限度,这样病人也乐于坚持服药。
4、遵医嘱用药一定要按医生嘱咐服药,不能自己随意增减或不规则服药。突然停药可以出现药物戒断反应,而停药后突然服药又会出现较大的副作用,而且容易发生意外。有的病人当病情出现反复时,往往由原来的愿意服药转变为拒绝服药,说自己病已经好了不用服药,此时家属更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送往门诊检查治疗,以预防病情加重。
5、防止病人假服药家属在给病人喂药时,应看着病人把药服下,方可离开。必要时还要检查病人的口腔(舌下或牙缝),以防止病人将药藏起,储积后一次服用而自杀。
楚四川男子张某与恩施女孩小倩(化名)打工时相恋,不久前小倩提出分手,12月初张某赶到恩施满街张贴印有小倩照片、姓名、地址和自己联系方式的寻人启事,并称小倩患有精神疾病,想借此逼女友现身。不堪受辱的小倩报警后,恩施警方很快抓获张某收缴了100多份还未贴出去的寻人启事,目前,警方对公然侮辱他人的男子张某、于某给予行政处罚。
12月4日中午,正在上班的小倩突然接到表弟电话,称恩施学院路的电线杆上张贴着寻找小倩的寻人启事。22岁的小倩有些莫名其妙,让表弟拍照片发过来,寻人启事上面有小倩的姓名、家庭地址、醒目的大头照,还特别说明小倩患有间歇性精神疾病,请路人及时与家人联系,并留有电话号码。小倩一看,就知道是张某贴的。张某是四川人,几年前在福建务工期间与小倩恋爱,因感情不和,小倩提出分手拒绝再与张某见面。这段时间小倩换了电话也不接微信,坚决要与张某断绝关系,哪知张某找到恩施,还出此损招。
当天,小倩的表妹在舞阳坝也看到一模一样的寻人启事。本想通过中间人阻止张某,但小倩觉得自己受到公然侮辱,已经影响了正常生活,当晚10时许来到土桥坝派出所报警。了解情况后,民警经多方证实小倩根本没有精神性疾病,立即调取监控视频,锁定两名在辖区张贴了多张寻人启事的男子,经小倩辨认,其中一名男子正是张某。随后,民警连夜将住在某旅馆的张某和其姐夫于某传唤,现场扣押寻人启事133份。
张某、于某交代,12月3日、4日,二人在恩施城区的汽车站、学院路等地张贴了多张对小倩带有侮辱性的寻人启事。原来,张某通过电话、微信均联系不上小倩,也打听不到她的下落。为逼迫小倩主动现身,张某决定来恩施张贴寻人启事,故意谎称小倩患有间歇性精神疾病,以引起关注。12月2日,张某在四川打印200份寻人启事后,与姐夫于某来到恩施市,在城区多处张贴寻人启事。
目前,恩施市公安局依法给予张某、于某治安处罚,并责令张某、于某将已张贴的寻人启事撤回交民警销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9066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如果做多人流有什么危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