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哪些人容易患骨质疏松

佚名 2023-07-14 07:51:09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各科疾病,很多人可能平时不会发现自己有骨质疏松,但是由于某些碰撞会出现骨折的情况才会发现自己有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患病后骨骼会比较脆弱,危害是很大的,一旦出现不小心的碰撞就可能会受伤,那哪些人容易患骨质疏松?易患骨质疏松的人怎么预防?

1、这些人易患病

1.50岁以上的女性

如果您是50岁以上的女性,您就需要注意了。据科学研究数据表明,75岁以上的女性中,易患骨折的概率高达90%。而在50岁以上的女性群体中,骨密度的检测数据也不容乐观,骨质减少的程度十分明显。所以,女性一旦年过50,就应定期检测骨密度,争取做到早发现问题早治疗。

2.偏瘦或骨骼小的人群

据科学研究发现,偏瘦或骨骼小的人群中,20-25岁的年龄段内,人体骨质密度会达到峰值,而在30-40岁时骨密度数值会逐渐下降。可见,偏瘦或骨骼小的人群,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需要日常多加注意增强骨骼健康,比如:多喝些含钙量高的奶制品、增加维生素D的摄入量、多做体育运动、勤晒太阳等。这些,都有助于预防骨质流失,减少患骨质疏松的概率。

3.厌食症或暴食症的人群

当出现厌食症或暴食症时,需要格外注意,这是罹患骨质疏松症的警示信号。专家建议,当出现以上症状时,需要立即遵医嘱进行治疗,并快速做出饮食调整,恢复良好的饮食习惯。

4.吸烟的人群

吸烟有害健康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多项研究数据已表明,长期吸烟的人,会使血液变粘稠,身体抵抗能力下降,并引发一系列的疾病,如心梗、失眠、肺病等。另外,经常吸烟的人群,对骨骼损伤程度很明显,患上骨质疏松的概率会很高。所以,为了预防骨质疏松症,戒烟还需趁早。

5.酗酒的人群

专家指出,每日饮酒量超过250ml的人群,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因为酒精会导致人体吸收的钙镁等营养物质流失。而钙镁等营养物质,是人体骨骼组成的一部分,不仅可以有效的预防骨质疏松症,还能巩固骨骼及牙齿,帮助维持正常的肌肉及神经活动。所以,酗酒的人群需要及时戒酒限酒,如此才能减少罹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更好的保障身体健康。

2、患病的原因

1.过度防晒

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的减少,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而钙、磷又是合成骨矿质的主要成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看似普通的小习惯就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

办公室白领一族,出了家门进了小车就到办公室,午餐基本就近餐馆或食堂解决,下班时又以重复的方式回家,每天接触阳光的机会不多。加上今夏暴 晒,爱美的女性朋友更是从头到脚,将身体裸露部位一遍遍地抹上防晒霜,然后出门在外再打一把阳伞,在防止被紫外线晒伤的同时,也失去了获得维生素D的机 会。因为防晒霜阻断了紫外线与皮肤的直接接触,在避免伤害的同时,维生素D的合成机会也下降了不 少。专家建议,冬日来临,在紫外线不是非常强烈的情况下,不妨每天给自己多一些机会晒太阳,这时应尽可能让身体部位如手、脚裸露在阳光下,才能为身体合成 更多的维生素D。

2.爱躺床上缺乏锻炼

如今,人们普遍对骨质疏松可能带来的伤害认识不足。众所周知,糖尿病患者如果不进行有效治疗,可能眼睛会失明、肾脏要坏,因此人们会足够重视。而在普通市民的眼里,骨质疏松并没有特别重的表象,一直到病人反复骨折才想起来关注。

如果骨折的病人在床上躺一年,那么骨量会下降,肌肉很可能萎缩,因此,需要运动、肌肉牵拉来增加细胞的活跃度。这是因为骨 骼肌肉的牵拉会造成骨细胞活跃,一旦运动不足导致缺乏肌肉牵拉,整天躺在床上,骨量就会丢失、肌肉会萎缩。相反,肌肉牵拉后骨骼肌会强健、成骨细胞活跃, 造的骨头就多。对于青年人来说,散步的运动效果还稍差了些,不妨选择打球、举重等稍微对抗性强、负重的运动,给予骨细胞更多的“刺激”,锻炼效果会更好。

3.长期化浓妆

研究发现,长期化浓妆的女性容易引起骨质疏松。女性经常使用防晒霜、护肤油之类,会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阻隔阳光照射皮肤,使维生素D合成减少,进而将影响钙、磷吸收。久而久之,就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几率。

4.过量饮酒、喝咖啡

骨质疏松发病的原因尚不很明确,但每天过量饮酒、喝大量咖啡确实会影响人体对钙的摄入。

另外,更年期女性也更容易患骨质疏松。专家解释说,女性进入更年期后,体内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引发内分泌紊乱,会导致一系列身体不适症状。同时,雌激素的减少降低了钙的吸收和利用率,能使骨质密度下降加快,所以更年期后的女性较常人易得骨质疏松。有研究统计发现,全球有近三分之一的50岁以上女性受到骨质疏松症的威胁,但大部分女性在更年期后并没有重视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约有75%患骨质疏松症的绝经后妇女没有及时治疗。

3、预防的方法

1.勤锻炼:每周应该锻炼3-4次,每次30-40分钟。并且锻炼的项目可以多样化,抗阻训练和

2.补维D:富含钙和蛋白质的饮食有且于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另外,补充维生素D也十分关键,我们每天应该晒太阳15分钟,日常饮食可以多吃奶制品、鱼类、鱼肝没、坚果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或者适当补充维生素D补剂。

3.改劣习:吸烟、酗酒对骨骼会造成非常严重的伤害,因此要保护骨骼的健康,改变这些不良生活习惯非常重要。另外,临床发现体重偏低的人比体重正常的人更容易性骨质疏松,因此对女性来说,较好别过度追求苗条。

4.知风险:骨质疏松症常见风险因素包括45岁前绝经、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有骨关节炎或吸收不良综合症等病史、发生过骨折或骨质疏松症家族史等。

5.查骨骼:女性一但到了更年期,应定期到医院检查骨骼健康状况,请医生评估骨折风险,而已经确诊为患有骨质疏松症的女性则应遵医嘱坚持治疗。

哪些人容易患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各科疾病,很多人可能平时不会发现自己有骨质疏松,但是由于某些碰撞会出现骨折的情况才会发现自己有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患病后骨骼会比较脆弱,危害是很大的,一旦出现不小心的碰撞就可能会受伤,那哪些人容易患骨质疏松?易患骨质疏松的人怎么预防?
1、这些人易患病
1.50岁以上的女性
如果您是50岁以上的女性,您就需要注意了。据科学研究数据表明,75岁以上的女性中,易患骨折的概率高达90%。而在50岁以上的女性群体中,骨密度的检测数据也不容乐观,骨质减少的程度十分明显。所以,女性一旦年过50,就应定期检测骨密度,争取做到早发现问题早治疗。
2.偏瘦或骨骼小的人群
据科学研究发现,偏瘦或骨骼小的人群中,20-25岁的年龄段内,人体骨质密度会达到峰值,而在30-40岁时骨密度数值会逐渐下降。可见,偏瘦或骨骼小的人群,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需要日常多加注意增强骨骼健康,比如:多喝些含钙量高的奶制品、增加维生素D的摄入量、多做体育运动、勤晒太阳等。这些,都有助于预防骨质流失,减少患骨质疏松的概率。
3.厌食症或暴食症的人群
当出现厌食症或暴食症时,需要格外注意,这是罹患骨质疏松症的警示信号。专家建议,当出现以上症状时,需要立即遵医嘱进行治疗,并快速做出饮食调整,恢复良好的饮食习惯。
4.吸烟的人群
吸烟有害健康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多项研究数据已表明,长期吸烟的人,会使血液变粘稠,身体抵抗能力下降,并引发一系列的疾病,如心梗、失眠、肺病等。另外,经常吸烟的人群,对骨骼损伤程度很明显,患上骨质疏松的概率会很高。所以,为了预防骨质疏松症,戒烟还需趁早。
5.酗酒的人群
专家指出,每日饮酒量超过250ml的人群,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因为酒精会导致人体吸收的钙镁等营养物质流失。而钙镁等营养物质,是人体骨骼组成的一部分,不仅可以有效的预防骨质疏松症,还能巩固骨骼及牙齿,帮助维持正常的肌肉及神经活动。所以,酗酒的人群需要及时戒酒限酒,如此才能减少罹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更好的保障身体健康。
2、患病的原因
1.过度防晒
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的减少,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而钙、磷又是合成骨矿质的主要成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看似普通的小习惯就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
办公室白领一族,出了家门进了小车就到办公室,午餐基本就近餐馆或食堂解决,下班时又以重复的方式回家,每天接触阳光的机会不多。加上今夏暴晒,爱美的女性朋友更是从头到脚,将身体裸露部位一遍遍地抹上防晒霜,然后出门在外再打一把阳伞,在防止被紫外线晒伤的同时,也失去了获得维生素D的机会。因为防晒霜阻断了紫外线与皮肤的直接接触,在避免伤害的同时,维生素D的合成机会也下降了不少。专家建议,冬日来临,在紫外线不是非常强烈的情况下,不妨每天给自己多一些机会晒太阳,这时应尽可能让身体部位如手、脚裸露在阳光下,才能为身体合成更多的维生素D。
2.爱躺床上缺乏锻炼
如今,人们普遍对骨质疏松可能带来的伤害认识不足。众所周知,糖尿病患者如果不进行有效治疗,可能眼睛会失明、肾脏要坏,因此人们会足够重视。而在普通市民的眼里,骨质疏松并没有特别重的表象,一直到病人反复骨折才想起来关注。
如果骨折的病人在床上躺一年,那么骨量会下降,肌肉很可能萎缩,因此,需要运动、肌肉牵拉来增加细胞的活跃度。这是因为骨骼肌肉的牵拉会造成骨细胞活跃,一旦运动不足导致缺乏肌肉牵拉,整天躺在床上,骨量就会丢失、肌肉会萎缩。相反,肌肉牵拉后骨骼肌会强健、成骨细胞活跃,造的骨头就多。对于青年人来说,散步的运动效果还稍差了些,不妨选择打球、举重等稍微对抗性强、负重的运动,给予骨细胞更多的“刺激”,锻炼效果会更好。
3.长期化浓妆
研究发现,长期化浓妆的女性容易引起骨质疏松。女性经常使用防晒霜、护肤油之类,会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阻隔阳光照射皮肤,使维生素D合成减少,进而将影响钙、磷吸收。久而久之,就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几率。
4.过量饮酒、喝咖啡
骨质疏松发病的原因尚不很明确,但每天过量饮酒、喝大量咖啡确实会影响人体对钙的摄入。
另外,更年期女性也更容易患骨质疏松。专家解释说,女性进入更年期后,体内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引发内分泌紊乱,会导致一系列身体不适症状。同时,雌激素的减少降低了钙的吸收和利用率,能使骨质密度下降加快,所以更年期后的女性较常人易得骨质疏松。有研究统计发现,全球有近三分之一的50岁以上女性受到骨质疏松症的威胁,但大部分女性在更年期后并没有重视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约有75%患骨质疏松症的绝经后妇女没有及时治疗。
3、预防的方法
1.勤锻炼:每周应该锻炼3-4次,每次30-40分钟。并且锻炼的项目可以多样化,抗阻训练和
2.补维D:富含钙和蛋白质的饮食有且于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另外,补充维生素D也十分关键,我们每天应该晒太阳15分钟,日常饮食可以多吃奶制品、鱼类、鱼肝没、坚果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或者适当补充维生素D补剂。
3.改劣习:吸烟、酗酒对骨骼会造成非常严重的伤害,因此要保护骨骼的健康,改变这些不良生活习惯非常重要。另外,临床发现体重偏低的人比体重正常的人更容易性骨质疏松,因此对女性来说,较好别过度追求苗条。
4.知风险:骨质疏松症常见风险因素包括45岁前绝经、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有骨关节炎或吸收不良综合症等病史、发生过骨折或骨质疏松症家族史等。
5.查骨骼:女性一但到了更年期,应定期到医院检查骨骼健康状况,请医生评估骨折风险,而已经确诊为患有骨质疏松症的女性则应遵医嘱坚持治疗。

骨质疏松的症状有哪些?

人的骨骼会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变得有一些小毛病,比如骨质疏松。患骨质疏松的人群一般是中老年人妇女,还有一些不注意饮食习惯的人,患有骨质疏松有一些症状出现,那么,骨质疏松的症状有哪些?一起来看看骨质疏松的表现吧!
1、骨质疏松的常见症状
(1)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疹肌为了纠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一般2-3周后可逐渐减轻,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也可出现上腹痛类似急腹症。若压迫脊髓、马尾还中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2)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着。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
(3)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它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加重经济负责,并严重限制患者活动,甚至缩短寿命。据我国统计,老年人骨折发生率为6.3%-24.4,尤以高龄(80岁以上)女性老人为甚。骨质疏松症所致骨折在老年前期以桡骨远端骨折(colles骨折)多见,老年期以后腰椎和股骨上端骨折多见。一般骨量丢失20%以上时即发生骨折。bmd每减少1.0ds,脊椎骨折发生率增加1.5-2倍。脊椎压缩性骨折约有20%-50%的病人无明显症状。
(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着减少,肺上叶前区小叶型肺气肿发生率可高达40%。老年人多数有没程度肺气肿,肺功能随着增龄而下降,若再加骨质疏松症所致胸廓畸形,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一旦骨质疏松,浑身无力,腰酸背痛,行动不便,体型改变,还易骨折,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和生活。目前,医学界还没有好的办法治疗骨质疏松,恢复骨骼。所以预防保健很重要,不可忽视保护骨头的重要性,从日常生活做起。
2、老年人骨质疏松怎么补
1、钾(水果和蔬菜中含量多)
水果和蔬菜含有大量钾,能中和酸。研究也发现,老年人常吃含钾多的食品,骨骼更硬朗。每天从食物中摄取4700毫克即可。不过钾的补充剂可能对心脏不利,服用前请咨询医生。
2、维生素K
建造骨骼的蛋白质,如骨钙素、蛋白质都需要维生素K才能发挥作用。维生素K水平低的老年人人,跑步时髋骨骨折的概率增加30%。
3、维生素B12
2008年的研究表明,维生素B12摄入不足的老年人,骨质更容易流失。维生素B12能控制血液中的高半胱氨酸水平,该代谢物质和心脏病、髋骨骨折均有一定联系。健康人每天摄入2.4微克的维生素B12即可。
4、蛋白质
骨骼虽然看起来不够“活泼”,其实它们非常“忙碌”,一直处在不断的分解和合成过程中。骨骼合成需要的一种关键营养素就是蛋白质。事实上,骨骼22%的成分都是蛋白质。每公斤体重大约需要补充1克蛋白质,但也不能补太多。否则容易使血液呈酸性,从而消耗骨骼里的钙质,骨骼反而更受罪。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893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